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一道例題看牛頓第二定律的瞬時對應性

2021-01-08 葉老師物理

由於學生在學習牛頓第二定律時是通過驗證性實驗認識牛頓第二定律的,並且在驗證性實驗中,過於糾纏研究對象所受合外力的問題,這就導致學生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出現偏差,以為只有在恆定合外力作用下,物體才能產生加速度,再加上所做習題基本上都是恆定合外力產生的加速度問題,就更加深了認識上的偏差。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一旦遇上變力或是瞬時力的問題,就會陷入「不確定」狀態,處於「不確定」下出錯就在所難免。所以,學生必須對牛頓第二定律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如圖所示,才有可能不會出錯。

例題:如圖所示,輕繩和輕彈簧連接質量為m的小球處於靜止狀態,則:

(1)剪斷輕繩的瞬間,小球的加速度為________。

(2)從C處剪斷彈簧的瞬間,小球的加速度________。

(3)從D處剪斷彈簧的瞬間,小球的加速度________。

解析:要計算剪斷輕繩後小球的加速度,必須確定剪斷輕繩後小球所受到的合外力,那麼,平衡時輕繩和輕彈簧的張力也必須確定。設平衡時輕繩張力為F1,輕彈簧張力為F2,則有:

相關焦點

  •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瞬時加速度問題
    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是由合外力決定的,即有什麼樣的合外力,就有什麼樣的加速度與之相對應。當合外力變化時,加速度也隨之變化,某一時刻的瞬時加速度是由那一時刻物體所受合外力決定的,因此確定瞬時加速度的關鍵是正確確定瞬時作用力。
  • 高中物理牛頓第二定律的基本特性及例題詳解
    牛頓第二定律是動力學的核心規律,它闡明了物體的加速度跟物體的質量和物體受到的合外力的關係。牛頓第二定律的表達式:,簡明扼要,其涵義卻十分豐富,學習時一定要深刻理解,下面介紹牛頓第二定律的幾個基本特性。牛頓第二定律的關係式:,是一個矢量式,公式不僅反映了加速度與合外力的數值關係,也指明了它們間的方向關係,即加速度的方向總是與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 牛頓運動定律應用例題分類分析 二
    牛頓運動定律應用例題分類分析  二要求:認真聽,認真看,認真做筆記,課後整理,當天完成,及時上交。
  • 高中物理:牛頓第二定律知識點總結
    牛頓第二定律是力學中的核心規律,後續的動能定理、向心力公式等都要用到牛頓第二定律。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也是解決力學問題的一個途徑。務必要理解牛頓第二定律,掌握牛頓第二定律基本應用。一、知識與技能要求1.掌握牛頓第二定律的文字內容和數學公式;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義及相互關係;3.知道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牛頓"是怎樣定義的;4.會用 牛頓第二定律的公式進行有關的計算
  • 物理知識:力學-質點動力學-牛頓定律及其運用
    預習提要: 進入平動物體的動力學目標就是解決「動」是因為「力」,其核心就是牛頓的三個定律。由於中學學過牛頓的三個定律,我們重點要找到大學問題分析的不同點,受力分析都是一樣的,關鍵不同點在於:1.質點對象的運動由一維直線到任意三維曲線;2.質點運動過程中受力可能隨時變化。那麼理解核心關係式牛頓第二定律如何解決一維到三維(牛二定律不同坐標的分量描述),如何解決恆力作用到隨時的變力作用(理解牛二定律表達的瞬時關係,通過積分分析過程關心)。預習應該從關鍵點找不同入手。
  • 高中物理:兩道例題帶你解決牛頓第二定律的瞬時性問題
    1.兩種模型: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以知道加速度與合外力具有瞬時對應關係,二者總是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具體可簡化為以下兩種模型:(1)輕繩、輕杆、接觸面:不發生明顯形變就能產生彈力,剪斷或脫離後,不需要時間恢復形變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小車上拉動物體瞬時功率
    ,就是從運動學的知識入手,通過功率的計算公式來經行求解,一般在此類方法的求解過程中,需要利用運動相關方程來計算運動速度,然後再同力做乘積即可;第二種方法是通過能量轉化來計算功率,這類方法其實就是利用了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的計算方法,通過計算一個時間段前後能量的變化來計算這個過程中外力的做功的多少,然後與時間做商就是功率;第三種方法也是最不容易理解的方式,就是在一個複雜的運動過程中,通過動量定理來計算出動能
  • 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
    一、牛頓第二定律的內容和表達式(一)、物體的牛頓第二定律1、內容: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
  • 牛頓第二定律及應用
    一、牛頓第二定律的內容牛頓第二定律聯繫了運動力學與動力學二、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1.瞬時性:牛頓第二定律說明力的瞬時效應能產生加速度,物體的加速度和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總是同生、同滅、同時變化,所以它適合解決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時的力和加速度的關係問題。2.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物體的加速度方向由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決定。
  • 牛頓第二定律及其綜合應用
    一般思路:分析物體該時的受力情況―→由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瞬時加速度2.,B球的瞬時加速度向上,A球的瞬時加速度向下,瞬時加速度都不為零[解析] 選BC 設彈簧的彈力大小為F,由平衡條件可知,F=mgsin θ,燒斷細線之後瞬間,彈簧彈力不變,故B球受力情況不變,加速度為0,B正確,A、D均錯誤;以A為研究對象,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mgsin θ=maA,解得:aA=2gsin θ,故C正確。
  • 牛頓第二定律:「超重、失重」的定量表達
    「超重、失重」現象是牛頓第二定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應用,課本上對「超重、失重」的描述是通過例題的形式得出結論。例題:如圖4.7—3所示,人的質量為m,當電梯以加速度a加速上升時,人對地板的壓力F/是多大?,設臺秤對人的支持力為F,則有:F—mg=ma所以:F=m(g+a)根據牛頓第三定律
  • 詳細解析牛頓第二定律
    這就是牛頓第二定律,該定律的主要思想在伽利略對拋體和斜面運動的分析中已有體現,牛頓將其總結為定律。關於牛頓第二定律,有下列幾點需要說明:⑴牛頓第二定律中所說的運動,是運動量,後來叫動量,即質量與速度的乘積。牛頓關於運動量的該表與動力城正比的說法是不夠確切的。
  • 高中物理(第三十講)關於牛頓定律的例題
    跟順哥學物理,今天講一下牛頓定律的應用。牛頓第二定律確定了運動和力的關係,使我們能夠把物體的運動情況與受力情況聯繫起來。因此,他在許多基礎科學和工程技術中都有廣泛的應用,在高中接觸到的高考題目中,牛頓定律作為基礎理論,應用非常廣泛,可以說,在有力學分析的題目中,離不開牛頓定律。在這裡,我們先看一些簡單的應用。例1,一個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質量是2kg,在6.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運動。物體與地面間的摩擦力是4.2N。
  • 高中物理《牛頓第二定律》教案
    一、教學目標(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知識與技能】掌握牛頓第二定律並會進行計算;知道力的單位。【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探究,提高合作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養成科學嚴謹的科學態度,提升對物理的興趣。
  • 牛頓第二定律最新進展
    這就是牛頓第二定律,該定律的主要思想在伽利略對拋體和斜面運動的分析中已有體現,牛頓將其總結為定律。關於牛頓第二定律,有下列幾點需要說明:⑴牛頓第二定律中所說的運動,是運動量,後來叫動量,即質量與速度的乘積。
  • 每天一個理科秘籍(物理篇16—牛頓運動定律)
    今天我們進入牛頓運動定律的學習,開始真正將運動學與力學結合。一、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慣性: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特性;【注】慣性是物體本身固有的屬性,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的速度無關;注意區分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與慣性是有區別的;這一點選擇題總愛考察。
  • 通過牛頓第二定律解析豎直上拋運動,理解運動學公式的矢量性
    若質點在地面附近以初速度v0沿豎直方向向上拋出,在忽略空氣阻力的情況下,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mg=ma所以:a=g、方向豎直向下。我們通過下面這道例題的解析,來看看怎樣正確應用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公式並理解運動。
  • 牛頓力學三大定律​一文掌握
    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和三大運動力學定律,揭示了宇宙天體的基本運行規律,推動科學革命。用三稜鏡識別了七色光譜,又倒置稜鏡把光譜還原為白色,解釋了虹的現象。發明了反射望遠鏡,創立光的微粒說,提出了光粒子學說。創立了二項式定理,微積分學,創立傳熱學,牛頓冷卻學定律,並研究了音速。
  • 應用加速度的分解解決牛頓第二定律問題
    在解決牛頓第二定律的相關問題中,如果研究對象的加速度不在水平或是豎直方向,我們可以把其加速度分解為沿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兩個分量,如圖所示:這樣就可以較為快捷地解決問題,同時,還可以確定一些未知矢量的方向。
  • 從牛頓第二定律開始學會關注物理過程中的時空關係
    學會關注時間和空間的對應性,會使得解決問題時具有針對性從而避免盲目性。我們通過解析一道例題,來看看怎樣學會關注物理過程的時間、空間關係。例題:如圖所示,質量m=3kg的小物體以V0=2m/s的初速度衝上靜止在水平面上的質量M=7kg的木板上。已知木板足夠長,m、M間動摩擦因數1=0.5,M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2=0.1。試求m在木板上滑動的距離以及木板滑動的總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