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敘永:鬣羚現身畫稿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近日,在四川敘永畫稿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拍攝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鬣羚。鬣羚近年來,四川敘永畫稿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發現了毛冠鹿、小靈貓、白鷳、藏酋猴等多種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保護區正在加強對生態系統保護,為野生動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環境,同時布設了50餘臺紅外相機進行監測,加強與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合作開展動物資源本底調查,為更好的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提供技術支撐。
-
河麂現身江西鄱陽湖 已被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中新網南昌12月12日電 (林發榮 記者蘇路程)記者12日從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一隻雄性河麂近日現身鄱陽湖。據介紹,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汊湖站工作人員11日在轄區監測鳥情時,意外發現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河麂。
-
動植物保護丨來自長江邊的江西故事
>白鶴等候鳥在南昌市五星農場的溼地棲息覓食(2019年12月3日攝)。>一隻白鶴在南昌市五星農場的溼地上空飛翔(2019年12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 春去秋又回,白鶴「青睞」背後凝結著江西幹部群眾修復生態的不懈努力。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負責人周海燕說,為解決白鶴覓食問題,多方籌措資金承租的藕田一擴再擴,目前已有上千畝之多。去年,江西還把白鶴定為「省鳥」,令其成為全省「網紅」。
-
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
近日,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在提取安裝於林區的紅外感應自拍相機監測信息時,驚喜地發現拍攝到清晰的國寶級鳥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圖為位於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境內的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區域紅外感應自拍相機拍攝的白頸長尾雉。(徐仲庭攝影)白頸長尾雉是中國特產鳥類,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和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數量極為珍稀。
-
紅外相機記錄下黑熊獵捕中華鬣羚影像
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具有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這些物種在森林裡繁衍生息,互利共榮。事實上,為了生存,在這裡時時刻刻都在上演著「殘酷遊戲」。
-
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沅管護局野生動物監測顯成效
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沅管護局野生動物監測顯成效。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郭麗 通訊員 梁濤)近日,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沅管護局對自然保護區內野生動物紅外線相機監測數據進行了第三次回收,圓滿完成了保護區內7條樣線為期1年的野生動物監測工作,總體達到了預期效果。
-
「世界上最神秘的鹿科動物」黑麂現身江西武夷山保護區
近期,在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外攝像機多次捕捉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麂的蹤跡。黑麂被學術界稱為「世界上最神秘的鹿科動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保護物種。自19世紀發現和命名以來,其分布地就局限於贛、皖、浙、閩的幾十個山區縣,屬於分布狹窄、種群量小、難以發現的物種。
-
珍稀野生動物現身福建將樂龍棲山自然保護區 黑熊漫步在森林中
珍稀野生動物現身福建將樂龍棲山自然保護區 黑熊漫步在森林中時間:2019-06-14 17:52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珍稀野生動物現身福建將樂龍棲山自然保護區 黑熊漫步在森林中 人民網-福建頻道 黑熊 海峽網6月14日訊日前,在福建龍棲山 自然保護區
-
一起走近「多才多藝」的中華鬣羚
須萸躍過數十峰」 古代黃山一帶 素有「天馬飛騰」之說 據考證,天馬即今天的主人公 中華鬣羚
-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熱帶雨林保護區)是具有世界意義的生物多樣性...
雲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推薦理由雲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臨滄市境內,總面積50887公頃,最高海拔2977米,南滾河保護區山體為橫斷山山脈,山脈走向為東西走向呈現北高南低,形成溝谷縱橫的地貌特徵。是具有世界意義的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是中國熱區的生物多樣性的寶庫之一。
-
廣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
(6)廣西花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西花坪自然保護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龍勝、臨桂兩縣交界處,在八十公裡天平山的主峰蔚青嶺周圍。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中國建立最早的一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5133.33公頃。
-
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名錄 33個自然保護區解析
2011年5月,國家海洋局權威發布了批准建立的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和海洋公園名錄。會上,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管理司副司長陳力群公布名單並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大連城山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350.006昌黎黃金海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0000.007天津古海岸與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河南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
數據禾(databox.store)根據河南省環保廳、林業廳、農業廳、國土廳等部門發布的自然保護區名錄,以及自然保護區功能區劃圖,收集截止2018年1月的河南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本底資料。(5)河南太行山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南省北部太行山南端,橫跨河南省濟源、焦作、新鄉三個地市,1998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華北地區面積最大的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是世界獼猴類群分布的最北界。屬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野生獼猴種群及其生境。保護區內有雲臺山、王屋山、八裡溝等風景旅遊區。
-
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增三個鳥綱動物
今年越冬期以來,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監測和攝影愛好者陸續發現有火烈鳥、小白額雁、大寶的身影出現,同時,還發現此前多年沒有現身的白琵鷺也現身了
-
內蒙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
(5)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蒙古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總面積為10.04萬公頃。保護區始建於1997年,2000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為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賴以生存的森林、草原、溼地等多樣生態系統,屬於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
-
湖南都龐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新記錄種——綠翅金鳩
紅網時刻永州9月25日訊(通訊員 秦唯峰 吳炳賢)近日,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動物學雜誌》第五期刊出,湖南都龐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的一種斑鳩被確認為湖南省新記錄種綠翅金鳩。湖南省新紀錄種即在湖南首次發現該物種,對於研究物種的分類、進化、生態具有重要價值。
-
...教育學校正式揭牌,助力自然教育發展_綜合_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2020年12月30日,江西桃紅嶺梅花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教育學校
-
中華鬣羚現身玉樹
圖片由曲麻萊縣代曲村護林員丁增多傑提供青羚網訊12月22日,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區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獲悉,12月21日,曲麻萊縣代曲村護林員丁增多傑在夏日寺附近去取紅外相機拍攝數據時,發現一隻黑色的動物正在食草,根據圖片、視頻顯示確定該黑色動物為中華鬣羚
-
紅腹角雉、獼猴、小鼯鼠出鏡 珍稀野生動物現身堵河源自然保護區
人民網竹山12月6日電 近日,在湖北堵河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洪坪站,管護站工作人員在民主村、洪坪村範圍內收集紅外線攝相機拍攝影像資料中發現,斑羚、小麂、紅腹角雉、獼猴、野豬等許多野生動物頻頻出現在紅外線相機的鏡頭前,它們悠閒地在叢林中,享受著「天然氧吧」。
-
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現身白馬雪山保護區
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現身白馬雪山保護區 2020-12-29 1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