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阻止氣候變化 2050年前人類文明就完了

2020-11-26 驅動之家

澳大利亞獨立智庫國家氣候恢復中心近日發布論文稱,很多時候,地球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遠比人類想像的嚴重得多,如果未來十年不採取行動有效控制氣候變化,人類文明最早可能會在2050年就徹底崩潰。

這篇論文指出,現在的氣候危機比人類以往面臨的任何危機都更大、更複雜,而現有的諸多研究都無法預測其後果的真正嚴重性,因此真相可能要糟糕得多。

根據國家氣候恢復中心的研究,在最糟糕的情況下,地球溫度將在2050年之前上升3攝氏度,屆時冰原將徹底消失,亞馬遜雨林大量樹木被摧毀,三分之一的陸地變成沙漠,乾旱、洪水、野火輪番肆虐,地球變得越來越熱、越發致命,超過10億人將淪為難民。

作者猜測:「(2050年左右的時候)全球35%的陸地面積、55%的人口,每年都要面臨超過20天的致命高溫,超出了人類的生存承受能力。」

而在徹底混亂的狀態下,戰爭乃至核戰爭都是可能的,全人類文明獎面臨終結。

論文提出,人類只剩下大約10年的時間自救,必須儘快實現全球經濟的零碳排放,而要想做到這一點,必須發動類似二戰的緊急動員。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出警告,人類再不反省行為,2050年或面臨更大災難!
    科學家發出警告,人類再不反省行為,2050年或面臨更大災難!如今的地球承受的太多了,早已千瘡百孔。海洋汙染、全球氣候變暖、資源匱乏等問題日益嚴重,就算這些問題再怎麼嚴重,人類也視而不見,這是讓人最心痛的。
  • 我們現在不停止氣候變化那麼人類文明將在2050年崩潰
    似乎每周都有一個可怕的新報告,關於人為氣候變化如何導致世界冰蓋崩潰,導致多達100萬種動物物種滅絕,如果這還不夠糟糕,那麼我們的啤酒非常非常昂貴。本周,來自澳大利亞智囊團的一份新政策文件聲稱其他報告略有下降; 氣候變化的風險實際上比任何人想像的都要糟糕得多。
  • 2050年人類文明將崩潰?網友評論一針見血
    熱點事件每天有,段子手在民間~每次爆出些熱點事件後,網友評論也是一個比一個精彩~下面就和大家一起看下引發了不少網友討論的【2050年人類文明將崩潰~】,這條新聞短短1小時內已經收到了2136條評論,有人表示質疑,有人贊同,有人甚至還在評論區激烈討論了起來,來看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吧
  • 地球氣溫變暖或暫緩,科學家:人類文明或在2050年左右崩潰
    如果說目前對人類影響最大的氣候環境惡化,肯定要數全球氣候變暖了,全球氣候變暖伴隨著人類工業化的不斷進步越發嚴重,目前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含量已經越來越高,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劇增會導致全球氣候變暖越來越嚴重。
  • 2050年人類文明將停滯?科學家警告:必須採取「緊急行動」對抗氣候
    過去這十年是現代氣候中最熱的十年,2015-2019年的五年也是人類所經歷的最熱五年,2020年1月又是有記錄以來地球最熱的一月,這些都意味著一個噩夢般的氣候變化趨勢。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全球海平面已經處於有記錄以來的最高位置,對此聯合國專家警告稱:人類必須採取「緊急行動」來對抗氣候變化的影響。
  • 高溫,海平面進一步上升,人類對氣候變化束手無策麼?
    而且最新報導認為,未來的氣候似乎會更加激烈多變,未來即使很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都可能引發一系列災難。比如,永凍土層融化釋放的沼氣使全球氣溫持續升高,足以造成亞馬遜流域大部分地區的物種滅絕。長此以往,全球範圍內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將把地球推向一個難以想像且難以挽回的新溫室。我們的文明也將不復存在。
  • 人類或將在2050年滅絕!新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影響比想像中要嚴重得多
    人類或將在2050年滅絕!本周,澳大利亞一家智庫發布的一份新政策文件稱,和其他稍有偏差的報告不同,氣候變化的風險實際上比任何人想像的都要嚴重得多。根據這個文件,氣候變化對人類文明構成了「近到中期的生存威脅」,而且如果在未來十年內人類不採取認真的減緩行動的話,人類社會很有可能會在2050年崩潰。
  • 2050年前,人類要麼進入前所未有的光明時代,要麼消逝在至暗之中
    文|何啟真現在,人類尚且生活在人間,在未來2050年前,人間將不復存在,要麼進入天堂時代,要麼進入地獄時代。我們將告別現有認知下的世界人類將進入一個可能走向兩極的全新紀元。地獄時代在未來到2050年前,人工智慧AI大力發展,並在發展中出現偏差。人工智慧在軍事應用中擁有更多的自主權且超越人機間的倫理準則底線,AI不受人類控制,出現反人類的行為舉動,AI開始逐步取代人類。
  • 2050年地球氣候或將「逆轉」,我們這代人會看到文明的終結嗎?
    在全球變暖的的大背景下,一部分科學家相信,這並不是什麼極端氣候,我們的地球很強壯,它經歷過更加極端恐怖的氣候變化,我們不用擔心地球承受不住。是的,地球被小行星撞擊過,全球火山大噴發過,氣候條件比現在糟糕一百倍的地質時期也有過,地球依然是那個地球。
  • 人類祖先因氣候變化而滅絕,警惕慘劇重演
    全球變暖持續在世界各個角落創下高溫紀錄,兩極冰川大量融化,原始森林大火不斷,人類文明在自然之力面前顯得無比渺小。然而這不是歷史上第一次人類對氣候變化的束手無策,一項結合氣候模擬與化石紀錄的研究顯示,遠古人類很可能因不適應氣候變遷而滅絕。
  • 科學家:如果氣候變暖繼續 人類文明將在2050年滅亡
    世界末日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國家氣候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Climate Restoration)的一篇最新報告表明,全球變暖正在將人類文明一步步地拖入地獄如果我們持續面對今天所面臨的威脅而不作為,人類文明有可能在2050年走向滅亡。研究人員作出了最壞的估計,如果各國元首繼續因為發展經濟而忽視全球變暖,到2050年地球大氣平均溫度將會上升3攝氏度。屆時,冰川將會完全消融,乾旱和火災將會完全毀滅亞馬遜雨林,世界55%的人口將承受每年20天的致命高溫。
  • 科學家推測:地球氣候在2050年可能會發生重大變化,人類面臨考驗
    2019年的厄爾尼諾年讓很多人看到了極端氣候帶來的影響,而燃燒了近四個多月的澳大利亞森林大火還在持續,冬季也不再寒冷而是變成了暖冬。這一系列的現象都在告訴我們一個事實:地球的生態正在發生著變化,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霍金曾經有四個預言,其中一個預言就是2050年的地球生態環境會發生劇變,人類將面臨重大的考驗。
  • 澳科學家警告:如果全球氣候繼續變暖,人類文明將在2050年消失
    全球氣候變暖對地球生態環境造成的毀滅性影響已經有目共睹,而災難的始作俑者人類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巨變中將會面臨什麼樣的命運呢?據美國科技媒體《Motherboard》報導,澳大利亞研究機構的最新預測頗為悲觀,認為2050年左右人類文明有很大機率全面崩潰。
  • 科學家預測,人類文明將在2050年遇到大問題,人類如何應對?
    為何說2050年是人類轉折點?會遇到什麼?人類能否提前預防?人類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大約有幾百萬年,已知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有生命的存在,也就代表人類未來只能在地球上生存,現如今的地球已經千瘡百孔,人類之前並沒有意識到要保護地球,對它進行了很大傷害,即便現在保護環境是每個人做的事情,依然有人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科學家稱或許在2050年的時候,人類文明或會消失。
  • 氣候變化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上篇)
    氣候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任何變化都會對自然生態系統以及社會經濟系統產生影響。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將是全方位的、多尺度的和多層次的,既包括正面影響,同時也包括負面效應。但目前它的負面影響更受關注,因為不利影響可能會危及人類社會未來的生存與發展。
  • 科學家:2050年人類文明或會停滯!
    科學家:並非好事,2050年人類文明停滯?全球變暖這個詞語在近幾年的時間裡面經常會聽到,導致這種現象最為主要的原因就是人類工業生產,生活的不斷加劇,導致大氣當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步的增多,尤其是在過去的100年時間裡面,這種現象尤為明顯。
  • 科學家:人類文明或將在2050年全面崩盤,人類應該如何應對?
    但事實卻是,人類為了發展不斷地消耗地球,破壞地球,地球已經變得千瘡百孔,人類文明可能會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終結。根據《與氣候有關的生存安全風險》報告顯示,人類文明可能會因為全球變暖而遭受到嚴重的危險,或許將在2050年全面崩盤。
  • 重新審視人類與環境的關係,詳細盤點應對氣候變化的76種方法
    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的緊急時刻,雖然病毒的最終來源尚無定論,但這場「全球大流行」的疫情已經足以讓我們再次審視人類與病毒、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隨著溫室氣體水平持續上升,全球持續變暖,各種極端天氣頻發。據世界氣象組織統計,過去1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
  • 氣候變化:古代文明的終結者
    格陵蘭的變遷、瑪雅文化的衰落、兩河流域文明的消亡……氣候專家認為,氣候變化使這些強盛一時的古代帝國最終走向了衰亡在一千多年前,一個叫紅毛艾迪克的人,因殺人罪被逐出挪威,到了冰島,但他在冰島又因犯下兩次命案,被當地的議會驅逐出冰島3年。公元982年,紅毛艾迪克和其他一些走投無路的人乘船向西航行,經過四天四夜,他們見到了陸地、一系列幽深的峽灣,沿岸的山坡上長滿了翠綠的植物,灣內的海水裡遊動著魚群。他們就在這個水草豐美的地方住下來了。3年放逐期滿後,紅毛艾迪克回到冰島接他的妻子,並鼓動更多的人到這裡墾殖。
  • 氣候變化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下篇)
    氣候變化會程度不同地影響到全球和各地區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如主要農作物及畜牧業的生產、主要江河流域的水資源供需、沿海經濟開發區的發展、人類居住環境與人類健康以及能源需求等。人類社會系統對氣候變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隨其地理位置、時間、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環境條件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