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一杯「經濟學人」咖啡 – The Economist Espresso #iOS #Android

2020-11-29 愛範兒

品一杯「經濟學人」咖啡 – The Economist Espresso #iOS #Android

生活中能讓我們不明覺厲的東西很多,可有三個標籤除此之外還讓我們望而卻步 —— 化學、物理學和經濟學,覺得那是另外三座用眼睛看不見的珠穆朗瑪。

其實不盡然,前兩者除了需要傾盡一生的鑽研,還得有興趣和天賦。可「經濟學」不同,願意了解,不斷積累,能夠以開放和前瞻性的眼光看待市場變化,那麼即使不是「家」,你也可以進入「經濟學者」的行列。

所以三個步驟中最重要的「積累」,就得從每一天的開始而開始。—— The Economist Espresso,是清晨一杯象徵活力和新鮮的濃縮咖啡,也是一則儘是精華和乾貨的經濟新聞。

不過,在介紹這款 app 之前,先給大家科普一下 The Economist —— 這個當代經濟學界最有力量的品牌。

The Economist 不是一個「人」,而是一本雜誌。它 1843 年於倫敦創辦,至今仍是全球化發行,每期銷量超百萬,對這個各大紙質媒體日漸衰敗的網際網路時代絲毫不懼。在內容上,The Economist 堅守超黨派立場,不懼任何政府機構以及個人,每一篇文章就事論事,就人論人,立場堅定,愛憎分明。

The Economist 的每篇文章短小精悍,沒有那些無謂的前奏和牽引,旨在以最短的時間讓你獲取需要的內容,並且所有文章完全匿名,因為 The Economist 認為「寫的什麼比是誰寫的更重要」。

回到 app,The Economist Espresso 名稱後綴的「Espresso」便詮釋了所有 —— 身為一款應用,The Economist Espresso 卻更像是一個新聞晨報,在每個工作日的早晨像你推薦 5 篇精華文章(非付費訂閱用戶只能閱讀一篇),試圖成為和清晨的濃縮咖啡一樣重要的存在。

看完文章,喝完咖啡,然後,出門工作吧。—— 就這麼簡單,你不能點讚,不用思考該在評論裡認同還是吐槽,如果它真的很好,你只能簡單分享出去。整個 app 佔用不了你多少時間,卻能夠在潛移默化中讓你受益終生。

The Economist Espresso 適用於 iOS 7.0+ 的 iPhone 及 Android 4.0+ 設備,iOS 版 6.6 MB,Android 版 2.2 MB,下載免費,內容收費。

相關焦點

  • 一杯咖啡怎麼來?從一顆種子開始,認識咖啡
    一杯咖啡怎麼來?今天我們就從一顆種子開始,認識咖啡。我們平時喝的「咖啡」,從咖啡豆變成咖啡粉,然後衝煮以後變成一杯咖啡。那麼咖啡豆怎麼來的呢?又怎麼衝煮呢?咖啡生豆,其實是咖啡樹果實的「種子」。↓跟一般的植物一樣,從種子,生根發芽,變成一棵樹,接著開花結果。↓「摘」下熟成果實,就是所謂的咖啡櫻桃(Coffee Cherry)由左至右,分別是生果—熟果。最佳的採收果實狀態為右2。↓經過一連串的篩選、「處理」,獲得咖啡生豆。基本分為:水洗、日曬、蜜處理。
  • 喝了那麼多年的Espresso,竟不知道是Single、Double還是long?
    所以呢,正常的意式濃縮咖啡需要14-18克咖啡豆,25~30秒鐘來萃取,體積為25~30毫升;02Double espresso——雙倍份意式濃縮咖啡我們到咖啡館要意式濃縮咖啡師,可能會被店員詢問需要是需要One shot或者Double shot,
  • English Corner Method to make Espresso製作意式濃縮咖啡的方法
    製作你心中完美咖啡的方式,從新奇、絕妙到實用、精細,無窮無盡、各有不同。一杯高品質的意式濃縮咖啡有力量讓人擁有美好的一天。當你向小小的咖啡粉餅施加壓力的時,其實是在經歷一段精妙的過程。If youfollow these easy steps using fresh, good quality coffee you are sure to hit the nail on the head, or at least get the perfectespresso into the cup.
  • [你的咖啡不好喝?]原因是Espresso意式濃縮沒做好,來了解一下!
    咖啡不好喝,很有可能是意式濃縮espresso的問題!不要花冤枉錢,先來了解一下!espresso原理相較於一般的熱水衝泡方法,只能萃取咖啡內部可溶於水的物質,而Espresso卻進一步由高壓水萃取非溶於水的物質
  • 在家也能做咖啡,一杯三步走,還要一款美國咖啡保溫杯來配~
    不是鬧鐘、不是夢想、不是銀行卡裡的數字,而是一杯熱咖啡。對,就這麼簡單!作為一個不喝咖啡會死星人,沒什麼比咖啡更能激發我的洪荒之力!不過呢,這大冷天的,比起裡三層外三層地裹成個熊樣去外面買咖啡,我更喜歡宅在家裡自己做一杯咖啡,然後坐在陽臺上,翹個二郎腿,優哉遊哉地發呆做白日夢。什麼?在家只能喝速溶,做咖啡技術難度太大?NO,本咖啡控第一個不服!
  • 咖啡就要趁熱喝?放到「這個溫度」你的咖啡錢就白費了
    在寒冷的冬日,一杯熱拿鐵會讓你由內而外的溫暖起來;切換到炎炎夏日,一杯清爽的冰美式則是消暑的最佳良藥。不管是冰咖啡還是熱咖啡都各有勝場,看起來似乎怎麼樣都好喝;然而,夾在一冷一熱兩個極端溫度間的「溫咖啡」,卻常常會被人嫌不好喝?
  • 「SNOG XX」:這才是「精品咖啡」的正確打開方式
    相較於法式咖啡的花俏、美式咖啡的速成,意式咖啡作為歷史悠久的正統表率,往往更能體現一個咖啡愛好者的品味,是給真正的咖啡發燒友們品鑑的「功夫咖啡」。   作為資深咖啡控的Alexander Wang在遊歷各國,足跡幾乎遍布各大咖啡館後,在昆明開了一家主打意式咖啡的精品咖啡館——「SNOG XX」。
  • 當我們喝「榛果咖啡」時,我們在喝什麼?
    下次發圈,可以引用《詩經》不知道有多少人,第一次喝榛果拿鐵時,心情是這樣的👇榛果咖啡,準確是說「榛果風味」的咖啡,濃鬱的榛果香來自榛果風味糖漿,而不是真正的榛果。芝麻中有多種風味物質,含量最多的是一種叫「吡嗪」的成分。炒制之後,吡嗪類物質的含量也會大大增加。
  • 星巴克「超萌玉兔杯」登場
    因應即將來到的中秋節,星巴克推出全新中秋系列,鎖定「玉兔」為主角,超過20種的中秋杯款,包含馬克杯、隨行杯、不鏽鋼杯等品項,其中最有話題的,就是這款「奇幻秋夜玻璃杯燈組」,由玉兔造型的矽膠杯墊與玻璃杯組成,最大亮點在於矽膠杯墊本身就是觸碰式夜燈,可以變化成紅、黃、藍、紫色彩點綴夜晚,即日起限量販售
  • 星巴克的咖啡為何沒有小杯,只有中杯、大杯、特大杯? | 一周心理學
    明明是「小、中、大」三個等級的杯子,結果最小的偏偏不叫小杯,叫中杯;然後另外兩個叫大杯和特大杯。3元,多加3元也就是多了一份濃縮咖啡(espresso)而他們決口不提小杯 small 則是為了讓人覺得這裡的東西分量足、划算。
  • 咖啡〡鹿晗輕快的演唱配上吳亦凡流暢的Rap,讓人想點一杯冰美式
    封面兩杯咖啡的手繪圖封面是一幅簡簡單單的兩杯咖啡的手繪圖,一杯寫著LH(鹿晗),另一杯寫著KW(Kris Wu吳亦凡粉絲們都樂開花了,期待已久的合作,讓吃吃也跟著想喝一杯「冰美式」咖啡了。,喝上一杯冰美式,瞬間清爽。
  • 每日一杯黑咖啡,助你美容養顏,熬夜必備
    每日一杯黑咖啡,助你美容養顏,熬夜必備沃歐wow coffee咖啡是馬來西亞久負盛名的咖啡品牌,主打「白咖啡」品類,圍繞場景做研發,如速食配咖啡、即飲咖啡等等。「沃歐咖啡,簡單點」是沃歐咖啡的品牌標語,不僅代表著產品的特點,也詮釋著品牌所倡導的生活方式:別讓忙碌的節奏掩蓋了生活的初心,讓生活變得「簡單點」。速溶黑咖啡,來自馬來西亞。速溶黑咖啡,口感比較濃鬱,帶有厚實的回甘。在夏季飲用時加入冰塊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口感比較柔和,帶有少許水果味,整體感覺比較清新。
  • 如何萃取濃縮咖啡萃取參數注意事項 意式手柄溫度對咖啡風味影響
    【影響一杯濃縮咖啡的品質有什麼因素】espresso咖啡豆剛烘焙出來的新鮮豆子活力旺盛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與手衝咖啡不一樣的是,對於製作意式咖啡的咖啡豆如果過於新鮮,排氣比較旺盛,容易產生通道效應,想要做出來一杯穩定的濃縮
  • 拿鐵、卡布奇諾和美式咖啡怎麼分辨?喝咖啡的好處在哪裡?
    這是越南咖啡。我本人覺得,如果要喝越南咖啡,最好喝冰咖啡,會很有越南咖啡的風味。一整杯的冰塊裡的咖啡很醇香。相對於越南的羅布斯塔咖啡來講,阿拉比卡咖啡豆做出的咖啡更為醇香無雜質感。一杯咖啡的好壞,除了咖啡豆以外,咖啡研磨的顆粒、水溫、時間、咖啡器具的選擇、衝泡時的手法等等,最終決定了你喝到的咖啡的口味是否良好。拿鐵、卡布奇諾和美式在了解什麼叫拿鐵、卡布奇諾和美式以前,你需要知道什麼是eapresso咖啡,也叫做濃縮咖啡。
  • 《The Economist》,如何逆勢爭搶生意地盤?
    《浮華世界》曾以令人叫絕的比喻,解析《經濟學人》的差異性:《經濟學人》像是印尼的麝香貓咖啡,咖啡豆被吞下再拉出來,充滿異國情調;《時代》與《新聞周刊》就像星巴克,上百萬人都能享用,但喝了沒什麼自爽感。相比之下,《新聞周刊》僅為 39 美元,《時代》則為 20 美元,去收一摞二手來粉飾書櫥都顯得底氣不足。更難能可貴的是,《經濟學人》超級擅長「與狼共舞」,能跟天敵——網際網路保持「進退有據」「不卑不亢」的姿態,既積極擁抱新渠道新技術,又不過分依賴算法驅動的第三方平臺,保證在博弈裡爭奪最大化利益。
  • 美式咖啡知識大科普,你喜歡的美式居然是這樣
    很多喝慣espresso的人,大多對美式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鄙視之情。對於他們而言,美式不就是加了白開水的意式濃縮嗎,一大杯水加上一小杯濃縮,能有什麼好喝的。而對愛美式如生命的人來說,每天的生活離不開它,有美式才算真正的活著。
  • 有用的英語知識,如何用英語點不同口味的咖啡,你知道嗎?
    通常,咖啡店裡做咖啡,就是用這種咖啡加上其他東西,混合而成。下面,介紹一些咖啡的名稱:美式咖啡Americano:espresso with hot water.(濃縮咖啡加熱牛奶,上面有牛奶泡沫或奶油)拿鐵Latte: espresso with lots of steamed milk.
  • 乾唐軒咖啡隨行杯,杯杯惹人愛
    2017年墨爾本一輛塞滿了咖啡紙杯的「特殊」電車。很多人才開始慢慢了解:每30分鐘澳洲人就將浪費50000個紙質咖啡杯。也因此,如今很多人都會經常帶上一個保溫杯。但一般的保溫杯裝裝熱水還不錯,如果經常裝咖啡……就會有怎麼也洗不掉的齁齁的異味,咖啡漬也很難刷乾淨,留在杯裡黑黑黃黃的一層,別提多扎眼了。這時候要有一個可以裝咖啡隨意攜帶的杯子,那我們的生活將會多麼幸福呀。
  • 實用口語:用英文在星巴克喝咖啡
    平常各位小天使去得最多的咖啡店恐怕就是「星巴克」Starbucks(俗稱「星爸爸」)了吧~那麼去到星巴克該如何用英文點一杯咖啡呢?話說回來,那麼下面的乾貨不容錯過!   首先,大家在Starbucks要喝一杯咖啡,關注點肯定是它的容量吧~   Short   小杯   星巴克小杯的容量是236ml,只不過這種容量的,在星巴克已經很少見了,但是熱飲還是有提供這種容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