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加裡培林的心智技能按階段形成理論

2020-12-06 中公教師網

所謂技能,一般認為是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根據技能的性質和特點,通常把技能分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操作技能也叫動作技能、運動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程序化、自動化和完善化的操作活動方式。如騎車、繪畫、體操、跳舞等都屬於操作技能。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認知技能,它是一種藉助於內部力量調節、控制心智活動的經驗,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心智活動方式。如默讀、心算、寫作、觀察和分析等技能。

如何來區分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對於同學們來說,可能不是一件難事,但是對於它們的形成理論,可能理解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而且也是做題易錯的知識點。今天老師就給大家深入解讀加裡培林的心智技能按階段形成理論,幫助大家更好的備考這部分知識點。

對心智技能最早進行系統研究的是前蘇聯心理學家加裡培林,他於1959年提出了心智技能按階段形成的理論。

加裡培林將心智動作的形成分為以下五個階段,為了便於大家能夠更好的理解這五個階段,老師就結合我們最普遍的心智技能-做數學題,舉例子來講解此部分知識點。

第一個階段:活動的定向階段(準備階段)。

主要任務:使學生預先熟悉活動任務,了解活動對象,知道將做什麼和怎麼做,構建關於認知活動本身和活動結果的表象,以便完成對它們的定向。

案例展示:對於做數學題來說,這個階段就是老師講解做題的具體要求和方法,並且進行例題演示的階段。

第二個階段:物質活動或物質化活動階段。

主要任務:引導學生通過從事物質活動或物質化活動,掌握活動的真實內容。

案例展示:在這一個階段,老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老師演示的例題,嘗試著去獨立完成計算。

第三個階段:出聲的外部言語活動階段。

主要任務:心智活動不直接依賴物質或物質化的客體,而是藉助出聲言語的形式來完成的。

案例展示:這個階段,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計算方法,但是在獨立進行計算的時候,需要邊算題,邊口述計算過程或者計算法則,通常我們說這是學生「念念叨叨」算題的階段。

第四個階段:無聲的外部言語活動階段。

主要任務:從出聲的外部言語向內部言語轉化。增加了更多的思維成分。

案例展示:在這個階段,學生算題的時候,不在出聲的念叨計算的過程或者法則,還是在頭腦中默念計算過程或者法則。

第五個階段:內部言語活動階段。

主要任務:心智活動完全藉助內部言語完成,高度簡要、自動化,是很少發生錯誤的熟練階段。在這一階段,心智活動以抽象思維為其主要成分。

案例展示:在這個階段,學生已經熟練掌握做題方法,能夠自動化快速解決數學問題。

以上就是關於本篇知識點的相關解讀,希望老師的總結會對大家有所幫助,祝大家早日。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如何學好加裡培林的心智技能階段形成理論
    考試在即,吉林特崗教師招聘的各位考生最近都在認真備考中,那對於加裡培林的心智技能形成階段理論,究竟應該掌握到哪種程度?在我省考試會如何考查呢?以下將逐一對這些問題將作出回答。一、知識儲備:對心智技能最早進行系統研究的是前蘇聯心理學家加裡培林。
  • 馮忠良之心智技能形成階段理論
    關於心智技能的形成過程,加裡培林於1959年提出了著名的心智活動按階段形成的理論,他認為心智活動的形成包括五個相繼的階段:①活動的定向階段;②物質與物質化活動階段;③出聲的外部言語階段;④不出聲的外部言語活動階段;⑤內部言語活動階段。
  • 快速區分心智技能的形成階段
    教育心理學關於心智技能階段論有好幾個,往往考區分性的選擇題、判斷題等區分性的客觀題,很多同學學習過程中覺得容易混淆,現在中公教育資深輔導教師楊鵬丹就容易考察的兩個階段論:國外加裡培林的心智動作按階段形成理論和我國的心智技能階段論進行舉例解釋和關鍵詞區分。
  • 加裡培林之心智技能發展的五階段
    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技能的學習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的,但是心智技能因為其比較抽象,所以理解起來也有一定的難度。加裡培林是最早對心智技能進行研究的,因此影響也比較深遠,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梳理一下加裡培林關於心智技能發展的五階段理論。
  • 心智技能的形成與培養階段
    心智技能的形成階段根據歷年的考題看來是學生很難拿上分的點,這部分主要涉及客觀題的考察方式,一般會考查階段特點以及階段的匹配,這部分知識點本身比較抽象是學生很容易失分的點,陝西教招中常考加裡培林心智技能形成的五個階段,為避免失分我們來梳理一下考點。加裡培林將心智動作技能的形成分為五階段,他也是最早對心智技能進行系統研究的人。
  • 心智技能的形成對寫作的啟示
    心智活動相對於操作技能而言雖有觀念性、內潛性和簡縮性,因而不同於外部的實踐活動,但它又來源於實踐活動,是實踐活動的反映。心智活動是通過實踐活動的「內化」而實現的。據此,加裡培林於1959年提出了著名的心智活動形成的五階段理論。我們在長期的教學實驗過程中,發現加裡培林學派所劃分的階段,有的可以合併,名稱也可以簡化,並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內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階段論。
  • 智能模擬培訓理論要點6:心智技能形成過程與影響因素
    前蘇聯心理學家對心智技能進行了非常系統的研究,其中以加裡培林為代表的從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從事心智(又稱智力動作)動作形成的研究,並於1959年正式系統總結了有關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心智動作按階段形成的理論,由於心智技能是由一系統的心智動作構成的,所以心智動作的形成過程與心智技能的形成過程是一致的,心智動作的形成階段也可用來說明心智技能的形成階段。
  • 【主觀題】心智技能的形成階段&簡述維納歸因理論及其教育意義
    簡述心智技能的形成階段1.原型定向。了解原型的活動結構,從而使主體明確活動的方向,知道該做哪些動作和怎樣去完成這些動作。依據心智技能的實踐模式,把主體在頭腦中已建立起來的活動程序計劃,以外顯的操作方式付諸實施。3.原型內化。智力活動的實踐模式(原型)向頭腦內部轉化,由物質的、外顯的、展開的形式變成觀念的、內潛的、簡縮的形式的過程。
  • 社群、心智解讀與社會關係建構
    《人類的算法》揭示了令人類卓爾不群的六大特質——直立行走、心智能力、伴侶關係、語言本能、高級文化和群體意識。《社群的進化》解析了人類關係建構中的秘密,《大局觀從何而來》提出了人類大腦的社會性思維來源。這套書完整介紹了鄧巴數、心智理論和社交網絡行為腦的研究成果。
  • 菲茨與波斯納的操作技能形成階段理論
    動作技能的形成是指通過練習逐漸掌握某種外部動作方式,並使之系統化的過程,在眾多關於動作技能學習過程的階段和步驟觀點中,菲茨和波斯納1964年提出的三階段的觀點最具有代表性,這三個階段分別是認知階段、聯繫形成階段和自動化階段。
  • 心智理論 Theory of Mind
    心智理論包含很多方面:元表徵、假裝、欺騙的能力、精神-實體的區分、外表-現實的區分、所見引導所知、感受和理解的原因和結果、視覺觀點採納、情感識別、同理心、精神狀態術語以及言語行為的理解、理解諷刺、反事實推理、反思、意向性等等。個體發展心智理論的能力依賴於四大能力:看、聽、思考和感受。
  • 分享小課堂:心智模型理論
    理論分享:心智模型理論(mental models theory)心智模型理論考察了在完成組織使命、戰略和目標的過程中,管理者如何使用心智模型去影響他們的決策制定和戰略選擇。該理論假設那些更有能力對他們所面臨的商業環境建構和使用準確的心智模型的組織比那些不能這樣做的組織更成功。該理論還假設,能對他們的組織能力以及所面臨商業環境的關鍵原則形成更全面、更準確理解的管理者比那些不能這樣做的管理者績效水平更高(Cockburn,Henderson,&Stern,2000;Gary&Wood,2011)。
  • 2011年小學教育心理學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第一節 技能的一般概述一、技能及其特點所謂技能,一般認為是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它具有如下幾個基本特點:第一,技能是通過學習或練習而形成的,不同於本能行為。第二,技能是一種活動方式,是由一系列動作及其執行方式構成的,屬於動作經驗,不同屬於認知經驗的知識。
  • 「心智」理論,描述人們的智能行為的處理
    在梳理各種智能理論的時候,我們發現有一種對智能的解釋方式是特殊而富有深意的。這種理論更多的具有哲學認識論的色彩。這就是各種各樣的心智模型理論。這類型的智能理論都把智能的原因或處理機制歸功於心靈的某一系列的特殊活動。
  • 《少女前線》SuperSASS心智攻略 升級技能介紹
    導 讀 《少女前線》最近放出了很多角色的心智升級,SuperSASS心智就是其中一個,那麼下面小編就為各位玩家整理出了少女前線SuperSASS心智升級技能介紹
  • 《少女前線》GSh18心智升級人形怎麼樣 GSh18心智升級技能與能力說明
    導 讀 少女前線GSh18心智升級人形是很多玩家關注的重點,本次就為大家帶來了少女前線GSh18心智升級人形介紹,也是GSh18心智升級技能與能力說明,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