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4月9日,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宣布「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患者援助項目」拓展援助覆蓋範圍,在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基礎上,將符合相應醫學條件的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也納入了項目援助對象。
2018年7月, PD-1免疫抑制劑帕博利珠單抗在中國獲批用於一線治療失敗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黑色素瘤,在內地定價為17918元(100mg/4ml規格)。2018年9月19日,中國首個腫瘤免疫治療領域的患者援助項目「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患者援助項目」隨之啟動,旨在為中國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中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提供藥品援助。截至2019年3月28日,已在全國43個城市展開,為944位來自低保和低收入家庭的惡性黑色素瘤患者提供藥品援助。
今年3月28日,帕博利珠單抗在華獲批新的適應症,成為首個用於肺癌一線治療的免疫藥物。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培美曲塞和鉑類化療,可用於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陰性和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陰性的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一線治療。4月2日,針對肺癌患者的援助項目幾乎同步啟動,符合條件的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以通過申請「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患者援助項目」獲得援助,將大大提高藥品的可及性。
相較於黑色素瘤,我國肺癌患者群體更為龐大,據美國癌症學會官方期刊發表的《2018年全球癌症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發病率、死亡率最高的均為肺癌。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醫師李峻岭教授介紹,晚期肺癌治療歷經化療時代、靶向治療時代以及免疫治療時代,基於鉑類的化療長期以來一直是無驅動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主要一線治療方案,但效果有限。免疫治療可以改善這一群體的生存結果,並正在徹底改變治療前景,將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治療重點轉向免疫聯合治療。
隨著腫瘤免疫患者援助項目覆蓋非小細胞肺癌,將惠及更多患者,為符合相應醫學條件的低收入患者提供腫瘤免疫治療藥品援助,使其獲得規範化治療,改善治療藥物可及性,減輕疾病對患者家庭和社會的經濟負擔。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副理事長胡寧寧希望,患者援助項目能切實幫助到需要的人群,使每一位符合條件的患者都能儘早用上免疫治療,讓更多符合條件的肺癌患者和家庭受益。
■援助範圍
符合一線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聯合化療)適應症患者:
1) 經病理學(組織學或細胞學)確診的局晚期或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
2) 既往未接受過針對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全身性化療
3) 患者身體條件可以耐受腫瘤免疫治療和化學治療
4) 排除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陽性和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陽性的病人
■援助方案
一線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聯合化療)(NSCLC)低收入患者(確認符合災難性醫療支出的患者):
患者自行使用5個療程的帕博利珠單抗注射液,經基金會審核通過後,可為其援助5個療程。後續患者每自行使用3個療程的帕博利珠單抗注射液,基金會可繼續為其援助3個療程。患者累計使用帕博利珠單抗注射液用量最多不超過 24個月。
■預約登記
低收入患者首次申請時,需在「生命之鑰患者援助項目」微信平臺進行預約登記。
填寫正確個人信息後,在微信平臺提交預審核材料,預審核通過後,郵寄紙質資料到項目辦,紙質材料審核通過後,提前3個工作日預約領藥。預約領藥審核通過後,藥房配送藥品。
編輯 嶽清秀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