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前謀劃,確保「倉等糧」
安溪縣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是典型的嚴重缺糧和糧食主銷區,被列入全省標準化倉容不足的縣(市)且現有糧食倉庫簡陋陳舊,設施落後,嚴重威脅著糧食安全保管。2016年莫蘭蒂颱風,簡陋安溪縣儲備糧庫在風雨中岌岌可危。面對著這個刻不容緩的糧食安全問題,安溪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把中心糧庫二期項目列入當年度重點攻堅項目,計劃通過建設高標準、高規格的現代化糧倉,進一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但項目立項後,項目卻遲遲未開工,在得知該情況後,該行迅速找到項目業主了解情況,原來該項目建設地點位於山坡,土方建設量大,原規劃資金遠遠滿足不了項目實際建設需求,但由於項目收益低、補貼少、回報率低,遲遲未獲得銀行的貸款承諾,導致這關乎百萬安溪人的民生工程可能因為資金問題擱淺。安溪支行了解相關情況後,積極走訪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表達熱情支持地方糧食安全建設的願望,政銀雙方即達成一致,安溪縣中心糧食儲備庫二期建設項目申報工作迅速開展。
二、精心策劃,助力「建好倉」
面對融資政策的調整,現成的管理模式借鑑有限,為了使信貸資金儘早獲批投放顯效,該行上下協調、聯合行動。
快速組建調查小分隊,鑽研建倉貸款政策文件,嚴謹科學地分析了項目的政策、成本、前景及收益,合理分工,井然有序地收集整理材料,採取「五加二、白加黑」工作法,提高辦貸效率,從項目策劃、評估到貸款審批落地,僅用時20天,並於當日實現首筆投放,更為經濟的政策性信貸血液的注入,有效緩解本項目資金壓力,使項目得以順利開工,為安溪縣糧食保管環境「輸了氧、打了氣、加了油」。
三、主動作為,全力「守好糧」
「看著這一座座現代化標準化糧倉,我仿佛已經看到了傳送帶鄭源源不斷地把糧食運進庫內,糧庫內滿是金色的穀物,」中心儲備庫倉管員介紹說。據悉,糧倉預計於8月正式啟用,代替80年代建成的湖頭庫區,用於存儲今年輪入的儲備糧,項目建成後,安溪縣總庫容量將達到5.65萬噸,將改變我縣的儲糧條件,確保我縣糧食儲存質量,對我縣穩定糧食供應、應對自然災害、保障區域糧食安全發揮重要作用,同時為今年泉州市增加儲備規模提供了條件。
該項目的落地,標誌著安溪縣糧食安全跨上新的臺階,該項目僅僅是安溪農發行認真貫徹關於「要扛穩糧食安全這個重任。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精神的縮影。據悉,該行成立以來,把糧食安全作為業務發展的重中之重,優先安排信貸規模支持縣級儲備糧增儲、輪換資金需求,累計發放10.26億元糧食貸款,輪入輪出糧食40萬噸,支持當地一期、二期糧庫建設,確保國家需要時「調得動,用得上」,傾力保障地方儲備糧安全。(林鑫焱)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自東方網企業宣傳資訊財經快訊,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