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被趕出宮都懶得帶走的東西,搖身一變,成為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2021-01-15 歷來現實

翠玉白菜可不是一道菜,它是臺北的 "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由翠玉雕刻而成。

雲南綠玉自傳入清代宮廷之後,就深受上層達官貴人的喜愛,一些琢玉名匠更是精細地將中華文化完美的詮釋在一小塊綠玉上,晚清尤甚。

在臺北十次的民意調查中,翠玉白菜都居 "10大國寶之首",其價值不可估量。

在民間傳說中,翠玉白菜更是帶著神秘的傳奇色彩。它是在晚清大變局下發生的,關係到清末的宮闈紛爭、八國聯軍侵華以及光緒寵妃之死。也如此,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這顆翠玉白菜長為18.7釐米,寬為9.1釐米,高為5.07釐米。小小的國寶,但是價格卻是不可估量。

每個人看到這棵玲瓏剔透的翠玉白菜,都會驚嘆中國工匠鬼斧神工的雕刻技藝和稱讚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翡翠白菜不僅是大陸人到達臺北必須參觀的文物之一,甚至還走出國門,在日本也掀起了狂潮。

上圖是它在日本展覽的最後一天,雨仍然擋不住人們的熱情。可見,它無論在中國還是世界,都受到廣泛的歡迎。

現在,我們來揭開這場宮廷戲的三位主角。

第一位,慈禧太后。

這個女人我們都不陌生,她的宮鬥實力如果出現在《甄嬛傳》中,應該與甄嬛足堪匹敵,不一定誰成為終極大BOSS吧,她也高居中國歷史近千年來女子所能混到的巔峰等級。慈禧不僅幹預後宮,更是將手插到了朝堂。

慈禧的權力欲的膨脹背後離不開一個男人,也就是鹹豐帝。

鹹豐帝死後,將權力給了慈禧和慈安兩位皇太后,輔之以顧命八大臣。但慈禧很快就藉助恭親王奕,除去了鹹豐帝的八名託孤大臣。最後更是卸磨殺驢,以中法戰爭失利為名罷免了奕等人。而慈安性格太過柔和內斂,無心朝政,在晚期的主政大權,基本是由慈禧獨斷。

自此,這個女人大權在握,穩固執掌大清宮廷一直到去世。她翻雲覆雨,整個帝國都在她手下瑟瑟發抖,前後兩任皇帝都是她的傀儡,即便如此,居然有一個女人竟然迎頭而上,挑戰這個大清最高貴的皇太后的權威。這個女子究竟是誰呢?又是誰給她的權力和膽量呢?

提到她,我們得從一口井說起。

紫禁城裡,有許多水井。但是一口位於貞順門內的不甚起眼的井,成為今天遊覽故宮的遊客必到的景點之一。沒錯,這口井就是"珍妃井"。

這個敢於與慈禧叫板的人自然是珍妃了。

珍妃,他他拉氏,鑲紅旗滿洲人,光緒十三年與姐姐一齊由廣州北上,送選秀女。她和姐姐在光緒帝選皇后的大典上同時入選,她的姐姐便是瑾妃。

據說,光緒對珍妃一見鍾情,甚至想把皇后之位給她。但是,慈禧太后大聲一喝:"皇帝!"這位身不由己的皇帝只能停住腳步,將皇后之位封給慈禧的內侄女,也就是後來的隆裕皇后。

這位皇后相貌平平,又有點駝背,光緒實在不喜歡這位老姐姐。按理說,氣質不佳的女子怎麼能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不是丟大清王朝的臉嗎?

沒辦法啊,這件事,是慈禧說了算,名不副實的皇帝自然只能唯唯諾諾。隆裕皇后從出現在身邊的第一天起,就沒有得到過光緒的哪怕一絲寵愛。

但珍妃則是完全不同,五官精緻,不僅長得好,由於出身廣州,風氣開化,性格更是活潑率真,給光緒帝漆黑的內心裡增加萬千光亮。可以說,光緒帝一生最明媚的日子,就是與珍妃度過的時光。

這位聰明的女子妙於翰墨,並且從小就接觸西學。一日,她和光緒帝對對子。光緒開玩笑的說道:"珍妃蘋果臉",珍妃立刻脫口而出:"瑞士葡萄牙"。說完,兩人相視而笑。這樣溫馨的愛情,在普通人身上都是都很少見,更不要說在雨露均沾的帝王身上了。

但這樣的愛情確實是發生在這對戀人身上。但兩者之間的愛情,註定會成為悲劇。

珍妃就像一朵解語花,她明白天子的中興之志和渴望變法、維護國家統一的願望。對光緒帝新任康有為進行維新變法之舉非常支持,甚至也跑前跑後,親自充當聯絡員。

當時,朝內頑固勢力強大。表面還政給皇帝,實際上大權在握的慈禧太后對新法則更是排斥 。當朝廷頑固派向慈禧太后請願要求廢掉光緒帝的時候,維新派做了一個冒險之舉,聯絡天下的義士,維護君王的權威,想提前動手,圍園廢后,拿掉慈禧。

但是這些文人識人不清,沒有一個精於算計,居然找到了兩面三刀的袁世凱——前腳應諾維新派出兵匡扶正義,後腳就向慈禧告密。慈禧聞言大怒,發動了政變。

也正是這場政變,使這位不過十八歲的女子,一步步走向人生的窮途,直至葬送在那口後來以她為名的水井。

維新派被鎮壓後,慈禧下令幽禁了皇帝,就連珍妃也一起被幽禁。在囚禁期間,這對帝王家的夫妻依然恩愛如初,相濡以沫,度過了艱難但是卻又幸福的時期。

但是危機在兩年後還是降臨了。在西洋人的壓迫下,慈禧總覺得這幫老外要找事拿下她,恢復光緒執政,她腦子一發熱,竟試圖用義和團對抗外國勢力,更是喪心病狂地向列強同時宣戰。

待八國聯軍打到紫禁城下,慈禧慌忙帶著光緒帝逃難,在離京前,她召見了珍妃,這個花季少女的生命,就定格在了此時。

據宮人回憶,珍妃先是按禮向慈禧叩頭問安。慈禧遂以珍妃貌美,恐遭洋人玷汙,有失大清體統,下令帶皇帝避一避,讓珍妃自行了斷。

珍妃再也不能按捺住自己怒火,出口譏諷道:您可以避一避,可以留皇上坐鎮京師,維持大局呀。

這幾句話可謂是戳了老太后的心窩子了。她怕的正是皇帝與洋人勾結,收回大政權力,你這不是明擺著諷刺她架空皇帝、幹涉朝政嗎?慈禧馬上把臉一翻,大聲呵斥說,你死到臨頭,還敢胡說。接著就讓崔玉貴和王德懷一起連推帶拖,把珍妃推到貞順門內的井內。

在臨死的最後一刻,珍妃仍在大聲喊,皇上,來世再報恩啦!

為什麼慈禧太后非要以時局紛亂為藉口殺死珍妃呢,大多數史學家認為,珍妃過度幹涉朝政,可能才是觸碰慈禧逆鱗的主要原因。慈禧雖然一直掌控朝政,但她其實一直也是恨皇帝這塊鐵不成鋼,內心其實是不願意違背綱常,希望皇帝能挑起大梁的。

對於違背"後宮不得幹政"祖訓的珍妃,慈禧自然沒有好感,更可恨的是,這個女人還在背後鼓動光緒帝變法維新,奪她的權力,甚至可能取自己的老命,慈禧自然不能容下珍妃。

當光緒在接到珍妃死後的消息後,內心的悲痛無疑復加。他悄悄來到珍妃的寢宮,帶走曾經掛在珍妃床頭的一頂舊帳子。在往後的歲月裡,他常常對這頂帳子出神。相信此時的光緒帝與李隆基"如何四季為天子,不如農家有莫愁"的內心極為形似,只願做個普通人,守護在喜愛的人身邊。

珍妃與光緒的愛情悲劇是時代造就的。彼時大清王朝氣數將盡,光緒帝無奈受盡封建勢力的擺布,再加上性情猶疑懦弱,最終成了一具傀儡,連心愛的女子也無法保全。

惟願他們的來生,不再做權力角逐的犧牲品,不再面對政壇紛紜複雜,只做一對恩愛廝守的平常夫妻。

說了這麼多,接下來要揭秘今天的第三位主角。

那就是就是和珍妃爭國寶翠玉白菜的瑾妃了。

翠玉白菜是珍、瑾二妃的母親留給女兒珍妃的陪嫁之物。這塊用一半潔白、一半翠綠的翡翠雕刻而成的珍品,象徵著一位母親對女兒多子多孫、婚姻美滿的祝福。

珍妃和瑾妃是親生姐妹,但兩人的性格也是相差很多。姐姐瑾妃嫉妒成性,凡事都想爭一爭風頭。

可想而知,在兩姐妹入宮前一晚,瑾妃她發現母親並沒有將翠玉白菜作為嫁妝陪送給她,就大哭大鬧,認為母親偏心。實際上,母親為了姊妹二人的嫁妝還是下了一番苦心思。姐姐喜歡珍寶,所以就給了她許多金銀首飾。而妹妹喜歡讀書,但嫁妝之物送書太過寒酸,所以就將翠玉白菜作為陪嫁。

當然,儘管姐姐吵鬧不休,珍妃也不可能把陪嫁中唯一值錢的東西送出去,畢竟這也是父母對自己的一番心意。

但瑾妃卻是一直覬覦這棵翠玉白菜。當珍妃被慈禧害死後,瑾妃迷信的認為珍妃得寵就是因為翠玉白菜的保護,暗地裡指示宮女將其偷回來。

光緒帝的寵溺自然不會因為有這棵翠玉白菜而轉移,瑾妃得到這件寶貝後,也沒等來皇帝爺的光顧。

也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珍妃在生前架不住姐姐瑾妃的央求,已經把翠玉白菜送給了瑾妃,擺在了她所住的永和宮中。

瑾妃得到翠玉白菜後,心下大喜,為了觀賞方便,說起來真是有些暴殄天物,瑾妃竟讓人將翠玉白菜種到琺瑯花盆裡,還配上了靈芝。明明乃高雅之物,竟被弄成如此世俗之感,實在令人可笑。

1924年9月24日,瑾妃病逝於永和宮中,僅僅過了41天,11月5日,馮玉祥手下的鹿鍾麟等率兵將溥儀等前清皇室成員趕出了紫禁城,不知道是走得匆忙,還是由於瑾妃去世沒多久沒敢進屋,又或者重量太沉,或乾脆不覺得它值什麼錢,永和宮中的這顆白菜,沒有被溥儀帶走。

1925年,故宮博物院工作人員在清點文物的時候,第一次在瑾妃居住的永和宮見到這棵翠玉白菜,它玲瓏剔透,工作人員一見傾心,單獨將翠玉白菜拿出來展示,它也因此一舉成名,享譽中外。1949年,它隨諸多故宮珍寶,一併輾轉運至臺灣。

更令人驚訝的是,翠玉白菜不僅只有一顆。據說慈禧當年娘家給的陪嫁之物中,也有一顆翠玉白菜,後來不知所蹤,不知與孫殿東陵盜寶有無關聯。

當然,那顆白菜沒有我們今天的主角臺北故宮翠玉白菜那樣精緻和廣泛的知名度。況且臺北故宮翠玉白菜也不像慈禧那件一樣屬於陪葬物件,而是長久存在紫禁城中,見證了晚清的政治變局,見證珍妃與光緒的愛情,見證了大清的覆亡。

因此,它不再僅僅是一件文物,而真正成為歷史的象徵。

今天走進臺北故宮博物館,我們似乎能透過翠玉白菜,看到珍妃那個帶著傳奇色彩的女子走來,也如同親歷了晚清宮中那段三個女人的歷史,品味了光緒和珍妃那段悽美的愛情故事。

是的,國寶級別的文物就是有這樣的功能,帶你真正走進歷史,仿佛親歷歷史的厚重。我們尋常百姓家很難擁有一件國寶,但今天卻可以有機會擁有366件,推薦一個好東西——《國家寶藏》2020日曆。

2020年一共有366天,日曆中有366件中國歷史上的珍貴國寶,每天翻開一頁,你也就會了解一件國寶,也會隨著它們走進歷史的長河,仿佛有一個人在靜靜向你傾訴歷史。

你也可以把自己的感悟隨筆記載在日曆上,你的歷史,也將融入國寶的歷史,隨著時間流逝,你終將會真正領悟它的精髓。

送朋友送親友,《國家寶藏》2020年日曆也都是值得別人感念你一整年的好禮物。

喜歡的朋友,趕緊點擊下方的連結,了解一下吧。

相關焦點

  • 溥儀離宮時,唯一一件不願離身的寶物,現成故宮博物館鎮館之寶!
    現在說到溥儀,想必是沒有人不知道的,畢竟他是清朝末期的最後一個皇帝,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皇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在他被趕下皇位的時候,當時的袁世凱還讓他在北京保留著皇帝的待遇,但是在馮玉祥完全把他趕出皇宮之後,他就真的從皇帝變成了流浪的人,即便之後日本人找到了溥儀,並且讓他在偽滿洲國做了皇帝,但是我們都非常清楚
  • 溥儀逃離故宮帶了一件傳家寶,隨後捐給國家,如今是故宮鎮館之寶
    大清的皇帝們,最慘是就是溥儀,還是幼童的時候就被家中的叔伯推上皇位,在皇宮中度過了青春時光,隨後被帝國主義國家所利用成為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一直到二戰結束。
  • 故宮缺「鎮館之寶」?單霽翔:不突出特定文物
    ■ 2.8萬首乾隆詩稿開啟整理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昨日透露,故宮將開展藏品三年普查計劃,將對部分之前未徹底整理的文物藏品進行系統清理。2010年12月底,故宮完成了建院後第五次藏品清理,當時的數據顯示故宮藏品共1807558件(套)。很多在之前觀念中不屬於文物範疇的物品,如清代錢幣、帝後書法等都被納入了文物資料。
  • 溥儀多年後受邀回到故宮,在椅子下找到了自己曾藏的東西
    在很多孩子都還在母親懷裡要抱抱的時候,溥儀已經開始了自己坎坷的一生,光緒去世,三歲的溥儀進宮做了皇帝,那一年,慈禧也去世了,溥儀遵照慈禧的旨意登上了皇位,可是一個三歲的孩子又如何能管理的了一個國家呢?6歲的時候又被迫退位。後來政府允許溥儀以皇帝的身份留在紫禁城生活,於是溥儀便在這深宅大院中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時期。
  • 臺北旅遊該去哪 故宮博物館值得一覽
    臺北故宮,又叫故宮博物館。始建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距今已有九十多年的歷史。整個建築模仿中國古代宮殿式風格,不僅有眾多珍貴的藏品,它還賣許多有意思的紀念品。臺北故宮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館內藏品總量雖然不法與北京故宮相提並論,但是它也珍藏了許多世間珍寶。1.散氏盤。
  • 溥儀帶夫人1962年故宮重遊,遇到一個白髮老頭,臉色驟變
    有一天溥儀想帶著妻子去故宮逛一逛,畢竟那裡是溥儀兒時生活過的地方,裡面有他很多的回憶,仿佛就像回家一樣。於是二人剛到故宮門前,溥儀就開始給李淑賢講述這裡曾經發生的一切。 溥儀一定神,用手扶了一下眼鏡,面露笑容的迎上前說道:「這不是鹿鍾麟將軍嘛,真是太巧了,在這裡碰到您。」溥儀腦海中浮現出了當年的那一幕,就是眼前的這位鹿鍾麟帶兵把自己從皇宮中趕了出來,也就是那天,結束了數千年的封建帝制。
  • 故宮的珍寶館裡的鎮館之寶,不是那些珠寶首飾,而是這兩座山
    對於故宮,我們都知道是曾經的皇帝和他的家人住的地方,那麼這個地方肯定有許多的值錢的金銀首飾一類的,而且清朝有這麼長的歷史,那麼在位的這麼長的期間,肯定有許多的寶物,除了自己發現探索的寶物,一定還有著別人所進貢的寶物,而且就看看清朝當時的貪官和珅的屋子的屋裡堂皇的程度,都足以令人咂舌,就連地板磚都是用的金器所打造
  • 姜松點評世界五十大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
    鎮館之寶:海之光巨鑽(Daria-i-Noor)  姜松評寶:來自於古印度孔雀寶座,世界最大黃鑽石。無價奇珍。  地址:  Tehran, Ferdowsi Ave, Iran  12.北京故宮博物院  明清兩代皇宮,72萬平方米,收藏了180萬件中國文物。
  • 中國為什麼會有三個故宮,瀋陽故宮、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
    三個故宮分別建造於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是歷史的見證。最"年輕"的故宮——臺北故宮:1948年底,國民政府軍隊在內戰戰場上節節敗退,已經日暮途窮,蔣氏不得不考慮退路,把寶島臺灣作為自己的避風港。蔣氏是個深謀遠慮的人,他不但在國民政府撤退的時候,帶走了很多文化、科技領域的人才,還下令把華夏文明結晶的許多珍稀文物運送出去,以免在戰火中毀於一旦,或落入他人之手。那些運送出去的文物,就有很多來自北京故宮。其實在全面抗戰之前,國民政府已經把故宮裡的很多珍寶運出,以防落入日寇之手,沒想到時局如此不利,國寶很快又要面臨轉移命運。
  • 故宮為什麼傳聞多?溥儀的回憶錄揭曉其中謎底
    說到故宮,大家會想到什麼?是故宮之中無數的金銀財寶?還是發生在裡面的傳奇故事?亦或是裡面的鬧鬼事件?關於故宮鬧鬼的說法,我想各位朋友或多或少都從不少渠道中聽說過,但是裡面基本上都是以謠言為主。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謠言?我想清代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的回憶錄將會給我們揭曉一定的答案。
  • 只進不出的收藏皇帝,卻捐獻出八件頂級文物,現全為故宮鎮館之寶
    張伯駒收得《平復帖》的消息很快就被日本古董商知道了,日本人表示願出5倍價格,以20萬大洋的高價收買《平復帖》。  張伯駒答覆他們說:「金錢易得,國寶難求,我中華民族之國寶,只要到了我張伯駒手裡,就絕不會再流入異國他鄉,你們就死了這條心吧!」為了躲避日本人對這件寶物的覬覦,他攜家人南逃,《平復帖》被他縫入衣被,片刻不離身。
  • 這張年輕慈禧彩照是故宮鎮館之寶?故宮:假的
    有營銷號稱這張照片是「故宮的鎮館之寶」,還為此杜撰了一個曲折離奇的故事。對此,故宮博物院官網近日刊發了專門的考證文章,文章中明確表示「這張慈禧太后彩色照片可以認定為偽造照片」。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這張「照片」其實是畫出來的,作者是南京小夥居旭東,今年29歲,是位插畫師。
  • 「故宮鎮館之寶慈禧彩照」被證偽 南京小夥:我畫的
    有營銷號稱這張照片是「故宮的鎮館之寶」,還為此杜撰了一個曲折離奇的故事。對此,故宮博物院官網近日刊發了專門的考證文章,明確表示「這張慈禧太后彩色照片可以認定為偽造照片」。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這張「照片」其實是畫出來的,作者是南京小夥居旭東,一位29歲的插畫師。
  • 臺北故宮博物院尋寶:497字銘文令毛公鼎成國寶
    為了揭開塵封已久的那段歷史,紀錄片《故宮》總導演周兵和他的團隊再次打造了《臺北故宮》,本報也回訪當年的當事人和相關學者,還原出這些國寶的故事。不同文物門類的頂級國寶的身世、流轉及臺北故事都將得到解密,毛公鼎的離奇收藏史,汝瓷中的天青無紋橢圓水仙盆與粉青蓮花式溫碗的「爭鋒」,「三希」《快雪時晴帖》與《中秋帖》、《伯遠帖》的隔岸相望……這些國寶自身的「講述」,講述的是一個鮮活的文明傳承史———是誰創造了歷史,又是誰讓歷史延續,薪火相傳。
  • 京華物語丨故宮裡究竟藏有多少寶貝?
    事實上,如同數學史上的圓周率一樣,故宮的藏品總目也是歷經數代考據整理出的結果,整個過程堪比一場悠長的馬拉松接力比賽。提及故宮的藏品,經常最糾結的兩個問題是:故宮裡究竟有多少寶貝?故宮與臺北故宮博物院到底誰的寶貝更多?第一個問題其實已經在此次的藏品總目中找到了詳細的答案。
  • 北京故宮真的有鬼嗎?88年大人物在故宮遇鬼事件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故宮有鬼?無數人都這麼說。薩沙是歷史作者,不是八卦作者。我只寫一寫我認為比較靠譜的東西。至少這100年內,關於故宮有無數見鬼的傳說。聽薩沙說一說吧。眾所周知,各國的宮殿裡面是最容易見鬼的。
  • 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古琴絕品,大唐雷威親斫之天風海濤琴!
    到了唐代,蜀中雷氏家族達到了當時制琴的巔峰,其中又以雷威最為有名,經過雷威親自製作的琴無一例外都成為絕世名品而被皇室貴族收藏。流傳至今的唐琴也不足二十張,由大師雷威親手所制的唐代古琴能留存到現在的也不過館藏於故宮博物院的九霄環佩琴,館藏於浙江博物館的彩鳳鳴岐琴,館藏於臺北故宮的春雷琴等寥寥數件,而每一件雷威古琴都堪稱鎮館之寶級別。
  • 山東博物館有一隻「小豬佩奇」,還是鎮館之寶!
    #禮遇中國濟南行#山東博物館有一隻「小豬佩奇」,還是鎮館之寶!2010年開館後沒幾年,有關「山東情婦館」、「山東情婦報」及「心系情婦坡」等調侃成為民間網絡一段趣彈,官方並未理之,而山東博物館除了領銜全國省級博物館中「規模最大」,選鎮館之寶也是被眾博物館羨慕不已——這一選就是「十大鎮館之寶」!今日隨禮·遇中國文化交流活動各位專家進館參觀,在細觀這「十大鎮館之寶」之後,惟對排名第二的紅陶獸形壺喜愛有加。
  • 春節觀展之臺北|「鳥譜」、花香、古玉,臺北故宮年味濃
    農曆新年之際,臺北故宮博物院於華表廊道階梯,以院藏「鳥譜」為主題設置了春節應景的地貼,期待觀眾於年節期間走春遊臺北故宮時,能感受到鳥語花香的氣息。同時,新年之際,正在臺北故宮北部院區展出的「來禽圖—翎毛與花果的和諧奏鳴」、「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等,臺中院區的「新媒體藝術展」都值得期待。
  • 舌尖上的成都川菜博物館 鎮館之寶是個泡菜罈子
    高清組圖>>>   是寶貝,都稀奇在成都川菜博物館,一個泡菜罈子就成了鎮館之寶。這個全國首個以單一菜係為主題的博物館,陳列著不少老四川、老成都的寶貝。泡菜、火鍋、郫縣豆瓣、宮保雞丁、麻婆豆腐……你知道這些美食都是怎麼來的嗎?快走進這個舌尖上的博物館,品味一番川菜的別樣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