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新冠病毒受氣溫影響相對較小,康復者慢性帶毒可能性極低

2020-12-05 瀟湘晨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4月2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陳鼎)在4月23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施一表示,新冠病毒對溫度、紫外線、醫用酒精、含氯消毒劑等較敏感。

施一介紹,新冠病毒是一種囊膜病毒,相對來說,對溫度是比較敏感的,氣溫升高是不利於病毒存活的。但是,不同的病毒傳播方式不一樣,通過空氣傳播的病毒相對容易受到氣溫的影響,而新冠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等方式進行傳播,這種傳播方式受氣溫的影響相對小一些。「我們也注意到,南半球的國家目前處於夏秋季,天氣比較炎熱,但是新冠疫情依然持續發生。最終情況如何,我們需要進一步觀察。」

施一同時表示,目前未發現新冠病毒具有高變異性,因此疫情常態化可能性不大。針對新冠肺炎是否會變成慢性病的問題,施一介紹說,「從研究和臨床實踐看,目前所知新冠病毒主要在呼吸道複製,慢性攜帶不太可能。從引起『非典』和中東呼吸症候群的兩種冠狀病毒來看,與其同類,但尚未觀察到感染者持續帶毒。從我國幾萬名新冠肺炎恢復者來看,也未觀察到長期帶毒的跡象。因此,目前的知識認為,個體感染新冠病毒後長期帶毒的可能性極小,現階段也尚未得到其慢性化的免疫學和病毒學研究證據。」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中科院專家:目前所知新冠病毒主要在呼吸道複製,慢性攜帶不太可能
    關於新冠肺炎疫情何時結束,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雖然中國付出巨大的努力,已經有效控制了疫情。但只要疫情在世界範圍內存在,疫情對人類的威脅就不能解除,疫情很難說在短期內結束。關於新冠病毒是否會像流感病毒一樣常態化流行,有專家認為,這種可能性有,但是發生概率比較低。
  • 中科院專家:新冠病毒主要在呼吸道複製 慢性攜帶不太可能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施一4月23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從目前的研究和臨床實踐看,目前所知新冠病毒主要在呼吸道複製,慢性攜帶不太可能。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施一圖片來源:中國網他說,從其同類的兩種冠狀病毒,比如引起非典和中東呼吸綜合症的兩種冠狀病毒,尚未觀察到感染者持續帶毒,從我國幾萬名新冠恢復者來看,也未觀察到長期帶毒的跡象。
  • 專家:新冠病毒主要在呼吸道複製 慢性攜帶不太可能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施一4月23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從目前的研究和臨床實踐看,目前所知新冠病毒主要在呼吸道複製,慢性攜帶不太可能。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施一圖片來源:中國網  他說,從其同類的兩種冠狀病毒,比如引起非典和中東呼吸綜合症的兩種冠狀病毒,尚未觀察到感染者持續帶毒
  • 較真丨有報導稱新冠病毒能在康復者體內存留數周但傳染力變弱,該...
    查證者:韓越丨劍橋大學病毒學博士後一、原研究到底說了什麼3月5日,有報導稱「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能在康復者體內存留數周,但傳染力變弱」。乍一看,大多數人可能會理解為——雖然患者已經康復了,但是患者自身還會攜帶一定數量的病毒,而這種狀況可能維持數周,在這數周的時間內,康復者還存在將病毒傳染給身邊人的風險,但是風險較低。情況真的是這樣嗎?這篇2月27日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的論文,內容只有一頁。文章的原意為:四名中國的醫護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被新冠病毒感染,為輕度或中度患者。
  • 新冠復陽原因找到了?終身帶毒還是二次感染?會傳染嗎?真相沒這麼...
    新冠患者會終身帶毒嗎?會傳染嗎?中國一項最新研究或許能幫助我們找到答案。01 康復患者為何復陽?此前央視曾報導:武漢出現了30多名常陽患者,但沒有提到能不能從這些患者的樣本裡分離出活病毒,所以也不能確認常陽患者是不是仍然有傳染性。但復陽患者和常陽患者都暗示了部分康復患者「長期帶毒」的可能性。這不禁讓人想起一個傳奇故事:傷寒瑪麗。
  • 新冠復陽原因找到了?終身帶毒還是二次感染?會傳染嗎?真相沒那麼簡單
    新冠患者會終身帶毒嗎?會傳染嗎? 中國一項最新研究或許能幫助我們找到答案。 01 康復患者為何復陽? 此前央視曾報導:武漢出現了30多名常陽患者,但沒有提到能不能從這些患者的樣本裡分離出活病毒,所以也不能確認常陽患者是不是仍然有傳染性。但復陽患者和常陽患者都暗示了部分康復患者「長期帶毒」的可能性。
  • 未感染人群體內竟存在新冠病毒特異性T細胞,SARS康復者也...
    這項研究結果表明,感染和暴露於新冠病毒會誘導持久的記憶T細胞,這可能有助於當前新冠大流行的管理以及針對COVID-19的疫苗開發提供幫助。為了對T細胞免疫有個全景認知,該團隊分析了新冠肺炎康復者、SARS康復者和未感染者的T細胞對新冠病毒的反應。
  • 新冠康復者再次感染 靠疫苗終結病毒只是幻想?
    據中新社香港8月24日消息,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歐洲返回香港後,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該患者是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屬全球首例。消息一出,不少人再次「心驚驚」。為什麼會再次感染?在研發的疫苗還是否有效?
  • 新冠病毒出現D614G變異,是否會毒性增強、使疫苗失效?
    關於新冠病毒變異的話題來自近日報導:印度研究團隊從1536個樣本中發現了73個新冠病變異株;馬來西亞研究者在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確認了4例D614G變異株,該變異株的傳播能力可能是一般毒株的10倍。 其實,早在今年4月和7月,已有相關學術論文針對新冠病毒的變異進行了詳細且系統的報導。研究鑑定出基因變異位點,並討論了變異帶來的潛在危害。
  • 香港一新冠肺炎康復者二次感染細節 詳細情況曝光
    香港一新冠肺炎康復者二次感染細節 詳細情況曝光  8月25日,香港大學研究團隊有關「全球首例新冠肺炎康復患者二次感染」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  對於公眾普遍擔憂新冠肺炎疫苗有效性和持久性的問題,杜啟泓回應稱,目前研究團隊仍在對二次感染的病毒進行分離培養,尚未確定病毒的傳染性,因此該個案對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有何具體影響,還需進一步研究。  不過他說,該病例已說明,從首次感染新冠病毒至康復幾個月後,康復者仍有可能再次受到感染,即新冠病毒像其他引起普通感冒的人類冠狀病毒一樣,持續在全球人群中存在,仍是有可能的。
  • ...多國知名醫學專家聯名支持中國科學家;新冠肺炎康復者捐血漿享...
    每經編輯:步靜1丨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完全存在與新冠病毒長期共存的可能央視新聞頻道《新聞1+1》今日疫情分析,主持人白巖松連線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對於是否有可能要做好與新冠病毒長期共存的準備,王辰表示,像這個病(新冠病毒)我們就是說有可能轉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樣長期在人間存在的病。這種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對此我們要做好準備。
  • 中科院專家:疫情很難說在短期內結束
    關於新冠肺炎疫情何時結束,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雖然中國付出巨大的努力,已經有效控制了疫情。但只要疫情在世界範圍內存在,疫情對人類的威脅就不能解除,疫情很難說在短期內結束。關於新冠病毒是否會像流感病毒一樣常態化流行,有專家認為,這種可能性有,但是發生概率比較低。
  • 氣溫升高了,病毒會怎樣?答案在這裡
    常見呼吸道病毒一般是秋冬季節活躍,夏季相對沉寂。2003年的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疫情也是天氣轉暖後退去。隨著居住著地球上約90%人口的北半球進入夏季,最早於2019年冬季報告的新冠病毒傳播是否會因氣溫升高而得到遏制?
  • 別慌,讓我們弄清新冠變異病毒是怎麼回事
    「有一部分原因是病例越多,病毒變異的可能性就越大。」格拉斯哥大學CVR病毒研究中心教授David L Robertson對《第一財經》YiMagazine說,「但這不是說病毒正在改變對突變的耐受性。在進化樹中,這個比率是相當穩定而且緩慢的。」「我們認為英國乃至南非的新變異病毒與慢性感染有關,因為它們似乎在短時間內積累了相對高數量的突變。」Robertson說。
  • 獨家|武漢一線醫生解讀治癒者「復陽」:新冠病毒會變成B肝或C肝...
    疾病早期甚至在潛伏期均可能存在極高的傳染性,新冠病毒的擴散速度度可能是非常高的。21新健康:新冠病毒的毒力是不是會逐代減弱?吳超:有些病毒感染的疾病是有逐代減弱特徵的。21新健康:新冠病毒是否會像流感病毒一樣長期存在?還是會變成像B肝一樣的病毒,在人體內長期攜帶?吳超:此次新冠病毒是第7個可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冠狀病毒家族裡,除了SARS、MERS的影響比較大,其他影響都較小。
  • 沒有最毒只有更毒,新冠病毒同等級的病毒竟然還不少?
    源自《柳葉刀》新冠病毒彩色照片不曾想,如此厲害的讓人們心驚膽戰顫抖半年多的「新冠病毒」,無論在WHO危險度(Ⅲ級)、我國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類(第二類),或是我國傳染病分類(乙類),這「三大排行榜」中,都屬於「第二個危險級別」,細思極恐,那麼不禁想問一句,與「新冠病毒」同等級的病原體還有哪些呢?
  • 乘坐飛機,被感染新冠的概率極低
    你還在擔心乘坐飛機,會有被感染新冠肺炎的危險?美國國防部的一項調查試驗顯示,你的擔心,也許時杞人憂天了。美國國防部15日發表的調查報告書顯示,在飛機內被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非常低,危險度幾乎趨於0。這對於航空公司來說,絕對是一個好消息。
  • 「韓國新冠病毒死亡率低歸功於辣白菜」法國研究人員的研究頗有趣
    而韓國在抗疫以來,相對較低的死亡率不止一次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對此,法國研究小組展開研究,並得出一個有趣的結論:發酵過的白菜有助於抑制病毒,泡菜在韓國抗擊新冠的過程中起到了「孝子」的作用。在人的細胞膜中,存在一種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這種酶就好像指引病毒侵入細胞的一道『關口』,當人體一旦感染新冠病毒,ACE2就成了病毒的受體,新冠病毒與其結合後會滲透到細胞中去。而發酵的白菜正有減少ACE2數值的效果,從而抑制病毒的擴散,降低死亡概率。
  • 受極低高壓影響 伊春市氣溫創歷史最低
    受極低高壓影響 伊春市氣溫創歷史最低 2021-01-08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學術頭條:康復者血漿可清除新冠病毒,瑞德西韋同情用藥結果發布...
    文章報導了SARS-CoV-2病毒的轉錄組及RNA修飾,為研究病毒的生命周期和致病機理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同時也為疫苗的研製和開發提供了方向。一劑康復者血漿可迅速清除新冠病毒!上海瑞金醫院等發表10例重症患者療效康復者恢復期血漿被視為有潛力的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搶救療法之一,中國衛健委和美國FDA都已允許在危重症患者中採用這一療法,但其潛在臨床益處和風險仍有待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