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遠望號丨遭遇颱風 船員寫下遺書穿越大洋「黑洞」

2021-01-13 中國軍網

在追夢星辰大海的徵途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享有「天涯追蹤、譽滿神州」的美譽,他們與海為伴,在波峰浪谷間追星攬箭,先後35次勇闖大洋,27次成功停靠外港,累計海上作業2812天,安全航行52萬餘海裡,圓滿完成遠程運載火箭、風雲、北鬥、神舟、嫦娥等47次國家級重大科研試驗任務——這就是我國第一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2號」。2005年1月13日,遠望2號船被授予「功勳測量船」榮譽稱號,這是黨和國家給予遠望人的至高榮譽。

4月28日,遠望2號船完成41年海上測控和衛星長期管理任務後,正式移交地方,未來將作為愛國主義和科普教育場所對外開放。自此,我國第一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1號」「遠望2號」全部退出海上測控序列。

遠望2號走向大洋探神舟。

【功勳遠望系列故事②】

奔跑追夢,狂風巨浪書寫戰鬥人生

■亓創 高超 戴敏 (圖片來源: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

徵戰大洋,風險無處不在,挑戰無時不有,看似平靜無波的海面,水下卻可能是急流暗湧。遠望2號船時常與狂風巨浪狹路相逢,它始終以戰鬥的姿態勇立潮頭,在波峰浪谷間留下了一道道驚險航跡。

未知海域「趟海」探路

由於受衛星發射軌道、飛行程序和測量條件等限制,遠望船往往要遠離國際航道。首航太平洋積累下豐富航海經驗後,遠望船開啟了獨闖大洋的蹈海進程,他們勇敢探索未知測量海域、獨立自主開闢遠洋航線。

1984年,我國第一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發射,遠望2號船奔赴南太平洋一片完全陌生的海域執行測量任務。太平洋並不「太平」,不僅時有巨浪,深水中更有突兀聳起的珊瑚島、礁,還有許多極淺點灘,數量之繁多是世界上任何海區無法比擬的。

為了確保航行安全,遠望2號船向上級建議,把任務海域向東移50海裡,但仍然無法完全排除水下存在暗礁淺灘和障礙物的可能。

當時條件下,遠望船沒有配備聲吶等先進的海洋調查設備,但是遠望人敢闖敢幹,他們駕駛船舶像耕牛犁地一樣,在半徑為75海裡的海區來回搜索,在太平洋深處「趟海」探路。

通過慢速航行、定量測深、雷達搜索、觀察瞭望,他們航行七天七夜,確定了近千個船位,開闢出一片安全海域和一條3000多海裡的安全航線,保證了衛星如期發射。

馬裡亞納海溝勇鬥颱風

位於太平洋上的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達1萬多米,被稱為海底「黑洞」。這片海域多發颱風和寒潮,海況極為複雜、險惡。

1997年4月17日,遠望2號船圓滿完成風雲二號衛星海上測控任務航行途經馬裡亞納海溝,突遭12級狂風挾著低氣壓和寒潮襲擊。一開始,大家感覺船搖晃得太厲害,就跑到甲板上看個究竟:頭頂是一片藍天,海鳥在空中盤旋,看似很平靜,四周卻被一片片厚厚的旋風狀雲層包圍,這一奇異的天象許多人從未見過,只有懂氣象的船員知道:「船在這一片海域鑽進了颱風眼!」

一位船領導去巡視廚房,突然巨浪湧來,船尾瞬間翹起,案板上的蘿蔔、包菜被甩落地面,滾出老遠。「趕快臥倒!」瞬間,大家趴倒在地上。正在炒菜的廚師,幸虧腰間繫著繩子,否則很有可能被「甩」進油鍋,在後甲板工作的人員,甚至會被「甩」進海裡……

22年後,電氣工程師孟海輝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仍然心有餘悸,「當時船單舷傾斜23度,滔天巨浪撞擊在船體上,發出悶雷般的聲響,船頭忽地扎入水中,忽地躍向浪尖,仿佛要衝入海中。很多人不由得想家,想老婆孩子,想年邁的父母,甚至有人偷偷寫起了遺書……」

雪上加霜的是,劇烈的晃動使氣象天線難以工作,接收不到正常雲圖。即使預報員手動操作,也只能獲取扭曲變形的圖像,無法使用。此時,船失去了和陸上的聯絡,通信中斷前一小時接收到的氣象雲圖成了救命圖。

遠望2號船不時在風浪中「打轉」。風高浪急,時任船長吳正松親自操舵,憑著豐富的航海經驗,他大膽決策,在颱風轉弱的片刻,將航向與風向調整成30度左右交角,全速航行,突出重圍。

事後,人們才知道,就在遠望2號船勇鬥颱風的時候,附近有兩艘外國輪船被「海底黑洞」無情吞噬……

遠望2號船開闢新航道。

雨過天晴,船員們在甲板散步。

任務前船員對設備進行檢查。

分析數據。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亓創 高超 戴敏

責任編輯:孫智英

相關焦點

  • 那一年,他們首次在大洋牧星攬箭!遠望7號船紀念「580任務」40周年
    今年5月18日,是"580任務"40周年紀念日,「遠望7號」船員們在大洋上舉行了紀念活動。   在「傳承『580』傳統 爭當海天先鋒」紀念活動中,遠望7號船員們擺成了數字「580」祝福中國航天事業,新老船員們一起回望「遠望人」的40年……
  • 日本夏末遭遇災害季節 國寶神社颱風中倒塌
    日本夏末遭遇災害季節 國寶神社颱風中倒塌 2004年09月08日 15:05 施平
  • 22年了,這部叫《黑洞表面》的科幻片,暗藏的信息,至今讓我後怕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今年4月10號,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在被公布後引起了巨大討論。《黑洞表面》丨1997Event Horizon導演:保羅·安德森主演:勞倫斯·菲什伯恩 / 山姆·尼爾 / 凱薩琳·奎南這是1997年上映的科幻恐怖片。
  • 揭秘星際穿越7大科學硬傷:人無法在黑洞中存活
    為了幫助影迷從科學的角度了解《星際穿越》,英國媒體採訪了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教授馬丁-巴斯託、太空科學作家和《50億年的孤獨》作者李-比林斯以及行星學會的馬特-卡普蘭,讓這些專業人士解讀影片存在的科學硬傷以及所呈現的科學事實。
  • 壹點影視||若能穿越黑洞,等待我們的又將是什麼?《黑洞表面》
    今天小壹為大家分享一部與黑洞有關的科幻影片;這是講述未來某個時候,人類接觸來自未知宇宙領域事物而發生的一系列超自然事件的電影雖然生命掃描顯示新領域號充滿生命跡象,但在進入新領域號搜尋之後,營救隊發現所有船員均已死亡或消失。此時,新領域號內製造黑洞的核心動力部分發生的震蕩破壞了救援飛船的外殼,營救隊員被迫暫時停留下來。
  • 黑洞能讓我們穿越時空,回到過去嗎?
    最近又在家重溫了一遍星際穿越,片中庫珀前往黑洞附近的行星尋找米勒留下的數據,但遇到了超大海嘯,耽擱了幾個小時,外界也過去了十幾年,焦急的庫珀擔心他的家人,因為他離開的時候,兒女都還小,這一下十幾年過去了,庫珀無法接受,於是詢問身旁的小布蘭德,是否可以通過黑洞回到過去,小布蘭德否決了他的想法,她說時間可以被拉長或壓縮,但無法回到過去。
  • 什麼樣的黑洞神片,敢正面打臉「星際穿越」?
    眾所周知,《星際穿越》觀感再好,也逃不過一個最致命的科學質疑。人進入黑洞後是什麼狀態?真的如電影裡表現的那樣嗎?完全不是。儘管《星際穿越》請來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基普·索恩,——他甚至在《生活大爆炸》中有客串,但電影在探索黑洞深處的秘密時,還是逃不過向藝術「妥協」的命運。從現已掌握的科學去看,《星際穿越》的「黑洞劇情」,屬於[事實錯誤]。
  • 幽靈船船員以人肉為食
    富蘭克林和128名經過精挑細選被選中的船員1845年開始北極探險,尋找傳說中的西北航道,但後來神秘消失。雖然沒人清楚這些船員到底經歷了什麼,專家認為,這些船是在威廉王島附近被冰凍住,船員在看不到任何生的希望後選擇放棄了自己,兩艘船1848年與外界失去聯繫。當時來自當地因紐特人的報告上說,在船員們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吃時,他們選擇用人肉充飢。
  • 黑洞穿越體驗報告|附送《星際穿越》同款黑洞
    黑洞周圍,物質的離心力強到可以抵抗引力,形成一個圓周軌道,物之間的粘滯力導致能量耗散,以電磁輻射出去,這就是吸積盤。吸積盤發出的光子,在能層外可以在準圓軌道中逃逸。由於引力透鏡(時空彎曲,光的測地線彎曲了),我們看到的是兩個圓亮盤,而實際上只有一個。
  • 電影《星際穿越》中若干有趣的科學故事
    劇透警告:本文包含對電影《星際穿越》和小說《2001:太空漫遊》的劇透。 一、人工智慧與太空探索 電影裡,搭載了人工智慧的機器人塔斯(TARS)和凱斯(CASE)承擔了不少重要的工作,協助駕駛宇宙飛船永恆號,與人類船員一起到陌生的星球探險,向人類船員講冷笑話,最後還作為探測器被拋到黑洞中。
  • 聽到中國正遭遇洪災,美國市長寫下了封遺書,直接奔赴抗洪前線
    在中國1998年遭受特大洪災的時候,一位美國的市長只留下了一份遺書,便來到了抗洪前線,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情呢?讓我們來看一看吧。一、1998年的特大洪災1998年的洪災我相信每一個人都了解過,作為百年一遇的洪災,在那場災難之中讓多少的中國人失去了性命。
  • 《黑洞表面》:尋求未知世界是否等同於自我毀滅
    人類作為地球高級智慧生命,一直在尋找開啟宇宙秘密的鑰匙,在無數科學家的研究下,黑洞便成為了其中的一把「金鑰匙」,對它的研究也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的認知疆域。人類進入黑洞中到底會怎樣,或許並非《星際穿越》中一樣可以到達多維空間,在時間與空間中穿行得到善終,而是進入一個未知空間,如《黑洞表面》一般感受最徹底恐懼。
  • 應急科普丨颱風是什麼?
    應急科普丨颱風是什麼?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颱風到底是什麼
  • 英國潛艇未能逞威敘利亞,原來是被「大洋黑洞」纏住了!
    報導稱,對英國核潛艇實施攔截的俄羅斯潛艇來自俄駐敘的塔爾圖斯港,是兩艘被西方稱為「大洋黑洞」的俄羅斯「基洛」級常規潛艇。基洛級潛艇,是前蘇聯於1974年立項研發的一款先進的常規潛艇,由著名的前蘇聯聖彼得堡「紅寶石中央海事設計局」設計,首艇於1979年開工,1982年交付蘇聯海軍,是蘇聯海軍在冷戰中最為優秀的常規潛艇。
  • 《星際穿越》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在任何時刻,不要放棄任何希望,不向現實屈服,要和命運抗爭到底。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2014年上映的歐美科幻大片《星際穿越》。在未來,地球的自然環境惡化嚴重,人類世界瀕臨滅絕。經過與教授和工作人員的交談,庫珀決定與其他航天員一同駕駛飛船去到新出現在土星附近的蟲洞並穿越蟲洞,以找到一顆新的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穿過蟲洞後,他們發現在飛船上度過的一小時相當於地球上的七年。在經過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戰後,飛船上的燃料已所剩無幾,為了減輕主飛船的負重以擺脫黑洞的引力,庫珀駕駛自己的飛船掉入了黑洞中。
  • 《星際穿越》「宇宙奇觀」製作特輯 銀幕首現蟲洞與黑洞震撼畫面
    由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經典科幻燒腦巨製《星際穿越》國內重映定檔8月2日,今日曝光了「宇宙奇觀」版製作特輯及海報。諾蘭聯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首次以最科學的方式在銀幕呈現宇宙蟲洞與黑洞奇觀,造就了影片令人嘆為觀止的震撼視效。
  • 中科院無人艇首次穿越颱風中心,未來颱風能預測了
    預測颱風?我國科學家無人艇成功穿越颱風,未來或將可以精準預測前言:自然災害對於人類的破壞歷是巨大的,不管是地震海嘯還是洪水颱風,因為其不可預測性,災害來臨的時候其瞬間的破壞力讓人類難以招架。如果人類能夠在自然災害來臨之前提前預知災害的信息,做出相應的應對,那麼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小颱風對於人類的破壞。如何精準預測各類自然災害一直是科學家努力突破的科學難題,如今,在預測颱風領域內,我國再次走在了世界前列。
  • 《星際穿越》重映破億: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搜狐娛樂) 1951年,英國詩人狄蘭·湯瑪斯寫下了這首詩,獻給病榻上的父親 《星際穿越》裡反覆出現了這首詩,諾蘭把這怒吼放置進了靜謐無邊的茫茫宇宙中。人類微茫的未來,走向毀滅的眾生,不甘於此的人類意志,和孤獨赴死的先驅,在這首詩的編織下,構建出電影裡最盪氣迴腸的場景。
  • 麥哲倫死後,他的船員都遭遇了什麼?為什麼只剩18人回去了?
    但他一定想不到,自己帶出來的這幫子船員,沒了船長之後,啥都玩不轉了。麥哲倫死後,剩餘的船員又遭遇了菲律賓土著人的「鴻門宴」,損失慘重。他們只好慌不擇路的駕船逃跑,繼續朝著夢想中的香料群島進發。又經過了6個多月的航行,麥哲倫船隊終於到達了滿是香料的蒂多雷小島。
  • 《星際穿越》:第一個真正的電影黑洞
    新上映的科幻大片《星際穿越》吸引了無數影迷的目光,片中對近距離觀察時黑洞呈現的景象進行的準確描述讓影迷們津津樂道。拍攝過程中,《星際穿越》創作人員向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基普-索恩取經。在視效小組的齊心努力下,《星際穿越》成為科幻片史上對黑洞的呈現最具有科學準確性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