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你覺得你之前有過幻覺,也不必恐慌——根據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研究人員調查了幻覺的特徵,發現它只是在用以往的知識來推理,沒有任何放大的傾向。
在心理學界,幻覺往往與精神錯亂、與外部世界失去聯繫導致的對世界的認知困難或者是生理上的巨大變化相關。但是其實,幻覺可能比我們想像的合理得多,或許未來會有研究證明這一點。
「視覺是一個不斷建設的過程,換句話說,我們看到的世界是我們的大腦所構建的」,來自卡蒂夫大學心理學院的首席作者克裡斯.託夫說。「它填補了空白,忽略它覺得不相符的事情,呈現出經過處理的符合我們的預期的圖像。小畫家有沒有。」
「擁有一個有前瞻性的大腦是很有用的,它讓我們在創造這個模糊和複雜的世界的圖景時更加高效和熟練,」資深作者、劍橋大學精神病學系教授保羅弗萊徹說,「但這也意味著,我們對虛無的事物的理解的距離並不是很遙遠,這同時是是幻覺的一個定義。」
「事實上,近年來我們已經意識到,這種認知改變的經歷並不僅發生在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身上,這種現象是比較常見的,在所有人身上以一種不易被察覺的形式發生著。我們中的很多人會聽到或者看到不存在的事情。」
研究幻覺的藝術
為了研究大腦的超前思考是否會導致精神性疾病,在彼得伯勒基金會的支持下,研究小組對十八名有精神性疾病早期症狀並且在劍橋郡參加過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精神健康服務的人和十六名健康的志願者進行了調查。
參與者被要求看一系列不完全的黑白圖像,其中一些包括一個人,或者國家(其中有些裡面也包括一個人)。
最開始,因為每個圖像都很模糊,所以這個任務非常困難。接著,研究人員會給每個人一系列彩色的原始圖像,其中的一些被用來製成之前展示的黑白圖像,來幫助大腦更好的理解那些黑白圖像。
隨著獲得了黑白圖像和彩色圖像中的信息,研究人員認為,出現幻覺的人們能更好地結合這些信息和他們的優勢來做出一些預測幫助他們理解這些信息。
幻覺是大腦努力思考的跡象,而不是出了問題
研究人員認為:在研究結束時,他們發現有精神性疾病早期症狀的臨床組和正常組相比,在任務表現上有很大提高。這表明,臨床組更依賴於所提供的信息來理解不完整的畫面。
研究者使用了一個更大的研究組,對四十名健康人做了同樣的測試。結果仍然相同,表明精神病傾向的得分和任務完成的情況有一定的相關性。
「這些發現非常重要,因為這不僅告訴我們精神類疾病的主要症狀可以從在大腦正常功能平衡的改變的角度來理解」劍橋大學精神病學系的納雷什廉說,「而且這也能表明這些症狀和經歷反映的不是『壞掉了的』腦袋,而是一個非常自然的、正在努力地使模糊的數據傳入自身的大腦。」(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