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並不如你想像的那麼接近古漢語

2021-01-11 網易

2020-12-28 00:05:02 來源: 傭兵敢死隊

舉報

  

  總看到在網上有人說,粵語是最純正的古漢語,是某某朝的官方語言。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今天筆者想來揭露一下這個已經在網上流傳了至少十幾年的謠言。
首先要聲明一下,沒有任何一種漢語方言跟古漢語完全相同,各自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音變。其次,古漢語也不是只有一種,古代各地區也有不少方言。早在先秦時期人們就已經注意到各地方言的區別了。西漢揚雄的著作「方言」可以看作是當時人們對各地區方言的認知和總結。當然,古代的方言究竟有多少種現在已經很難說清楚了,關於古代方言的資料更是難以尋覓。為了簡單起見,我們主要對比粵語跟中古漢語擬音(根據切韻和廣韻復原)的區別,來看看粵語到底是不是像網上某些人吹噓的那樣這麼接近古漢語。
古無輕唇音
所謂古無輕唇音指的是在上古和中古早期的漢語並無輕唇F聲母。現今所有F聲母的字在上古和中古早期都是B/P聲母。比如「風」在上古時期的發音可能接近「plum」,而在切韻時期的發音則類似「pjung」。粵語顯然不符合這一點,因為粵語的輕唇音極多。不僅普通話裡讀輕唇音的字粵語也讀輕唇音(比如「風」粵語的發音為「fung」),很多在普通話和其他方言中不是輕唇音的字在粵語中也變成了輕唇音(「苦」粵語發音為「fu」,「火」粵語發音為「fo」)。
粵語之所以輕唇音這麼普遍,很可能是受到了臨近壯語的影響。壯語的輕唇音也很多(比如「火」壯語發音為「feiz」)。而亞洲大陸北方的語言,比如蒙語韓語和日語,都缺少輕唇音。蒙語的F基本只出現於漢語借詞當中,本民族的詞沒有F。韓語不用說了,完全沒有F。日語雖然注音中有F,但實際上日語的F更接近H的發音,跟漢語英語的F並不完全是一回事。所以,我們可以說,古漢語缺少輕唇音,更類似東北亞地區的語言。
2. 日母疑母大量脫落
這個特點並不是粵語獨有的,而是全國大多數方言都有。所謂日母指的是中古漢語「日」的聲母nj,而疑母是中古漢語「疑」的鼻音聲母ng。在粵語廣州話中,「日」發音為「yat」,「人」發音為「yan」,這都是日母脫落變成零聲母的例子(中古漢語擬音日和人的發音分別是「njit」和「njin」)。當然我知道並不是所有的粵語日母消失得都這麼徹底,在廣西部分地區的粵語中人的發音為「nyan」。疑母脫落的例子可以舉「月」這個字,在粵語廣州話中讀音為「yut",而在中古漢語中讀音為「ngyat」。當然粵語的疑母相對很多方言來說保留的還算可以,至少「我」和「五」這兩個常用字都保留了疑母。
3. 韻母變化很徹底
如果說前兩點只是開胃小菜的話,這點才是正餐,而且也是粵語存古派最大的軟肋。粵語的韻母又叫韻腹變化很大。比如「心」,在中古漢語擬音中為「sim」,而在粵語中變成了「sum」;「七」,在中古漢語擬音中為「tshit」,在粵語中變成了「cat」。之前舉過的例字「日」,中古漢語擬音為「njit」,粵語變成了「yat"。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4. 介音丟失很徹底
另一個粵語跟古漢語的最大差別,普通話在這方面都要比粵語保存的好。中古漢語有兩種介音,二等介音和三等介音。二等介音的例字如麻「mra」,間「kren」,家「kra」;三等介音的例字如九「kiu」,六「liuk」。粵語的間讀「gan」,家讀「ka」,完全丟失了二等介音;普通話雖然也丟失了二等,但仍然保留了一些它們曾經存在過的痕跡(二等併入三等),比如間「jian」,家「jia」。而粵語的三等介音也消失得很徹底,九讀成「gau」,六讀「lok」,相比之下普通話則是基本保留了中古漢語的三等介音。
綜上所述,粵語並不比普通話更存古,只是韻尾保存得比較好(入聲韻尾),但聲母,韻腹,以及介音甚至比普通話的變化更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古漢語比俄語還難懂? 網友:再不相信穿越劇了
    古漢語比俄語還難懂     近日,網上一段古代漢語發音視頻爆紅,其拗口的古代讀音以及比俄語還難聽懂的彈舌音,讓不少網友表示,再也不相信穿越劇了。這意味著,現代人能穿越回古代,卻沒那個天分闖過語言關。
  • 粵語骨灰級大挑戰,你是哪一級?
    大家都知道,粵語有九聲六調,是較好保留了古漢語音韻的中文語種。那麼,這九聲六調,你是不是能夠講得準,講得清呢?
  • 羅家英在節目上用粵語朗誦《滿江紅》,這便是粵語的魅力
    有一次,羅家英和汪明荃兩夫妻參加撒貝寧主持的一檔節目,在撒貝寧的建議下,羅家英在現場用粵語朗誦了兩首詩詞,第一首是唐朝詩人柳宗元的《江雪》,第二首是南宋抗金名將嶽飛的《滿江紅》。學習粵劇出身的羅家英本身就聲線動人,再加上保留了中古漢語普遍存在的入聲字、平仄起伏有序、充滿魅力的粵語發音,臺下的觀眾都聽得十分陶醉。特別當羅家英朗誦到《滿江紅》最後兩句「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時,那情調激昂、慷慨壯烈的聲音更是讓臺下觀眾熱情高漲,這便是粵語的魅力。
  • 粵語的起源,它是白話,古代周朝官方言語之一,是古漢語之一
    粵語就是白話,白話的真正意義是明明白白,通用的意思。南方有十裡不同音,五裡不同調之說。秦朝在嶺南建立桂林郡、南海郡、象郡。桂林郡在今天的廣西省貴港市內,南海郡在現在的廣州市旁邊,象郡今天的湛江。廣東人就把它改為粵語、廣州話、廣府話。白話的最大分支是客家話,代表一主一客。由於白話被定為官方語言的主要語言,與它相近度有70%—80%的客家話定為客,從而形成今天的客家話。
  • 五大傳唱度最高的粵語歌曲
    粵語歌曲發展至今誕生了許許多多的經典之作,在這眾多的經典粵語金曲中,我列舉了五首傳唱度最高的粵語金曲。(純屬個人閒扯淡,不喜歡也不要罵我哦)5、張國榮《MONICA》很難想像這首節奏歡快的歌曲竟然是一首失戀之歌。雖然原曲來自於日本,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首歌經過黎彼得的填詞、黎小田的重新編曲再加上張國榮的演唱,早已超過了日語原曲版本。
  • 粵語:中國最強方言是如何煉成的
    比起全國其他方言,粵語不可謂不生猛。廣東省電視臺的不少頻道堂而皇之地用粵語播報,節目從新聞到電視劇應有盡有。其次,廣州的地鐵用普通話、粵語、英語輪番報站。       中國方言眾多,何以唯獨粵語能興旺發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和普通話分庭抗禮呢?      我手寫我口       但凡一種語言想要上位,除了口耳相傳之外,有書面形式至為重要。不過歷史上中華文化圈長期把以上古漢語為基礎的文言文作為正式書面語。
  • 中國最難懂五大方言,粵語排名第三,排名第一比外星語還要難
    中國最難懂五大方言,粵語排名第二,排名第一比外星語還要難。 粵語,這門方言大家都不會陌生了,因為在廣東基本上很多人都會說粵語的。
  • 他的粵語名字 堪稱體育界人名翻譯中的一絕
    如:NBA的天王巨星麥可喬丹,粵語翻譯為「米高佐敦」(mai5 gou1 zo3 敦deon),更接近英語原音,足球天王齊達內,粵語翻譯為施丹(si1 daan1),在接近原音的時候,更盡顯粵語翻譯的精簡短促。
  • 猛將如雲的三國時代官方語言,顛覆你的想像!
    就說咱漢藏語系的中國,又分四大語族:1、漢語族,2、藏緬語族,3、苗瑤語族,4、壯侗語族而作為最大的漢語族,又分為八大方言:1、北方方言,2、吳語,3、閩語,4、粵語,5、湘語,6、贛語,7、晉語,8、客家話。有人會問:四川話怎麼沒有呢?告訴你,四川話屬於次方言,被劃分到北方方言裡面的西南官話裡面了。
  • 不懂粵語,就不懂周星馳《唐伯虎點秋香》「9527」什麼意思?
    之前有一部國產動畫叫《大護法》,有粵語版和普通話版,但是極力推薦大家去看看粵語版。因為粵語版裡有非常多的俚語是很經典的,如果你懂粵語就會聽懂裡面大部分的笑話梗。這是普通話版本無法比擬的。很多人表示不服氣,說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粵語只是其中一種而已。其實還真的不是這樣。
  • 粵語的「得敕」是什麼意思?
    2020-11-24 17:39:46 來源: 結伴看海底世界 舉報   粵語的
  • NASA 探測器發現:宇宙可能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麼擁擠
    然而,科學家們最新的一份研究表明,宇宙可能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麼擁擠。▲ 由哈勃望遠鏡拍攝,下同據外媒 cnet 報導,科學家研究了 NASA「新地平線號 「探測器最近觀測的數據,該探測器目前位於太陽系邊緣,比哈勃望遠鏡觀察到的天空要暗 10 倍,天空中的星系也比預想中的要稀少。
  • 5G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好
    你可以不了解,但起碼多看看文章,多思考。看到很多鼓吹5G,說比4G更低的功耗。目前沒有任何數據顯示更低的功耗,相反在晶片模塊的參數數據顯示是更好的能耗。也看到很多鼓吹5G信號更好,更強的穿透力。5G相對於4G不是更好的信號,而是更快的下載速度。我的5G手機告訴我,目前由於基站的不足,5G信號遠不如4G。我的坐標還是在上海。
  • 谷恆條野粵語是什麼意思 谷恆條野廣東話粵語諧音是啥梗
    谷恆條野粵語是什麼意思?谷恆條野廣東話粵語諧音是什麼梗呢?本篇文章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谷恆條野粵語諧音梗介紹,對此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來看看。  谷恆條野粵語是什麼意思  谷恆條野的意思是指「吉兒梆硬」,是現在很流行的一句廣東話。
  • 粵語、吳語、客家語、潮汕語、閩南語,為何廣東人對本地話更執著
    粵語、吳語、客家語、潮汕語、閩南語,為何廣東人對本地話更執著?粵語和北方/西南官話一樣,都屬於漢語。普通話屬於漢語中的官話被改造確立的標準語。北方/西南官話、吳語、贛語、客家話、粵語、閩語(按語言標準,可分為至少五類語言)等地位平等,既然北方地區日常皆用當地方言大行其道,那麼南方各語言亦當有生存的權利。
  • 粵語以廣州話為標準音,吳語的標準音在哪裡?上海話還是蘇州話
    上海那麼吳語的標準音在哪裡呢?有觀點認為,吳語千差萬別,不是什麼優勢語種,吳語本身就不準確,只是個地區概念,和粵語完全不一樣!打個比方,在蘇州(按地級市概念),如果真有人給出提案,對使用蘇州話給出各種鼓勵措施,那也只是傳統蘇州話區域會比較上心,常熟人張家港人估計也就是旁觀,這不是什麼離心力,鬧獨立的問題,而是,本來就不是一個小片,人家為什麼要給你站臺?
  • 蔣紹愚作品精選,《古漢語詞彙綱要》評分高達9.2
    蔣紹愚的《古漢語詞彙綱要》,《近代漢語研究概要》等是大家都相當熟悉的,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些作品究竟有怎樣的文字魅力呢?1.《古漢語詞彙綱要》豆瓣評分:9.2作品簡介:《古漢語詞彙綱要》由蔣紹愚編寫的,試圖對漢語詞彙歷史發展中的一些帶規律性的問題進行討論。另外,我國傳統訓詁學在詞彙研究方面有豐富的成果,在詞彙理論方面也不乏精闢的見解。但這些成果大多比較零散,而且也有明顯的不足之處。
  • 這些粵語食物詞彙其實是英語音譯過來的
    所以,如果你在學習粵語,而且還是一枚吃貨,那麼就肯定不會錯過粵語地區的美食,這就有足夠的動力去把粵語食物詞彙學好了。那麼你知道嗎?其實很多粵語食物詞彙都是從英文音譯過來的。1.士多啤梨,讀音為si6 do1 be1 lei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