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特別是比較愛乾淨的人,甚至一天洗好幾次澡。很多人在洗澡的時候會經常從自己身上搓下很多「泥」,但讓人比較納悶的是,即時有時候天天洗澡,還是可以從身上搓出「泥」來。那為什麼天天洗澡,為什麼還會搓出「泥」呢?是因為我們身體比較髒嗎?這個從身體上搓出的「泥」到底是什麼呢?是人體不健康的表現嗎?
其實,從身體上搓出的「泥球」,主要成分是死皮,油脂,汗,還混雜著外界的灰塵,隨著人體的不斷循環的新陳代謝,人體皮膚的表皮也不斷生長,已經老化的「死皮」就依附在皮膚的表面。
油脂和汗是因為體表的皮膚和毛孔都會呼吸,呼吸的同時會排出油脂、汗水等。同時,人生活在空氣的環繞中,裸露的皮膚沾染到空氣的灰塵,再正常不過了。
當然,不同的人由於體質、環境、活動經歷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泥」的成分構成也不一樣。比如油性皮膚的人,油脂的成分稍微多一些,乾性皮膚的人,皮屑多一些。比如環境好的時候,灰塵少一些,環境熱的時候,汗液的成分多一些。
因為人的身體是不斷的重複新陳代謝,所以即使你天天洗澡,還是會有大量的死皮產生,因此,當你搓澡的時候,依舊會搓出「泥球」。
搓澡的時候不要為了追求乾淨,而一直使勁搓,這樣容易把皮膚搓傷,搓傷之後容易寒氣入侵,引起一系列的疾病。並且也不要頻繁的搓澡,這樣很容易把皮膚的天然保護層(角質膜)給搓壞,導致肌膚敏感,出現紅血絲,嚴重者還會皮膚乾燥,出現皮膚瘙癢的症狀。所以我們也是沒必要天天搓澡的。
而為什麼南方不搓澡呢?這就更簡單了,因為南北氣候的原因,習慣也不一樣,北方較乾燥,沒有天天洗澡的習慣,所以洗澡的時候要用搓澡巾洗澡。南方比較潮溼,習慣天天洗澡,每次洗澡也是簡單的衝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