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已成癌魔首惡,南醫大遺傳密碼解開國人「肺癌之險」

2020-12-05 健康界

當前,肺癌已成為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第一位的癌種。12月27日,上海市肺科醫院在肺科醫院專科聯盟管理論壇上宣布,擬籌備成立「長三角肺科聯盟」,35家醫院將聯手對抗愈加兇險的肺癌。

現實中,為什麼有些人吸菸卻不得肺癌,有些人不吸菸卻患上了肺癌?中國人的患病機制又有哪些不同?肺癌的發病風險可以預測嗎?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醫科大學沈洪兵教授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肺癌是一種複雜性疾病,是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目前,他的課題組通過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找到19個國人肺癌易感基因,構建中國人群肺癌多基因遺傳風險評分指標,可實現前瞻性預防。

肺癌已成癌魔首惡

據國家癌症中心2018年統計,我國肺癌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已連續10年位居惡性腫瘤之首,每年新發肺癌約78.7萬人,因肺癌死亡約63.1萬人,每天有1700多人死於肺癌。

沈洪兵院士認為,儘管大多數肺癌可歸咎於菸草暴露,然而僅有不到20%的吸菸者發展為肺癌,而且非吸菸者和年輕人中也有肺癌病例,這一事實表明,不同個體對環境暴露的反應存在遺傳易感性。

「易感表示某人容易患有某種疾病,沒有易感位點則患病風險降低。而且攜帶易感位點越多,患病風險越高。」沈洪兵說,「目前,全基因組關聯研究被公認為是鑑定複雜性疾病遺傳易感基因的重要方法。」

尋找國人易感基因

2011年,作為「肺癌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和藥物基因組學研究」的領銜者,沈洪兵團隊完成了首個中國人群的肺癌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發現了4個染色體區域的6個遺傳變異與肺癌發病相關,其中有4個易感位點為中國人群首次報導。2012年,團隊在進一步研究中發現,部分肺癌易感基因與吸菸存在基因—環境交互作用,解析了吸菸致肺癌的遺傳學基礎。

課題組還進一步細化了肺癌不同亞型群體之間易感基因的差異——肺腺癌和肺鱗癌的發生各有相關聯的易感基因,同時中國人群獨有的一個肺鱗癌易感區域也被找到。

近年來,沈洪兵課題組在前期中國人群肺癌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的基礎上,篩選出19個獨立易感位點,並構建了中國人群肺癌多基因遺傳風險評分PRS-19,從而定義了低、中、高遺傳風險人群。

結合中國慢性病研究隊列9.5萬人10年隨訪數據發現:隨著遺傳評分PRS-19的增加,肺癌發病風險顯著增加;遺傳高風險的中度吸菸者肺癌發病風險,與遺傳中風險的重度吸菸者相近。

同時,團隊還利用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發現了一批與中國漢族人群肺癌、胃癌、乳腺癌、先天心臟病等疾病相關的易感基因,這些發現對指導疾病預防和高危人群篩查具有積極意義。

基因辨癌精準治療

類似肺癌這種高發惡性腫瘤,臨床醫學實踐證實患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其5年生存率可達90%。所以,前瞻性的預防比治療更加重要。

根據中國人群特有的肺癌易感位點,就可以精準化指導癌症早期的篩查,做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據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科研人員介紹,現在只需取血液、毛髮、口腔黏膜等進行基因型檢測,受測者就可以了解自己是否容易患上癌症(發病風險)。可以根據發現的位點專門定製某種檢測用的基因晶片,看看自己是否有這些易感基因型。

目前,南京醫科大學已與相關高校、醫院、企業和政府共同創建「腫瘤個體化醫學協同創新中心」。建成了腫瘤組學研究平臺、腫瘤分子分型與治療新靶點研究平臺、腫瘤新型幹預產品研發平臺等,建立了2萬餘例腫瘤患者和8萬餘人社區隊列人群生物樣本庫和相應腫瘤的基因組學資料庫,研發了肺癌等腫瘤危險度評估試劑盒及個體化藥物靶點檢測試劑盒,應用於多種腫瘤生物樣本檢測,指導個體化診療。

原標題:南醫大:遺傳密碼解開國人「肺癌之險」

相關焦點

  • 肺癌之王,小細胞肺癌非同「小」可
    每年,全世界有超過130萬人被確診患有肺癌,我國則是患肺癌人數最多的國家,每年約有60多萬人死於肺癌。許多肺癌患者在確診時往往已是中晚期,治療選擇有限。特別是小細胞肺癌。在所有肺癌分類中,小細胞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最高的腫瘤,多位於肺中央部,生長迅速,較早出現轉移。
  • 牛樟芝及肺癌研究綜述
    7到8成患者 初次發現罹癌就是末期不論是抽菸、二手菸、烹飪油煙或空汙霾害,空氣品質越來越不理想,近年來肺癌發生率也節節升高。花蓮慈濟醫院胸腔心臟外科張比嵩醫師表示,臺灣每年將近有9千人死於肺癌,但最可怕是,約7到8成的患者,初次發現罹患肺癌就已經是末期,不而僅有2到3成第3期以內的患者,仍有機會藉由手術完整切除腫瘤。
  • 表觀遺傳學研究或將成為攻克肺癌難關的未來之星
    肺癌是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癌症。目前在我國,肺癌也已成為死亡率首位的惡性腫瘤。根據目前肺癌增長趨勢推算,到2025年,我國每年新增的肺癌致死病例將會超過100萬,患病人數將會位居世界之首,其嚴峻形勢需得到足夠重視。進一步了解肺癌,認識肺癌,是及時做好預防與治療工作的首要前提。
  • 什麼是肺癌 治療肺癌的方法有哪些
    肺癌這種疾病在生活中是經常見到的,很多人知道這個病,具體什麼是肺癌又說不上來,肺癌是最常見的肺原發性惡性腫瘤,引起肺癌的原因有很多種,得了肺癌怎麼辦呢,下面內容已經告知大家解決辦法了。什麼是肺癌肺癌發生於支氣管黏膜上皮,亦稱支氣管肺癌。
  • 肺癌靶向治療前瞻
    Govindan回憶稱,「我治療的第二例患者已進入彌留之際,但她仍然繼續存活了三年時間,最終死於心臟病。」2003年,美國FDA批准了吉非替尼。阿斯利康公司的這款藥物(以易瑞沙為名上市)標誌著NSCLC(最常見的肺癌類型)的治療步入了新時代。該款藥物阻斷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後者控制著癌細胞的分裂和遷移。然而,雖然一些患者對該藥反應良好,但仍然有許多患者反應不良。
  • WHO 最新癌症報告:乳腺癌取代肺癌,成全球第一大癌
    乳腺癌成「全球第一大癌」根據 IARC 最新數據,全球新增癌症人數共計 1,929 萬人左右,中國新增癌症患者 457 萬人,佔比 23.7%,成為癌症新增人數最多的國家。不過,儘管乳腺癌的新增人數超過肺癌,肺癌的死亡人數依舊是所有癌症之最。全世界癌症患者中,因肺癌死亡的比例佔 18%。僅看中國,因肺癌死亡的患者佔 19%,多達 362 萬人。緊接著幾個死亡人數多的癌症分別是肝癌 183 萬,結直腸癌 172 萬,胃癌 171 萬,食管癌 128 萬,乳腺癌 115 萬,胰腺癌 81 萬。
  • 抑癌基因甲基化聯合檢測與肺癌早期診斷
    作為一種主要的表觀遺傳學修飾,DNA 甲基化在肺癌發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抑癌基因甲基化檢測是一種理想的肺癌早期診斷方法。隨著檢測技術的不斷進步,可以實現多種基因的甲基化檢測。DNA 甲基化是指在 DNA 甲基轉移酶的作用下,以 S-腺苷甲硫氨酸為甲基供體,將甲基基團轉移到胞嘧啶-磷酸-鳥嘌呤二核苷酸中胞嘧啶的第 5 位碳原子上[5],其在肺癌發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抑癌基因啟動子區域 CpG 島的異常甲基化可以導致抑癌基因的沉默,進而影響腫瘤的發生發展[6]。
  • 愛不罕見,非小細胞肺癌之癌王肺肉瘤癌何時有春天
    畢竟是人類第一大癌種,研究自然要深入一些,隨著靶向和免疫的發展,非小細胞肺癌已經逐漸演變成慢性病,可是其中還是存在一種被劃分為非小細胞肺癌,但卻不那麼好治的「非小細胞肺癌」——肺肉瘤樣癌。何為肺肉瘤樣癌?
  • 肺癌中期能治癒嗎 肺癌中期有什麼治療方法
    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不少人會患有肺癌這種疾病,導致肺癌的原因有多種多樣。一旦患了肺癌之後,不管是患者還是家屬最想問的一個問題就是,肺癌中晚期能治癒嗎?對於中期的肺癌治療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吧!因肺癌在病初病症不顯著,待到有顯著體徵產生時,多已為中後期,就過度到一個比較嚴重的階段,就不太容易治療。但是,不同的患者,會因為身體不一樣,症狀也有一定的區別。
  • 肺的「原位癌」是什麼意思?算早期嗎?肺癌高發都有哪些原因呢...
    癌是源於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比如肺癌源於支氣管黏膜腺/鱗狀上皮、腸癌源於腸黏膜腺上皮、食管癌源於食管黏膜鱗狀上皮、宮頸癌源於宮頸鱗狀上皮等等。什麼是原位癌呢?原位癌可以理解為「站在原地不動」的惡性腫瘤,沒有侵襲、擴散的能力。
  • 為什麼汽車尾氣會導致肺癌?肺癌有哪些病因
    原標題:為什麼汽車尾氣會導致肺癌? 肺癌有哪些常見病因?   肺部是發生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的一種惡性腫瘤,對於現代人的生命威脅,以及身體健康危害非常的大。有新聞報導顯示,汽車尾氣也會導致肺癌出現,是真的嗎?是什麼原因導致肺癌出現的呢?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
  • 死亡率極高的肺癌,使人們聞之色變,那引起肺癌的原因有哪些呢?
    由於環境問題導致的癌症裡,肺癌的死亡率和發病率都是位居榜首的。對於肺癌的普及和預防,是當今社會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早些預防這些致癌原因,肺癌可以離我們更遠一些。01死亡率極高的肺癌,使人們聞之色變,那引起肺癌的原因有哪些呢?
  • 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一字之差很重要
    我告訴他,現在僅僅是CT片子上發現了腫塊,還沒有確診,我們首先要想方法確診是不是肺癌,肺癌還分為不同的類型,它們的治療也是不一樣的。肺癌在臨床上有著兩個大的分類——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別看這兩者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存在的差距可大了,它們的臨床特點和治療方案是截然不同的。
  • 約佔所有肺癌80%的非小細胞肺癌,為什麼化療一般不能治癒?
    ,已成為我國城市人口惡性腫瘤死亡原因的第1位。非小細胞型肺癌包括鱗狀細胞癌(鱗癌)、腺癌、大細胞癌,與小細胞癌相比其癌細胞生長分裂較慢,擴散轉移相對較晚。非小細胞肺癌約佔所有肺癌的80%,約75%的患者發現時已處於中晚期,5年生存率很低。
  • 晚期肺癌並不可怕!腫瘤免疫治療讓肺癌慢病化成為可能
    時值「世界肺癌宣傳月」之際,作為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官方指定節目,中國首部關注肺癌患者生存狀態搖滾音樂舞臺劇——《愛是免疫力》近日上演,作為劇中醫生角色真情出演的南方醫院腫瘤科尤長宣教授表示,隨著治療手段的不斷更新,肺癌有望成為慢性病,肺癌患者可以像劇中演示的『帶癌生存』,『與癌共舞』,活出精彩人生。」
  • 我國肺癌發病、死亡人數最高
    我國肺癌發病、死亡人數最高   本周是第25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據國家癌症中心統計,我國每年新發惡性腫瘤病例392.9萬例,肺癌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已連續10年位居惡性腫瘤之首;而口腔癌雖不為大眾熟知,但危害不可忽視。   據國家癌症中心統計,我國肺癌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已連續10年位居惡性腫瘤之首,每年新發肺癌約78.7萬人,因肺癌死亡約63.1萬人。
  • 肺癌是一種人造腫瘤
    「隨著發病率的不斷升高,肺癌正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所熟悉。但與此相比,對疾病防控的意識,大多數國人這個概念並不是很清晰。」11月2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孫燕教授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採訪時,對我國目前肺癌的發病情況,表達了自己的憂慮和期望。
  • 肺癌成全球癌症死因第1名
    肺癌成全球癌症死因第1名 2011-04-21 來源:深圳特區報    責編:聶娟             據統計,近五十多年來,世界各國特別是工業發達國家,肺癌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目前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名,成為名副其實的
  • 中醫牛小培治療肺癌:肺癌的病因有哪些?
    肺癌是呼吸系統的常見病與多發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很快,均居我國惡性腫瘤的首位。肺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確,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肺癌與哪些因素有關。
  • 以生命之鑰,解病痛之困 -- 肺癌一線免疫治療援助計劃正式啟動
    2018年起,免疫治療真真切切的走到大家身邊,在學術界、在癌友圈聲名鵲起,被譽為冉冉升起的抗癌明星。而落到每一個患者心裡,最關心的不過是有沒有藥可用?有了藥之後是否用的起? 2019年4月9日,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治療患者援項目辦公室啟動「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患者援助項目」並在北京舉行了一場簡單卻意義深刻的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拓展項目援助覆蓋範圍,將符合相應醫學條件的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納為項目援助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