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李大夫講健康」原創文章,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在我們生活條件好了,所以說人們也過得越來越講究了,並且家家戶戶幾乎都有熱水器,洗澡也格外方便了,甚至有一些人會天天洗澡,但是我們在洗澡的時候發現即便是天天洗澡,也總是會搓下泥來。這正是驗證了那句話人是泥做的,那麼大家有沒有考慮過,這些泥到底是什麼組成的呢?
洗澡搓出來的泥到底是什麼?
身體在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所以說我們身上搓下來的泥,其實是皮膚表皮脫落的上皮細胞角質層、皮脂腺分泌的皮質以及空氣中的灰塵和身上汗液中的無機鹽的混合物。
所以說我們身體內不斷的新陳代謝,那麼這些東西就會脫落,才會產生新的細胞,我們在洗澡的時候將這些無用的東西搓掉之後能夠加速新陳代謝。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有一些人會發現自己洗澡的時候,每一次洗澡不管洗得有多勤,身上的泥總是特別的多,而有的人會說自己即便是兩三天不洗一次澡,身上也幾乎沒有多少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為什麼有的人身上泥多,有的人很少?
首先這跟我們的新陳代謝是有很大關係的,大家應該非常明白,如果我們身體內的新陳代謝比較快的話,自然搓下來的泥也比較多,比如說在日常生活當中,像小孩子他們的新陳代謝比較旺盛,所以每隔幾天洗一次澡,身上總是有太多的泥,而像老人他們的現象代謝相對比較緩慢一些那麼在洗澡的時候就感覺沒有多少泥。
其實身上的泥多泥少,跟我們平時的飲食還有很大的關係,在平時如果經常吃一些油膩的食物,那麼我們在搓澡的時候搓出來的泥就會特別的多。而且那些經常不運動的朋友,相對來說搓出來的泥也是比較多的,這是因為經常吃一些油膩的食物,而且又不運動的話,導致我們身體內的溼氣加重,而溼氣加重就會影響到身體的新陳代謝,所以代謝緩慢產生的泥就會慢慢的堆積在皮膚上,就會導致身上的泥特別的多。
既然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新陳代謝,也會產生這些髒東西,那麼我們就要每天洗澡將這些身上的泥全部搓去嘛,其實如果大家洗澡太過於頻繁,而且習慣性搓澡的話,反而會破壞我們皮膚的屏障,因為這一層泥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髒,他衣服在皮膚的表面會形成一層保護膜,從而保護我們的皮膚,如果大家經常搓得非常乾淨,反而可能會誘發一些皮膚病。
所以說大家在平時洗澡的時候,一周洗2~3次就可以了,而且如果皮膚出現了一些乾燥起屑的現象,這時候可以塗抹一些護膚產品,尤其是春天,天氣比較乾燥,大家還要注意皮膚的保養。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如果大家對此還有其他不同的意見或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同時也可以關注小編,了解更多的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