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凍的時節,不少人因為怕冷而主動降低了洗澡頻率,由夏日的每日一洗,變為3日一次,甚至每周一洗。又由於洗澡間隔長了,每次都覺得身上有好多髒東西,要大力搓洗才能洗乾淨。
又有一部分人覺得,搓澡除了搓掉髒東西,還能把死皮搓掉,給皮膚去去角質,有助於皮膚美容,應該天天搓啊!真相到底是怎麼樣呢?
■ 搓澡搓掉了什麼?
汙垢自不必說,角質也能搓掉不少。但角質細胞從新生到脫落需要28天,過於頻繁地去角質,皮膚代償不及,其實是有害的。
角質層是皮膚表面的第一道防線,除了抵禦外來的微生物、機械、物理、化學刺激外,還可以防止水分經皮丟失過快;如果角質層全部喪失,水分經皮膚外滲丟失的速度將至少增加10倍。
因此,頻繁地搓澡,實際上搓掉了我們皮膚一道重要的生理防線,在部分原有皮膚過敏史的人群身上,這常常會導致發生過敏的機率增加。
除此以外,大力搓洗還會搓掉皮表僅存的一點兒皮脂層。我國大部地區氣候受季風影響,冬季相對乾燥。而當外界溼度降低時,我們的皮膚表面的角質層的水合程度也會跟著下降,皮脂分泌減少,皮膚容易出現乾燥脫屑的情況。如果此時過度清潔,大力搓洗,會把本就相對稀薄的皮脂層徹底搓掉,加劇皮膚乾燥,甚至誘發瘙癢症等一系列乾燥所致的皮膚病變。
■ 冬季搓澡是好是壞?
角質的新陳代謝本是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的,春夏溼潤季節皮脂分泌旺盛,角質層水合程度高,就脫落得少,肉眼不容易觀察到;秋冬時,則很容易發現皮表甚至貼身衣物上都有明顯脫屑,這「屑」即是脫落的角質細胞。
因此其實沒有必要在冬季過度操心去角質的問題:它本就比春夏季節更容易掉。想要皮膚幼滑水潤,也不見得非要去除角質,過度去角質還會導致水分經皮揮發變快,就秋冬乾燥季節而言,軟化它才是重點。
但冬季多操心操心保溼問題,則是十分必要的。
為了保護寒風中我們最後那點薄弱可憐的皮脂層,冬天洗澡的時候不妨注意以下幾點:
洗澡時非但不宜故意大力搓洗,就連洗澡水也不宜過熱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洗澡次數可以酌情減少到兩三日左右一洗。浴後還應大面積塗抹含維E、尿素等成分的護膚霜,來達到保溼和軟化角質目的,使皮膚細嫩。
■ 什麼情況下可以搓?
毛周角化症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慢性毛囊角化性皮膚病,我這麼說你可能不明白它是個什麼,但我若說出它的俗稱:「雞皮膚」,相信你沒長過也聽說過。
它好發於青少年的手臂外側、腿前側等部位,表現為針尖大小的小丘疹,丘疹中間有一粒硬硬的角栓,去除角栓後可以看見裡面的小毳毛。通常不痛也不怎麼癢,就是不太好看。冬天比夏天嚴重。
網絡上有許多售賣「根治雞皮膚」的偏方,但實際上,毛周角化症是一個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說,即使完全不去治療,它也會逐漸自行消退,只是非常慢而已。
在它逐漸自行消退之前,也並沒有什麼偏方可將其提前根治。如果你嫌「雞皮膚」難看,一刻也不能忍,最實際的辦法其實就是在洗澡的時候使用絲瓜絡這樣略硬的搓澡工具,輕輕搓揉局部,可以使情況得到改善。
頻次可根據自身情況調整,一般每周一次為宜;每次不可用力過猛,以皮膚微微發紅而無疼痛感為宜;只能搓局部,不要搓全身;浴後需使用10~20%的尿素軟膏或魚肝油軟膏,進行軟化角質、保溼護理。需堅持數年,直到其自愈為止。
說到這裡,想必還是會有人跳出來說:「我一個月才洗一次澡,不搓洗不乾淨,太不衛生了!」,然而陳醫生從業數年,早已經看穿了一切……(扶眼鏡)不衛生的是「一個月洗一次澡」這件事,根本不是搓與不搓的問題啊!
(本文作者:陳語嵐,皮膚科醫生,優秀科普作者)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reading@chunyu.me
產品建議及投訴請聯繫:shoujibaidu@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