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揭示慢性感染過程中早期前體T細胞的功能

2020-12-05 科學網

科學家揭示慢性感染過程中早期前體T細胞的功能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5 14:39:22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Axel Kallies和Daniel T. Utzschneider研究團隊發現,在慢性感染過程中早期前體T細胞建立並傳遞T細胞耗竭。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2020年8月24日的《自然-免疫學》上。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證明了高抗原負載促進了前體T細胞的分化,該前體T細胞在感染後數天內獲得了耗竭的標誌,而早期效應細胞則保留了多功能的特徵。早期前體T細胞表現出T細胞受體依賴性轉錄因子結合的表觀遺傳印記特徵,並且該特徵僅存在於具有衰竭特徵的細胞中。轉錄因子BACH2和BATF是早期前體T細胞生成過程中發揮相反功能的關鍵調控因子。

總的來說,該研究證明細胞衰竭首先出現在TCF1+前體T細胞中,隨後傳播到抗原特異性T細胞庫中。

據了解,對慢性感染或腫瘤有反應的CD8+ T細胞會出現「疲憊」狀態,這與抑制性受體(包括PD-1)的表達升高和細胞因子生成受損有關。耗竭的T細胞不斷被具有自我更新且依賴轉錄因子TCF1特徵的前體T細胞補充。但是,對他們發育的需求知之甚少。

附:英文原文

Title: Early precursor T cells establish and propagate T cell exhaustion in chronic infection

Author: Daniel T. Utzschneider, Sarah S. Gabriel, David Chisanga, Renee Gloury, Patrick M. Gubser, Ajithkumar Vasanthakumar, Wei Shi, Axel Kallies

Issue&Volume: 2020-08-24

Abstract: CD8+ T cells responding to chronic infections or tumors acquire an 『exhausted』 state associated with elevated expression of inhibitory receptors, including PD-1, and impaired cytokine production. Exhausted T cells are continuously replenished by T cells with precursor characteristics that self-renew and depend on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TCF1; however, their developmental requirements are poorly understood.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demonstrate that high antigen load promote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precursor T cells, which acquired hallmarks of exhaustion within days of infection, whereas early effector cells retained polyfunctional features. Early precursor T cells showed epigenetic imprinting characteristic of T cell receptor–dependent transcription factor binding and were restricted to the generation of cells displaying exhaustion characteristics. Transcription factors BACH2 and BATF were key regulators with opposing functions in the generation of early precursor T cells. Overall, we demonstrate that exhaustion manifests first in TCF1+ precursor T cells and is propagated subsequently to the pool of antigen-specific T cells.

DOI: 10.1038/s41590-020-0760-z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0-020-0760-z

相關焦點

  • ScienceSignaling|單細胞測序揭示記憶CD8+T細胞的早期前體及分子決定
    ,揭示了siIEL的CD8+T細胞各亞群在分化不同階段具有轉錄異質性,代表著功能不同的組織駐留記憶細胞(Trm)亞群及一群早期Trm前體。;2,命運決定轉錄因子T-bet使得有絲分裂的子代細胞在最開始就出現不同;3,T-bet的非對稱機制可能是由於蛋白酶體的非對稱分布導致;4,微生物感染早期對CD8+T細胞的單細胞表達譜分析鑑定可以預測細胞命運的細胞轉錄特徵;5,極化蛋白atypical PKC介導的非對稱細胞分裂對記憶淋巴細胞的命運決定具有功能。
  • 科學家發現人體製造健康t細胞的分子關鍵
    科學家在《實驗醫學雜誌》上發表報告,指出一種基因和蛋白質家族對免疫系統中成熟和功能完備的t細胞的形成至關重要,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為多發性硬化症和ibd等免疫疾病帶來新的療法。領導這項研究的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說,他們的實驗表明,轉錄因子激活蛋白1(AP-1)對於在早期未成熟T細胞的細胞核中設置微生物過程的階段,使細胞能夠正確形成至關重要。為了使T細胞活化和成熟,科學家們說AP-1必須幫助打開染色質,染色質是DNA的扭曲結構,它纏繞並在細胞核中凝結,從而控制細胞。
  • 研究人員揭示效應性T細胞和耗竭性T細胞早期命運決定機制
    John Wherry組在Immunity雜誌上發表了文章「TCF-1-Centered Transcriptional Network Drives an Effector versus Exhausted CD8 T Cell-Fate Decision」,揭示在小鼠模型中慢性感染和腫瘤發生早期,存在著耗竭性T細胞前體(Tex precursors)和類效應性T細胞(Effector-like
  • T中樞記憶前體可控制克隆優勢
    T中樞記憶前體可控制克隆優勢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7 15:46:03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TUM) Veit R. Buchholz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黏膜相關恆定T細胞的發育和功能,及其與微生物的關聯!
    ,在組織中,MAIT細胞能夠整合多種信號並展示出多種效應功能來參與抵禦感染性病原體的防禦過程中去;除了擁有抗菌活性外,MAIT細胞還能夠改善皮膚組織的癒合,這或許就揭示了其會通過與局部微生物群落的雙向相互作用在上皮細胞的穩態中發揮著關鍵角色;在人類機體中,血液中MAIT細胞的頻率會在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與微生物群落的穩態有關)中被修飾,這就進一步強調了MAIT細胞與微生物群落之間的相互作用。
  • 研究揭示小鼠早期胚胎發育過程中全胚層時空分子譜系
    該研究首次構建了小鼠早期胚胎著床後發育時期高解析度時空轉錄組圖譜,揭示了小鼠胚胎多能幹細胞的分子譜系和多能性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動態變化及其調控網絡,並首次從分子層面揭示了內胚層(Endoderm)譜系在上胚層(Epiblast)產生前新的譜系來源,闡釋了Hippo/Yap信號通路在早期胚胎發育期間參與內胚層發育的重要功能。
  • 科學家揭示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感染並擴散的分子機制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Vir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明尼蘇達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策略,或有望阻斷一種高傳染性病毒在澳大利亞中部偏遠地區的傳播,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1型(HTLV-1)在社區成年人中的感染率超過了40%,HTLV-1是科學家們發現的首個人類癌症病毒,其會誘發白血病和淋巴瘤。
  • ...合作揭示小鼠體細胞核移植胚胎發育過程中染色質高級結構重編程...
    【科技前沿】高紹榮/江賜忠合作揭示小鼠體細胞核移植胚胎發育過程中染色質高級結構重編程模式及分子機制​ 2020-04-15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Nature:蛋白Tox是慢性感染期間產生和維持T細胞衰竭的關鍵因子
    2019年6月18日訊/生物谷BIOON/---細胞毒性T細胞是對病毒感染和惡性腫瘤產生保護性免疫反應的必需調節物,並且是免疫治療方法的關鍵靶標。然而,長期暴露於同源抗原通常會削弱T細胞的效應能力並限制它們的治療潛力。
  • 我科學家高效捕獲稀有造血幹細胞前體
    原標題:我科學家高效捕獲 稀有造血幹細胞前體   近日從軍事醫學科學院獲悉:該院所屬解放軍307醫院、蛋白質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劉兵課題組聯合北京大學湯富酬課題組、中國醫學科學院袁衛平課題組,高效捕獲稀有的造血幹細胞前體,從而在單細胞功能及分子層面解開其發育過程的神秘面紗,揭示其「廬山真面目」,不僅極大地推動了該領域的研究進展,而且提供了大量珍貴的原始數據
  • Cell Rep:病毒感染過程中的CD8+T細胞
    這一過程被稱為"T 細胞輔助(T cell help)",需要CD4+ T細胞與DC細胞表面的CD40的結合來實現。然而,CD4+T 細胞並非在所有CD8+ T細胞激活的過程中都必不可少。例如,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病毒(LCMV)感染過程中,CD8+ T細胞的激活就不依賴於CD4+ T細胞的輔助。
  • :B肝病毒感染中T細胞免疫應答與耐受研究獲進展
    T細胞免疫,特別是病毒特異性T細胞免疫在控制B肝病毒感染和清除病毒中發揮核心作用,在慢性B肝感染中,高濃度的病毒抗原長期作用是誘導T細胞免疫耐受和特異性T細胞耗竭的直接原因,T細胞免疫功能受損直接導致病毒持續性感染和病毒難以清除。但長期以來,B肝慢性感染中T細胞抗病毒功能缺陷與免疫耐受的調控機制並不清楚,這阻礙了進一步設計有效的針對性免疫治療方案和藥物。
  • 我科學家揭示人類原始生殖細胞早期發育基因表達特徵
    揭示人類原始生殖細胞早期發育基因表達特徵  基因組DNA甲基化作為一種重要的表觀遺傳修飾方式,是調控細胞分化過程中基因表達的主要機制之一。它雖然不改變基因序列,但卻可以遺傳給後代,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而發生改變,在胚胎發育、幹細胞分化及癌症的發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 Cell Rep Med:揭示免疫系統在重症COVID-19感染過程中扮演的關鍵...
    2020年8月1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Reports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瑞典卡羅琳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對重症COVID-19患者機體的免疫系統激活機制進行深入分析識別出了多種細胞類型,其在機體對新型冠狀病毒產生的免疫反應過程以及嚴重病例機體所產生的過度炎症反應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 抗病小體 揭示植物免疫秘密
    而我國科學家的這一重大發現意味著,利用這個「抗病小體」,人們可以想方設法更好提升植物免疫力,還能「從頭到腳」地去設計更為強大的抗病蟲農作物。農作物自身抗病能力提高了,化學農藥的施用量自然就會大大減少。 植物自身具有免疫力,抵禦來自病毒、細菌等侵襲 同動物一樣,植物在成長過程中,也會不斷受到來自病毒、細菌、真菌、昆蟲等的侵襲。
  • 揭示B肝感染奧秘 我國科學家首獲B肝研究最高獎
    發現病毒受體,揭示B肝感染奧秘李文輝2001年從協和醫科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到美國哈佛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後擔任講師。2003年非典(SARS)爆發後,他和同事日夜奮戰,在國際上第一個發現了SARS病毒的受體ACE2,在國際同行中引發轟動。2007年,李文輝回國加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開始聚焦B肝和丁肝病毒的感染研究。
  • 我國科學家揭示人類早期胚胎組蛋白修飾重編程
    在哺乳動物早期胚胎發育過程中,卵細胞受精形成具有全能性的受精卵,並經過細胞分裂與分化形成囊胚,後者包含具有多能性的內細胞團。伴隨著發育的進行,表觀遺傳學修飾經歷了劇烈的重編程。近年來,以小鼠等模式生物為研究模型,DNA甲基化、染色質開放性、染色質高級結構以及組蛋白修飾等表觀遺傳學特徵的動態變化過程和規律都逐漸被揭示。
  • ...組在《科學》期刊合作發文揭示人類早期胚胎組蛋白修飾重編程過程
    清華生命學院頡偉課題組在《科學》期刊合作發文揭示人類早期胚胎組蛋白修飾重編程過程清華新聞網7月8日電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頡偉課題組與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孫瑩璞/徐家偉課題組合作,揭示了人類早期發育過程中組蛋白修飾的重編程過程。
  • 多篇文章解讀科學家們在調節性T細胞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年來科學家們在調節性T細胞(Treg細胞)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Treg細胞(調節性T細胞)的水平則會下降,這兩種細胞均來自相同的前體細胞,即原始的CD4 T細胞,其開始向Th17細胞或Treg細胞轉變是由相同的信號開始的,隨後決定命運的時候到來了,這就好像一個岔路口一樣,其會癮大CD4 細胞要麼轉變成為炎性T細胞,要麼轉變成為調節性T細胞。
  • 多篇文章解讀科學家們在調節性T細胞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年來科學家們在調節性T細胞(Treg細胞)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Treg細胞(調節性T細胞)的水平則會下降,這兩種細胞均來自相同的前體細胞,即原始的CD4 T細胞,其開始向Th17細胞或Treg細胞轉變是由相同的信號開始的,隨後決定命運的時候到來了,這就好像一個岔路口一樣,其會癮大CD4 細胞要麼轉變成為炎性T細胞,要麼轉變成為調節性T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