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的線索:非種子植物中乙烯前體ACC具有獨立功能

2020-11-03 BioArt植物

Nature Plants | 進化線索:非種子植物中乙烯前體ACC具有獨立功能


責編 | 逸雲


隨著對植物激素功能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者發現,激素的工作模式或許是更為精巧和靈活的。常見植物激素的前體可能有也具有生物學活性,可以獨立地作為信號分子,參與相關的生物學過程。如,水稻中曾報導茉莉酸前體12-氧植物二烯酸(OPDA)可以獨立於茉莉酸途徑,激活防禦信號,抵禦刺吸式昆蟲的入侵【1】


1-氨基環丙基-1-羧酸(ACC)是乙烯的直接前體,由ACC合成酶ACS從S-腺苷甲硫氨酸轉化而來,再經ACC氧化酶ACO氧化生成乙烯【2】擬南芥中,CTR1是乙烯信號轉導通路的負調因子,與受體結合,磷酸化EIN2,磷酸化狀態下的EIN2被降解,抑制乙烯信號途徑。乙烯與受體結合後,CTR1失活,去磷酸化狀態的EIN2可穩定正調轉錄因子EIN3,EIN3進一步激活下遊的乙烯相關轉錄因子,如ERF1,放大乙烯信號【3】。2020年8月4日,美國馬裡蘭大學Caren Chang課題組報導了擬南芥中ACC可獨立於乙烯途徑,通過激活類穀氨酸受體(Glutamate Receptor-Like,GLR),誘導胞內鈣離子濃度,並促進花粉管吸引分子LURE1.2的分泌,從而參與授粉和種子形成的過程(點擊查看:Nature Comm. | 乙烯前體ACC可能是一種新型激素信號分子)有趣的是,相比於種子植物,非種子植物中缺失ACC氧化酶ACO的同源基因,但ACC合成酶ACS的同源基因卻是存在的。然而,非種子植物中ACC的功能仍不清楚。


近日,Caren Chang課題組與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John L. Bowman Nature Plants上再次跟進發表了題為Ethylene-independent functions of the ethylene precursor ACC in Marchantia polymorpha的研究論文,證實了非種子植物地錢Marchantia polymorpha中ACC獨立於乙烯信號,誘導不同的生長反應,影響芽孢的形成與休眠,並可能是一個古老的信號通路。研究結果再次證明ACC可能是植物中一個新的信號分子。



該研究系統鑑定了地錢基因組中的三個乙烯受體同源基因MpETR1MpETR2MpETR3,乙烯信號通路組分的直系同源基因MpCTR1MpEIN2MpEIN3,和MpERF1,以及兩個ACC合成酶MpACS1MpACS2,同時通過CRISPR-Cas9技術構建了這些基因相應的突變體。


該研究驗證了乙烯在地錢中的生理功能。乙烯處理後,地錢植株增大,芽孢增多增大,未休眠芽孢的比率降低。MpCTR1的突變體表現出較野生型芽孢增大,芽孢休眠率增加。MpEIN3的突變體則對乙烯處理不敏感,植株、芽孢變小,休眠率降低,乙烯抑制劑處理野生型地錢,可觀察到類似的表型。此外Mpein3還表現出假根變短、邊緣和芽孢顏色變淺的表型。這兩個突變體中內源乙烯的合成下降,證實了地錢乙烯信號通路是保守的。碘化丙錠(PI)染色顯示Mpein3突變體的芽孢表皮細胞減少且變小,葉狀體假根前體細胞的數量和細胞層數也明顯減少。這些結果證明乙烯可促進地錢細胞的分裂和擴增。


Mpctr1- and Mpein3-knockout mutants display constitutive ethylene responses and ethylene insensitivity, respectively.


與擬南芥不同的是,外源ACC很難誘導地錢中產生乙烯。另外,與乙烯的作用相反,ACC處理能明顯抑制地錢葉狀體的生長,乙烯抑制劑MCP可以增強ACC的抑制作用。ACC也會抑制芽孢和芽孢杯的發育,去除ACC可以恢復生長抑制作用。PI染色顯示ACC減少了地錢中芽孢表皮細胞的數目,但不影響細胞大小。由此可見,地錢中ACC可部分拮抗乙烯信號。


ACC treatment inhibits plant growth and reduces gemma epidermal cell number.


進一步發現,ACC合成酶Mpacs1Mpacs2突變體中內源ACC的含量明顯減少,雙突變中內源乙烯的含量約為野生型的60%。結果暗示了地錢中的乙烯合成存在依賴於ACC與不依賴ACC的兩種途徑。Mpacs1Mpacs2的單突變體和雙突變體均出現乙烯信號減弱、芽孢杯數量增多、芽孢杯變大、葉莊分枝變寬。有意思的是,Mpacs2突變體和Mpacs1Mpacs2雙突變體中部分芽孢缺口出現變形,頂端缺口變多,而乙烯信號突變體中並沒有觀察到此類表型。這表明ACC獨立於乙烯信號途徑改變分生組織形成模式,影響芽孢的發育。這一過程可能與生長素信號有關。


Single and double Mpacs1- and Mpacs2-knockout mutants have reduced ACC levels, abnormal thallus shape, increased gemma non-dormancy and apical notch defects.


綜上所述,該研究揭示了ACC信號獨立於乙烯信號,以不同的途徑調控地錢芽孢的發育與休眠。同時,ACC信號途徑的形成可能早於種子植物ACC轉化的乙烯形成。這一研究為非種子植物向種子植物進化過程提供了更多證據與參考。


參考文獻

1 Guo, H.-M., Li, H.-C., Zhou, S.-R., Xue, H.-W. & Miao, X.-X. Cis-12-oxo-phytodienoic acid stimulates rice defense response to a piercing-sucking insect. Molecular Plant 7, 1683-1692 (2014).

2 Wang, K. L.-C., Li, H. & Ecker, J. R. Ethylene biosynthesis and signaling networks. The plant cell 14, S131-S151 (2002).

3 Merchante, C., Alonso, J. M. & Stepanova, A. N. Ethylene signaling: simple ligand, complex regulation.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16, 554-560 (2013).


原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0-00784-y

相關焦點

  • 徐鵬報告詳細解讀:鯉魚異源四倍體起源及基因組進化
    2016年,中科院水生所何舜平研究員團隊在《中國科學》期刊上發表了關於鯉亞科多倍體物種獨立起源的相關研究論文,為異源四倍體鯉的二倍體祖先溯源工作提供了重要線索。他們分析了鯉亞科46屬123種魚類以及20種鯉亞科以外的其他鯉科魚類,利用線粒體和核基因序列構建了系統發育關係(下圖),並以此來追溯裂腹魚類多倍體的起源及其物種分化。
  • 研究證實動物神經系統經歷若干次獨立進化
    Xenoturbella bocki 圖片來源:Ulf Jondelius 對全世界最隱蔽的一些海洋生物開展的研究顯示,正如此前認為的那樣,中樞神經系統經歷了若干次的獨立進化 被討論的無脊椎動物屬於散布在動物進化樹上的各個家族,並且在中樞神經索結構上表現出多樣性。這些生物還激活了涉及其他得到充分研究的動物神經系統發育的基因,比如bmp基因。只不過,前者以非神經的方法做到了這一點。研究人員在日前出版的《自然》雜誌上報告這一發現。
  • 科學家尋找野生非洲果蠅進化線索
    科學家尋找野生非洲果蠅進化線索 2018-12-10 中國科學報 唐一塵 【字體:大 中 小】 大約1萬年前,這些蒼蠅和人類鄰居一起生活,但它們的後代隨後殖民了世界。這很酷!」  在這項新研究之前,果蠅從沒在未受幹擾的荒野中被觀察到。因此,由Stensmyr和第一作者Suzan Mansourian領導的研究組計劃尋找這種重要模式生物的非洲祖先的家。  研究人員用捕蠅器設法在非洲中南部的森林裡找到了野生蒼蠅。馬魯拉樹附近的陷阱很快就被果蠅填滿了。
  • 數字孿生體進化論
    本實驗室將這個時間前推至1960年代——CAD技術出現的時點,因為數字孿生體的第一個重要「器官」是「數字建模」,基於計算機圖形學的CAD技術便是該器官的核心技術。數字孿生體的技術起源和概念提出的時點都很早,但為什麼這兩年才突然興起。本實驗室認為,數字孿生體的第二個器官——物聯網的成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山東大學譚保才團隊揭示線粒體PPR78蛋白在玉米mRNA穩定性及種子...
    原標題:山東大學譚保才團隊揭示線粒體PPR78蛋白在玉米mRNA穩定性及種子發育中的作用 近日,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植物細胞工程與種質創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譚保才研究組揭示線粒體靶向的三角狀五肽重複
  • .| 褪黑素與水稻耐鹽性、青枯病菌T4P組裝蛋白功能、種子休眠調控
    No.1 植物非生物脅迫 河南農業大學趙全志/張靜團隊與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Sergey Shabala團隊研究發現褪黑素通過使K+保留在根中來提高水稻的耐鹽性
  • 飛天蜈蚣動乾坤ACC《武易》百足聖將
    擊殺百足聖將有機率獲得麻痺戒指、護體戒指、復活戒、80級混沌套裝、80級輪迴套裝、80級太虛套裝、70級裝備、靈魂結晶、三級金剛石、清洗之塵。    更多詳情猛擊acc武易官網:http://wy.accgame.com/  ACC武易交流群:343575257  ACC平臺官方微博:http://t.qq.com/ACCgame  ACC官方網站:http://www.accgame.com/
  • 人腦進化或與AD原理有因果關係?|腦科學頂刊導讀026期
    接下來,我們基於種子點功能連接,在一個更大的標準化的連接組(n = 1000)中構建功能連接網絡來確定每個AD患者的萎縮位置。我們發現,臨床診斷為AD的患者100%存在萎縮的腦區與顳葉內側、楔前葉皮質和角回的功能連接。
  • 福建農林大學等破譯四倍體栽培種花生全基因組—新聞—科學網
    該項研究在全世界範圍內首次破譯了四倍體栽培種花生的全基因組,標誌著我國在栽培種花生基因組、花生染色體起源、花生及豆科主要類群核型演化、花生基因組結構變異、花生物種起源與分子育種研究方面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因異源四倍體栽培種花生基因組大、結構複雜,研究難度大;花生的基礎生物學研究、重要基因精細定位與功能鑑定、花生分子遺傳育種和生物技術研究落後,長期影響了產業發展。
  • 你轉發的四倍體錦鯉還好嗎?NC首次鑑定出異源四倍體魚類的祖先二倍體並成功進行亞基因組拆分
    2016年,中科院水生所何舜平研究員團隊在《中國科學》期刊上發表了關於鯉亞科多倍體物種獨立起源的相關研究論文,為異源四倍體鯉的二倍體祖先溯源工作提供了重要線索。他們分析了鯉亞科46屬123種魚類以及20種鯉亞科以外的其他鯉科魚類,利用線粒體和核基因序列構建了系統發育關係(下圖),並以此來追溯裂腹魚類多倍體的起源及其物種分化。
  • 種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區別,科普一下
    根據種子外面是否有子房壁(果皮)包被,可分為兩大類:裸子植物,現存700多種;被子植物,出現於1.3億年前,現20多萬種。他們生於陰溼的地方,遍布世界各地。配子體十分退化不能離開孢子體獨立生活。產生種子,不過胚珠和種子是裸露的。裸子植物生活史松柏綱紅豆杉高達30米,條形小葉不規則互生。種子堅果狀,生於紅色杯狀的由珠託發育成的假種皮內。樹皮內含抗癌活性成分紫杉醇。
  • 杉寶解讀:一種NAD+前體可以改善高脂肪飲食的小鼠健康
    Baur, and Rafael de Cabo【解讀作者】杜紹康 北京大學 博士在讀【發布雜誌】Cell Metabolism【發布時間】2018【影響因子】21.567【文獻解讀】煙醯胺(NAM)是三種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前體維生素之一,主要通過分解膳食中的NAD和NADP來回收NAD。
  • 安世亞太田鋒:數字孿生體進化論
    本文作者安世亞太高級副總裁、數字孿生體實驗室主任田鋒,希望在系統性和理論性方面前進一步,從體系框架和核心技術方面做初步釐清,從更完整全面的視角觀察數字孿生體系的全貌,以期能對業界做一些微薄貢獻。安世亞太高級副總裁、數字孿生體實驗室主任田鋒認為,數字孿生體是個具有社會性的生命體,其產生、進化和社會性,都符合生物進化和社會發展規律。
  • Science:獼猴的參考基因組為進化和疾病研究提供線索
    在研究人類生物學和疾病時,獼猴是最常用的非人類靈長類動物模型之一。鑑於獼猴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華盛頓大學等多家機構的研究人員近日組裝出獼猴的最新參考基因組,發現了新的譜系特異性基因和擴展的基因家族,有望為進化研究和人類疾病提供線索。
  • 發現非休眠性種子逃避松鼠捕食新機制
    但對貯藏種子的動物而言,迅速萌發將造成種子能量和營養的損失,因而易萌發種子不利於被長期貯藏。然而,松鼠發展了一種特別的行為——將易萌發橡子的胚芽切除,從而利於長期保存。松鼠的這種切胚行為曾在北美地區有過報導。近年來,繼在四川都江堰地區發現赤腹松鼠切除橡子胚芽現象後,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肖治術等研究人員在陝西秦嶺地區發現巖松鼠也具有切胚行為。這個發現為洲際間動物行為的趨同進化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 綜述:非26S蛋白酶體泛素化介導的內膜運輸途徑調控ABA信號
  • 六倍體小麥為什麼具有廣泛的環境適應性?張一婧/薛勇彪合作解析普通小麥亞基因組非對稱調控機制
    Plant Cell在線發表了題為An atlas of wheat epigenetic regulatory elements reveals subgenome-divergence in the regul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stress responses的研究論文,揭示了普通小麥亞基因組非對稱調控的分子機制
  • ACC《百鍊成仙》像全球通一樣提供美女助手拉
    初入acc遊戲《百鍊成仙》的你,是不是也在徘徊之中,不知該怎麼做才會更好。沒關係,我們幫你設置了美女助手,只要點開遊戲右下角的小助手,那麼所有困難都會迎刃而解。下面小編先為你來介紹下初入acc遊戲社區《百鍊成仙》應該要注意哪些基本要素吧。  角色血氣量為0時,則角色人物死亡。當仙氣量為0時,角色將無法再使用任何需要使用法力的技能。怒氣值可以累積,在使用特殊技能時會消耗怒氣值。
  • 科學家揭示慢性感染過程中早期前體T細胞的功能
    科學家揭示慢性感染過程中早期前體T細胞的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5 14:39:22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Axel Kallies和Daniel T.
  • ​六倍體小麥為什麼具有廣泛的環境適應性?張一婧與薛勇彪課題組合作解析普通小麥亞基因組非對稱調控機制
    在線發表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合作完成的題為「An atlas of wheat epigenetic regulatory elements reveals subgenome-divergence in the regul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stress responses」的文章,揭示普通小麥亞基因組非對稱調控的分子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