一樓送給《密會》的導演,編劇,全體演員。選用這張我最喜歡善宰惠媛在民宿吹風的畫面,輕風微過,靜坐聊天,乾淨,美好,與世無爭。2014年,看到《密會》,是無比幸福的事!
這並不是我們印象中的韓劇,題材如此另類又敏感。以至於我看到這部劇,也是藉助了好奇心的推動。這樣一個驚世駭俗的愛情故事啊,但是,它就是那樣的精彩。佩服編劇超強的故事駕馭能力,細節的鋪墊簡直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導演把色調處理成電影一般,劇中大量的鋼琴配樂,很多的鋼琴演奏,絕不給人冗長單調之感,
相反高度配合人物的情感命運走向。最可怕的是兩位主角超級精湛的演技。看劇那麼多年,我一直認為男女主角和諧是很高的境界,看了《密會》,我才第一次突然領會什麼叫火花四濺,氣場強大。20歲這麼大的年齡差,對我這樣很難接受姐弟戀的人來講簡直是無法容忍。偏偏兩位演員把那種絕對的驚世駭俗的感情表演的絲絲入扣,讓人慾罷不能。特別是47歲的金喜愛姐姐,真的讓人體會到四十歲的女人的優雅,智慧,從容,以及遇到真愛的勇敢和堅定。顛覆了我對中年女性一向比較悲觀的看法。劇中的男主女主因鋼琴結緣,因彈琴感知彼此,因合奏心靈相通生愛。愛情跨越了年齡,世俗,真正是讀懂對方靈魂的愛情。第15集,善載當著眾人的面擁抱惠媛的那一幕感人至深。愛就是這樣光明正大,不需要遮掩隱藏。她的出現帶領他認知自己不斷成長,他的出現喚醒了她已經麻木的靈魂。(我不愛用救贖,我個人覺得喚醒會更恰當)「生活經常低沉,但絕不是絕望!」這一句一樣低沉的話,振聾發聵,不輸給任何一句名人說出的勵志的名言!愛情,藝術,一切美好的東西,其實都沒用,它們並不能為我們帶來實際的金錢權勢,但它們又真的很重要,因為它們能喚醒拯救我們的靈魂。問題的關鍵只在每個人內心相信嗎?在這個物質至上的年代,我們不妨誠實的問問我們自己的心?
導演並無意引導我們去尋找真實的世界裡有沒有傳奇,有沒有這樣的吳惠媛與李善宰;也無意參合觀眾討論惠媛與善宰能不能天長地久,甚至他並沒有在劇中透露他想要表達的東西。對於超一流的編劇與導演,他們只是在展現,展現真實的,複雜的生活,至於解讀的權力與角度,通通交給觀眾,你能看到什麼就是什麼。真實的生活其實比我們看到的要廣闊得多得多。多年前,我上大學的時候,一位教授曾經說過一句話——你永遠不可能看到生活的全部,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吳惠媛在沒有碰到李善宰的時候,也曾經認為躋身於上流社會是這一生孜孜不倦的終極目標,遊刃在上流社會所需要的圓滑,老練,狡猾,是生存發展的必要之道,那些灰色地帶,錢權交易,既然是存在的,那麼也是合理的,那就這樣下去吧,世界不就是這樣運轉的嗎?
李善宰在沒有遇到吳惠媛之前,世界就是快遞,媽媽的小店,小小簡陋的小屋,還有在他們的世界裡顯得比較另類的鋼琴與練琴。他也曾經以為,這就是他生活的全部所有。直到有一天,他們相遇,對於他們兩個人來說,他們的相遇都是彼此生命中最經典最重要的篇章。從此,他們兩個人的世界都象被重新打開了一般,他們藉由彼此,看到了與自身不同的兩個世界。吳惠媛在李善宰身上感受到的熱情,真誠,自由,自尊,自在,溫暖,還有溫暖的愛。我們與其一直在問惠媛放棄了一切,自省自守,到頭來為了愛情一無所有,這樣值不值得?我們一直在糾結,善宰是不是惠媛的救贖。其實,這一切的一切並不是根源,最重要的根源是吳惠媛本身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她骨子裡就是一個熱情,真誠,自由,有愛的人。只是這一切被埋藏得太久太久,久到吳惠媛自己都以為自己是一個追求成功重於一切的人。生命中,有這樣一個人出現,喚醒了內心裡深深沉睡的那一部分,這是多麼珍貴的事啊!天賜一個李善宰,所以她那麼愛他,那麼珍惜他。李善宰在吳惠媛身上,得到的肯定,理解與讚揚,還有他們在音樂世界裡的分享,相通,交融,是他長到這麼大最珍貴的最珍貴的恩賜。來自底層的少年,其實內心裡是有壓抑與不甘,渴望得到世界的理解與肯定,渴望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當他遇到惠媛的時候,他對她如此的迷戀。當他的女神如此坦白地告訴他,她只是優雅的奴婢。她是優雅的奴婢,他一樣如此的愛她,他對她的愛情才接了地氣,從天上真正來到了人間。他如此震驚,心痛,驚慌,無助,不知所措。他慢慢藉由她的世界,看到了上流社會的種種,那是另外一個世界,光鮮的美好下,種種的骯髒齷齪。慢慢的,他越來越明白,這種生活不是他喜歡的,他自覺並堅定選擇遠離,他期望惠媛也遠離,因為她明明不喜歡這種生活,那麼遠離吧,跟著他過一種雖然平凡但自由快樂的生活!
惠媛是善宰的老師,善宰是惠媛的鏡子。更重要的是,他們是深深相愛的人,渴望身心完全交融的人,彼此生命中絕對可遇不可求的唯一。後期兩個人不斷的激烈的拉據與掙扎,是多麼的真實,沒有這樣的痛苦,又怎麼去理解愛情的真諦。愛是理解,愛是疼惜,愛是尊重,愛是寬容。同時,千萬別忘了,愛是兩個人朝著一個方向看。善宰對於惠媛最大的震撼,就是做自己,做真實自在的自己。這世界有多少人為了很多東西,把自己改變得面目全非,連自己本來的模樣都忘了,然後在那裡自怨自艾地說著,物是人非,世道艱難。其實,弱弱地問一句,忘記了一切,你真的敢做你自己嗎?很多人說,年輕的善宰太強勢,強行著改變著惠媛,惠媛為了愛情放棄了一切一切。其實反過來,這樣看也許更恰當。就是,惠媛從內心裡認同善宰人生觀與價值觀,她完全認同他對於音樂,對於生活的態度。享受音樂,用心生活與愛,而這一切跟物質與成功是沒有關係的。與其說是善宰改變了她,還不如說她認真的聽從她內心的召喚。畢竟,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所以,最後的惠媛,真的是這樣做的,她不再管那些人會受到什麼懲罰,也不乎什麼付出與失去,不需要再去算計,也不用憤憤不平,因為那些跟她再也沒有關係。她只做她可以做的,她認真的反省自己,認真的知道她要走的路,認真過她內心裡想過的生活,這就夠了,不是嗎?藉助楊絳先生的一段話~~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