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環的秘密:血液為什麼能夠在血管中不停流動?
時間:2017-03-21 10:07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血液循環的秘密:血液為什麼能夠在血管中不停流動? 對一個多細胞生物來說,構成生物體的每個細胞每時每刻都需要消耗氧氣和養料,同時產生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氧氣和養料從哪裡送來?廢物如何排出?這些可以說是生物體的頭等大事。 以人體為例,負責體內物質
原標題:血液循環的秘密:血液為什麼能夠在血管中不停流動?
對一個多細胞生物來說,構成生物體的每個細胞每時每刻都需要消耗氧氣和養料,同時產生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氧氣和養料從哪裡送來?廢物如何排出?這些可以說是生物體的頭等大事。
以人體為例,負責體內物質運輸的是循環系統,包括血液循環系統和淋巴循環系統,以前者為主,後者為輔。簡單地說,血液循環系統就是血液在體內流動的通道,是由心臟、血管及血液組成的一個閉合的運輸系統;就像一個自來水管道體系,貫穿全身。不停規律搏動的心臟相當於水泵,血管相當於自來水管網,管道裡的液體就是血液。血液中攜帶著豐富的氧氣、養料,供給全身所有的器官、細胞,同時把它們產生的廢物帶走。
血管遍布全身各處,根據其結構和功能不同,可以分為三類(見圖1)。我們把由心臟發出的血管稱為動脈,隨著動脈在體內不斷分支,管徑越來越細,管壁越來越薄,最後形成大量的毛細血管,分布在全身各組織和細胞間,毛細血管匯合,逐級形成靜脈,再返回心臟。隨著心臟強勁有力的搏動,動脈血不斷泵出,為了適應這一功能特點,動脈血管管壁較厚,含有豐富的彈性纖維和平滑肌,具
有可擴張性和彈性;相比較而言,返回心臟的靜脈血流速較慢,因此靜脈血管管壁較薄,彈性和收縮性較弱;毛細血管最細、最多,血流速度最慢,管壁最薄,僅由一層細胞構成,有利於血液和細胞間進行物質交換。
血液由血細胞和血漿構成,不僅能運輸氧氣、養料和廢物,還在調節體溫、參與免疫、調節滲透壓和酸鹼平衡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經過肺部氣體交換含有豐富氧氣的血液顏色鮮紅,稱為動脈血;經過毛細血管物質交換後氧氣含量低的血液顏色暗紅,稱為靜脈血。
血液為什麼能夠在血管中不停流動?與心臟始終如一的工作密不可分。人類的心臟分為左右兩側,每側包括上面的心房和下面的心室(見圖2)。心房負責回收靜脈血,並泵入下側心室;心室則負責將血液泵出。經過肺部毛細血管的氣體交換,含氧豐富的動脈血回流至左心房,然後由左心室泵出,為全身細胞送去新鮮氧氣。等這些血液再次返回心臟時,已是氧含量低二氧化碳含量高的靜脈血,右心系統再將這些血液泵入肺部,使其重新攜帶充足氧氣供應全身(見圖3)。
如果一個人每分鐘心跳75次,每天心跳則超過一萬次,一生以70歲計算的話,心臟要跳動近26億次,泵出的血量近2億公斤。哇,心臟太了不起了!怎樣才能幫助心臟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呢?保持健康的飲食和運動習慣一定沒有錯。例如,有研究表明每天堅持二十分鐘適量鍛鍊可以使你60歲時心臟病發病率降低20%左右。保護好我們的心臟才能使血液循環系統更好地完成物質運輸的作用。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