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棘豆屬豆科棘豆屬多年生草本,高達40釐米。根粗壯,圓柱狀。莖基部有分枝,密生黃色長柔毛。不具有飼養價值,屬有毒植物,危害馬和羊。近日,貴州民族大學譚承建教授和昆明植物研究所王躍虎研究員課題組報導從一種黃花棘豆Oxytrois Ochrocephala Bunge全株中分離得到了四個生物鹼類化合物,並測試了化合物對HBV的抑制作用。相關研究發表於Org. Lett.,題為「Ochrocephalamines B−D, Three Alkaloids from Oxytropis Ochrocephala Bunge」。
結果速覽
文章報導從黃花棘豆全株的95%乙醇水粗提物的酸性水溶液(pH=2,然後用3%NaOH中和至pH=11)二氯甲烷萃取相中分離得到了四個生物鹼類化合物(化合物1-4),其中化合物1-3為具有喹啉嗪和八氫喹啉環骨架的新化合物,結構如下圖:
Ochrocephalamine型生物鹼最先作為新骨架被分離報導的研究發表於2016年(Tetrahedron Letters, 2016, 57(46): 5047-5049),也是從該植物中分到的。
用磺胺嘧啶B(SRB)比色法測試化合物1對腫瘤細胞株MCF-7、A-549、KB、KB-VIN和MDA-MB-231的抗增殖活性,均沒有抑制作用(ED50>20μM)。用MTT法檢測了不同濃度的化合物2−4對HepG2.2.1.5的細胞毒性,當濃度低於10−3μmol/ml時無明顯細胞毒性。
在抗HBV試驗中,這些生物鹼對HBV有較強抑制活性,它們對HBeAg分泌的抑制作用強於HBsAg。所有的化合物均抑制HBeAg的分泌,在非細胞毒濃度10−3μmol/ml時,可達15%以上,與陽性對照IFN-α(1.25KU)相當。
根據文獻調研可知苦參鹼型(喹諾裡西啶型)生物鹼對HBsAg的分泌抑制表現出更好的效力(優於HBeAg),而化合物2-4(Ochrocephalamines B-D)則不同,這兩種生物鹼都從黃花棘豆中被分到。此外,化合物4對HBeAg分泌的抑制作用高於化合物2和3,說明NH基團有利於這種活性。
原文連結:
http://dx.doi.org/10.1021/acs.orglett.9b0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