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治療到表面抗原轉陰,是不是可以終止抗病毒,還要定期複查嗎

2021-01-10 神秘治癒系

B肝表面抗原轉陰,是B肝功能性治癒以及B肝臨床治癒的標誌之一,雖然不能完全確定病情,不過對預後有積極正面的影響。研究表明,B肝表面抗原(hbsag)滴度,與肝硬化及肝腫瘤的發生有正相關係。近年來,我們可能會發現,醫學界對B肝治療的追求已經不局限於功能性治癒,實現hbv-dna的轉陰(低於臨床檢測下限),對B肝表面抗原轉陰的追求也逐年提高。

B肝表面抗原定量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B肝抗病毒用藥的不斷更新,以及臨床治療的經驗、規範度的提升,我們不難發現,B肝表面抗原的轉陰率呈現上升趨勢,我們在過去苦苦追求的B肝表面抗原轉陰,目前在臨床上並不少見。不過,我們也要對B肝表面抗原轉陰有一個科學的認知,不能因此而陷入治療誤區。有些人認為,B肝表面抗原轉陰就可以終止抗病毒治療,B肝表面抗原沒轉陰就要持續抗病毒,這兩個觀點都存在一些片面性。

我們需要清楚,被整合到肝細胞中的B肝表面抗原很難被清除掉,即使是血清學檢測不到B肝表面抗原,並非說明肝細胞內完全沒有B肝表面抗原,沒有B肝病毒存在。所以,此時我們或許會發現通過hbv-dna檢測依然能發現少量的hbv-dna,此時需要根據病情來確定是否依然需要抗病毒治療。如果僅僅憑藉B肝表面抗原滴度,來確定是否需要持續抗病毒治療,顯然容易出現偏差,甚至影響B肝治療的關鍵階段。

表面抗原轉陰

當然,對於達到功能性治癒以及臨床治癒的慢B肝來說,肝功能正常,受損的肝臟組織也得到有效修復,體內檢測不到hbv-dna,伴隨或不伴隨B肝B肝表面抗原轉陰。這兩種個情況均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停止抗病毒治療,做好定期複查即可。不過,有一種個情況我們不能忽視,也就是目前已經處於肝纖維化、肝硬化階段的慢B肝患者。

處於肝硬化、肝纖維化階段的患者,極低含量的B肝病毒均可能導致肝臟較為嚴重的損傷,所以對於這類的慢B肝患者朋友,當發現B肝表面抗原轉陰,暫時檢測不到B肝病毒dna時,依然需要一定的抗病毒治療。當肝硬化得到緩解,肝纖維化實現逆轉,肝功能處於穩定正常狀態時,方可考慮停止抗病毒治療,畢竟,慢B肝患者的病毒因素是疾病的根本。

表面抗原陽性

目前,在老師這裡就診的慢B肝患者中,實現表面抗原轉陰的朋友越來越多,尤其是年輕的慢B肝。由於免疫活動進行激烈,身體素質較好,多數能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欣喜的同時,也有些許擔憂。一方面,擔憂達到B肝表面抗原轉陰的朋友,或許被勝利迷了眼,很容易忽視之後的定期複查,很容易形成不良的生活習慣;另一方面,擔憂目前在我國實現正規抗病毒治療者佔比並不高,甚至佔比不足30%,對正規抗病毒治療有排斥,就診過程曲曲折折,最終發展為肝纖維化、肝硬化。

表面抗原滴度下降

最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雖然目前B肝表面抗原轉陰的概率有所增加,但是我們也不能盲目追求B肝表面抗原轉陰。對於通過長期治療,達到功能性治癒,並未實現表面抗原轉陰的朋友,也可以在指導性停止抗病毒治療,做好定期複查。畢竟,各種藥物均有一定的副作用,可能會對身體其他機制產生微小的影響。

相關焦點

  • B肝病毒量轉陰2年,何時可以停抗病毒藥?來看一下B肝的停藥標準吧!
    像我這樣情況是不是可以停藥了? 幹擾素抗病毒停藥的標準,是要結合實際情況來看的,一般來說,如果大三陽轉成了小三陽,病毒檢測不到,而且療程滿了一年,B肝表面抗原沒有繼續下降的意思,這就可以停藥。 如果滿了一年B肝表面抗原仍然在持續有效的下降,那就可以將幹擾素的療程,延長至一年半或者是兩年,因為這樣有可能會獲得B肝表面抗原的轉陰。
  • 表面抗原升高能代表病情嚴重了嗎?
    那麼,表面抗原對於B肝患者來說,到底有何意義呢?表面抗原是B肝病毒的外膜,病毒利用這層外膜才能與肝細胞密切接觸,才能侵入到肝細胞內,才能使健康的人成為B肝病毒感染者。因為外膜是病毒自己產生的,從血液中檢查出表面抗原,就能夠說明肝細胞中一定存在著B肝病毒。並且,血清中的表面抗原水平越高,反映了肝內的病毒數量也越多。
  • 12.16新案例:TAF 治療B肝肝硬化患者,實現B肝臨床治癒
    16 周複測B肝 E 抗原轉陰,表面抗原實現陰轉,32 周后複查 HBV DNA 低於檢測值下線 100 IU/ml,B肝 E 抗原持續轉陰,表面抗原持續陰轉,B肝表面抗體升至 7.59 mIU/ml。肝功能、腎功能、血常規、甲胎蛋白均正常。肝纖維化無創檢測值低於 7.0 Kpa。
  • B肝大三陽,病毒量8次方,肝功能正常,醫生建議用幹擾素抗病毒
    B肝防治指南更新過後,B肝的抗病毒治療顯得更加積極,降低了B肝的抗病毒治療標準。在新舊標準的交替階段,B肝的抗病毒治療也給B肝病毒感染者帶來不少的困擾。一方面,不清楚自己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療,另一方面對B肝的抗病毒治療方法存疑慮。
  • B肝病毒耐藥後,為什麼在更換新藥同時,還要抗纖維化和調節免疫治療?
    聊城邢先生,45歲,電力工程技術人員,查出大三陽十多年了,一直在抗病毒治療,每天都按時吃藥,可是最近去複查,病毒量卻上升到了10的7次方,轉氨酶也偏高,到了125。經過詢問,他一直服用的拉米夫定,起初病毒量一直控制的很好。經過檢查,邢先生已對拉米夫定產生了耐藥,造成病毒量的一個反彈。
  • 小三陽,3次複查肝功能轉氨酶越來越高,醫生說抗病毒時機快到了
    此時,根據我的診斷思路來看,其轉氨酶連續檢測三次高出標準值,且第二、第三次複查結果均高於臨床檢測上線的兩倍,可以採取抗病毒治療措施了。但是,在沈輝諮詢老師的過程中,老師表示抗病毒治療的時機快到了,讓再等等。就這樣,沈輝在既沒有保肝降酶治療,也沒有進行抗病毒治療的情況下停了小半個月,而後如期到門診進行複查。
  • B肝小三陽,可以通過自身免疫力轉陰嗎?一直拖著總不是個事兒
    該文要分享的是一位29歲的B肝女性提出的問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希望可以幫到大家。該女子的具體疑問是:B肝小三陽,可以通過自身免疫力轉陰嗎?一直拖著總不是個事兒。雯雯(代稱),是一位29歲的B肝小三陽,大學時期上的是醫學專業,可不知道什麼時候感染的B肝病毒。今年,是他面試醫務工作者的第三年,可還是被卡在了B肝小三陽這個身份上。
  • B肝表面抗原不斷下降,表示有痊癒或轉陰的可能?肝病醫生這麼說
    這些認識應用於臨床檢測,大大促進了B肝的防治工作,有助於選擇更合理的治療策略。  比如,B肝病毒DNA的定量檢查,目前已經成為確定治療方案、做出抗病毒治療決定、藥物和治療方案選擇、觀察治療效果和預測耐藥等的重要手段。  不過,大多數人在定期的複查中,似乎對B肝兩對半的定量關心不夠,認為反正是大三陽或者小三陽,查不查都無所謂。
  • B肝肝硬化十年,吃抗病毒藥6年,最近肝區脹痛,是病情嚴重了嗎
    此文是關於B肝抗病毒治療期間的注意事項,或許可以幫助大家避免陷入一些錯誤的診治。文章的主題是:B肝肝硬化十年,吃抗病毒藥6年,最近肝區脹痛,是病情嚴重了嗎。任先生表示,自己在十年前檢查出來早期肝硬化,走過一些找偏方治療的彎路,採取抗病毒治療有6年時間。本以為,採取抗病毒治療就可以有效的預防肝硬化發展。但是,最近由於肝區脹痛,懷疑是病情加重到醫院就診。是不是肝區脹痛,就說明肝硬化病情加重?當然不能僅僅根據症狀來評判,不過隱隱中感覺任先生的病情沒那麼簡單。
  • B肝小三陽有必要抗病毒嗎?DNA陽性說明什麼?肝病醫生講解
    我國有非常多的B肝患者,得了B肝一定要積極治療,避免拖久了癌變。抗病毒是B肝的主要治療手段,但關於這個治療方式,存在一定的爭議,尤其是對於B肝小三陽的治療,有人說有必要抗病毒,有人卻說沒必要,好多患者一頭霧水,不知道究竟該怎麼做。B肝小三陽有必要抗病毒嗎?DNA陽性說明什麼?
  • 什麼是B肝e抗原 B肝患者需要注意什麼
    含義一、B肝e抗原陽性,伴隨B肝表面抗原陽性,B肝核心抗體陽性:此類情況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B肝大三陽,具有較強的傳染性,體內病毒複製活躍,病毒數量增加較快。如果是急性B肝感染期,B肝e抗原在血清中存在一般為3-6周,及時的進行治療可很快控制病情。二、B肝e抗原單項陽性,此種情況較為少見。一般表明B肝病毒的急性感染。
  • B肝患者在吃抗病毒藥,表面抗原定量為何時高時低?醫生幫你分析
    對於正在治療的慢性B肝患者來說,定期複查是很重要的,能幫助了解抗病毒治療的效果,病情有沒有進展,並根據結果指導下一步的治療。有很多正在抗病毒治療的慢性B肝患者朋友,在定期複查的過程中,會發現這樣的問題:B肝病毒DNA(HBV DNA)載量在逐漸下降,甚至到低於檢測下限的地步,但是查B肝兩對半卻發現了問題,B肝表面抗原(HBsAg)的定量(也叫滴度)變化不定。
  • B肝病毒出現耐藥後,為什麼在更換新藥的同時,還要抗纖維化和調節...
    點擊查看       聊城邢先生,45歲,電力工程技術人員,查出大三陽十多年了,一直在抗病毒治療,每天都按時吃藥,可是最近去複查,病毒量卻上升到了10的7次方,轉氨酶也偏高,到了125。經過詢問,他一直服用的拉米夫定,起初病毒量一直控制的很好。
  • B肝抗病毒藥物的選擇
    急性B型肝炎一般不需要抗病毒治療,慢性B型肝炎如果病毒載量高或合併肝纖維化、肝硬化,就需進行抗病毒治療,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藥物為幹擾素和核苷(酸)類似物(NAs)。B肝抗病毒在核苷(酸)類似物未研發出來前,我們只有幹擾素作為B肝抗病毒藥物,目前我國批准的幹擾素治療藥物有聚乙二醇幹擾素
  • B肝病毒表面抗原定量反彈是耐藥了嗎?
    B肝病毒表面抗原定量反彈是耐藥了嗎?B肝是一種難治性肝炎,長期用藥是B肝治療中的普遍現象,即使正規治療,B肝用藥至少也需要3-5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達到臨床治癒標準。同時,達到臨床治癒標準後,很多情況下也不建議停藥。
  • B肝病毒dna檢查數量上億了,病情是不是很嚴重啊?
    臨床上有很多B肝病人拿到病毒定量檢測結果時,發現此數值達到幾十萬甚至上億,很擔心是病情嚴重的表現。 B肝病毒量越高,病情越嚴重嗎? 首先,B肝病毒定量檢測結果直接反映了B肝病毒複製的活躍程度以及傳染性。
  • B肝小三陽,抗病毒一年轉1245陽,表面抗體出現,是快轉陰了嗎
    兩對半定量是抗病毒常規檢查項目李女士來自河北廊坊,去年發現B肝小三陽肝功能異常,開始抗病毒治療。此次的兩對半檢查結果出來後,提示1、2、4、5陽性,已經出現了B肝表面抗體,李女士對自己的抗病毒效果非常滿意。通過網絡的方式,李女士向我們反饋了這一情況,詢問第二項已經陽性,為什麼表面抗原還沒有消失,自己的B肝什麼時候可以轉陰。B肝兩對半1245陽性,多為B肝的亞臨床表現,這種情況並不十分多見,是一種臨時的檢查結果,僅僅通過這一結果並不能表明病情,甚至可能出現兩種截然相反的結果。
  • B肝小三陽,停止抗病毒一定更糟糕?研究顯示部分患者或有好結果
    因為B肝病毒發生變異了,所以這部分患者雖然像大三陽(大三陽被稱為e抗原陽性B肝病毒感染者)一樣,B肝病毒複製很活躍,但是e抗原不表達而檢測不出。就像某些官員擁有巨額財富,表面上卻完全看不出來,因為他「變了」。對於這種B肝病毒感染者來說,一旦啟動抗病毒治療,往往需要終身服藥。停藥的指徵是:B肝表面抗原轉陰,也就是達到臨床治癒。但事實上,目前的藥物很難達到這個目標。
  • B肝大三陽能治癒嗎?這樣做可避免發展為肝硬化!
    B肝大三陽是指B型肝炎患者或B肝病毒攜帶者體內B肝病毒的免疫指標,即B肝五項檢測中:第一項B肝表面抗原(HBsAg)、第三項B肝e抗原(HBeAg)、第五項B肝核心抗體(抗HBC)三項陽性,此時提示患者體內B肝病毒複製活躍,傳染性較強,但病人病情的嚴重程度
  • B肝已可實現臨床治癒 這些人表面抗原可轉陰
    B肝臨床治癒最重要的一個特徵是B肝表面抗原轉陰。根據2015年出版的慢性B肝防治指南,對於部分適合的患者要儘可能追求慢性B肝的臨床治癒,即停止治療後持續的病毒學應答、表面抗原HBsAg消失並伴有ALT(肝功能指標之一)復常和肝臟組織學病變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