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會》從一種意義上說,不過是瞬間的疊加

2020-12-04 娛樂小小小八卦

善宰從警察局回到老師家,在與老師單獨相處的第一個契機說了一段話。他說,老師在我最痛苦之時,恨自己到想自殺之時,告訴我,繼續彈琴吧。老師看到了我內心的不安。我被深深地觸動。這,是一個男人要吻一個女人的時候。這句話畢,視角切換到了老師的臉,一個兩秒鐘的短鏡頭,她習慣性波瀾不驚的面部有驚愕,雖轉瞬即逝。這一來一回不超過半分鐘的場景裡,密會那堂吉柯德般的敘述野心、藝術野心,現型。什麼型?一個探索人的故事。它野心勃勃,因世間任何一個有價值的藝術創作根本都是研究人。人的社會,人的藝術,人的道德,人的情感,人的迷失與孤獨。人,如何為人?

它堂吉柯德,因其載體為電視,其土壤又為東方文化。東方文化不喜研究個人,喜著眼集體。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講的都是如何做一個社會人,如何與他人和、如何與他人離。自己怎麼想,怎麼存在,這件事沒有提上日程。當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在歷史與文化的大層面上,都被理解和接受為按約定俗成的共識與公式進行時,如何為人這個問題不用問,最好也不要問。密會偏要問。問,是一個極端行為。世間沒有溫和的問。溫和的問都是假問。為什麼?因為問是要問真理,真理極端,尋求她之途徑便必須極端。極端為何?最極端要如何?推翻自我。

老師的路是從一個不敢問的人走到敢問的人,又從只敢溫和的問走到敢真正的、徹底的問。善宰倒不同,他自始至終並不問,卻不是因為不敢,是不必。他是作家和導演瘋狂的野心和苦苦的奢望:一個隱喻,敲打世人。什麼隱喻?生而為人的最終獎賞。什麼獎賞?做一個完整的人。善宰自始至終站在終點,輕鬆的、不假思索的。他不懂得支離破碎的人生。所以善宰與老師接吻後第一次見面,問了一個「幼稚」的問題,「多餘」的問題,他問老師如何能不記得先前的吻。幼稚打了引號,多餘也打了引號,因為如若真幼稚、真多餘,便是不了解老師在故意說謊。善宰了解。善宰問的是何苦說謊。什麼意思?老師顧慮的是世俗意義上的關係問題,善宰說的卻是一個人的感受問題。感受有什麼問題?人太熟練於蒙蔽自己。

善宰說,一個人看到另一個人的內心,觸碰那內心,內心震動了,震動的人便要吻使之震動的人。這個吻,用了第三人稱講述。善宰在表白,但不是表白愛,不是表白對老師的愛。他是在表白自己,自己作為一個人的感受。什麼時候要吻?當內心被觸動的時候。覺得你美時,不一定要吻。覺得你無與倫比時,不一定要吻。當你的內心和我的內心說話了,給予溫暖了,懂了,內心的一切感受外化,成了一個吻。吻是邊幅,內心是主題。作家和導演在韓國這個恪守長幼尊卑,執著私德的社會裡,偏講吻不是行為,是內心波動外化,男與女之間不是關係,是觸碰,還偏在電視劇裡講,在四十歲女人與二十歲男人的愛情故事架構裡講,如此行為本身也是戲劇,是帶著一絲幽默的嘲諷,是極端。

問了,推翻了,之後呢?虛無嗎?游離嗎?是德育。什麼德育?美育即德育。大量的篇幅給了彈琴的善宰,彈琴的老師,彈琴的兩人。內田光子前陣子來了芝加哥交響樂團演奏,整個過程在我眼前如一團光影,跳躍、綻放、還未回過神來,她又已舞動著湖藍色的三宅一生衣袖,鞠躬致謝,留下我在原位淚流滿面。劉亞仁與金喜愛未至光影演光影,還要演兩團光影之間的高山流水,已盡最大努力,仍然有難以忽視的局限。這是佳作與絕作之間的距離,你看Daniel Day-Lewis演魅影縫匠。儘管如此,敘事意向還是明了。兩個片段。

一、老師去善宰家,勸善宰不要再執著自己。善宰告訴老師,不用再說這些無謂的話啦。老師不明,善宰放自己談的李斯特給老師聽。李斯特的狂想曲。老師聽完淚流滿面。二、善宰的朋友們勸善宰原理與老師的複雜感情糾葛,善宰不語,起身與老師的伴奏帶一起合奏了一曲給朋友們聽。朋友們聽完哽咽,再沒說其他。善宰跟老師說,不要再卑微的,褻瀆自己般的生活了。我們離開吧。坐在載著鋼琴的車上,去鄉下,去學校,彈琴給不在乎古典音樂的社會意義、階層意義的人們聽。我們去流浪吧,他說的是,奔向音樂的源泉,美的真諦吧。錢不懂音樂,階層不懂音樂,職位和權勢,謊言和做作,自傲與自卑都不懂音樂。音樂不是為它們而生、為它們而歌,是為人之本真。美的真諦和什麼在一起?存在本身。

善宰是從古希臘藝術,從荷馬史詩裡不小心掉出來墜入現代的錯位角色。他錯位,因為現代人的生活是集體破碎的,存在集體異化的,心靈集體自閹的,而他卻是內心與外在之間無距離的人。黑格爾說infinity,「無限」,不是一條無盡的直線,是自我始終的圓。它的外部存在即內部核心,無外於自身之物混雜。善宰是隱喻,是無邊界的鏡子。老師則是凡人了。不過老師亦有不凡之處:她深陷沼澤,但自知。她給善宰寫信時說,我的人生是多麼的不堪,以至於我此刻還無法說出愛你,或愛你的家這樣的話。但我會努力向你學習。多少人配說愛?多少不配說愛者在高喊愛?

善宰說,跟我走吧,放棄華麗的車子和房子,難道漢南洞就是全世界嗎?難道你怕離開了這裡會死嗎?世界的別處會沒有氧氣嗎?老師回答,你還真是超性感。這樣的老師終會自救,也必須自救。善宰是她的鏡子,用無盡的愛包裹的鏡子,可腳下實實在在的路只能自己走。作家和導演不會讓老師簡單的、單向的被他人解救,被他人牽引。那是最懶惰最妄想的活法,走這條路,成不了人。所以開篇善宰媽媽就被「殺」,因為要讓老師無處可躲,無處可卸她作為一個人對自己的責任。善宰前後左右都不會怕的,老師卻會怕,因此作家考驗她。把最好的藉口,最安穩的藏身之處都拿走,留下暴露的老師,只得追問自己。

作家和導演也待她溫柔,不停的給她缺口和機會,給她做人的可能。清晨從善宰家離開,坐在計程車上描畫著妝容的老師流了淚,於她自己都毫無預兆的一行淚。劇本和導演讓她這樣流了。剩餘角色,從會長到夫人,從教授到秘書,不過得到無盡的戲弄,惟老師得到了寬容。最溫柔的還是結局。很多人覺得結局殘酷,大概結局之前她們都在設想自己也如老師和善宰般去愛,正驚天動地,結果是要坐牢。啊,會不會有老鼠?不寒而慄。可老師怕什麼?一個完整的人,頂天立地。所以結局最溫柔,幫老師剝去了外力的所有牽絆,給了她勇氣和坦然,給了她美的讓人瘋掉的新生。

世間不乏經典,也不乏細膩、豐富、深刻、瘋狂和極致的虛構角色和藝術作品。密會是佳作,不是絕作,這很好說。但這樣一部流行文化作品,有其獨特的意義。一是它的拷問本身。東方作品在我的經歷裡少問人,就算問,也大多問的委婉,問的個人化、情緒化,問在小格局裡。密會則相對問的大,問的兇猛。人的問題得問,得使勁兒問。二是因為它屬於流行文化的範疇,是一個非常好的大眾文化作品的標杆。你要求不了所有人去讀追憶似水年華,黃金時代都不能。自然,這樣的事情不該用要求來表達。但意思在這裡。大眾文化,流行文化,也可以認真問問題,也可以動人心魄,可以讓從未聽過古典音樂的人也聽出了音樂裡的憂傷,音樂裡的情慾,音樂裡的愛戀。聽過了,感受到了,這個瞬間存在了。

我們,從一種意義上說,不過是瞬間的疊加。

相關焦點

  • 王迅前妻因癌已去世 而他忙著與美女餐廳密會了7小時
    王迅前妻因癌已去世 而他忙著與美女餐廳密會了7小時時間:2019-09-19 13:21   來源:冷眼娛樂圈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走茶涼!王迅前妻因癌已去世 而他忙著與美女餐廳密會了7小時 前幾日有八卦媒體拍到王迅現身北京某商區的畫面,因為參加極限挑戰的緣故,這幾年王迅的人氣在圈內是日益暴漲,從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當天王迅身穿黑色T恤,一身低調裝扮。王迅還特意戴著口罩,想   原標題:人走茶涼!
  • 《密會》:觀後感,過盡千帆,勿忘心安
    一樓送給《密會》的導演,編劇,全體演員。選用這張我最喜歡善宰惠媛在民宿吹風的畫面,輕風微過,靜坐聊天,乾淨,美好,與世無爭。2014年,看到《密會》,是無比幸福的事!這並不是我們印象中的韓劇,題材如此另類又敏感。
  • 劍與遠徵:當免傷疊加至150%,可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無敵」嗎?
    而這些方法,都是要建立在擁有豐富資源的基礎上,所以此時玩家面對的只有兩個選擇,那就是:時間或者是金錢。「碧海潮生龍影現,石岸蕭落一曲長」大家好!我是遠徵「非酋」玩家:遊戲宅。所謂的金錢,就是用氪金的方式來走捷徑。
  • 《八佰》:意義,感性,銀幕內外的觀看疊加
    南腔北調的雜牌軍、散兵遊勇的烏合之眾、莫名其妙來到上海、莫名其妙上了前線,等第一次明白過來時,命運已經只剩下捨生忘死這一種可能。看起來一點都不英勇,這是一群倒黴蛋。「我叔,我,我弟弟,我們就是種地的」。那我為啥要打這樣一場幾乎沒有勝利可能、也幾乎沒有生還可能的仗?
  • 乾貨:超炫酷的漸變色彩疊加怎麼玩?
    使用漸變首先,漸變作為一種設計趨勢,再次回歸了。當你想為特定的元素疊加色彩的時候,可以嘗試使用某個醒目的漸變色疊加上去。漸變色的好處在於,你可以使用多種不同的色彩一起構成漸變(比如品牌色),也可以使用某一個色彩進行深淺、明度、飽和度上的漸變,這樣的設計會顯得更加集中。明亮的配色方案會更加吸引用戶用戶,讓圖片呈現出某種獨特的氣場。
  • 一種疊加於TD-SCDMA 3G網絡的PTT手機方案
    本文提出了一種疊加於TD-SCDMA公眾移動通信網的PTT (Push-To-Talk)手機方案。它的基本設計思想是利用現有的TD-SCDMA網絡提供手機的PTT服務,業務邏輯採用半雙工模式,支持一對一、一對多通話。
  • 20張具有「決定性瞬間」意義的攝影大作
    Kyle McBurnie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攝影帖子說,對於「決定性瞬間」意義的照片,運氣和時機比什麼都重要,不需要多麼高超的攝影技藝。私以為這種說法不準確,相反的,能夠拍攝具有「決定性瞬間」意義作品的攝影者一定是要有豐富的歷練和審美養成的。
  • 神問答|如果量子力學是對的,人生是否毫無意義?
    也就是說,世間的萬物都是命定的,我們所有的所謂自由意志都只是一種幻象。拉普拉斯妖就是從一個角度討論這個問題的。這個問題其實不止物理學家提出過。也有哲學家從因果律的角度出發意識到這個問題。如果因果律是我們這個世界的本質規律。那麼世界的演變就是一個個因果過程組成的,每一個事件都是上一個因果的果和下一個因果的因。自由意志依然找不到位置。
  • 大15歲老公渡部建出軌多名女性 還與AV女優密會
    大15歲老公渡部建出軌多名女性 還與AV女優密會時間:2020-06-10 16:28   來源:儒爺說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女神佐佐木希被綠了!大15歲老公渡部建出軌多名女性 還與AV女優密會 2017年4月9日,佐佐木希(29歲)和搞笑藝人組合UNJASH的成員渡部建(44歲)兩人聯名通過事務所發表了結婚的事情,2018年2月28號,佐佐木希在Instagram上向粉絲們公布,已經懷孕,並預計於秋   原標題:女神佐佐木希被綠了!
  • 說一說植物學意義上的「堅果」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知識的提高,人們在飲食上越來越注意營養和健康,堅果作為一大類零食近年來因此備受青睞。而說起什麼是堅果,這似乎並不是一個問題,因為大家都對堅果是非常熟悉的,在直觀的認識上,堅果也就是堅硬的或者說是帶硬殼的果實,這是顯而易見的,但就植物學的分類而言,就不是這麼簡單了。首先我們來看「堅果」的定義。
  • 某種意義上說,人一生的時間不過三天而已——昨天、今天還有明天
    某種意義上說,人一生的時間不過三天而已——昨天、今天還有明天。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是今天和明天,然而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把時間精力消耗在應對昨天留下的各種瑣事之中。很多事,就算再怎麼不堪,既然已經發生了,就要當做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不要因此而讓自己產生任何負面情緒和影響。
  • 疊加態宇宙論【丁辰原創】
    有可能我們的宇宙本來就在平行宇宙疊加態。並且我強調,我們的宇宙本身可能就不是單一宇宙,而是疊加態宇宙。並且宇宙的穩定性,是靠平行宇宙疊加態維繫的,或者說其他平行宇宙補充的。把平面想像成二維度,比如一張紙,一幅畫,思考一下二維這個詞對我們的意義。假設有一幅畫,那麼會出現,這幅畫上不同點,不同區域的信息量是不一樣的。我們人類不可能從畫上得到任何實體物質(討論顏料紙張在此實屬抬槓),但是我們可以得到信息!而且不同區域得到的信息,不同。那麼高維對低維有什麼作用呢?
  • XR科普之——AR:關鍵詞是「疊加」
    百科網站上對AR給出的定義照樣不說人話:「AR,它是一種將真實世界信息和虛擬世界信息『無縫』集成的新技術。是把原本在現實世界的一定時間空間範圍內很難體驗到的實體信息(視覺信息、聲音、味道、觸覺等),通過電腦等科學技術,模擬仿真後再疊加,將虛擬的信息應用到真實世界,被人類感官所感知,從而達到超越現實的感官體驗。真實的環境和虛擬的物體實時地疊加到了同一個畫面或空間同時存在。」通俗易懂的講,AR=真實世界+虛擬信息。通過相應的設備,計算機生成的虛擬畫面疊加在現實中。
  • 女人是這麼複雜的量子疊加態
    >·比如「鐳」這種元素便處於衰變與不衰變的疊加態中換一種說法就是鐳既衰變又不衰變·這麼說你可能還是無動於衷因為鐳太微觀微觀的世界我不懂·那就做一個實驗唄把微觀現象放大成宏觀現象·首先設計一個裝置因為鐳處於衰變與不衰變的疊加態那麼貓就必然處於死和活的疊加態·也就是說此時,貓既是活的也是死的
  • 亞特蘭蒂斯是如何瞬間消失的?為什麼說人定勝天是無知和幼稚的?
    此外它還有龐大的軍隊,有上萬輛戰車,還有1200艘戰艦,絕對稱得上是萬乘之國,堪稱史前超級軍事大國。那麼這個發達的文明,為什麼毀滅了呢?柏拉圖說:當人們的道德淪喪以後,他們的行為激怒了天神,眾神之王宙斯就用地震和洪水降臨亞特蘭蒂斯,終結了一切,亞特蘭蒂斯在24小時之內就消失了。
  • 如果存在平行世界且能無限疊加,那麼人生還有意義嗎?
    平行宇宙或者多重宇宙並不是一個新概念,最早是美國哲學家與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在1895年提出的,他認為在我們的宇宙之外,還存在多個宇宙,簡單的說我們的宇宙並不是唯一!但隨著宇宙大爆炸以及量子力學,還有霍金的時間的理解,多重宇宙的理論被細分且複雜化,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有哪些多重宇宙論。
  • 「多重宇宙論」可以解釋微觀世界的「疊加態」?
    首先為了照顧前面沒看我寫「疊加態」文章的朋友,我再簡單說下啥是疊加態,其實就是說微觀粒子具有一種「同時處於多個位置」的狀態,但是這種狀態在宏觀世界卻從未見過,雖然很多人覺得這是一種非常荒謬的狀態,但是前面我寫了一篇「貝爾不等式」的文章,已經詳細說明了這種疊加態在微觀世界的確存在的,所以你不用再質疑這種疊加性的正確性。但是這種疊加性到底是誰帶來的呢?
  • 現在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量子計算機
    量子不是靠硬體上的疊加或者是並行來實現的,所以它們不是同一個東西。當然量子裡面也會有它自身的一些定律。在他看來,量子計算之所以神奇,或者說我之所以認為它是一門學科,是源於它的物理學基礎,即量子態的特性。以一個比特為例,在量子裡面,這一個比特可以處於0和1任意比例疊加的狀態,相位也是可以調控的狀態。在經典計算的一個比特中,它只能夠處於0或者是1。
  • 中科院郭國平:現在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量子計算機 量子是科學不是玄學
    量子不是靠硬體上的疊加或者是並行來實現的,所以它們不是同一個東西。當然量子裡面也會有它自身的一些定律。在他看來,量子計算之所以神奇,或者說我之所以認為它是一門學科,是源於它的物理學基礎,即量子態的特性。以一個比特為例,在量子裡面,這一個比特可以處於0和1任意比例疊加的狀態,相位也是可以調控的狀態。在經典計算的一個比特中,它只能夠處於0或者是1。
  • 《此房是我造》:筆觸不斷的疊加,完整的意義才逐漸被顯露出來
    它們很少有敘事或感知上的因果聯繫。這就好像是繪畫中的筆觸,每一筆都清晰可見。筆觸不斷的疊加,完整的意義才逐漸被顯露出來。如果說一般的手持攝影為了創造一種臨場的真實感,簡單地為了敘事目的,反對每個鏡頭它自身的完整性,讓個性消隱在鏡頭鏈條中。那麼拉斯·馮·提爾獨特的手持攝影則是為了凸顯每一個短鏡頭它自身的獨特性「筆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