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覺是大腦努力思考的跡象,而不是出了問題

2020-11-26 生物谷

就算你覺得你之前有過幻覺,也不必恐慌——根據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研究人員調查了幻覺的特徵,發現它只是在用以往的知識來推理,沒有任何放大的傾向。

在心理學界,幻覺往往與精神錯亂、與外部世界失去聯繫導致的對世界的認知困難或者是生理上的巨大變化相關。但是其實,幻覺可能比我們想像的合理得多,或許未來會有研究證明這一點。

「視覺是一個不斷建設的過程,換句話說,我們看到的世界是我們的大腦所構建的」,來自卡蒂夫大學心理學院的首席作者克裡斯.託夫說。「它填補了空白,忽略它覺得不相符的事情,呈現出經過處理的符合我們的預期的圖像。小畫家有沒有。」

「擁有一個有前瞻性的大腦是很有用的,它讓我們在創造這個模糊和複雜的世界的圖景時更加高效和熟練,」資深作者、劍橋大學精神病學系教授保羅弗萊徹說,「但這也意味著,我們對虛無的事物的理解的距離並不是很遙遠,這同時是是幻覺的一個定義。」

「事實上,近年來我們已經意識到,這種認知改變的經歷並不僅發生在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身上,這種現象是比較常見的,在所有人身上以一種不易被察覺的形式發生著。我們中的很多人會聽到或者看到不存在的事情。」

研究幻覺的藝術

為了研究大腦的超前思考是否會導致精神性疾病,在彼得伯勒基金會的支持下,研究小組對十八名有精神性疾病早期症狀並且在劍橋郡參加過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精神健康服務的人和十六名健康的志願者進行了調查。

參與者被要求看一系列不完全的黑白圖像,其中一些包括一個人,或者國家(其中有些裡面也包括一個人)。

最開始,因為每個圖像都很模糊,所以這個任務非常困難。接著,研究人員會給每個人一系列彩色的原始圖像,其中的一些被用來製成之前展示的黑白圖像,來幫助大腦更好的理解那些黑白圖像。

隨著獲得了黑白圖像和彩色圖像中的信息,研究人員認為,出現幻覺的人們能更好地結合這些信息和他們的優勢來做出一些預測幫助他們理解這些信息。

幻覺是大腦努力思考的跡象,而不是出了問題

研究人員認為:在研究結束時,他們發現有精神性疾病早期症狀的臨床組和正常組相比,在任務表現上有很大提高。這表明,臨床組更依賴於所提供的信息來理解不完整的畫面。

研究者使用了一個更大的研究組,對四十名健康人做了同樣的測試。結果仍然相同,表明精神病傾向的得分和任務完成的情況有一定的相關性。

「這些發現非常重要,因為這不僅告訴我們精神類疾病的主要症狀可以從在大腦正常功能平衡的改變的角度來理解」劍橋大學精神病學系的納雷什廉說,「而且這也能表明這些症狀和經歷反映的不是『壞掉了的』腦袋,而是一個非常自然的、正在努力地使模糊的數據傳入自身的大腦。」(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大腦是如何產生幻覺的?6種常見的幻覺及影響
    來源:新浪科技幻覺可能會讓人愉悅,也可能造成可怕的後果,但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些問題呢?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9日消息,你可能時不時會有一些感覺非常真實的經歷,比如尿液飄過的難聞氣味,或者有蟲子爬上你的手臂……然而,身邊的人卻沒有和你一樣的感覺,這似乎很不可思議。事實上,你正在經歷的其實是某種幻覺。
  • 意識不是幻覺
    但問題是,為什麼我們要將它稱為「幻覺」呢?提到幻覺這個詞語,我們腦海中浮現的是霧鎖煙迷、鏡花水月,這必然不是對現象意識的準確描述。電腦裡的那些圖標、光標不是幻覺,它們是對底層機器語言的實用化表象。對於普通用戶,用機器語言來思考實在有點困難,並且由此進行的互動效率也太低:所以程式設計師為我們設計了圖標和光標。
  • 我們的大腦是如何區分幻覺與現實
    :如果說我們的感知不能總信,那我們是如何區分幻覺與現實的?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我們可以區分,因為我們的大腦會一直質疑我們過去的期望與信念來讓我們知道現實,幻覺只會在檢查現實的機制出現問題才會產生,這項研究同時也為治療精神分裂症和一些其他的精神失調症提供了更好的治療手段。
  • 自閉症是因為大腦預期出了問題?
    作為一個絕望地想努力理解自己的青春期少女,她開始記錄自己的生活。「我開始把我的想法寫進筆記本裡,例如:我身上發生了什麼?或者:我哪裡出了錯?或者:我是誰?我寫啊,寫啊,寫滿了40本筆記本。」她說。 如今43歲的綾屋對自己有了更好的理解:她在30歲出頭時被診斷為自閉症。
  • 進化心理學:你眼中的世界,不過是大腦製造的「幻覺」 |世界是真實...
    你有沒有,哪怕一秒,思考過這個問題? 美國哲學家普特南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缸中之腦(brains in a vat)」探討的就是這樣一個問題。那麼,問題來了,你如何能夠確認,此時此刻的你,不是活在這樣的虛擬實境之中? 這個思想實驗觸及到了人類的一個根本的困境:人類所體驗到的一切,最終都要轉化為神經信號而被我們感知。而我們無法得知,這些信號是否是真實的。
  • 大腦可塑性比想像的強:用光刺激神經元,讓小鼠大腦產生了幻覺
    研究人員只需刺激其部分神經元,小鼠就好像感知到了某些不存在的東西,這意味著,大腦的可塑性可能遠比我們所認為的要強。 在小鼠觀察到圖像並將信息傳輸進大腦時,只有極少數的細胞參與了這一過程。「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我們不會時刻產生視幻覺呢?」這項研究的通訊作者卡爾·德瑟羅斯提出了這一問題。
  • 杭州一老人突然出現幻覺 原來是大腦「變」了
    最終,他們選擇帶著老人來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看老年記憶門診,看看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老年科(老年痴呆康復)主任王徵接診後,建議老人做個腦部的磁共振檢查,看看大腦有沒有器質性病變。果然,檢查結果發現,劉奶奶的大腦裡有好幾處腔隙性腦梗,所以出現了一些幻覺症狀。
  • 有意識的思考不過是一種幻覺?理性救不了我們
    我指的當然不是改變「誰是美國職業橄欖球聯盟最佳四分衛」這種想法。當面對各種重大的個人問題和社會議題時,本該團結一致的我們之間卻往往產生巨大分歧,我所指的正是能否改變造成這種分歧的成見。有意識的思考一直被認為是針對社會病灶的一劑良藥。在計算機軸向斷層成像(CAT)和磁共振成像(fMRI)出現之前,我在神經內科的職業生涯就開始了。
  • 幻覺與泡沫 探索"經濟危機"的腦科學根源
    泡沫經濟  世界範圍的金融海嘯讓人們重新思考,為什麼市場有時過熱,又會突然崩潰。  網絡公司的崩潰和接下來的房貸危機凸顯出,在投資決策中,心理衝動有時會壓倒理性思考。  即使某人沒有吸毒,頭部也沒有中槍,也可能被大腦額葉的錯誤決策所誤導。在前額葉皮層有個特殊的部位叫腹內側前額葉皮層(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VMPFC),這個部位很可能就是導致這場全球金融危機的元兇之一。  腹內側前額葉皮層是產生「貨幣幻覺」(經濟學家語)的中心部位。
  • 大腦為什麼要玩這些小把戲?人的幻覺不只與精神疾病相關
    Kelleher和DeVylder發現,視覺幻覺和聽覺幻覺在具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群和非精神病性的精神疾病人群中幾乎同樣普遍。他們還發現,超過4%的調查對象——包括那些沒有被診斷出精神健康問題的人——報告說自己經歷過視覺幻覺或聽覺幻覺。
  • 幻覺圖片——珍藏
    有時候我們無法抗拒某些錯覺,我們感覺不到哪裡不對,是因為周圍的環境讓我們的大腦得到了錯誤的認知,這種現象深深的迷惑著人們,人們也在不停的去尋找答案。當我們提到光學幻覺時,通常會想到一種稱為認知幻覺的致幻形式。這些幻象與海市蜃樓不同,大部分是我們的大腦無意識的行為。
  • 有沒有可能大腦被放在培養皿中,我們所經歷的一切都是幻覺嗎?
    關於「如果人的身體死了,但大腦還活在營養液中,那大腦能不能活在虛擬世界裡呢?」,這個問題其實在很多的科幻小說和電影當中都會有展現。那這個事情在現實生活中能不能做到呢?如果大腦停止了運轉,大腦也就死亡了。要知道如今評判一個人是否還活著不是依靠心跳或者脈搏,而是通過是不是腦死亡。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腦死亡了,那這個人就死了。由此可見,大腦對於人的重要性,我們做出的一切反應都需要通過大腦來實現。大腦的結構是非常類似於電腦的結構的,甚至包括處理信息和儲存信息的方式。不僅如此,大腦的效率和耗能方面還要優於電腦。
  • 進化心理學1,全程乾貨燒腦,我們是否活在大腦製造的幻覺之中?
    你有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美國哲學家普特南設計了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缸中之腦」探討的就是這個問題,假設一個邪惡的科學家把你的大腦從人體中取出放在盛放營養液的大缸之中,超級計算機通過神經末梢向大腦傳遞和原來一樣的各種神經信號,讓大腦活在一個完全仿真的虛擬實境中,在這個虛擬實境中天空大地依然存在,聽覺視覺信號都可以被輸入,大腦還可以被輸入或截取任何記憶,比如你現在看到的這篇文章,它會不會只是大腦被輸入了一段代碼而已
  • 大腦能停止思考嗎?
    但是,即使這是冥想者努力做到的——我們也還不清楚他們到底能達到多空白的狀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奈特實驗室的認知科學家Julia Kam說:「我不知道(完全停止思考)在理論上是否可能,如果是的話,我認為這將是非常難測試出來的。」但很顯然,「冥想者更傾向於調整他們的想法,」Kam表示:「因此,當他們應該專注於某件事,而腦海的注意力卻轉移時,他們更善於接受這種轉移。」
  • 為啥我們會出現幻覺?
    卡迪夫大學的科學家認為,他們已經找出了為什麼有些人容易產生幻覺的原因。他們與劍橋大學的同事一起,共同研究了大腦的預測能力。這些研究人員認為,人們之所以會產生幻覺,是因為大腦傾向於用此前的知識和對未來的預測解讀身邊的世界。他們的研究關注的是,大腦自己創造出的圖像是否會促使人們患上精神疾病。
  • 科普| 產生幻覺?靈魂出竅?臨死前的最後一刻,大腦究竟在想些啥?
    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人在瀕死的時候真的會產生幻覺嗎?真實的瀕死體驗是怎樣的?科學家對於瀕死體驗的猜想是什麼?然而,思維仍然會在尚未停止活動的神經元支持下繼續運作,根據個人的經歷、記憶和文化背景,繼續在大腦中講故事。在這種「斷電」情況下,大腦的經歷就成了瀕死體驗中奇怪而特殊的故事內容。並且,對於經歷過的人來說,瀕死體驗和大腦在正常清醒時產生的任何感知一樣真實。
  • 當你的大腦停止思考時,看看這6個建議
    最近,網上流行一個據說很火的測試題——「大腦退化的3種跡象」。 你們可以自行感受一下 如果以上3個問題,你有一個以上選擇「是」,那麼很可能,你的思考能力,在逐步退化了。
  • 鏡像幻覺技術揭示大腦分析多種信號的原理
    技巧與幻像通常都是魔術師的伎倆,但如今也能夠幫助科學家們揭示大腦的工作。例如,你可以找一張鏡面的桌子,將左手放在桌子的反射面上,右手放在鏡子的背後,相隔6英寸左右。這時雖然你看不到鏡子那一面的右手,但鏡像反射會導致你感覺看到了兩隻手。左手移動的時候會感覺好像右手也在跟著移動,但事實上右手卻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 新冠病毒會攻擊大腦中樞神經系統,有可能引發幻覺
    此消息一出,引起很多人恐慌,之後胡波團隊於2月25日發表了首份揭示冠肺炎影響神經系統文章——《武漢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神經系統表現:回顧性系列研究》。其研究中,214名患者超過三成者出現神經系統症狀,主要表現為三類:一是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如頭痛、意識障礙、幻覺、妄想、電線等,二是出現周圍神經神經系統症狀,此症狀和抑鬱症一些表現類似,諸如味覺減退、嗅覺減退、食慾減退、神經痛等。三是骨骼肌損傷。
  • 不是你不夠努力,是沒有喚醒大腦。突破極限,學習力就是超能力
    也可以說,人類的大腦並不是鎖定在6、7歲就不再發育了,它就像肌肉一樣,越鍛鍊越發達。可能你已經踏入成年,但高效運用我們的大腦,依然可以讓我們實現夢想。01 從「腦子壞掉的孩子」到大腦教訓曾經,幼兒園裡有一個聰明的小男孩,因為小朋友的惡作劇摔壞了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