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最毒只有更毒,新冠病毒同等級的病毒竟然還不少?

2020-12-01 澎湃新聞

原創 黃進 陳劉俊 檢驗醫學網

作者:黃進 陳劉俊

單位:武漢市第四醫院檢驗科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全球累計確診人數已超過1600萬,已成為中國乃至全球公共衛生的重大威脅。

目前,新冠病毒肺炎已被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並按「甲類」傳染病管理;我國將「新冠病毒」暫時按照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類中「第二類病原微生物」進行管理,屬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並明確了相關檢測應當在生物安全二級(BSL-2)或以上實驗室進行,同時需採用生物安全三級(BSL-3)實驗室的個人防護;此外,WHO將「新冠病毒」歸為危險度Ⅲ級(BSL-3)。

源自《柳葉刀》新冠病毒彩色照片

不曾想,如此厲害的讓人們心驚膽戰顫抖半年多的「新冠病毒」,無論在WHO危險度(Ⅲ級)、我國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類(第二類),或是我國傳染病分類(乙類),這「三大排行榜」中,都屬於「第二個危險級別」,細思極恐,那麼不禁想問一句,與「新冠病毒」同等級的病原體還有哪些呢?

本文帶你了解,這個世界除了「新冠病毒」之外,那些曾經也是「乘風破浪」、腥風血雨、轟動一時、讓人敬畏自然的「新冠病毒」同等級病原體。

我國的傳染病與生物安全等級

是怎麼分類的?

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保障人體健康和公共衛生,我國早在1989年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按嚴重程度與上報時效分為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並隨著20多年來國內相關疫情的發展,一直在修訂更新。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根據傳染病暴發、流行情況和危害程度,可以決定增加、減少或者調整乙類、丙類傳染病病種並予以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在「乙類」傳染病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這三種傳染病雖被納入乙類,但可直接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生物安全等級分類

生物安全是國家整體生物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WHO《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我國的《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與即將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病原微生物可根據致病性與危害程度分為四類。

有點類似武俠中「百曉生」的「兵器譜與人物排行榜」,按照病原體種類分為病毒等四類(四大門派),按危害程度(武力值)將各類病原體(各門各派弟子)也分為「一、二、三、四」類(見下表),詳細信息匯成了一部經典流傳的《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

《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

我國為了加強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規範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根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我國進一步制定了《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詳細記錄了各類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等級與實驗所需安全防護等級。

本篇主要介紹《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中與新冠病毒同等級的「第二類」的病原微生物裡的「病毒類」。

因病毒培養與動物感染實驗所需的生物安全防護等級要比其餘的相對要高一些,例如未經培養的材料進行核酸檢測只需要在生物安全二級(BSL-2)實驗室開展,但也需要進行生物安全三級(BSL-3)實驗室級別的個人防護,但涉及病毒培養和動物感染實驗則必須在BSL-3或以上級別實驗室進行,個人防護級別也是隨之提高。

以下是所有「第二類」病毒,主要可以分為幾個大科:

一、 布尼亞病毒科(17種)

在布尼亞病毒科中,我們可能會相對比較熟悉的是引起腎症候群出血熱的「漢坦病毒」,這是一種有包膜分節段的負鏈RNA病毒,主要可分為三種:引起漢坦病毒肺症候群(HPS),另一種引起漢坦病毒腎症候群出血熱(HFRS)和其他漢坦病毒。HPS主要流行於美國,中國雖未發現,但有發生的可能。HFRS即中國常見的腎症候群出血熱,腎臟是早期原發性損傷器官,病毒是腎損傷的直接因素。

二、 披膜病毒科(9種)

三、 黃病毒科

我們常見的乙型腦炎病毒(JEV)屬於黃病毒科。主要症狀為高熱、頭痛、嘔吐、昏睡、痙攣等。重症者可周身高燒、抽搐不止、腦水腫、呼吸或循環衰竭而死亡,部分患者留有後遺症。消滅蚊子孳生地,並撲滅越冬蚊和新生成蚊是預防乙腦的關鍵。豬是乙腦病毒的主要中間宿主和傳染源,在乙腦流行季節前,應對豬進行預防注射,可有效地降低乙腦發病率。人體接種疫苗可提高對乙腦病毒感染的抵抗力,對預防乙腦也有良好效果。

四、 痘病毒科

五、 彈狀病毒科

狂犬病毒(RV)就屬於彈狀病毒科狂犬病毒屬。外形呈彈狀,核衣殼呈螺旋對稱,表面具有包膜,內含有單鏈RNA。是引起人畜共患的狂犬病的病原體。主要是通過破損的皮膚和黏膜感染;還可以經過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在接觸狂犬病後很快進行有效治療或疫苗接種可以防止出現症狀和死亡。急救程序包括立即用肥皂和水、洗滌劑、聚維酮碘消毒劑或可殺死狂犬病毒的其他溶液徹底衝洗和清洗傷口15分鐘以上[3] 。

六、 逆轉錄病毒

愛滋病毒(HIV),即引起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AIDS)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於1981年在中美洲首次發現。HIV在感染後會整合入宿主細胞的基因組中,而目前的抗病毒治療並不能將病毒根除。HIV的傳播方式主要有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HIV感染者是傳染源,但是握手,擁抱,接吻,遊泳,蚊蟲叮咬,共用餐具,咳嗽或打噴嚏,日常接觸等不會傳播。

七、 小RNA病毒科

其中,脊髓灰質炎病毒可侵犯中樞神經系統,損害脊髓前角運動神經細胞,導致肢體鬆弛性麻痺,引起脊髓灰質炎,因多見於兒童,故又名小兒麻痺症。目前尚無特異的治療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的藥物,對該病的控制主要依賴於疫苗的使用。

該疾病傳播廣泛,曾於1955年在國內暴發。顧方舟先生(2019年辭世,享年92歲)以身試藥並用剛滿月的兒子做試驗,成功研製出液體和糖丸兩種活疫苗,用一顆糖丸守護全中國所有孩子,使數十萬兒童免於致殘,不少人至今仍記得兒時糖丸的味道。這位為脊髓灰質炎的防治奉獻了一生的老人,值得全國人民的尊重和讚美!

八、 正粘病毒科

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禽類(家禽和野禽)傳染病。可以表現為輕度的呼吸道症狀、消化道症狀,死亡率較低;或表現為較嚴重的全身性、出血性、敗血性症狀,死亡率較高。根據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以將禽流感分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無致病性禽流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H5N1和H7N7為代表)也曾在我國流行,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並納入甲類傳染病管理,但隨著對疾病的認識和治療,根據傳染病暴發、流行情況和危害程度已解除甲類管理,歸回乙類管理。

九、 其他

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正式確認冠狀病毒的一個變種SARS是引起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非典型肺炎)的病原體這是一種起病急、傳播快、病死率高的傳染病,被傳染的病人多數都與患者直接或間接接觸,或生活在流行區內。

研究報導,如今的「新冠病毒」和之前的「非典病毒」是「平行的」,都屬於冠狀病毒科,與SARS病毒有79.5%的相似度,也被納入了危害程度分類第二類病原微生物管理。

病毒之外的新冠病毒

同等級的病原體還有嗎?

以上介紹了這麼多,都是「第二類病原微生物」分類中的「病毒類」,然而「第二類」除了「病毒類」外,還有「朊病毒」、「細菌、放線菌、衣原體、支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真菌」等其他三大類,這些病原體也都不容小覷。

看似離得很遙遠的危險病原體,但其實離我們也很近。例如,在「第二類病原微生物」的「細菌」中,鼠疫耶爾森菌(Yersinia pestis,俗稱鼠疫桿菌)可導致一種人獸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烈性傳染病——鼠疫,是我國法定的甲類傳染病,傳染性強,病死率高,易釀成大流行。

北京時間2020年7月3日,剛果(金)伊圖裡省政府宣布,該省Djugu地區出現腺鼠疫疫情。7月5日,據我國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溫更鎮1名牧民確診為腺鼠疫病例。

生物安全警鐘長鳴,敬畏自然,構建人類未來,攜手應對新冠病毒等各類疫情將是未來全球合作的大勢所趨。

雖有幸生而為人,也不要以萬物靈長為自居,正是這種妄自尊大的想法,才阻礙了人的進步,我們只是天地萬物中的一份子,是萬物所長於一身,最終也將融於萬物。

【參考文獻】

1.世界衛生組織(WHO)官網(https://www.who.int/zh)

2.《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WHO,2004年第三版)

3.《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

4.《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

5.《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原標題:《沒有最毒只有更毒,新冠病毒同等級的病毒竟然還不少?》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為何比SARS病毒傳染性更強?這個展覽帶你揭秘病毒
    目前已知最小的病毒為口蹄疫病毒,直徑僅7~23納米;目前已知最大的病毒為潘多拉病毒,直徑達到1~1.5微米。「細菌的直徑平均是病毒直徑大小的十倍以上。如果把人體比作足球場,細菌就是球場上的足球,病毒則是足球上的五邊形。」病毒有多大?新冠病毒為何比SARS病毒傳染性更強?因為病毒是一種介於生命體和非生命體的中間狀態,自身無法進行新陳代謝、自主生長和繁殖。
  • 同等級的毒鬥羅與比比東相比,誰的武魂品質更高,毒更強?
    而漫迷對於毒鬥羅的評價就比較有意思了,那就是最弱封號鬥羅,且沒有之一。首先從外界固有印象作比較,毒鬥羅就已經處於下風,但不管怎麼說毒鬥羅的毒,殺傷力確實是全大陸確是屈指可數的強。有意思的是,比比東生平最引以為傲的也是她的毒,因此有不少漫迷就會有這樣的一個疑問,那就是在同等級情況下,比比東與毒鬥羅的毒到底誰更強,誰的武魂品質更高。眾所周知,比比東是雙生武魂擁有者,她的武魂分別是死亡蛛皇與噬魂蛛皇,是魔蛛中的蛛皇,也是昆蟲類魂獸中的帝王,因此相較於毒鬥羅的碧磷蛇皇,比比東武魂自然是更高一籌!
  • 中科院:新冠病毒受氣溫影響相對較小,康復者慢性帶毒可能性極低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4月2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陳鼎)在4月23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施一表示,新冠病毒對溫度、紫外線、醫用酒精、含氯消毒劑等較敏感。
  • 新冠病毒十大未解之謎--中國數字科技館
    雖然人們對新冠病毒的了解越來越多,但是其實還有很多未解之謎,有一些謎題解決起來可能還很困難。然而,新冠在南半球的蔓延讓這個說法失去了依據。當然,南半球的疫情明顯要輕很多。疫情最為嚴重的北半球夏天未至,新冠肺炎在夏季是否會消失也有待驗證。  3  新冠病毒明年會再來嗎?  當年的SARS只流行了一季,之後再沒有出現。新冠肺炎也會如此嗎?今年秋冬時會不會捲土重來?也是未知。由於新冠病毒比SRAS病毒毒性弱,傳染性強。
  • 病毒在變異,新冠疫苗出現可怕的ADE效應咋辦?
    2新冠疫苗到底有多少種?當前,新冠疫苗主要有5種類型,包括滅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組蛋白疫苗、非複製型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ADE效應是指疫苗產生的抗體不僅沒有抵抗病毒,而是協助病毒進入靶細胞,反而提高了感染率。這是一種會導致疫苗失敗的嚴重不良反應。新冠病毒在臨床應用中是否會出現ADE效應,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5新冠病毒屬於單股RNA病毒,由於複製時缺少校正機制,相對更容易變異。
  • 終於還中國一個清白!新冠病毒起源於印度?《柳葉刀》發現新線索
    然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在全球持續蔓延了數月,但是仍舊有著大量的民眾將新冠病毒的爆發看成是中國的過錯,中國的國際形象也因此受到了不少的影響,即使中國一直都在為全球抗疫做出巨大貢獻,也很難以得到許多民眾的認可。
  • 清華等團隊從蝙蝠「百毒不侵」中找答案:發現新冠病毒抑制劑
    蝙蝠是「百毒不侵」的天然病毒蓄水池,它們為什麼攜帶大量病毒卻免受其害?人類是否可以從這裡尋求一條對付多種病毒的普適性思路?研究團隊最終發現宿主蛋白MTHFD1的抑制劑carolacton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複製。他們認為,該研究成果不僅能助力新冠病毒藥物研發,有力抗擊疫情,更為人類未來抗擊突發病毒流行打下基礎。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譚旭研究員和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王林發教授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 新冠病毒是否來自三文魚?冤枉蝙蝠了?
    近日,北京連續出現新發病例,新發地市場從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病源指向來自國外,引發民眾對三文魚傳播病毒的擔憂。多地也加強對肉類、生鮮、水產品和冷凍類食品的監管排查。 一夜之間,北京各大超市的三文魚遭緊急下架。隨著而來的是,民眾紛紛熱議:三文魚到底會傳播新冠病毒嗎?
  • 這年頭還有比「新冠」更狡猾的毒
    對於新冠病毒想必你一定想用兩個字來評價:狡 猾!分分鐘讓人一個頭兩個大可萬萬沒想到這年頭竟然還有一種「毒」比新冠還狡猾!醫生覺得痛心又無奈,私底下都把它稱為最貴的蘑菇,一顆值萬金。他們打從心底地希望,更多人能看清它的真面目,不再被這種狡猾的蘑菇所欺騙——致命鵝膏,俗稱「白毒傘」,長著一副人畜無害的鄰家女孩的模樣,「穿鞋、戴帽、穿裙」,苗苗條條,白白淨淨。但它的「內心」卻比容嬤嬤還歹毒。
  • 抗疫滅毒聯合行動:聯合舉辦新冠病毒臨床檢測在線培訓,全國近萬人...
    昨日,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與抗疫滅毒聯合行動倡議發起方等聯合組織一線臨床檢測的專家,通過網際網路直播的方式,開展了關於新冠病毒臨床檢測的在線培訓。培訓吸引了全國各地公立醫院、第三方檢測機構的一線臨床檢測人員近萬人參加,為提高新冠病毒檢測水平和生物安全防護水平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有力地支持了全國抗疫工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面對檢測任務繁重、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廣大醫務人員始終堅守在工作第一線,對病例樣本開展病毒核酸檢測和基因測序工作。
  • 新冠病毒是實驗室造出來的嗎?科技還沒有那麼發達!
    很多關於新冠病毒的流言傳播於世界,其中很多人認為新冠病毒是實驗室造出來的,用來搞病毒戰的。一些美國人認為病毒是中國實驗室造的,一些中國人又認為是美國實驗室造的。兩家都找出了一些看似合理的證據。是不是真的呢?大家還是出門戴口罩,聽我慢慢嘮吧!
  • 讓結構生物學家頭痛的病毒們:千毒千面,它們為啥長得這麼不一樣
    圖源:李賽團隊 引 言 近期,清華大學李賽團隊利用冷凍電鏡解析了新冠病毒結構,為人們理解新冠病毒提供了直觀的認識。在下面的這篇文章中,李賽不僅介紹了新冠病毒的結構研究,還解讀了新冠病毒所屬的囊膜病毒的結構研究。
  • 伊波拉病毒捲土重來,它到底有多毒?
    據世界衛生組織網站報導,當地時間3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剛果(金)姆班達卡市暴發的新一輪伊波拉疫情中,已發現8例病例,其中4例死亡。這是自1976年以來剛果(金)第11次發生伊波拉疫情。在人類遭受新冠「清洗」之際,謎一樣的伊波拉神秘歸來……它到底有多毒?
  • 《阿瑞斯病毒》毒木箭怎麼得 毒木箭獲取辦法詳解
    導 讀 阿瑞斯病毒毒木箭怎麼得,阿瑞斯病毒中毒木箭是二星武器,也是前期打屠夫BOSS最好的武器,下面雨落就為大家帶來阿瑞斯病毒毒木箭的製作方法
  • 啟動子與新冠病毒的對話
    新冠病毒:前輩好!很榮幸能與您對話。啟動子:哈哈,叫我前輩心領了。從我的化學本質說,我是DNA片段,是眾多轉錄因子的統帥,是施工合成蛋白質的首席總工程師,包括合成你的外殼S蛋白。先是非典病毒、伊波拉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病毒鬧,現在你又出來鬧,把整個世界鬧了個天翻地覆,有沒有完啊?新冠病毒:你應該問人類怎麼啦?他們遵循了老子所說的&34;了嗎?人類自以為是地球的主宰,聲稱要改造大自然。
  • 新冠病毒會不會與人類長期共存
    病毒因為歷史上的病毒除了SARS病毒外,還沒有一種病毒自動消失。但也有人指出,新冠病毒是RNA病毒,RNA是單鏈,更容易發生變異,因為如果是DNA雙鏈病毒,它的另一條鏈在病毒在複製時會進行糾錯,而RNA病毒不會。那麼,它常常通過變異會變成什麼樣呢?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只有那些最適應環境的物種才能生存下去。病毒無法獨立生存,必須要寄生在有生命活性的細胞內才能繁殖複製,延續自己的基因。
  • 美國出現致命毒蚊子,和新冠病毒非常相似,2020註定不是平凡年?
    近日,美國發現一種攜帶致命病毒的毒蚊子,這個病毒叫「西尼羅河」病毒,這種病毒的致死率非常高。現在的美國可以說是內憂外患了,一面是新冠疫情問題,一面是抗議騷亂問題。面對兩大難題的美國,新的危機又來了!這種蚊子的可怕之處,除了它的致死率很高以外,還有一個就是它的症狀跟新冠肺炎特別相似。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給人造成誤解。蚊子可以算得上是所有動物裡對人類危害最大的一種。據統計,蚊子每年咬死數百萬人以上。這個數據聽起來很可怕,就是因為它傳播向瘧疾這種致命性病毒。面對這一難題,美國就和英國的一家公司準備合作。準備在今年夏天釋放一批培養好的基因變異蚊子。
  • 結構生物學家之痛:愛滋、新冠等囊膜病毒,為何長相如此不同?
    圖源:李賽團隊 引 言 近期,清華大學李賽團隊利用冷凍電鏡解析了新冠病毒結構,為人們理解新冠病毒提供了直觀的認識。在下面的這篇文章中,李賽不僅介紹了新冠病毒的結構研究,還解讀了新冠病毒所屬的囊膜病毒的結構研究。
  • 新冠病毒變異疫苗還有用嗎 院士專家及疫苗企業這麼說
    成千上萬的突變已經出現,但只有極少數可能是重要的,並以可察覺的方式改變病毒。目前只能說這個新出現的N501Y與新近出現的英國東南部爆發有關,也沒有發現感染後的疾病更為嚴重。採取更為嚴格的防疫等級,還是為了避免醫療擠兌的發生。至於病毒變異對疫苗的影響,張文宏表示,目前疫苗會產生針對S蛋白許多區域的抗體,一個單一的突變降低疫苗的效力可能性不大。
  • 10月19日「毒藤」和「系統殺手」木馬病毒
    江民今日提醒您注意:在今天的病毒中Trojan/PSW.QQTen.m"毒藤"變種m和Trojan/PSW.QQPass.xif"QQ大盜"變種xif值得關注。特徵描述:Trojan/PSW.QQTen.m"毒藤"變種m是"毒藤"盜號木馬家族中的最新成員之一,採用"Borland Delphi"編寫,是一個由其它惡意程序釋放出來的DLL功能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