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技能的學習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的,但是心智技能因為其比較抽象,所以理解起來也有一定的難度。加裡培林是最早對心智技能進行研究的,因此影響也比較深遠,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梳理一下加裡培林關於心智技能發展的五階段理論。
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加裡培林等人認為,智力活動是外部的物質活動的反映,是外部物質活動向反映方面——知覺、表象和概念方面轉化的結果,是通過實踐活動「內化」而實現的。這種轉化需要經歷以下五個基本階段:
下面我們來做幾道題檢測一下大家的學習成果:
1.數學課上,教師在黑板上清楚而細緻地演算例題,這是為了學生能更好進行( )。
A.活動的定向 B.原型模型 C.原型操作 D.原型內化
1.【答案】A。解析:教師板書演示是為了讓學生知道該做什麼和怎麼做,給學生形成良好的定向映像,處於活動的定向階段。
2.學生「念念叨叨」地表述出自己正在進行的心智活動的情況屬於( )。
A.物質活動 B.物質化活動
C.出聲的外部言語活動 D.內部言語活動
2.【答案】C。解析:「念念叨叨」說明學生是依據聲音線索進行的思維,處於「出聲的外部言語活動」階段。
梳理就到這裡了,希望對大家的備考帶來幫助!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