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種類真多!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公布夏季動物監測結果

2021-01-08 瀟湘晨報

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近日公布今年夏季動物監測結果,最大的亮點是鳥類品種豐富,有10目24科38種。其中包含了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廣東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等。

華陽湖環境好轉

在建設華陽湖伊始,麻湧鎮政府勸退汙染企業,並按照「截汙、清淤、活源、治堤、修復」的思路,開展水汙染治理。據統計,目前已投入2億多元興建麻湧生活汙水處理廠和鋪設30多公裡截汙主幹管網;共清淤165萬立方米,清理表層浮土垃圾、雜草和漂浮植物22萬平方米;利用水閘控制和天然潮水漲落調節、交換水量,提高水體自淨能力;對堤岸進行系統整治,種植夾竹桃、垂柳、桃木、黃槐、木芙蓉等20多種植物共35800多棵,建成岸上綠道15公裡;通過種植對汙染物吸收能力強且耐受性好的開花水草,來吸附和降解水體中的汙染物,達到修復水體目的。

華陽湖在2014年建成並對外開放,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建設在2015年開始,並於近日驗收。由國家和省組成的專家組認為,華陽湖治理效果明顯,為恢復生物多樣化打下了基礎。

有國家和省重點保護對象

2020年夏季在麻湧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共記錄到鳥類10目24科38種,其中,鸊鷉目1科1種,雁形目1科1種,鵜形目1科5種,鶴形目1科3種,鴴形目2科3種,鵑形目1科3種,鴿形目1科1種,雨燕目1科1種,佛法僧目1科1種,雀形目14科19種。

在個體數量方面,共調查了711隻鳥類,以鵯科、繡眼鳥科和鷸科物種數量佔優。

在珍稀瀕危保護物種方面,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1種:褐翅鴉鵑;廣東省重點保護物種6種:白鷺、池鷺、夜鷺、黃斑葦鳽、慄葦鳽和黑水雞;國家「三有」保護物種32種。

在這次夏季調查中,發現留鳥(長期棲居在華陽湖,不作周期性遷徙)佔了調查鳥類總數的大部分。

/閱讀延伸/

候鳥保育區引來百鳥歸巢

華陽湖溼地公園建有一個候鳥保育區,今年年初啟用。該候鳥保育區位於華陽湖的邊緣,是一個小孤島,遊客無法涉足,管理人員坐船才能上去。

該候鳥保育區新種植喬木超過1800棵,湖邊新種水草約6000平方米。據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有關負責人曾先生介紹,候鳥保育區由於無人打擾,每逢夕陽西下落日餘暉映紅天邊時,群鳥便飛回保育區休息了。鳥兒們的「夜生活」很安靜,到了夜幕降臨,鳥兒們睡覺去了。

華陽湖動物家園成員總匯

主要包括:魚類3目26種、陸生野生脊椎動物14目33科49種,其中,兩棲類1目5科6種,爬行類1目2科3種,鳥類10目24科38種,哺乳類2目2科2種。

文字:葉珊

攝影:陳棟 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供圖

編輯:符德明

【來源:東莞日報社i東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北京市野生動物種類達600個
    3月1日,以「依法保護野生動物,確保候鳥安全過京」為主題的「2018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系列宣傳活動在房山區啟動。記者了解到,根據最新的野外監測,全市野生動物種類已達600個。活動當天,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工作人員現場放歸了經過救護康復的1隻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鸛和2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紅隼。活動現場設立了諮詢臺,向遊人發放宣傳材料,並有工作人員在現場接受野生動植物保護方面的諮詢。
  • 廣東十大最美溼地公園,號稱「世界級的觀鳥天堂」,簡直美炸了!
    南沙溼地公園是廣州市最大的溼地公園,是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息地之一,也是夏季觀賞荷花荷葉的好去處。地址:深圳市福田區濱河大道深圳灣北東岸星湖國家溼地公園星湖國家溼地公園,是廣東省最大的內陸淡水湖泊溼地之一地址: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萬綠湖大道海珠國家溼地公園海珠國家溼地公園是市內難得的超大型溼地,被譽為廣州的「南腎」,與「北肺」白雲山一起構成廣州主城區的兩大生態屏障
  • ...赤山湖國家溼地公園:有效應對疫情影響 共建和諧美好溼地生態環境
    句容赤山湖國家溼地公園作為重要的候鳥棲息地,堅持高標準開展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防控工作,做到責任明確、人員到位,堅持日值守報告制度。而對野生鳥類健康狀況是目前疫源疫病監測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要謹防動物大規模死亡的疫情發生。為防止疫情傳播,溼地公園決定自1月24日起正式閉園。
  • 關於保護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建議
    同時,由於城市溼地公園保護管理措施不到位、人員少、資金不足、設備簡陋等因素,致使溼地公園的生物多受病蟲害影響,成為蚊蠅滋生的場所,嚴重影響了溼地的景觀效果。    2、對溼地公園建設保護的認識存在偏差    因為溼地公園在我國的建設歷史時間不長,加上這方面的宣傳也不夠,在保護上的認識不足,溼地公園建設存在較大功利性,嚴重偏離了國家建設保護溼地公園的宗旨。
  • 中華秋沙鴨等候鳥遷徙至北盤江大峽谷國家溼地公園越冬
    中華秋沙鴨(左邊兩隻為雄性、右邊一隻為雌性)在貴州北盤江大峽谷國家溼地公園飛舞。記者從黔西南州林業局了解到,位於貞豐縣的貴州北盤江大峽谷國家溼地公園近期開展了鳥類監測工作。
  • 青海柴達木盆地都蘭湖國家溼地公園引數萬隻野生鳥類越冬
    郭曲太 攝都蘭湖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柴達木盆地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銅普鎮和柯柯鎮境內,海拔2937米。這裡水源充足、牧草茂盛,是野生動物理想的棲息地,湖邊溼地、草原風景優美,國家重點保護動物黑頸鶴、鵝喉羚等許多動物在此繁衍生息,形成了獨特的動植物景觀。圖為都蘭湖國家溼地公園成為萬鳥棲息地。
  • 科研監測記錄新物種 溼地保護迎來新希望
    近年來,內蒙古免渡河國家溼地公園管理局不斷加大科研監測工作的投入力度,先後配備了數位相機、無人機、紅外相機等現代化科技監測設備,有效提升了科研監測工作的實效性,不斷推進科研監測成果化。今年利用紅外相機首次記錄到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猞猁和水獺活動的畫面。
  • 伊西曼格利索溼地公園:動物遷徙必經之路,是不折不扣的動物天堂
    伊西曼格利索溼地公園:動物遷徙必經之路,是不折不扣的動物天堂又到了小編每日分享的時刻,今日分享給大家的伊西曼格利索溼地公園。它為南非第一處世界遺產保護區。儘管氣候變化威脅著公園裡5種生態系統脆弱的平衡,但對於許多瀕臨滅絕的動植物而言,它就像天堂一般美好。
  • 陸水湖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開展溼地鳥類種類和數量調查
    12月15日,陸水湖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組織工作人員對西涼湖溼地鳥類種類和數量開展調查,了解赤壁市越冬候鳥種群數量等情況。為確保數據的準確性,調查組深入湖區沼澤等地帶,仔細辨認鳥種、清點數量,拍攝記錄溼地鳥類生存情況。據統計,此次西涼湖調查記錄鳥類39種3955隻,西涼湖西涼村老湯屋調查記錄到28種1234隻,西涼湖衙門咀調查記錄到22種2721隻。
  • 甘肅民勤石羊河國家溼地公園成為鳥類安全棲息地
    近日,記者在位於甘肅民勤石羊河國家溼地公園北緣的紅崖山水庫南壩牆附近看到,大批候鳥在這裡聚集覓食,鳴叫聲、戲水聲此起彼伏,成群的赤麻鴨不時從天空中飛過,這裡儼然成為鳥類棲息的天堂,展現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
  • 天津優化生態環境效果顯現 野生動物種類數量大幅增加
    隨著天津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候鳥經天津遷徙、停歇。據天津師範大學專業團隊監測數據,截至目前,天津市共觀測記錄鳥類已達452種,較2014年記錄種類增加了36種。今年10月以來,共監測到超過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至天津,這個數量已經超過全球總數量的50%,是歷年同期數量的3倍多。
  • 神奇而美麗的溼地-綠水青山環繞的鬱南大河國家溼地公園,美贊了
    廣東鬱南大河國家溼地公園位於鬱南縣平臺鎮中村村大河村,面積280.1公頃,其中溼地133.9公頃。大河國家溼地公園生物資源豐富,有維管植物155科429屬662種,其中國家II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金毛狗、水蕨、樟樹等3種,CITES(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公約)附錄列入種有見血清、石仙桃等2種;有魚類及陸生脊椎動物199種,其中國家I級保護動物有蟒蛇,國家II級保護野生動物有虎蚊蛙、穿山甲、小靈貓、花鰻麗等18種。省級保護野生動物沼蛙、白鷺、池鷺等13種。
  • 東莞鳥類種類多達268種,含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臉琵鷺
    268種,這是截至今年4月,東莞官方普查和民間觀察記錄到的鳥類種類數量。其中,自去年1月以來就增加了23張「新面孔」,包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臉琵鷺。
  • 2020年成都市生物多樣性(鳥類)監測及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巡護第...
    ,這使得禁止一切野生動物交易、拒食野味再度成為社會熱議的焦點。隨著夏季來臨,各地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工作次第轉入常規監測和巡護。受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委託,成都觀鳥會於2020年1月1日起全面啟動成都市生物多樣性(鳥類)監測及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巡護工作。一季度內,主要開展了第四輪成都平原越冬水鳥同步調查、春季鳥類遷徙調查、新冠肺炎疫情鳥類疫病監測等重點活動,動員協會人員和廣大觀鳥愛好者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開展日常觀鳥活動,並收集匯總和分析觀察記錄數據。
  • 保護野生動植物 丨「保護野生動物,護航越冬鳥類」五強溪國家溼地公園開展保護野生動物科普宣教活動
    五強溪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攜手沅陵縣生態環境保護志願者協會開展了以「保護野生動物,護航越冬鳥類」為主題的科普宣教活動。據悉,湖南五強溪國家溼地公園地處沅陵縣境內,是以中亞熱帶獨具魅力的河流、人工湖、沼澤和環湖森林組成的溼地­——森林複合生態系統。
  • 翠亨國家溼地公園成為城市生態試紙
    2019年12月25日,廣東中山翠亨溼地公園正式獲批成為國家溼地公園。經過近一年的「休養生息」,這裡不僅吸引了大量稀有鳥類來此棲息覓食,成為了鳥類的天堂,更成為中山市民的休閒好去處。翠亨國家溼地公園生態系統的穩定發展,也是中山近年來構建和諧水生態環境的一個縮影。
  • 大灰狼脫逃竄入溼地公園動物管護站捕獲歸籠
    原標題:大灰狼脫逃竄入溼地公園 動物管護站及時捕獲歸籠 朋友圈微信視頻截圖   12月4日早晨,張掖市甘州區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救助的一匹狼逃脫後竄入張掖國家溼地公園。事發後,動管站迅速組織人員圍堵並成功將狼制服捕獲,未造成狼傷人事件。   「這是狼還是狗?」、「狼啊,哪有這樣的狗?」
  • 減河溼地公園躋身「國家隊」
    ——5年試點建設,投資超10億元,年蓄水495萬立方米德州新聞網訊 記者石少軍 通訊員趙慶川  1月6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了2020年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驗收結果,減河國家溼地公園順利通過驗收——經過5年試點建設,減河溼地如今正式躋身「國家隊」。
  • 中山翠亨國家溼地公園成為城市生態試紙
    2019年12月25日,廣東中山翠亨溼地公園正式獲批成為國家溼地公園。經過近一年的「休養生息」,這裡不僅吸引了大量稀有鳥類來此棲息覓食,成為了鳥類的天堂,更成為中山市民的休閒好去處。翠亨國家溼地公園生態系統的穩定發展,也是中山近年來構建和諧水生態環境的一個縮影。
  • 靈長目動物密度全非洲第一,吉巴拉森林國家公園,了解一下!
    吉巴拉是一個茂密的熱帶雨林,據說雨林內的靈長目動物密度之大全非洲第一。下面就跟隨小編的文章來感受下吧!這個佔地平方公裡的國家公園內生活著13種靈長目動物,包括罕見的紅疣猴和爾氏長尾猴。公園的明星動物是黑猩猩,有3個黑猩猩家庭已經習慣了與人類接觸。這裡還有羚羊、澤羚、水牛、花豹和數量不少的森林象,它們的體型比靈長目大,但遊客很難見到。這裡的鳥兒種類也不少,超過了375種,但熱衷觀鳥的人士也可以繞過此地直奔比格迪溼地保護區和基欽加米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