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一種人造腫瘤

2021-01-15 39健康網

  「隨著發病率的不斷升高,肺癌正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所熟悉。但與此相比,對疾病防控的意識,大多數國人這個概念並不是很清晰。」11月2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孫燕教授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採訪時,對我國目前肺癌的發病情況,表達了自己的憂慮和期望。

  肺癌患者越來越多

  「雖然腫瘤是一種古老的疾病,甚至大英博物館保存有恐龍胸骨存在『腫瘤』的化石,但最早記載人患肺癌卻是從16世紀才開始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肺癌是因為人類自己的不良行為習慣造成的『人造腫瘤』。」一開始,孫教授就語出驚人地提出了此觀點。

  他解釋道,其他很多腫瘤在古代就已經被人們認識了,比如漢朝時有了食管癌,古埃及時有了乳腺癌,但肺癌幾乎是不存在的。直到20世紀後,它的發病才像「脫韁的野馬一樣」,迅速從10名以外攀升到世界第一。據資料統計,從1975年到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男性肺癌發病率增長了120.9%,女性增長了90.4%;2005年,估計我國的男性肺癌患者達28.5萬,女性達14.3萬。如果再不採取措施,到2025年,我國肺癌患者將超過100萬。而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孫教授認為有三點原因。

  肺癌何以高發

  首要原因就是吸菸。有統計表明,在10個死於肺癌的患者中,有9個是菸民。雖然在北京等大城市,男性菸民數量已開始下降,但由於肺癌發病周期較長,發病率仍將持續增長。

  其次是環境汙染。孫教授告訴記者,流行病學調查表明,肺癌發病規律是:工業發達、汙染重的地區高於工業不發達地區,城市高於農村。這和汽車等排放的廢氣關係密切。

  最後是生活方式。比如在我國肺癌高發區雲南宣威,由於是高寒地帶,人們長年在室內採用含煙煤的「火塘」取暖,導致室內空氣汙染嚴重,當地農村尤其是待在室內時間較長的婦女,肺癌發病率高得驚人。此外,流行病學調查表明,烹調用的菜子油產生的大量油煙也有可能是導致肺癌發病機率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肺部疾病,以及免疫力、遺傳等,也都是誘發肺癌的直接原因。

  我們能做什麼

  孫教授表示,如果能從改變日常生活習慣著手,肺癌不但可防,也是可以早期診斷和治癒的。

  孫教授指出,首先,公眾場所吸菸是不文明、不道德的行為,應當得到解決。現在,全國上下對這個問題都很重視,不但禁止了香菸廣告,而且很多政府部門開會時,都要求不得吸菸,這無疑為民眾做出了榜樣。其次,要改善環境。國家也已經認識到此問題的嚴重性,並明確表示不會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最後,與政府的重視相比,民眾對肺癌嚴重性的認識還不到位。孫教授認為,這不僅是因為沒形成輿論環境,更在於一些人依然心存僥倖,覺得肺癌和自己沒啥關係。他說,每年體檢,主動戒菸,積極鍛鍊是預防肺癌的好辦法,這不但是對自己,也是對他人負責。

(作者:中國癌症基金會副理事長孫燕教授 來源:人民網―《生命時報》)

相關焦點

  • 肺部結節是腫瘤的早期病變?肺癌的成因不止一種,為什麼我們這麼...
    肺部結節是腫瘤的早期病變? 結節是影像學的描述性語言 並不是一種臨床疾病 很多人認為,我的身上出現結節 就是腫瘤的早期病變或早期肺癌 這種說法是不正確
  • 肺部腫瘤和肺癌的區別 提前預防是關鍵
    相信大家對肺部腫瘤和肺癌也是有所耳聞。那麼肺部腫瘤和肺癌的區別有哪些呢?患上了肺部腫瘤怎麼辦,肺部腫瘤治療方法有哪些?患上了肺癌怎麼辦,肺癌怎麼治療?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肺部腫瘤和肺癌的區別首要,我們應當了解到什麼是肺部腫瘤。這種疾病通常會影響到我們的呼吸系統。
  • 腫瘤常見生物標誌物之:肺癌
    發現高效肺癌生物標誌物運用於臨床是其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將介紹幾種有研究前景的肺癌生物標記物。 腫瘤標誌物是指在惡性腫瘤的發生和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的基因表達而合成分泌的或是由機體對腫瘤反應而異常產生的/或升高的、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包括蛋白質、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產物等,存在於患者的血液、體液、細胞或組織中,可用生物化學、免疫學及分子生物學等方法進行檢測。
  • 晚期肺癌並不可怕!腫瘤免疫治療讓肺癌慢病化成為可能
    時值「世界肺癌宣傳月」之際,作為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官方指定節目,中國首部關注肺癌患者生存狀態搖滾音樂舞臺劇——《愛是免疫力》近日上演,作為劇中醫生角色真情出演的南方醫院腫瘤科尤長宣教授表示,隨著治療手段的不斷更新,肺癌有望成為慢性病,肺癌患者可以像劇中演示的『帶癌生存』,『與癌共舞』,活出精彩人生。」
  • 30種腫瘤標誌物合集|腫瘤標誌物|乳腺癌|血清|細胞|肺癌|患者|肝癌...
    PAP是一種由前列腺上皮細胞合成的糖蛋白酶,經前列腺管進入精囊,從尿道排除。在進展期前列腺癌,尤其是合併骨轉移時,血清PAP見顯著升高。與PSA相比,其更能提示腫瘤微轉移。但PAP在除前列腺癌之外的其他腫瘤中也有升高,如小腸癌、膀胱腺癌、胰腺內分泌腫瘤、肺癌、骨髓瘤、骨肉瘤等。此外在前列腺炎、戈謝病、骨質疏鬆、肝硬化、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前列腺肥大中也有不同程度升高。
  • 肺部腫瘤標誌物是什麼東西 常見的肺癌腫瘤標誌物有哪些
    核心提示:肺癌早期隱藏性很高,很容易會在早期出現時被忽略掉,一般來說一旦被確診,超過8成以上都是晚期的,往往會失去最佳的治療時機,其實有關專家學者表示,成年人每年都應該進行一次健康體檢,而在健康體檢時,很多人對肺部腫瘤標誌物這項很不明白。
  • 肺上長腫瘤一定是肺癌嗎?怎麼判斷?
    原標題:肺上長腫瘤一定是肺癌嗎?怎麼判斷?   很多人在體檢的時候,被檢查處,肺上長了一個腫瘤,那麼肺上長腫瘤,一定是肺癌嗎?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介紹吧!   肺上長腫瘤一定是肺癌嗎?
  • 不是肺癌但惡性程度比肺癌高的腫瘤,轉發讓更多人知道
    、特需醫療部主任惠周光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病理科主任、主任醫師應建明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醫師李峻岭教授。 本期直播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TopMD聯合主辦,在TopMD全媒體矩陣:新浪看點、騰訊新聞、騰訊視頻、搜狐視頻、百度健康、趣頭條、今日頭條、西瓜視頻8家平臺同步直播觀看量達302774次。
  • 肺癌引起的咳嗽什麼樣?|支氣管|肺癌|咳嗽|腫瘤|患者|CT|症狀|...
    術後病理報告提示:肺浸潤性腺癌,淋巴結示慢性炎症,也就是孩子12歲就得了肺癌……為什麼年紀輕輕就得了癌症?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顯示,癌症已經成為中國民眾的第一位死亡原因,並且出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病。
  • 又不是消化道腫瘤,肺癌為何影響食慾?
    又不是消化道腫瘤,肺癌為何影響食慾?確實在臨床上,晚期肺癌病人食欲不振非常多見,導致病人出現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晚期肺癌病人出現食慾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1.腫瘤細胞對營養物質的消耗晚期肺癌病人,腫瘤負荷大,在腫瘤增殖過程中會消耗體內大量營養物質和能量,並會出現維生素A、維生素C、鐵、鋅等營養物質缺乏。這些營養素缺乏會使患者出現乏力、食欲不振、免疫力下降等情況。
  • 腫瘤專家「肺腑之言」: 肺癌防治注意三大誤區
    在今年的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期間,新華網「健康大講堂」邀請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胸外科一區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毛友生教授,與大家談談如何科學防治腫瘤,少走就醫「彎路」。  磨玻璃結節是一種惡性程度比較低的結節,大部分患者不只一個,有的患者一發現有好幾個,甚至十幾個,一般情況下,這類結節在2cm以下時很少出現轉移,所以此時做手術比較安全。如果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單個結節達到1cm以上,還是建議早點切除。如果磨玻璃結節靠肺周邊,只需切除部分肺葉即可,但當結節長的太大,就需要做肺葉切除。
  • 肺癌治療新思維:靶向腫瘤衍生外泌體免疫治療
    低氧腫瘤細胞源性TEX通過將轉化生長因子(TGF)-β1傳送至NK細胞,並隨後減少NKG2D表達來抑制NK細胞的功能。TEX衍生miR-23a可以直接靶向CD107a-一種保護NK免受顆粒降解的分子。 腫瘤衍生外泌體也可以下調NK上NKG2D表達,這將導致受體脫敏和內化,並降低NK細胞的活性。
  • 中美科學家「點亮」腫瘤突變點以識別肺癌類型
    新華社華盛頓3月7日電(記者 周舟)美國《科學·轉化醫學》雜誌7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中美科學家團隊通過「點亮」腫瘤細胞突變點,開發出一種非侵入性的檢查方法來識別非小細胞肺癌的類型,從而更有針對性地治療這種疾病。  非小細胞肺癌是較為常見的癌症,約佔肺癌總數的85%,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點。
  • 科學網—發現一種肺癌增殖轉移抑制劑
    本報訊(記者黃辛)復旦大學藥學院周璐課題組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沈瑛課題組和上海中醫藥大學陳紅專課題組合作,發現新型磷酸甘油酸變位酶1(PGAM1)別構抑制劑對非小細胞肺癌的增殖和轉移具有抑制作用 PGAM1作為糖酵解通路的重要功能酶之一,參與細胞內生物大分子合成和氧化還原穩態維持,對腫瘤細胞的增殖及轉移具有促進作用。研究表明,PGAM1在多種惡性腫瘤包括非小細胞肺癌中普遍高表達,且與不良預後呈正相關。因此,可以將PGAM1作為靶標開發靶向腫瘤代謝的抑制劑。
  • 腫瘤免疫治療持續創新 肺癌慢病化可期
    11月正值「世界肺癌宣傳月」。日前,中國首部關注肺癌患者生存狀態搖滾音樂舞臺劇——《愛是免疫力》在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召開之際,在廣州上演。作為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的官方指定節目,《愛是免疫力》為來自全國各康復會的會長代表、腫瘤領域內的專家、醫生以及來自廣東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復協會的癌症會員、媒體等共計350人進行了公演。
  • 查出肺癌該怎麼治?腫瘤專家:掌握這些方法少走彎路!|張力|肺癌|...
    受訪專家:胡毅,解放軍總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張力,北京協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肺癌到了晚期,藥物開始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靶向藥物、免疫藥物。」解放軍總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胡毅教授介紹。過去10多年,靶向藥物不斷豐富,我國一大批晚期肺癌患者,尤其是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從中獲益。
  •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王潔:有力推動肺癌精準診療
    腫瘤內科主要治療胸部腫瘤,在胸部腫瘤中,肺癌發病率最高。來到這裡看病的,大多數是外地的中晚期肺癌患者,經過不同機構診斷和治療後,因病情複雜、治療難度大慕名前來,每個人手上都拎著厚厚一疊檢查報告。 在對患者病歷資料、病理報告、檢查報告等進行仔細查看和詳細分析後,王潔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為其制定個體化精準治療方案。
  • 第十八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肺癌防治專題
    我們真想通過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通過媒體告訴社會、政府和百姓,癌症是人造疾病,癌症是慢性生活方式疾病,癌症是常見病,多發病。不管你喜歡還是不喜歡,你願意或者不願意,它已經走進我們的生活。由於我們國家許多地區,全球許多國家都呈現出老齡化進程加快,去年聯合國政府首腦非傳染性疾病健康論壇上,主題就是全球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策略。
  • 北京專家腫瘤牛小培教授:肺癌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肺癌的出現本身就會伴有著很明顯的症狀,如果沒有得到有效治療,肯定也會出現一系列的危害,首先就會導致支氣管的阻塞,另外也會伴有呼吸困難,甚至可能會造成神經敏感,伴隨著癌症腫瘤逐漸的擴大就會造成阻塞性肺炎。
  • 福建省腫瘤醫院胸部腫瘤內科林根主任科普:肺癌免疫治療最新全解讀!
    全國肺癌專家科普系列講堂第8期III期未晚,治癒前行嘉賓:林根福建省腫瘤醫院胸部腫瘤內科搜索微信文章「林根主任直播」,微信公眾號「找藥寶典」,進入直播間本次我們誠摯邀請福建省腫瘤醫院胸部腫瘤內科林根主任做客直播間,在12月9日(周四)下午14:00為大家講解肺癌的免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