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神秘的鹿科動物」黑麂現身江西武夷山保護區

2020-12-05 新華社

新華社南昌5月31日電(記者姚子云)全身暗灰色,深暗的毛尖呈棕色;背部黑色,尾腹及尾側毛色純白,一條醒目的白尾;頭頂兩角及其周圍有長而蓬散的棕黃色毛,像染燙過的黃髮。近期,在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外攝像機多次捕捉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麂的蹤跡。

黑麂被學術界稱為「世界上最神秘的鹿科動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保護物種。自19世紀發現和命名以來,其分布地就局限於贛、皖、浙、閩的幾十個山區縣,屬於分布狹窄、種群量小、難以發現的物種。

2011年4月1日,紅外攝像機拍攝到兩隻未曾在保護區出現的動物「闖」入鏡頭。「難道是黑麂?」保護區高級工程師程松林心頭一緊。「經過仔細比對,確定黑麂現身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在上世紀80年代,黑麂的模式產地寧波附近已經沒有其活動蹤跡。」程松林介紹說,2011年在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黑麂,打破了1981年之後國內學術界30年沒有發布黑麂新分布地的「沉寂」。

目前在保護區兩片核心區及其相鄰的緩衝區、實驗區,有10餘個紅外相機點拍到了黑麂的照片和視頻,初步判斷保護區內有一個較為穩定、健康的種群。(完)

相關焦點

  • 它是全球最神秘的鹿科動物黑麂
    近日,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在位於鉛山縣的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採訪時了解到,紅外攝像機多次捕捉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麂(jǐ)的蹤跡,這說明鉛山存在一個穩定的黑麂種群。記者注意到,紅外攝像機拍到的黑麂視頻非常清晰,既有為爭地盤角鬥的,也有母子散步的,還有獨自悠閒轉悠的。
  • 「熊貓鳥」白腿小隼首次現身武夷山 兇猛又可愛
    原標題:「鳥中熊貓」首次現身武夷山豈不知地球上還生活著一種最小的猛禽——白腿小隼,因其稀少而罕見,人稱之為「鳥中熊貓」,為世界瀕危物種之一,是聯合國《瀕危野生動物名錄》其中之一。1月14日,武夷山攝影愛好者於武夷山國家公園區域內拍攝到了兩隻白腿小隼。據了解,這是武夷山首次發現白腿小隼的蹤跡。武夷山此次發現白腿小隼,可見武夷山生態環境之優。
  • 黑麂又名烏金麂,名字可真好聽
    黑麂別名紅頭青麂、烏金麂、蓬頭麂學名Muntiacus crinifrons英文名black muntjac鹿科Cervidae>分布安徽、浙江、江西和福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麂是麂類中體型較大的種類。黑麂是我國特產動物,有較高的研究、經濟價值。
  • 江西武夷山新發現11種植物 系江西省新記錄種
    江西日報11月9日,記者獲悉,國內核心期刊《植物資源與環境學報》和《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分別於近日刊登相關論文,公布了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發現的11種植物(系江西省植物新記錄種),即6種石松類和蕨類植物:柳杉葉馬尾杉、西藏瓶蕨、灰背鐵線蕨、骨牌蕨、異鱗鱗毛蕨、鋸蕨,5種種子植物:車桑子、大花腋花黃芩、巖藿香、高野山龍頭草、九龍山鳳仙花。
  • 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武夷山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武夷山脈是中國東南部最負盛名的生物保護區,也是許多古代孑遺植物的避難所,其中許多生物為中國所特有。九曲溪兩岸峽谷秀美,寺院廟宇眾多,但其中也有不少早已成為廢墟。、保存最完整的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    ③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    ④世界昆蟲種類最豐富地區。
  • 武夷山,遠超你想像的自然秘境
    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蓋戳」,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左),世界遺產(右)在我國能同時享有這三個標籤的只有武夷山一處。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位於武夷山國家公園核心區的桐木村附近群山雲霧繚繞(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究竟有何殊勝,讓武夷山成為世界級保護地?武夷山保留了200餘平方公裡未受人為破壞的原生性森林植被,保存了世界同緯度帶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
  • 世界瀕危物種河麂首次現身吉林,其被認為是最原始的鹿科動物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吉林5月5日電 (石洪宇)4日晚,一隻形似野生狍子,長著獠牙的雄性河麂被送到吉林市野生動物保護站。當地野生動物保護專家表示,這是吉林省境內首次發現的野生活體河麂,其被認為是最原始的鹿科動物。
  • 河麂現身江西鄱陽湖 已被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中新網南昌12月12日電 (林發榮 記者蘇路程)記者12日從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一隻雄性河麂近日現身鄱陽湖。據介紹,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汊湖站工作人員11日在轄區監測鳥情時,意外發現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河麂。
  • 中國刑法中的野生動物-黑麂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
  • 世界上體型最小的鳥
    美洲蜂鳥與武夷山太陽鳥您知道世界上最小的鳥類嗎?世界上最小的鳥就是南美洲特產的蜂鳥。蜂鳥體長只有幾釐米,體重只有幾克,最小者體重不到2克,大概只比蜜蜂大一些,而且也像蜜蜂那樣會吸蜜傳粉,所以人們把它叫做蜂鳥。它是鳥類的「侏儒」。無獨有偶,我省武夷山自然保護區也有被人誤為蜂鳥的鳥,它就是叉尾太陽鳥。叉尾太陽島的模樣很美,嘴也像蜂鳥一樣又尖叉長,能吸花中的蜜,不過,主要還是尋找花叢中的害蟲充飢。
  • 江西鉛山疑現世界珍稀蝴蝶——寬尾鳳蝶
    上個周末,和幾位攝友去了趟鉛山武夷山保護區,一路驅車而入,吹著涼爽的山風,車連空調都不用開。一路走走停停,邊拍邊走,在保護區偶遇一隻大蝴蝶,可能由於身體肥大,蝴蝶飛行速度很忙,時而飛起,時而停留在花叢中。
  • 探訪哥倫比亞動物保護區 眼鏡熊現身林間憨厚可愛
    探訪哥倫比亞動物保護區 眼鏡熊現身林間憨厚可愛中新網2020-05-18 09:52:11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保護區!
    黑鸛現身保護區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16日訊 10月9日中午,黑鸛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在減少,也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在中國,它們繁殖於北方,在長江以南地區及臺灣等地越冬。上世紀60年代曾定期到香港米埔溼地越冬,現極少有記錄。黑鸛生性機警,對棲息地環境條件要求很高。
  • 婺源縣一飯店闖入一位特殊「客人」 原來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麂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訊洪裕國、記者譚紅報導:5月3日傍晚6時許,上饒市婺源縣中雲鎮憶口鮮飯店程兆濤一家正忙著招呼客人時,突然從正門闖入一隻體型較大的野生動物。為了不讓這隻野生動物受到驚擾,確保客人安全。程兆濤一家及時向當地森林公安報警求助。當婺源縣公安局森林分局城郊派出所民警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時,許多群眾正在圍觀和拍照,民警及時勸離現場圍觀的群眾,並囑咐大家注意安全。在當地治安派出所民警的協助下,最後終於控制住了這隻力氣很大的野生動物。
  • 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現身白馬雪山保護區
    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現身白馬雪山保護區 2020-12-29 1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夷山國家公園關注森林·探秘武夷生態監測主題科考活動啟動
    為進一步傳播國家公園理念,充分展示武夷山森林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完整性,增進社會公眾保護自然生態的意識,12月1日,由福建省關注森林活動組委會、福建省林業局、福建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聯合主辦,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聯合承辦,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南平分行協辦的
  • 紅外相機「蹲守」 數十種珍稀動物入鏡來
    照片裡的動物,是傳說中的豹貓活體,這是他們首次獲得豹貓野外活動蹤跡的影像。  據悉,雲豹、黑麂、白鷳等數十種野生動物近年頻頻走進人們視線,都是紅外監測相機揭開了這些「深山隱士」的神秘面紗。  豹貓首闖廬山紅外相機鏡頭  多年來,有關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否還存在大型貓科動物行蹤的爭論沒有停止過。
  • 江西村民遭熊襲擊 專家:江西確有黑熊分布
    今年5月,在江西武夷山保護區拍攝到的黑熊潛入工作居住區尋找食物  7月27日,中國江西網報導了江西上饒婺源縣大鄣山鄉兩夫妻上山幹農活被熊襲擊的消息,報導發出後短時間內被各大新聞網站轉載,同時也引起網民的廣泛討論,並質疑江西是否有熊的存在。
  • 國寶級珍稀動物「莽山烙鐵頭蛇」現身廣東南嶺
    國寶級珍稀動物「莽山烙鐵頭蛇」現身廣東南嶺 2018-05-15通訊員供圖   中新網廣州5月15日電 (程景偉 林冉)記者15日從廣東省林業廳獲悉,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團隊近期在開展鳥類、蝴蝶和獸類監測工作中,陸續發現並拍攝到南嶺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包括國寶級珍稀動物--莽山烙鐵頭蛇。  近期,恰逢陰雲細雨天氣,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團隊成員發現了一條極不尋常的蛇。
  • 128隻黑臉琵鷺現身廣東海豐鳥類保護區
    128隻黑臉琵鷺現身廣東海豐鳥類保護區 2015-10-27 18:37:01責任編輯:   中新網汕尾10月27日電 (程景偉 蘇嘉軒)記者近日在廣東汕尾市海豐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採訪獲悉,全球瀕危鳥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近期在該保護區最高錄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