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試驗船完美驗證七大關鍵技術,鋪就太空新天路

2020-05-08 北京日報客戶端

這次任務的主要目標就是驗證新一代載人飛船方案的正確性。據了解,為了驗證更多的技術和設備,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製團隊為試驗船安排了高密度的飛行事件。在軌飛行過程中,試驗船要完成數十個關鍵動作,開展多項搭載試驗,可以說每一分鐘都安排得滿滿當當。從5月5日成功發射,到5月8日安全返回,試驗船表現完美。對五院而言,他們最關心的、關係到任務的成敗的7項關鍵技術一一得到驗證,為下一階段的新飛船研製指明了方向。

揭秘!試驗船完美驗證七大關鍵技術,鋪就太空新天路

前期試驗照片

1.首次採用的國際上推力最大的單組元無毒發動機成功完成首秀。

該發動機使用的HAN 推進劑具有無毒、無汙染、低冰點、密度大、比衝高和使用維護成本低等優點,後續將全面替代現有推進劑,進一步提高航天員的安全性。

2.首次採用的國內目前空間飛行器用的最大容積表面張力貯箱表現完美。

這一貯箱採用鋁合金內襯+複合材料纏繞結構,裝載量更多,能為試驗船提供更大的軌道機動能力。在軌飛行期間,試驗船輕鬆完成了多次變軌,進入了大橢圓軌道,為大再入角高速再入返回創造了充分條件。

3.更加全面的綜合電子系統不負所托。

任務過程中,該系統出色完成了整船總線管理、時間系統管理、數據存儲、觸點信號處理,以及熱控管理等功能,讓飛船的運行更高效。

4.更加智能的自主軌控技術發揮出色。

在軌運行期間,姿控發動機進行姿態控制,保持了三軸對地姿態以及變軌和制動期間的姿態穩定性;軌控發動機實現多次變軌,並成功執行返回制動,精準操控著試驗船完成太空飛行。

5.首次採用的新型防熱結構與材料經受考驗。

整個防熱結構在重量同比降低超過30%的基礎上,保持了極高的防熱效率。採用的新型輕質防熱材料不僅承受住了再入返回過程中上千度的高溫燒蝕,守護了返回艙的安全。而且防熱結構首次採用可拆卸更換設計,能夠有效提高可重複使用率。返回後只需進行一次「體檢」,更換一套新的防熱結構,返回艙就又能投入下一次任務。

6.首次採用的群傘氣動減速和氣囊著陸緩衝技術護航回家路。

揭秘!試驗船完美驗證七大關鍵技術,鋪就太空新天路

群傘減速模擬圖

返回艙進入大氣層,到達指定高度後,2具減速傘和3 具主傘依次打開,成功將返回艙的速度從「飛機飛行速度」降為「汽車市區行駛速度」;落地之前,6個氣囊充氣打開,幫助艙體平穩「軟著陸」,最大程度保證了返回艙的安全、完整回收。

7.量身定製的在軌數據獲取系統為未來研製提供科學支撐。

任務期間,該系統通過多種傳感器網絡,獲取了船箭分離衝擊載荷,以及運載發射、在軌飛行和返回著陸過程的載荷環境;通過測量返回艙大底和側壁表面特徵點的壓力和溫度,獲取了返回艙高速再入過程的氣動力和熱特性參數。這些寶貴數據都將為新飛船後繼型號研製優化提供重要參考。

圖片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航通訊員 保石 薛飛

編輯:黃品超

流程編輯:郭丹

相關焦點

  •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發射成功,將開啟新的太空探索之旅
    稿源: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2020年5月5日18時00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以下簡稱五院)自行研製的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邁出了探索浩瀚宇宙新的一步。
  • 「太空巴士」變「太空貨車」!央視揭秘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相繼發射成功,縈繞中華民族百年的「飛天夢」,取得歷史性突破。眼下,科研人員正在執行著一項全球矚目的全新任務——打造中國空間站。
  • 新一代飛船開啟載人航天新篇章,向世界一流前行
    新一代載人飛船在軌飛行模擬圖完美驗證七大關鍵技術新一代載人飛船是面向我國近地空間站運營、載人月球探測等任務需求而論證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具備高安全、高可靠、適應多任務和模塊化設計特點,採用「返回艙+服務艙」的兩艙新構型。
  • 青建國際情系納米比亞 為「紅泥人」鋪就神奇「天路」
    青建國際情系納米比亞 為「紅泥人」鋪就神奇「天路」 來源:大眾網   作者:   2017-02-17 12:52:00
  • 中國首次星地雷射通信試驗:鋪就漫漫天光路
    中新網北京3月2日電 題:中國首次星地雷射通信試驗:鋪就漫漫天光路  作者 郝哲 邱學雷  衛星在現代信息社會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茫茫太空之中,一顆顆衛星如同閃亮的眼睛,它們在圍繞地球不停的穿梭,不斷監測、獲取著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海量信息。
  •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返回
    返回艙8日13時49分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12時21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控制試驗船完成返回制動,進入返回軌道。13時33分,服務艙與返回艙成功分離。13時49分,試驗船返回艙安全著陸。搜救分隊第一時間發現目標併到達著陸現場開展處置,經現場確認,艙體結構完好。
  • 2次航天發射失利之後,中國將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中國上一次進行載人航天任務,還是2016年10月17日的神舟11號,在近20年的光陰裡,逐步實現了無人到有人、單人到多人,以及出艙和交會對接等關鍵技術的突破,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具備獨立載人航天能力的國家。
  • 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試驗船上太空帶了啥?
    原標題:試驗船上太空帶了啥?——深度解讀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搭載項目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微信公眾號「中國載人航天」消息,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測試全面展開,可重複使用,用於空間站
    今年我國將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目前,飛船的測試工作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全面展開。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飛船研製團隊全面落實疫情防控的各項要求,確保飛船研製計劃有序推進。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是為我國空間站及後續載人航天任務研製。
  • 兩代中繼衛星系統同步為試驗船搭建信息天路
    2020年5月5日18時00分,我國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貨物返回艙試驗艙。為確保目標安全飛行,北京空間信息傳輸技術研究中心的科技人員採用&34;方式進行數據中繼傳輸服務,這是我國兩代中繼衛星系統首次同步為載人航天任務提供天基測控數據支持。天鏈衛星被稱為&34;,主要對我國發射的太空飛行器實施跟蹤與數據中繼。
  • 天鏈衛星:搭起天地往返的「信息天路」
    受地球曲率遮擋和視線視場影響,在大部分時間裡,無法和國內陸基站和海上測量船等地海測控系統取得聯繫。而載人航天任務中的飛船或空間站,一般在距離地球400公裡的軌道上運行,只有在飛臨控制中心或地面測控站附近時,才能取得雙向聯繫。2003年,我國航天員楊利偉第一次順利進入太空。
  • 維珍集團擬恢復太空船飛行試驗 太空旅遊或實現
    中新網10月9日電 據外媒報導,維珍集團太空旅遊計劃的負責人表示,維珍將恢復「太空船二號」飛行試驗,這意味著私人太空旅遊可能將要實現。  據報導,維珍銀河公司行政總裁喬治·懷特霍茲表示,「太空船二號」應該可以在幾個月內進行次軌道太空飛行。
  • 剛剛,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返回!現場珍貴畫面曝光!
    △視頻來源:央視軍事12時21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控制試驗船完成返回制動,進入返回軌道。13時33分,服務艙與返回艙成功分離。13時49分,試驗船返回艙安全著陸。搜救分隊第一時間發現目標併到達著陸現場開展處置,經現場確認,艙體結構完好。
  • 研製人員為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打造強勁「動力翅膀」
    資料圖: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能源管理現場操作 吳敬博 攝中新網上海5月5日電 (鄭瑩瑩 郭超凱 繆新培)北京時間5月5日18時,為中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天琴二號」將驗證下一代重力衛星關鍵技術
    來源:科技日報「天琴二號」將驗證下一代重力衛星關鍵技術近日,數十位國內空間科學領域專家齊聚廣州,研討教育部空間科學中長期和「十四五」規劃前沿課題。會上,我國自主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天琴計劃備受關注,其正在推進的「天琴二號」衛星項目,將上天驗證多項空間引力波探測關鍵技術,其中也包括下一代重力衛星關鍵技術。
  • 「天琴二號」將驗證下一代重力衛星關鍵技術
    會上,我國自主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天琴計劃備受關注,其正在推進的「天琴二號」衛星項目,將上天驗證多項空間引力波探測關鍵技術,其中也包括下一代重力衛星關鍵技術。  中山大學天琴中心教授葉賢基在會上介紹了「天琴二號」技術試驗衛星的進展情況。他指出,「天琴二號」衛星所要在軌驗證的核心技術之一——星間雷射幹涉測量技術,正是目前國際上下一代重力衛星的關鍵技術。
  • 空間引力波探測試驗衛星「天琴一號」完成在軌技術驗證
    中山大學校長、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天琴計劃」首席科學家羅俊21日接受記者採訪時披露,經過多方評估,去年年底發射升空的技術試驗衛星「天琴一號」六大技術在軌驗證全部通過,每項技術指標均優於任務目標。「天琴一號」是由國家航天局正式立項的空間引力波探測關鍵技術試驗衛星,於去年12月20日在山西太原發射成功,承擔著「天琴計劃」六大技術的在軌驗證任務,任務為期6個月。
  • 新載人飛船返回艙黑匣子公開!海外網友:中國航天實力已超乎想像
    圖為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2020年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搭載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成功進入預定軌道。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天琴二號」將上天驗證下一代重力衛星關鍵技術
    會上,我國自主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天琴計劃備受關注,其正在推進的「天琴二號」衛星項目,將上天驗證多項空間引力波探測關鍵技術,其中也包括下一代重力衛星關鍵技術。中山大學天琴中心教授葉賢基在會上介紹了「天琴二號」技術試驗衛星的進展情況。他指出,「天琴二號」衛星所要在軌驗證的核心技術之一——星間雷射幹涉測量技術,正是目前國際上下一代重力衛星的關鍵技術。
  • 《星際探索》新預告 皮特迷失太空揭秘宇宙真相
    預告中一場足以摧毀整個太陽系的神秘計劃初現端倪,皮特飾演的太空人羅伊將肩負揭秘真相拯救地球的重任,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或許還能找回多年來消失於廣袤太空的父親……浩瀚星海,孤身赴險,12月6日走進影院,跟隨男神皮特一起穿越太空解鎖終極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