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量子通訊衛星研究大獲成功,美軍幾次幹擾行動均失敗

2020-12-05 深夜博客

根據新聞的報導中說到,在現在這個時期,所有的國家都在對加密通信領域進行積極的研發和創新,在以前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在世界範圍內最主要的通信方法,就是通過電報和網絡去傳輸信息,但是這種方式傳輸的信息沒有經過加密,所以在傳輸的過程中,就很容易被別人獲取。

往小了講這種方式很有可能會洩露一些個人隱私,但是往大了來說,很有可能對國家一些機密信息造成洩露,所以通訊是否安全,是在國與國之間爆發戰爭或者危機的時候絕對重要的一部分,對於機密情報的洩露導致一場戰役輸掉的情況,不是沒發生過,除了這一點之外,通信也對現在生活有著很大的影響,這也是為什麼到現在為止,人們一直在這件事情上去改革創新的原因,從最早的馬車送信到後來的電報和電話,再到現在各種網絡社交就足以證明這一問題。

那麼如何把信息快速的發送並且加密,以現在的科技水平,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通過量子衛星通訊的方法,在2016年8月世界上第1顆量子衛星,成功地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顆衛星的成功發射也代表了在世界範圍內區域,發展量子通訊的開始。

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後,美國有些人想要在這些事情上使壞,但是並沒有能夠阻止我們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日前我國的科研團隊和專家們,用這顆衛星首次進行了千公裡級別的信息加密發送,這個實驗也大獲成功,讓我們在這個領域有了特別重要的突破,直接將保密通信的距離提高了一個等級,並且這個成果的獲得,對我國未來的發展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有的專家分析到,這個研究成果大獲成功以後,就可以將量子衛星多餘的載重,大幅度減掉 由於重量輕了,這樣就可以有多餘的地方,去搭載更多的研究設備,從而進一步地提高效率,除了這一點之外,這個技術的成功,也可以大大地減輕地面接收系統的總重量,從而對這一技術在未來的規模化和商業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墨子號衛星的實驗大獲成功,可以說在科技發展史上是相當重要的事件,在不遠的未來,把這一通訊技術大規模地應用到現實生活中之後,尤其是這種技術,可以實現遠程快速通訊的加密,並且它的速度非常的快,甚至可以接近光速,而自稱世界第一強國的美國,在現在這個時候,卻沒有能力去研發量子衛星,並且對所接收到的通訊信息的破譯,更是一次都沒有成功,有俄羅斯方面的專家認為,這一通訊的成功,在未來就可以遠程指揮潛艇和飛機進行秘密作戰,可以說,這項技術的研發成功,在軍事和社會上都會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相關焦點

  • 美承認幹擾行動失敗,量子衛星威力顯現,俄:有史以來首次
    ,早在2016年我國就在酒泉發射了一顆量子通訊衛星。可想而知,我國的捷足先登必然會引起部分國家的眼紅,而美國的野心就表現的尤為明顯。自從這顆衛星發射之後,美國就有意無意的想對它進行幹擾,不過結局無一例外都失敗了。由此可見,這顆衛星的威力不容小覷。它能將地面接收系統的總重量降低幾百倍,這樣一來就更加便捷,所以這個技術在未來還有可能實現規模化和商業化。並且量子通訊的速度最快可以接近光的速度,這個概念是令人驚喜的。
  • 美太空幹擾將徹底失效?我國量子衛星獲重大突破,北鬥將無所畏懼
    我國量子衛星獲重大突破,北鬥將無所畏懼我國的首顆墨子號量子衛星早在16年就已成功進入太空,隨即我國在量子通訊領域的探索也隨之拉開序幕。而就在2020年的今天,墨子號再度新的測試。據悉,這次測試項目的成功完成,表示我國在量子領域的通訊技術已經抵達了新的高度,就連一向以技術強國自詡的美國也表達了對這項技術的嚮往,而這項技術的成功,也將為我國的北鬥實現衛星抗幹擾的功能。
  • 中國「量子通訊衛星」技術領先世界,甚至很多人都不相信!
    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是量子通訊衛星技術,該技術多個國家都在努力研究,想要取得突破。其中包括了美方,不過也許是驕傲久了,總是會遇到一劫。美方在此方面還真的就沒有什麼成就,一直畏畏縮縮的。中國就不一樣了,在發射了世界首顆量子通訊衛星之後,我們就已經拉開了與各個國家的距離。量子通訊衛星是在11月12號的時候發射的,所有的技術都是由我們國家一體化研發。
  • 量子通信技術,開啟一個新的通信時代,我國在此領域的探索
    量子信息因其傳輸高效和絕對安全等特點,被認為可能是下一代IT技術的支撐性研究,並成為全球物理學研究的前沿與焦點領域。基於我國2001年以來在量子糾纏態、糾錯、存儲等核心領域的系列前沿性突破,中科院於2011年啟動了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力爭在2015年左右發射全球首顆"量子通訊衛星"。
  • 我國量子晶片迎來重大突破,量子通信世界領先,還有首顆量子衛星
    量子晶片刷新世界紀錄2019年在美國「科學雜誌」刊登的我國量子晶片的研究成果指出,由我國中科大潘建偉、朱曉波、彭承志等組成的超導量子實驗團隊,已經成功研發出24個量子比特的超導量子處理器,並且實現了Bose-Hubbard梯子模型多體量子系統的模擬,我國量子晶片已成功刷新世界紀錄。
  • 這是美軍極為渴望的技術,北鬥不再擔心美軍幹擾
    當前,由於量子通信點燃了「絕對安全」通信系統的希望,其實用化和產業化已經成為各國爭相追逐的目標。在量子通信的國際賽跑中,中國屬於後來者,但是經過多年努力,我們已經在量子通信技術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尤其是在2016年世界首顆量子衛星成功升空,中國科學家率先向星地量子通信發起挑戰,期間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完成了多項實驗。最近墨子號又完成了一個重大突破,這是美軍夢寐以求的技術。
  • 美軍為核潛艇搞量子通信研發,別人不聲張自己獲第一
    根據最新的消息表明美軍正在為核潛艇搞量子通信研發,這是否意味著,美國放棄雷射通信理論,走量子技術路線?上世紀90年代時,美軍就構想著使用雷射通訊技術來解決與潛艇進行通訊聯絡的問題,可惜這一技術似乎沒有獲得什麼理想的效果,一直在進行測試,尚沒有達到實用化的水平。
  • 潘建偉團隊再登《自然》: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
    潘建偉團隊再登《自然》: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再獲重要突破
  • 中國北鬥遭他國幹擾,航天奇才成功破解助北鬥建成
    我國在科研道路上一直有著十分積極的姿態,深諳自主創新將會為科技帶來怎樣的推動力,面對困境時也願意拿出《石灰吟》中「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的態度去推動發展,如今已獲不俗成果。我國在科技領域方面的步子邁得大且穩健,雖然起步較晚但是卻卓有成就,眾所周知,我國的北鬥系統是繼美俄之後,第三大能成熟應用的全球導航系統,這足以看出我國在導航領域也有著十分出眾的國際實力。
  • 性能高1000倍中國北鬥遭他國幹擾,航天奇才成功破解
    我國在科研道路上一直有著十分積極的姿態,深諳自主創新將會為科技帶來怎樣的推動力,面對困境時也願意拿出《石灰吟》中「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的態度去推動發展,如今已獲不俗成果。01我國在科技領域方面的步子邁得大且穩健,雖然起步較晚但是卻卓有成就,眾所周知,我國的北鬥系統是繼美俄之後,第三大能成熟應用的全球導航系統,這足以看出我國在導航領域也有著十分出眾的國際實力
  • 我國科學家在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領域獲重要突破!
    原標題:我國科學家在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領域獲重要突破!  北京時間11月19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雜誌發表了該研究成果。  規範場理論是現代物理學的根基,如迄今為止統一描述強、弱、電磁三種相互作用的最成功的理論——標準模型,就是滿足特定群對稱性的規範場理論的一種。而規範不變性作為「理論背後的理論」,則是構造規範場理論的基本原理。
  • 美國眼紅中國技術:想打撈中國墜毀衛星,專家說了大實話
    近日,據媒體報導我國長徵五號搖二運載火箭搭載的實踐十八號衛星因故障原因,不幸墜毀於西太平洋海域一代,這次發射尚若成功它將對我國航天的火箭運載器和衛星技術有一次重大的飛躍。此外中國航天專家介紹說這次衛星攜帶兩樣領先世界的航天技術,一個是霍爾電推進,一個是量子通訊。
  • 我國量子通信成功將32cm提到4600Km,美國眼饞了!
    據《央視新聞》1月8日的報導稱,中國科技技術大學成功實現了4600公裡的量子密鑰分發。這標誌著人類從此前32釐米的傳輸距離一下子就上升到4600公裡。  那麼中國電子科技大學的量子通信究竟是怎樣做到的呢?    首先我們來說說量子通信裡最重要的量子。
  • 伽利略衛星突發異常,引發外界猜測:美軍為破壞北鬥做的預演?
    不過有意思的是,此次伽利略導航的異常還引起外界的猜測,有陰謀論者認為,這是美軍幹的。今年7月份,隨著最後一顆北鬥三號衛星成功布網,北鬥全球網正式組成。不過對於美國人而言,北鬥衛星可謂是「眼中釘」。去年12月,美軍正式成立太空軍,美太空軍有一個重要的作戰任務,就是針對衛星進行破壞。今年3月份的時候,美太空軍還展示了一款名為對抗通信系統(CCS)的武器,這種武器的作用是針對他國導航與通訊衛星進行幹擾,阻止衛星向地面發射信號。
  • 我國量子通信技術世界領先,投資70億建全球最尖端實驗室
    我國現在的量子通信發展如何?我國量子通信方面的理論研究起步雖然相對滯後,但在實驗上幾乎是與國外同行同步進行:早在1995年,中國科學物理所首次以BB84協議方案在國內完成了演示實驗。2000年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和中科院研究生院合作完成了國內第一個850納米波長全光纖1.1KM量子保密通信實驗。2003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量子通信重點實驗室成功地在校園內鋪設了總長為3.2KM的量子通信系統。
  • 陳昌福:從DOST策略在我國推廣大獲成功的案例
    據文章中展示的數據,在1990~2010年間,我國全國塗陽肺結核患病率(傳染性最強的結核病患病率)從170/10萬下降到了59/10萬,20年間的肺結核病患病率下降了65.0%。我國肺結核病控制20年間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效,就是與在我國廣泛地實施了DOTS策略是密不可分的。而DOTS策略在我國推廣能獲得巨大成功,文章認為主要是取決於如下三個重要因素。
  • 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自然》今天凌晨發表中科大這項成果
    來源:nature網站我國超冷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再獲重要突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開發了一種專用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進行了成功模擬,通過操控束縛在其中的超冷原子,從實驗上觀測到了局域規範不變量。
  • 國際量子計算研究獲重大突破 量子計算機成可能
    國際量子計算研究獲重大突破 量子計算機成可能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09年10月29日19:43   中新社合肥十月二十九日電(蔣家平吳蘭)記者二十九日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微尺度科學國家實驗室杜江峰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和香港中文大學劉仁保教授合作,通過電子自旋共振實驗技術,在國際上首次通過固態體系實驗實現最優動力學解耦,使得量子計算機的問世成為可能。
  • 量子通信衛星中國獲突破性進展,中國將成世界通信領跑者?
    潘建偉委員: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有望7月發射.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標誌著我國通信技術獲得了突破性進展。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項量子傳送技術標誌著中國在軍用通信領域站在了世界的最前列。大家對於量子通信或許還比較陌生。
  • 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研製成功 我國實現了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裡程碑
    央視網消息: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成功研製出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使我國實現了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裡程碑——量子計算優越性,這一成果4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