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摺疊宇宙關注我們
打開摺疊宇宙,看見跨界未來
科幻、科技、腦洞、哲思
hi,地球上可愛的你
我是一粒宇宙塵埃
我叫 阿塵 Achen
今日關鍵詞
星際穿越重映
Interstellar
截止8月13日,諾蘭的《星際穿越》重映12天,累計總票房突破1億元。
加上2014年上映時的約7.55億元票房,歷史總票房達到了8.55億元。
(搜狐娛樂)
1951年,英國詩人狄蘭·湯瑪斯寫下了這首詩,獻給病榻上的父親——人之將死,最後的怒吼是對命運鏗鏘有力的咆哮。寫完這首詩的三年後,年僅39的詩人在酗酒中猝死,和這詩中的灼熱一樣,燃燒殆盡。
《星際穿越》裡反覆出現了這首詩,諾蘭把這怒吼放置進了靜謐無邊的茫茫宇宙中。人類微茫的未來,走向毀滅的眾生,不甘於此的人類意志,和孤獨赴死的先驅,在這首詩的編織下,構建出電影裡最盪氣迴腸的場景。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老年應當在日暮時燃燒咆哮;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雖然智慧的人臨終時懂得黑暗有理,
因為他們的話沒有進發出閃電,他們
也並不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善良的人,當最後一浪過去,
高呼他們脆弱的善行
可能曾會多麼光輝地在綠色的海灣裡舞蹈,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狂暴的人抓住並歌唱過翱翔的太陽,
懂得,但為時太晚,他們使太陽在途中悲傷,
也並不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嚴肅的人,接近死亡,用炫目的視覺看出
失明的跟睛可以像流星一樣閃耀歡欣,
怒斥,恕斥光明的消逝。
您啊,我的父親,在那悲哀的高處。
現在用您的熱淚詛咒我,祝福我吧。我求您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著名翻譯家、英美文學研究專家巫寧坤譯本)
犀利高智商路線的諾蘭,第一次在電影裡投入了「詩意」,磅礴恢弘,讓人動容。
原詩裡有六個人物,面對死亡發出咆哮:智慧的人、善良的人、狂暴的人、嚴肅的人,父親和兒子。剛好對應了:老科學家布蘭德教授、他的女兒艾米利亞·布蘭德、添亂不少的曼恩博士、墨菲、主角庫珀和兒子湯姆。
在電影裡只出現了這首詩的第一段,但是整部電影的故事發展,剛好就是這六個代表人物在面對絕境時做出的不同選擇,呼應了整首詩的結構。
而整部電影,也像這首詩一樣,層層推進,直到電影中的人物和觀眾,一起走到震撼而深邃的情感高谷。
人性中的美和愛,被巧妙地編織進嚴謹硬核的太空探索歷程裡,最終打動我們的並不是高深的科學原理,而是故事裡的詩性。
末世掙扎、悲涼宇宙、悲壯赴死,《星際探索》在磅礴宇宙敘事裡叩問出複雜人性深處的暖色,嚴絲扣縫地講述了一個溫暖的故事。
在混亂、驚恐、迷茫的時刻,《星際穿越》似乎總能給我們一點勇氣和信念。
你看過幾遍呢?
《星際穿越》的真愛粉
不滿足於被動觀影
這些用愛發電的自製海報
你最喜歡哪個?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老年應當在日暮時燃燒咆哮;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我「在看」良夜裡的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