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開發出新可再生能源「核電池」

2020-11-29 中國天氣

分布式發電由成百上千個獨立的、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作為燃料的發電系統組成。分布式發電系統的優點是發電系統靠近用戶,降低了電力傳輸的成本,因此它的建設周期短,效率高,費用低。從可靠性方面,其長處表現在如果一個發電機發生故障,不會影響整個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因此,許多人特別是支持環保的人士認為分布式發電方式是電力生產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在不久的將來,分布式發電系統也許將會迎來新成員。美國新墨西哥州海珀龍發電公司使用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授權的技術,開發出一種小型核發電裝置,該裝置工作壽命5年至10年,發電能力是25兆瓦,相當於可以同時為兩萬個家庭供電。海珀龍公司稱其小型核電裝置為「核電池」。該公司計劃以3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核電池」產品,公司預計在2025年前銷量達到4000臺。

海珀龍的「核電池」重約15噸,高約2米,大小如一座小房子。「核電池」技術基於TRIGA反應堆的設計,TRIGA是訓練、研究、同位素、通用、原子5個英文字母的字頭縮寫。TRIGA首建於40年前,主要用於學校教學,目前仍然有23座TRIGA在全球各地運行。TRIGA使用低濃縮氫化鈾作為燃料,這種燃料無法用於武器生產,也不會發生核溶解事故,因此反應堆也不需要密閉混泥土建築。

氫化鈾燃料的主要優點是可以自行冷卻。在氫化鈾溫度超過550℃時,它自己會釋放氫原子,氫會流出核心,存在反應堆內一個特製的儲存檔裡。燃料在失去氫原子時,自身溫度自然降低,降低到一定程度後,燃料又會從儲存檔內取回氫原子。整個反應過程由其自身控制,不可能發生鏈式反應。反應堆運行時就像一隻肺在工作,只是呼出和吸入的是氫原子,在呼出和吸入過程中保持反應堆溫度在一個區間內上下波動。

與目前已有的商業核電站比較體積,加拿大的重水堆比它大48倍,法國法瑪通的壓水堆比它大64倍。與這些大型核電站相比,「核電池」的優勢在於它無需巨大的混泥土密閉建築、冷卻塔以及電力傳輸設施,而且不需要水進行冷卻。因此,核電池在比較偏僻的地方,如軍事基地、島嶼、油砂開採等有較廣闊的應用前景。

目前該公司已經拿到100臺裝置的意向訂單,已確定的訂單價值200億美元。據《多倫多星報》報導,加拿大的油砂開採業是「核電池」裝置的首批目標市場之一。油砂開採和提煉需要大量的電力,目前主要依靠天然氣發電,產生的大量溫室氣體排放是油砂開採業面臨的最大的環保問題之一。使用「核電池」後,將大大降低油砂開採的溫室氣體排放。加拿大和法國的核電技術廠家一直在向油砂開採也推銷其核發電系統。但海珀龍「核電池」系統因其體積小,投資小而受到油砂開採業的青睞。另據報導,東歐的一家能源投資公司已經與海珀龍公司籤訂了購買6臺核電池的意向書,後續還將購買50臺以上,該公司計劃將這些「核電池」安裝在羅馬尼亞和捷克。海珀龍公司目前正在向美國核管理委員會申請製造許可證,公司計劃於2013年開始進行商業化生產。

但是,「核電池」也有讓人擔心之處,每臺核電池產生的核廢料相當於一個足球大小。其核廢料如何處理?如何防範恐怖襲擊?對此,海珀龍公司認為,反應堆的批量生產製造是在安全的場所進行,出廠時處於密閉狀態,使用平板卡車在安保護送下將其運輸到客戶手中。公司將在客戶指定場地將「核電池」深埋於3米的地下,然後它才開始運行工作,而且很少需要人工幹預。「核電池」上裝有許多傳感器,公司在總部可以對所有已安裝運行的「核電池」實施實時遙測監控,現場也有監控設施。根據用電量不同,「核電池」可以在地下運行5年到10年。待其壽命到期,公司會將其運回中央工廠進行回收處理,如果可能,還可以處理後重複使用。

 

查天氣 關注 「中國天氣網」 微信公眾號、「天氣管家」APP安卓版

相關焦點

  • IEA:2017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下降7%為15年之最 碳排放量升溫增加3%
    《世界能源投資報告》, 2017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下降7%,為15年來最大降幅。雖然部分下降是由於成本下降使太陽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便宜,但投資下降仍然是一個警告。可再生能源是可持續能源未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必須迅速增長才能滿足全球氣候變化、潔淨空氣和能源獲取目標。正如國際能源署可持續發展方案所預測的那樣,新可再生能源發電需要迅速增長,全球可再生電力投資需要翻一番(到2030年達到每年近5500億美元)才能實現這些目標。
  • 核電池發展歷程_核電池發展趨勢
    按能量轉換機制,核電池一般可分為直接轉換式和間接轉換式。更具體地講,包括直接充電式核電池、氣體電離式核電池、輻射伏特效應能量轉換核電池、螢光體光電式核電池、熱致光電式核電池、溫差式核電池、熱離子發射式核電池、電磁輻射能量轉換核電池和熱機轉換核電池等。   按提供的電壓的高低, 核電池可分為高壓型(幾百至幾千V)和低壓型(幾十mV— 1 V 左右)兩類。
  • 核電池為什麼普及不了_核電池有哪些技術難點
    按提供的電壓的高低,核電池可分為高壓型(幾百至幾千V)和低壓型(幾十mV—1V 左右)兩類按能量轉換機制,它可分為直接轉換式和間接轉換式。 更具體地講,包括直接充電式核電池、氣體電離式核電池、輻射伏特效應能量轉換核電池、螢光體光電式核電池、熱致光電式核電池、溫差式核電池、熱離子發射式核電池、電磁輻射能量轉換核電池和熱機轉換核電池等。
  • 光催化劑可快速分解水 或創造新可再生能源
    參考消息網12月17日報導 來自休斯敦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能夠利用陽光從水中快速產生氫的催化劑,這可能會創造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據英國物理科學新聞網站12月15日報導。他們在研究中使用氧化鈷納米粒子把水分解成氫和氧。該研究論文當天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雜誌網站上。
  • 美科學家研製出新型核電池能用12年
    美國科學家日前宣布,他們已經研製成功一種新型的核電池,它的功率是同類電池的10倍,而且可以連續使用十多年。 功率超強的秘密 據美國《生活科學》雜誌5月13日報導,核電池發電的原理與太陽能電池板把陽光轉化為電能的原理相似,核電池中的氚(氫的放射性同位素)等放射性氣體在衰變中會釋放出的具有熱能的β射線,經由電池中的熱電元件轉化成為電能。
  • IRENA: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融資前景
    雖然中國、美國和西歐的可再生能源投資保持穩定,但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南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等地區在當前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中的比例仍然偏低。本報告還首次關注了對離網可再生能源技術的資金承諾,這為確保普遍獲得可持續能源的挑戰,特別是農村地區的人口和企業,提供了一個令人信服的、具有成本效益的答案。本文對離網可再生能源投資進行了深入分析,為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獲取領域日益重要的作用提供了獨特的視角。
  • 科學家研製出基於鎳-63的大容量核電池 續航可超百年
    為了實現「數十年換一次電池」的目標,科學家開始將目光放到新式核電池的開發上,只是當前原型裝置的能量密度偏低,距離實用還有一段距離。 好消息是,俄羅斯研究人員,剛剛開發出了一種基於鎳-63的新型核電池設計,其具有比普通市售電池更高的能量密度。
  • 核電池能用多久_核電池的優缺點
    打開APP 核電池能用多久_核電池的優缺點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19 11:02:28   核電池的原理   核電池又叫
  • 核電池民用言之尚早
    ,核電池受到輿論關注。 「這種核電池造價非常昂貴,功率比較高,一般至少幾瓦到上百瓦。」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副研究員陸敏說。 「核電池壽命長,不受惡劣環境影響,是太空中非常必要的能源補充。」西北工業大學空天微納實驗室教授喬大勇說,這一特點,也滿足了處於深海、遠海、急流險灘處的燈塔和導航浮標。
  • 彭立新:從可再生能源到綠色氫氣能源
    康明斯副總裁彭立新發表主題演講,以下為文字實錄:   我叫彭立新,在康明斯工作,這位先生是周二專,在國家電網電科院工作,我們倆是很多年的朋友了,他做電網優化,我做產業優化,他關心的是國家以及能源大問題,我關心的是開柴油機的司機是不是高性能的問題,我們倆從來沒想過,我們會有一個交集,一直到有一天我跟他打一個電話,我說現在做燃料電池需要非常多的氫
  • 核電池為什麼普及不了_核電池有哪些技術難點|蒲迅技術
    按提供的電壓的高低,核電池可分為高壓型(幾百至幾千V)和低壓型(幾十mV1V左右)兩類按能量轉換機制,它可分為直接轉換式和間接轉換式。更具體地講,包括直接充電式核電池、氣體電離式核電池、輻射伏特效應能量轉換核電池、螢光體光電式核電池、熱致光電式核電池、溫差式核電池、熱離子發射式核電池、電磁輻射能量轉換核電池和熱機轉換核電池等。
  • 下一場「核戰爭」 主角是核電池
    但從安全以及性能的角度來看,核電池都有很大希望在未來一段時間實現商業化落地,甚至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想必它也會像自動駕駛、VR 等等的創新技術一樣,慢慢改變這個世界。核電池,從太空起步2019 年 1 月 3 日,在太空中飛行了近一個月的嫦娥四號順利著陸,開始探索月球背面。與它的前一代探測器——嫦娥三號一樣,嫦娥四號內置了核電池作為其能源的一部分。
  • 帶你了解一下神秘的核電池技術
    採用這種材料製造的核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比目前使用溫差式核電池高出2—3倍,這一計劃的實施意味著未來空間能源在輸出同樣的功率時,可以使用較少的放射性同位素原料,並大大減少電池的重量和成本。溫差式核電池作為一種成熟的核電池,所用的能量轉換材料為熱電材料,是核電池的重要部件,其功能是將放射性同位素衰變時產生的熱能轉變為電能。
  • [圖文]美科學家研製出小型核電池可持續供電五千年
    科學家仍將繼續努力,研製出更小的核電池,有朝一日能用在納米級微型裝置上。核電池正是利用放射性物質衰變會釋放出能量的原理所製成的,此前已經有核電池應用於軍事或者航空航天領域,但是體積往往很大。  過去在電池的研發過程中面臨的重大難關之一,就是為了提高性能,電池大小往往比產品本身還大。由美國密蘇裡大學計算機工程系教授權載完(音)率領的研究組成功為「核電池」瘦身,研發出的「核電池」體積小但電力強。
  • 硬幣大小「核電池」
    現在美國密蘇裡大學的研究小組對外宣稱,外觀僅有硬幣大小,使用壽命可達普通電池100萬倍的微型「核電池」已經被研發出來。據悉,他們通過利用微型和納米級系統開發出了一種超微型電源設備,這種設備通過發射性物質的衰變,釋放出帶電粒子,從而獲得持續電流。
  • 美國鈽核電池曾頻出意外 有害物質遺禍全球(圖)
    「卡西尼」宇宙飛船便是由鈽製成的核電池推動。香港文匯報/圖中新網6月28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援引《紐約時報》的報導,美國政府在冷戰期間,常製造可用上幾十年的鈽核電池,多年來已造出幾十個推動衛星、行星探測器及間諜裝置的核電池,但亦曾發生意外
  • 下一場「核戰爭」,主角是核電池
    與它的前一代探測器——嫦娥三號一樣,嫦娥四號內置了核電池作為其能源的一部分。核電池在航天航空領域不算什麼新鮮的東西。早在 1961 年,核能就開始在太空領域得以應用。1977 年美國發射的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旅行者 1 號,一直到現在還在宇宙中漂泊,這 43 年來唯一支撐它正常工作的動力,就是內部搭載的三枚核電池。
  • GaN核電池原型器件研究獲進展
    核電池因其能量密度高、壽命長和尺度小等優點,在微能源、MEMS、醫學、太空和極地深海等極端環境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相對於常規的窄帶半導體核電池(如Si、GaAs等),GaN貝塔伏特效應核電池具有更高的輸出功率和轉換效率優勢,是新一代新型核電池的後起之秀。 蘇州納米所納米加工平臺陸敏副研究員及其團隊使用以藍寶石為襯底的GaN晶片,經過不懈的理論模擬和微加工工藝的摸索,終於成功研製出GaN核電池原型器件。
  • 可再生能源廣受青睞 美地熱能發展前景廣
    近年來,可再生能源在全球廣受青睞。地熱能作為可再生能源家族中的一員,由於具有穩定可靠、成本低廉、清潔環保等優點,漸漸吸引了許多國家的關注,發展勢頭也大有追趕廣受歡迎的太陽能和風能之勢。在能源生產與消費大國美國也不例外。  產業發展有潛力  美國地熱能產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先天優勢。
  • 美科學家: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有助於推動清潔能源增長
    由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牽頭的一項新研究分析了中國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並揭示出成本預計將進一步下降,從而為可再生能源的廣泛普及和電力部門廣泛脫碳帶來了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