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之鑰,解病痛之困 -- 肺癌一線免疫治療援助計劃正式啟動

2020-12-08 美通社

北京2019年4月9日 /美通社/ -- 近幾年,免疫治療在腫瘤界颳起了一股持續熱潮,方興未艾。2018年起,免疫治療真真切切的走到大家身邊,在學術界、在癌友圈聲名鵲起,被譽為冉冉升起的抗癌明星。而落到每一個患者心裡,最關心的不過是有沒有藥可用?有了藥之後是否用的起?

2019年4月9日,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治療患者援項目辦公室啟動「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患者援助項目」在北京舉行了一場簡單卻意義深刻的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拓展項目援助覆蓋範圍,將符合相應醫學條件的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納為項目援助對象。

3月28日,帕博利珠單抗注射液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獲批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培美曲塞和鉑類化療適用於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陰性和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陰性的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一線治療的中國適應症,援助項目幾乎同步啟動,4月2日,符合條件的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對項目援助的申請通道就已經打開意味著我國驅動基因陰性的轉移性非鱗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能夠有新的用藥選擇,有藥可用,而且要用的起通過患者援助項目,將大大提高藥品的可及性。

左起牟豔萍總經理、李峻岭教授、胡寧寧副理事長、張力教授、成吉副秘書長

「生命之鑰」這一患者援助項目2018年9月19日就已經正式啟動了,是中國首個腫瘤免疫治療領域的患者援助項目,項目已在全國43個城市展開,截至2019年3月28日,已為944位來自低保和低收入家庭的惡性黑色素瘤患者提供藥品援助。

相較於黑色素瘤,我國肺癌患者群體更為龐大,美國癌症學會官方期刊發表的《2018年全球癌症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發病率、死亡率最高的均為肺癌。

相信該項目在覆蓋肺癌之後,將惠及更多患者,堅持為中國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中,符合相應醫學條件的患者提供腫瘤免疫治療藥品援助,使其獲得規範化治療,改善治療藥物可及性,減輕疾病對患者家庭和社會的經濟負擔。

正如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副理事長胡寧寧在致辭中講到:「長期以來,我們始終把提供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健康服務,實現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作為我們工作的使命。」

「從『生命之鑰 -- 腫瘤免疫治療患者援助項目』在黑色素瘤上的成功啟動,到如今該項目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正式擴展,對改善治療藥物可及性,緩解患者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有著重要意義。」

「特別是肺癌給中國患者家庭和社會經濟帶來了沉重負擔,我們希望患者援助項目能切實幫助到需要的人群,使每一位符合條件的患者都能儘早用上免疫治療,讓更多的符合條件的肺癌患者和家庭受益。」

啟動會上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李峻岭教授為大家分享了我國非鱗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的發展現狀,讓大家更好的認識免疫治療的意義和腫瘤治療新的方向和未來。

晚期肺癌治療歷經化療時代、靶向治療時代以及免疫治療時代。基於鉑類的化療長期以來一直是無驅動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主要一線治療方案,但效果有限。免疫治療可以改善這一群體的生存結果並正在改變治療前景,將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治療重點轉向免疫聯合治療。

期待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對免疫治療的不斷研究和探索,能夠擁有戰勝癌症的手段。在不久的將來,以生命之鑰,解病痛之困,讓癌症不再是絕症,而成為可治癒或可控的「慢性病」。

相關焦點

  • 肺癌一線免疫治療援助計劃正式啟動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4月9日,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宣布「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患者援助項目」拓展援助覆蓋範圍,在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基礎上,將符合相應醫學條件的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也納入了項目援助對象。
  • 門檻降低60% 「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治療患者援助項目」加大援助...
    2019年12月24日,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今日宣布,「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治療患者援助項目」 將於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啟用全新援助方案。新方案將更貼合患者需求,進一步減輕符合相應醫學及經濟條件的黑色素瘤或肺癌患者使用腫瘤免疫治療藥物的經濟負擔,改善患者的治療現狀,為患者實現規範化治療提供保障。
  • 肺癌免疫治療新航道啟動
    原標題:肺癌免疫治療新航道啟動近日,由中華肺癌學院和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聯合主辦的「臻知篤行,呼吸與共——肺癌免疫治療新航道」全國啟動會在上海召開。目前,免疫聯合治療是小細胞肺癌中更有發展前景的治療策略,《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2020》將PD-L1免疫抑制劑聯合化療,列為廣泛期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的推薦方案。
  • 「肺癌之王」有剋星,免疫治療開啟了肺癌治療新紀元
    小細胞肺癌導致的肺部症狀比較明顯,例如會有嚴重的咳嗽、咯血與胸肩部隱痛;會引起慢性咳嗽者咳嗽性質改變,轉為刺激性乾咳、痰中帶血。因其具有惡性程度高、細胞增殖快、病情發展迅速和患者預後差等特點,又被稱為「肺癌之王」。
  • 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細胞肺癌迎來免疫治療新時代!首個PD-L1單抗在...
    放化療後使用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的PACIFIC模式成為III期不行切除NSCLC治療的金尺度。2020年2月29日,在III期肺癌雲海網絡峰會上,正式宣布上市,迎來肺癌免疫治療新時代。從治療手段來看,以PD-1抑制劑、PD-L1抑制劑為代表的腫瘤免疫治療從2014年起進入腫瘤治療領域,成為繼手術、放化療、靶向治療後的第四大腫瘤治療方式,其中,中國首個PD-L1免疫抑制劑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的出現突破了III期非小細胞肺癌以往的治療困境。
  • 2021首版NCCN指南更新,淺論NSCLC一線免疫治療之爭
    ——流行病學(Epidemiology)——包括建立癌症監測系統以及開展癌症防治計劃。原衛生部於2008年啟動了國家癌症登記和跟蹤計劃,癌症登記處的數量從2008年的95個增加到2019年的574個。最早的時間可以追溯到2015年,FDA批准K藥用於非鱗狀NSCLC,之後,免疫治療的臨床數據不斷振奮人心。國內免疫治療同樣不甘人後,K藥接連獲批3個適應症,卡瑞利珠單抗(CAMEL-303研究)獲批首個國產PD-1的肺癌一線適應症,另外,百濟、信達、羅氏、基石的PD-1/PD-L1陸續提交新適應症上市申請,競爭激烈。
  • Keytruda在大陸獲批新適應症:用於肺癌一線治療
    最新消息,Keytruda(俗稱K藥)的新適應症上市申請(JXSS1800018)已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聯合培美曲塞、順鉑一線治療EGFR和ALK陰性的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這也是繼K藥於2018年7月25日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用於治療一線治療後疾病發生進展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後,在中國拓展的首個適應症。
  • 贈藥援助!肺癌,肝癌
    2019年12月9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阿斯利康PD-L1單抗度伐利尤單抗(durvalumab, Imfinzi,中文商品名:英飛凡,簡稱I藥)的上市申請,用於治療同步放化療後未進展的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細胞肺癌,是國內第一款獲批上市的PD-L1單抗。
  • 焦順昌教授:肺癌免疫治療進展
    我們的回顧還是圍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的內容展開,圍繞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SCLC),聚焦NSCLC的不同階段如晚期、局部晚期的和新輔助的研究,還有生物標記物(Biomarker)等不同方面,不再拘泥於研究結果的數據細節,希望能展現從時空角度較全面的展示今年的果實。
  • 有了免疫治療,我們離「攻克癌症」還有多遠?
    幾乎所有人都會認同 2020 年的開場是如此之不尋常。在抗擊疫情全球大流行的鬥爭中,讓每個人都更加意識到人類生命安全與衛生健康的重要性。癌症防治工作亦是如此。
  • 【肺科•科普】肺癌的免疫治療現狀
    > 肺癌是影響中國人健康與生命危害最大的惡性腫瘤,該類患者的典型症狀為咳嗽、胸痛、痰中帶血等。
  • 晚期肺癌並不可怕!腫瘤免疫治療讓肺癌慢病化成為可能
    「在晚期肺癌中,我們從過去的化療到靶向治療再到如今的免疫治療,已經完全改變了肺癌的治療格局。」、北京愛譜癌症患者關愛基金會和上海市癌症康復俱樂部、廣東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復協會聯合主辦,禮來中國支持,主辦方希望藉此為與病魔勇敢抗爭的癌症患者帶來一絲暖意,同時讓社會大眾看到癌症患者身上「與癌共存」的堅韌和積極樂觀向上的「正能量」。
  • 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新突破,PD-L1抑制劑「I」藥獲批一線用藥
    2020年3月30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正式批准阿斯利康的PD-L1抗體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durvalumab)新適應症,聯合化療用於未經系統治療的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
  • 肺癌的免疫治療
    肺  癌免疫治療抗癌「神藥」,療效持久       近幾年在晚期肺癌的治療方面已由傳統化療時代發展到精準分子靶向治療時代,繼而發展到了免疫治療時代。相較於之前的放化療和靶向治療,免疫治療雖然有效率不高,但對於有效的患者,其療效持久,能達到五年、十年不復發、不進展、長期生存,實現臨床治癒,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肺癌的免疫治療,特別是近幾年才出現的PD-1抑制劑。
  • 肺癌免疫治療最新進展:早期介入獲益明顯
    11月14日,在廣州召開的「巔峰對話,肺同凡響」百濟神州胸外科國際峰會上,多位國內知名專家就免疫治療的最新研究進展及布局展開了研討。其中,替雷利珠單抗用於治療一線晚期鱗狀及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兩項新適應症上市申請引起關注,專家認為這將為更多III期肺癌患者爭取到手術治療機會。
  • 程穎教授:小細胞肺癌迎來新標準治療模式
    近30餘年中,在廣泛期小細胞肺癌進行的40餘項研究,並沒有新的方案超過EP/EC方案,直到免疫治療出現,免疫聯合化療使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獲得OS的顯著改善,才為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建立了新的標準。針對復發的小細胞肺癌,1996年,拓撲替康獲FDA批准,用以二線治療小細胞肺癌。自此,研究者進行了大量的探索,仍罕有進展。
  • 肺癌進入免疫治療時代,目前已有8種免疫藥物
    9月22日,2020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年會(ESMO)會議期間披露了相關腫瘤研究數據,其中關於腫瘤免疫治療「K藥」的KEYNOTE-024研究對於晚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更新引發關注:在PD-L1表達陽性(TPS≥50%)的患者中,K藥單藥一線治療將5年生存率提高到31.9%。
  • 腫瘤免疫治療持續創新 肺癌慢病化可期
    11月正值「世界肺癌宣傳月」。日前,中國首部關注肺癌患者生存狀態搖滾音樂舞臺劇——《愛是免疫力》在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召開之際,在廣州上演。作為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的官方指定節目,《愛是免疫力》為來自全國各康復會的會長代表、腫瘤領域內的專家、醫生以及來自廣東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復協會的癌症會員、媒體等共計350人進行了公演。
  • 肺癌一線免疫治療!小野製藥提交Opdivo+Yervoy+化療組合一線治療...
    、晚期或復發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這是一項全球多中心、隨機、開放標籤研究,有小野製藥與百時美施貴寶合作開展,評估了Opdivo+Yervoy+含鉑雙藥化療(2個周期)聯合治療方案、含鉑雙藥化療方案一線治療不可手術切除的、晚期或復發性NSCLC患者,而不考慮PD-L1表達和組織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