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和2013年,按照國家六部委統一安排,陝西省榆林市米脂縣和吳堡縣先後成為國家能源集團在陝西省的定點扶貧縣。
解了憂愁,有了盼頭,消費扶貧拓展脫貧新路徑
從3月10日開始,神東煤炭集團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杜善周就經常收到「又一車蘋果拉走了,太感謝了……」類似這樣內容的簡訊,發信息的是米脂縣縣長高寒,這個故事,得從一顆蘋果說起。
然而,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襲,讓原本打算銷往上海的16萬斤蘋果訂單取消,果商進不來,蘋果賣不出去,隨著天氣回暖,果品的保鮮期縮短,果庫每月消耗電費將近6000元。眼睜睜看著辛苦種下的蘋果堆在庫房,這不僅讓果農李志紅的心情跌入了低谷,縣長高寒也愁上心頭。
於是,高縣長給杜善周總經理髮了一條簡訊,看看神東能幫他們銷售二三十噸蘋果,解決燃眉之急難?很快,在經過實地調研之後,米脂山地蘋果被運到神東,以每斤3元的低價銷售給員工。沒想到,員工的購買熱情和支持力度會那麼大,很快米脂蘋果就成為了「緊俏品」,供不應求。
4月23日,來自吳堡、米脂的一批批特色農產品包括羊肉、土雞、雞蛋、綠豆、蜂蜜、粉條、小米、掛麵、水果等,在神東煤炭集團特別設立的扶貧窗口開始售賣。售賣當天,五個扶貧窗口累計銷售農特產品32648元。
消費扶貧,是有效落實這一要求的扶貧方式,也是國家能源集團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2020年,國家能源集團計劃向米脂、吳堡兩縣投入農特產品採購資金2500萬元,幫助銷售價格不低於100萬元的農特產品。
自立自強 授人以漁 就業扶貧是拔除「窮根」的良策
保就業就是保住千家萬戶的「飯碗」。「 現在,我父親再也不用每天從事高強度的體力勞動,為家裡的生計奔波了,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在我們家裡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神東石圪臺煤礦運轉一隊鉗工李西安深有感觸地說。
李西安的家在吳堡縣宋家川街道辦後墕村,2017年畢業後回到吳堡縣郭家溝鎮下山畔村當了一名後備幹部,參與協助脫貧攻堅工作。「在村裡工作的時候,看到國家能源集團對我們的幫助,能感受到鄉親們對他們的感激之情,做夢也沒想到,今天我也成為了他們中的一員,這個機會對我,對我們家至關重要,我一定會用更加努力的工作回報國家能源集團對我們貧困大學生的關愛。」
2019年,神東煤炭集團定向招聘了9名吳堡、米脂的建檔立卡貧困大學生,他們勤於學習、敢於吃苦的優秀表現,受到了分配單位和同事們的一致好評。李西安就是其中的一員,遵守勞動紀律,工作和學習中的自主、積極性高,與同事相處融洽,是他給大家留下的共同印象。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貧困人口簡單施以救濟,只能讓他們暫時擺脫貧困,只有增強內生動力,變被動接受扶貧為主動脫貧,才能讓貧困群眾真正走出貧窮,確保扶貧工作持久有效。
精準發力 提升造血功能 產業扶貧託起「穩穩的幸福」
「在廠子裡,我的營生主要就是包裝掛麵,包一把掛麵掙0.3元,一天下來能包500多把,除去誤工,一年下來就有4萬多元收入。」今年已經63歲的宋春英一邊包著掛麵,一邊高興地說道。
當地人把「工作」叫「營生」,宋春英的營生就是每天和面打交道。她口中的廠子就是掛麵廠,塬上的百姓都知道,這是2017年國家能源集團定點扶貧吳堡縣寇家塬鎮,投資500萬元建成的東莊掛麵廠。該村集體經濟負責人王彥軍介紹說,「目前廠裡僱用村民46人,其中貧困戶17人。通過務工、分紅和貧困戶專股等形式,輻射安家山、廟岔上、車家塬等18個貧困村,500多戶貧困人口直接受益。」
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生薑種植之前要把姜塊放進藥劑裡浸泡一下,再放進塑膠袋裡密封起來,一般十多天以後就可以播種了。」在國家能源集團投入215萬元專項資金建設的吳堡縣岔上鎮川口村有機蔬菜大棚種,村裡的技術指導員徐豔軍捧著剛剛冒芽的生薑塊,正在向大傢伙傳授秘訣。
該項目佔地面積約35畝,實際使用面積24畝,主要建設大棚20頂,每頂 1.2畝,蓄水池一座,儲水80噸,用以發展村集體經濟。項目每年度大棚種植將帶動勞力250人次,每人次日工資100元。帶動貧困戶86戶200人,每年人均分紅500元。
綠了環境 鼓了錢袋 生態扶貧種出「綠色銀行」
近年來,國家能源集團大力推動米脂、吳堡兩縣的生態扶貧,生態環境從荒蕪脆弱到綠色宜人的同時,種出來的「綠色銀行」讓眾多貧困戶在興林增綠中脫貧致富。
沿黃道路生態林建設項目是國家能源集團生態扶貧項目之一,項目在栽植及後期管理管控中優先僱傭貧困戶。沿黃路生態扶貧建設項目總投資300萬元,新建沿黃公路生態林約400畝,其中橫溝-李家溝段245畝,川口-任家莊段約155畝,幫助吳堡縣推進林業生態建設。同時,項目實施約帶動貧困戶148戶344人,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目前該項目正在施工,預計5月底全面完成栽植任務。
國家能源集團在定點扶貧縣的生態扶貧方面下真功夫,大力推動「生態+產業」扶貧幫扶模式,讓扶貧縣真正變荒山為「綠水青山」,變荒山為「金山銀山」,讓生態環境保護與脫貧同步前行。
補齊短板 真情關照 基礎設施扶貧煥發農村新活力
5月8日,吳堡縣紅灣村的「幸福院」正式啟動,迎來了首批入院的留守老人。
紅灣村「幸福院」是國家能源集團神東煤炭集團公司2020年引進外部幫扶項目,對該村原村委會7孔舊窯洞進行翻新,並新建了餐廳、廚房、鍋爐房和洗澡間、衛生間,所有室內設施一應俱全,是集吃飯、休息、衛浴、健身、娛樂、學習於一體的農村互助「頤養院」。
國家能源集團2002年以來先後在米脂縣投入扶貧資金2422萬元,使9個鄉鎮90個村的基礎設施得到了明顯改善。累計新修生產道路265.71公裡、新建便民橋14座,新修高標準農田258畝、修建淤地壩13座,安設太陽能路燈53.95公裡,解決了1213人、1.2萬頭大家畜的安全飲水問題。通過改善農業基礎條件,有效的減少了農業生產成本,減輕了農業生產強度,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為我縣穩定實現脫貧「摘帽」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同時,國家能源集團先後在吳堡縣投入幫扶資金2300多萬元,實施安全飲水工程11處,為8個貧困村安裝淨水設備3950套,有效解決了28個貧困村5000餘人的飲水問題,提高了村民生活質量;新修及拓寬道路117公裡,解決了25個村的交通難題;安裝太陽能路燈230盞,全面改善了4個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打通了30多個貧困村基礎設施的「最後一公裡」,使群眾生活環境日新月異。
為你點燈 照亮前行 教育扶貧澆灌希望之花
補齊貧困地區義務教育發展短板,讓貧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是夯實脫貧攻堅根基之所在。
為了幫助米脂縣第一中學的學生們擁有更好、更安全的學習用品,按照陝西省紅十字會要求,2019年,神東煤炭集團黨委捐資90萬元,購置了3000套「愛心安全包」,包含愛心安全書包3000個,圖書15000冊。
定點扶貧以來,國家能源集團先後在米脂縣投入幫扶資金350.55萬元,對1939名貧困大學生進行了資助,確保了他們按時走進大學校門,順利完成了大學學業。2017年,投入幫扶資金69萬元,為全縣24所中小學安裝了無塵教學黑板375套;2018年,投入幫扶資金400萬元,資助援建米脂縣第六幼兒園,組織神東員工籌集扶貧捐款334.41.41萬元,在米脂中學設立「國家能源集團愛心助學基金」;2019-2020年,投入資金1740.5萬元,援建米脂縣第八幼兒園和米西區九年一貫制學校。三所學校的建成,徹底解決米脂縣1300多戶貧困家庭學生入學問題,有效斬斷了貧困代際相傳隱患。(王超 白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