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悖論:用反網際網路的方式 成企業家第一「網紅」

2020-12-05 金融界

文/何伊凡

來源:盒飯財經

董明珠是中國商界一大風景,如果有一天她突然不再刷屏,你會發現再多的男性荷爾蒙,都塞不滿她留下的空白。悖論在於,她用看似最反網際網路的方式,成了企業家中第一「網紅」。

網際網路精神是什麼?或許有一千種定義,但還是能提煉出幾個關鍵詞,如:包容、平等、 共享、協同、迭代。董明珠幾乎站在了每一個詞的反面,卻能在網際網路世界中活得既有裡子又有面子,這簡直是對網際網路沙文主義者啪啪打臉。

她懟同行。這不奇怪,同行就是用來懟的。奇怪的是她舉起正義的大旗高調實名舉報,6月10日格力電器官方微博發了公開信,同時「@」中國市場監管與國家發展改革委。舉報信措辭很像監管機構:眾多消費者此前曾向我司反饋奧克斯空調價格便宜但耗電量很大的意見,經格力電器實驗室實測,奧克斯部分型號空調產品與其宣傳、標稱的能效值差距較大。

白電是中國最早全面市場化的行業,競爭殘酷,但像董大姐這麼能打的也不多見。她不止一次手撕美的,從何享健時代撕到方洪波時代,把美的稱為「小偷」,罵對方偷的不僅是專利,還有人才。

她懟渠道。前電商時代,國美、蘇寧兩大家電連鎖巨頭控制了空調70%以上銷售通路,偏偏董明珠要和它們分道揚鑣,而且接下私怨。她與國美創始人黃光裕斷交,和蘇寧創始人張近東「對罵」40分鐘。

這些強悍對手依然難以容納她爆炸的小宇宙,於是她決定跨界開懟,首當其衝的是雷軍。

她與雷軍2013年12月12日,在「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有一個「10億賭局」。那是傳統產業最焦灼的階段,就在此前一年同一場活動上,王健林和馬雲打了個一億的賭。彼時大家還在爭論產業趨勢是「網際網路+」還是「+網際網路」,不願走下中心舞臺的貴族與即將上位的新星之間盛行各種賭約,但連旁觀者都知道這不過是巨人的遊戲,不會較真兒。可唯有董雷之間的賭約,總讓人提起——就算所有人都忘了,董明珠也忘不了,她還經常「提醒」一下雷軍。

2014年年底,董明珠在一個企業家論壇上,向剛剛結盟的小米與美的猛烈開炮,稱這是「兩個騙子」在一起,譏諷雷軍「有本事就在手機行業做到第一」,還說:「雷軍走好」。當時我作為活動組織者之一,真擔心雷軍晚上不來了。還好,雷軍如約而至,開口就說:我們希望朋友越多越好,敵人越少越好。

賭約是五年,如今時效已過,不過董大姐意猶未盡。2019年第一季度,小米營收437.5億元,超過格力電器的405.5億元。董明珠在安徽衛視一檔節目上再次對雷軍隔空喊話:既然是5年之約,以最後一年的指標為準,那你差的遠。如果把5年累計加起來,你差的更遠,何況一季度能說明什麼問題呢?

她懟員工。陳春花老師在《激活組織》一書中,曾指出傳統組織結構在網際網路時代暴露出四大弊端:一是嚴格的層級制度降低了工作效率;二是部門之間難以協作;三是知識型員工自主行動自由與自我價值實現受到限制;四是難以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因此組織需要從以下幾點做出改變:第一,以任務團隊結構取代層次結構;第二,不斷調整組織實現目標的方式;第三,組織成員柔性組合而非固化角色與崗位;第四,運用信息技術協調成員之間的關聯而非控制。

董明珠未必認同這些觀點,她依然用剛性十足的方式管理公司,自己有一套「我對員工才是真好」的解讀。2016年播出的《魯豫有約一日大咖行》,董明珠專題裡有多個她叉著腰發火的鏡頭。在會議室中與客人合影時燈光有問題、到樓下發現車還沒準備好、在工廠室內溫差大,這些細節都令她當著客人的面勃然大怒,脫口而出就是「能不能給點飯老子吃」、「不把你們撤了才怪」,魯豫在旁一臉尷尬。

她連多數企業家最不敢懟的人——股東,都照懟不誤。2016年10月28日,格力電器召開臨時股東大會。董明珠當場發火,因為這場格力股東大會是至今為止唯一一次她進場沒有鼓掌的,當然背後深層矛盾並非鼓掌這麼簡單,而是「有些投資者對格力收購銀隆不滿」。控制權是格力電器之痛,也是已接近國企退休年齡的董最大困擾,2019年4月1日,因為格力集團正籌劃轉讓所持有的部分格力電器股權,還引發了新一輪公司控制權之戰。

當舉目四望無人可懟,她會向虛空發招,挑戰所謂的趨勢。她曾表示很反感「虛擬經濟」,覺得90後不願意去實體經濟裡工作,在家開網店,讓這一代人對經濟發展有隱患。不僅是網店模式給實體經濟帶來衝擊,還會給整個社會都帶來了衝擊。2015年,她在《青年中國說》這檔節目上,遇到了北大畢業賣米粉的張天一,那一刻,她母愛泛濫,苦口婆心的勸說:北大畢業卻去賣米粉是對教育資源的嚴重浪費。你應該把米粉店關了,去從事一份用得上自己知識的事業。張天一平靜的回覆:書讀的越多,出學校你的選擇越少,比如今天我賣米粉兒,我就覺得這個我要幹一輩子,那是我選的。

隨便摘幾條她的語錄,你就會理解這位老母親很難進入張天一的世界:

「我從來就沒有失誤,我從不認錯,我永遠都是對的」。

「工作中沒有任何柔情可言,不可能即能把工作做好,又不苛刻、咄咄逼人。和諧是鬥爭出來的」。

「我格力空調不漲價,你其他空調敢漲嗎?

「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工作中沒有柔情,就像打仗一樣,在戰場上能用柔情來解決問題嗎?必須用嚴格的制度和紀律來完成」。

類似細節疊加在一起,你會覺得一個摩擦係數如此之大的人,應該儘量少說話。但錯了,她自己成了格力的第一代言人,頭像出現在了平面、電視、新媒體等各種投放渠道以及各種設備上。2017年格力官網上線了一款「色界」手機,開機照片就是她的頭像。

偶爾使用不當,還會出現下面這種驚悚的效果:

2018年11月21日,在寧波,奧克斯的大本營,一位網友發現董明珠的臉出現在街頭行人闖紅燈曝光臺電子屏幕上,而董明珠本人其時正在珠海。

原來因為她登上了公交車身廣告,寧波剛上線了「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抓拍系統」,對一輛正在沿江東北路由南往北行駛公交車身廣告上她的大頭像進行了誤識別。

不了解董明珠的人,會認為她好出風頭,或者霸道,在格力朱江洪時代結束後,大權獨攬的她終於可以全面放飛自我。實際上她沒這麼幼稚,她是最早IP意識覺醒的企業家,由此成為極少數真正具備粉絲基礎的企業家之一。

在崇尚謹言慎行的中國商界,董這種快意恩仇,「不服就幹,服了繼續幹」的性格,讓她具有極高辨識度,這也是成為企業家IP的重要條件:注意力如此稀缺的今天,憑什麼讓用戶記住你最想傳遞的一面?雖然千人千面,你這一面要更加與眾不同。

圍繞具有強大辨識度的IP,能產生「教主光環」,而辨識度的核心是價值認同。董明珠個人的風格,恰與她希望格力傳遞給用戶的價值點相匹配:她希望告訴外界,董明珠精神就是格力精神,而格力精神就是中國製造精神。像「我給消費者承諾,我可以做世界上最好的產品。」之類的話,其他企業家說來顯得何等空洞,但配合董一貫不容置疑的發言風格,就沒有違和感。即使不喜歡她的人,也會被她的強大氣場碾壓。

當然,多數企業家如果用類似方式打造IP,則是自殺行為。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源,發展也是解答一切問題的根源,這家市值超過3000億的公司,並沒有在她任上表現出疲態。另一方面董強大的自我邏輯根植於她的內心,她在基層銷售崗位時已表現出了這種執著——這個世界永遠有一半在傾聽她說話,而另一半與她格格不入。

相關焦點

  • 董明珠被碩士論文稱「自戀」:企業家當「網紅」其實也有無奈
    正如論文所指:董明珠個人報導數量點格力官網發布新聞總數的33.22%。董明珠也說過「格力是董明珠的,董明珠也是格力的」。所謂樹大招風,個性鮮明、敢做敢說的董明珠當然易引起一些人的反感。然而,除卻個人原因,其實企業家當「網紅」也有無奈的成分。
  • 什麼才是「企業家」?董明珠再出金句,一席話令人沸騰
    生意人、商人、企業家,這三者之間,到底有怎樣的區別呢?有人認為最大的區別就是「格局」。有些人能夠稱之為生意人、商人,卻無法成為企業家,因為「企業家」是一個高級別的稱呼,那麼什麼才是「企業家」呢?近日,董明珠的一席話,似乎給出了答案。
  • 網際網路、高科技領域明星企業家,真能管好富士康嗎?
    自中國製造2025計劃被提出以後,製造業瞬間變得很熱門,鐵娘子董明珠說話經常帶刺兒,直言不諱地抨擊競爭對手,但大家願意原諒她,甚至把她捧成網紅;代工大王郭臺銘也有同樣的性格,說話更是非常有特色,免不了得罪很多人,特別是大陸的媒體,加之,富士康是一個百萬員工的大象企業,局部區域常會出現一些問題
  • 網紅惡搞董明珠?胡斑沒素質?大胃愛麗絲
    李佳琦高曉松做公益要說李佳琦真的是實紅啊,無論誰和他一起直播都會上熱搜,關鍵每次上熱搜還都挺有梗。這不,這次高曉松和李佳琦的狗一起上了熱搜,原來是李佳琦給高曉松塗了口紅之後,狗狗一直盯著高曉松看,無論你怎麼摁住它的頭,她都一直直勾勾地看著高曉松。
  • 三好網何強:「先做大,再做強」是網際網路教育最大的悖論
    作為一名「教育老兵」,何強認為,網際網路教育圈最大的悖論就是「先做大,再做強」。網際網路教育圈最大的悖論——先做大,再做強對於所有教育圈的創業者來說,做大市場和做強產品是每天抓耳撓腮思考的兩個問題。套用網際網路的思維,招生無非就是獲取流量、轉化流量、實現付費的過程。所以教育機構都將很大一部分財力和精力投放到了各種信息渠道上,通過流量聚集目標用戶。對於後者來說,就像網際網路行業經常用的一個詞「試錯」——教育機構在做強產品上,都奉行通過不斷改進微小的錯誤,讓用戶反哺產品,實現快速更新的做法,在不斷迭代中讓產品趨近完美。
  • 董明珠「自戀」阻礙了格力電器的多元化?這個鍋董明珠不背
    1、論文指出董明珠的自戀性格是格力電器多元化失敗的原因論文指出董明珠自戀性格導致格力電器產生內部人控制,並指出了具體的表現方式,第一是董事會權利失衡;第二是向關聯方輸送利益。而對于衡量董明珠的自戀程度上也列舉了三大表現行為:第一是渴望支配性權力;第二是採取冒險決策;第三是固執己見。
  • 一場會議,讓「夢子美學」創始人葉夢子成了網紅
    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為8.54億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1.2%,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催生了大量新業態、新職業。「網紅經濟」、「IP打造」、「直播帶貨」、「自明星」等也成了家喻戶曉的熱門話題。
  • 「網紅」用英語怎麼說?千萬別翻譯成 internet red
    說起「網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伴隨著抖音、快手等等短視頻的崛起,大量的網紅誕生。從開山鼻祖鳳姐、芙蓉姐姐等等,到現在層出不清的各路網紅,影響到娛樂八卦的每一塊陣地。那麼問題來了「網紅」用英語該怎麼翻譯呢?
  • 企業家談企業家精神丨紅螞蟻裝飾集團董事長李榮:在堅守之中追求極致
    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中國江蘇網、新江蘇客戶端聯合推出「企業家談企業家精神」特別策劃,以訪談、署名文章等形式展現企業家的思考與作為。本期「企業家談企業家精神」邀請紅螞蟻裝飾集團董事長李榮談談自己的理解和體會。
  • 網紅主播培訓總教頭所志國:企業自主培養網紅員工 是網紅經濟下的...
    中國最早的網紅、網際網路軟文聖手、清華北大等多所高校的EMBA導師——所志國老師認為,企業必須開展自救。自己培養網紅主播,才是上上之策,也是必由趨勢。一方面,作為企業員工的網紅會更加了解產品,更加專著於產品的話述詮釋;另一方面,公司可以傾力為網紅引流維粉,保證網紅主播的粉絲質量;還一方面,也保證了一些新網紅主播的基本收益,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鑽研話述、風格、銷售。
  • 碩士論文稱董明珠自戀:冒險決策,固執己見,網友:你沒資格評論
    不論臉上的皺紋多深,格力的負面新聞再多,還是抵擋不住董明珠在公共場合揮動手臂,提出犀利的觀點,一直以來,董明珠也都是以霸氣、鐵心腸被大家熟知,新聞也是持續不斷。近日,一篇關於《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以格力電器為例》的論文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文中指出,格力電器CEO董明珠傾向於採取冒險決策和固執己見的「自戀人格」的表現,導致格力電器多元化失敗,使得該公司至今未找到新的增長點,文中多次提到了董明珠自戀,這也是導致格力電器多元化失敗,至今未找到新的增長點的重要原因。
  • 創業板註冊制來了;雷軍公開認輸:再賭5年董明珠大概率輸;證監會...
    一位接近李國慶的知情人士表示,李國慶突襲噹噹的行動意在通過攪亂噹噹股東會和管理的方式,把離婚案、股權分割和噹噹治理方式置於不可調和的聚光燈下,即便最後無法真正控制噹噹,至少要達到平分噹噹股權資產的目的。
  • 摔手機、諷小米,強拉著格力做手機的董明珠為何停不下來?
    說到鐵娘子董明珠,可能她最初高調出現在公眾視野還要回到2013年她和雷軍的十億賭約。國內的企業家裡,有像雷軍那樣形成個人品牌的,如聯想楊元慶、華為餘承東、魅族黃章等,但更多的是像曾經的董明珠那樣在公司做一顆默默無聞的「螺絲釘」。但這位曾長期處於幕後的女企業家,近年來卻頻繁曝光,一刻不願消停。
  • 董明珠的近千億造車棋局有沒有泡沫?
    63歲的網紅董小姐又上頭條了。近日,格力電器發表律師函稱,關於「『董明珠任期將滿或退出格力』等聳人聽聞的『標題黨』文章」,沒有事實依據,以回應此前媒體對董明珠任期的報導。格力電器在新浪微博貼出的「公開律師函」指責「個別網際網路媒體」刊發「聳人聽聞的標題黨文章」、「影響了公司的正常經營活動和股價穩定」、「純屬刊文者捕風捉影,主觀揣測」。
  • 董明珠說:「另一個格力」出現了!
    這正是董明珠所期待的改變。「直播讓外界能夠更清楚地看到格力的一種力量。」董明珠多次表示,格力做直播,為的是向觀眾展示格力的產品而非賣貨。在她走進直播間的強力推動下,「另一個格力」出現了,並為更多消費者所了解和熟悉。   「這(直播)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董明珠透露,明年格力還將在全國範圍繼續直播,第一站目標城市是武漢。
  • 「中國第一網紅」不是papi醬,YouTube或成下個戰場
    全球網紅營銷市場的蛋糕,能瓜分的份額還很大。 中國美女李子柒在視頻中穿著樸素,用天然的方式採摘加工美食,樸實無華的美食製作流程國風濃鬱。她活成了外國人印象裡中國人最美好的樣子。 另一個微博粉絲數可以與李子柒抗衡的國內美食大V日食記也出口海外,但與國內人氣不成正比,在中國區排行榜僅列席44位。
  • 宋楠:董明珠的"銀酸鈦"憑何分得商用車市場?
    本文為電動GO網宋楠重組近1年來董明珠入主珠海銀隆的瑣碎情報,比對董明珠收購「銀隆鈦」;董明珠與王健林(萬達集團)、劉強東(京東網)之間存續的個人關係以及客觀發生的合作項目此時,董明珠遭到格力集團打壓,為了自己的格力電器、為了自己未來出路,都需要完成對珠海銀隆的收購。此時,珠海銀隆已經獲得了董明珠(來自格力電器)的50億元,用於購買零備件和市場開拓的前期資金。如果合作不成,這花出去過半的50億元,都要如數奉還。箭在弦上,董明珠頂著巨大壓力,完成了與珠海銀隆的合作。
  • 食品賽道爆款不斷 但網紅容易「長紅」難
    來源:第一財經食品消費領域正迎來一場新的變革,眾多網紅品牌「橫空出世」。元氣森林、三頓半、鍾薛高等網紅食品的崛起,一方面預示著新時代消費模式的到來;但在另一方面,也引發了人們對其護城河打造的擔憂。網紅食品們想要成為一家真正「長紅」的企業,需要「補課」的地方似乎還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