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國家工程師之七:我們設計中國第一臺百萬噸級乙烯壓縮機

2020-11-23 觀察者網

重大裝備製造,事關國家命脈、國家安全。在這個領域付出的人們,當得起「國家工程師」之名。他們專注的,是代表國家核心製造能力的大國重器;他們的事業,撐起國民經濟的脊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之際,新華網與《瞭望東方周刊》聯合推出大型報導《致敬!國家工程師》。觀察者網已刊載六篇報導:《我們解放90萬井下採煤工》、《我們掌握一流衝壓技術》、《我們製造中國商用機》、《我們鑄造8萬噸「大壓機」》、《我們擎起「國家臂膀」》、《我們創造了「高鐵大腦」》。本期,我們將向讀者介紹「中國百萬噸乙烯壓縮機設計第一人」姜妍。

作為全球第一服裝大國,中國人在很多年裡都無法用自己製造的機器生產合成纖維。因為在合成纖維技術中的關鍵設備乙烯壓縮機一直是中國裝備製造領域的短板。2006年,瀋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設計成功了中國第一臺乙烯壓縮機,成為乙烯裝備製造業的一個轉折點。而它的設計者正是姜妍。2011年,姜妍所在的團隊研製成功百萬噸級乙烯壓縮機,徹底改變了依賴外國的局面。

沈鼓集團透平設計院三室主任、「中國百萬噸乙烯壓縮機設計第一人」姜妍。(姜冰 攝)

以下為原文:

作為全球第一服裝大國,中國人在很多年裡都無法用自己製造的機器生產合成纖維。譬如滌綸、腈綸、錦綸,現代服裝業以它們為原料,才能製成大衣、運動服、襯衫、T恤……

合成纖維來自原油到乙烯的轉變:前者被投入到氣壓縮機,被分解為多種氣體——這個過程被稱為「裂解」。

其中一種氣體丙烯,進入丙烯壓縮機、在零下40攝氏度的環境下再分離,其結果進入可以提供零下102攝氏度低溫環境的乙烯壓縮機。

這一系列過程最終得到的乙烯,有對稱結構的兩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這使它可以用於「粘連」其他原子,結果用來製造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合成塑料等產品。

因為用途廣泛,乙烯產品在全部石化產品中的比例超過75%。

但是,在這一系列化學反應中作為關鍵設備的乙烯壓縮機,卻一直是中國裝備製造領域的短板——2006年之前,中國甚至無法製造自己的乙烯壓縮機。

乙烯壓縮機與裂解氣壓縮機、丙烯壓縮機,組成乙烯「三機」機組。

2006年,中國決定用超過600億元人民幣建設3個百萬噸乙烯項目。這也是中國引以為豪的石化工業自1978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投資。

誰能為中國解決百萬噸級別的乙烯壓縮機?答案是,41歲的女工程師姜妍。

 

 

這句話改變了我一輩子

言語溫柔、神態沉靜,「中國百萬噸乙烯壓縮機設計第一人」姜妍,已在瀋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沈鼓集團」)工作了17年。

這家企業的前身是一家1934年日據東北時期創立的企業,主要製造礦山、建築機械以及軍需鋼製產品。1952年,國家用170萬元、相當於今天百億元資金的力量對企業進行了改造。各類壓縮機是它享譽全國的「拳頭產品」。

而當1997年姜妍從瀋陽化工學院畢業進廠時,國企改革正在衝擊著這家數年來持續下滑的企業。雖然沈鼓集團是涉及國家安全的重點企業,沒有大規模改制,但經營困難還是帶來工人離崗以及勉強維持的工資。

姜妍向我們回憶說,當時每月工資380元也曾不能按時發放,對於她這樣的年輕工程師來說,最大的挑戰是外面的誘惑。與她一同入廠的37名同學,至今留下的只有10個。

化工機械專業畢業生薑妍是和男友一起進入沈鼓集團的。因專業關係,兩人並沒有被分配到重要的壓縮機生產部門,而是輔機——為壓縮機做配套的容器、油站等。

姜妍對於那時的印象之一,就是瀋陽街頭迴響著的《從頭再來》。他們兩人一個是撫順人、一個是錦州人,一旦下崗就「不可收拾」。思慮再三,兩個年輕人決定留下。

2003年,沈鼓集團轉制。此前它承擔的「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大型乙烯裂解氣壓縮機、丙烯壓縮機研發成功,並用於大慶乙烯裝置擴建。至此,中國只剩下「三機」中的乙烯壓縮機還未攻克。

此間姜妍曾被借調到主機部門工作一年,後來因為休產假,又回到了輔機部分。某日,主機室主任對她說:「你幹活的能力和勁頭,幹壓縮機沒有問題,我非常了解你。」

「這句話改變了我一輩子。」姜妍說,自己還在做輔機的時候,看到高級技術人員製造的壓縮機項目,內心曾十分感慨,覺得自己永遠都不可能做到。

現在她已經參與了幾百臺壓縮機的設計工作。

中國第一套乙烯裝置於1962年在蘭州石化誕生,年產能5000噸,僅為同期美國乙烯產能的四百分之一,而且全部乙烯裝備都需要進口。11年後,燕山石化標誌性的第一套30萬噸乙烯裝置,連螺絲釘都是進口的。

從1973年起,中國在乙烯裝備製造方面連續遭遇重大挫折。先是原國家計委決定建造11萬噸乙烯裝置,結果關鍵部件要麼不能按時完成,要麼存在質量問題。

1976年,原一機部、燃料化工部等決心建造30萬噸乙烯裝置,最後因關鍵設備、材料以及投資等原因,中途下馬。

直到1987年,國家級的乙烯領導小組決定將成套裝備分解為氣裂解壓縮機等6個部分進行。這樣到1988年,第一個中國人自己的乙烯關鍵設備——一萬噸級的裂解氣壓縮機終告成功。

  百萬噸乙烯裝置也是2006年開始的「十一五」期間,石油石化裝備行業三大工程之一。(王玉光 攝)

國產化的路能不能走下去

姜妍告訴我們記者,一直到新世紀,當他們到義大利企業參觀時,對方派人看守,禁止一切拍照設備,「就像防賊一樣」。

「看到國外的先進技術,還有別人的輕蔑,確實讓人心裡很受觸動。我的性格就是,如果被人瞧不起,我一定要達到一個高度。雖然他們發展比中國早100年,但現在,我相信中國只是差距10年。」姜妍說。

對於新世紀以來中國在乙烯裝置上的重大突破,沈鼓集團董事長蘇永強接受我們採訪時說,其代表就是2011年完成的百萬噸乙烯「三機」。

雖然「三機」國產化製造只需要不超過3億元人民幣,卻是單個投資200億元的百萬噸乙烯裝置的核心。

一旦乙烯壓縮機出現問題,整個裝置都要停下來,「這種裝置投料一次就要1億多元,一旦有問題,就要把料都倒出來,整個爐子就報廢了。」他說,「對於使用廠家來說,相當於用百分之一的資金承擔百分之百的風險,這就是為什麼乙烯裝置用壓縮機這麼多年不能國產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2008年啟動百萬噸乙烯裝置之前,中國甚至都沒有能配合其研發的單元試驗臺。這種大型離心壓縮機試驗臺,可以用來測試機器在各種工況和速率下的表現。

一個關於乙烯裝備的例子是伊朗。雖然該國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是中東地區僅次於沙特的第二大石化生產國,但在西方制裁之下,一直無法使用大型乙烯裝置來獲得利潤更高的石化產品。

 

 

「一旦有問題,只要有沈鼓在,中國所有的煉油廠和加工廠都可以恢復。否則,損壞一個就是徹底失去一個。」蘇永強說。

2006 年 6月,根據《關於加快振興裝備製造業的若干意見》,百萬噸級大型乙烯成套設備被列為國產化攻關的重點。

百萬噸乙烯裝置也是2006年開始的「十一五」期間,石油石化裝備行業三大工程之一。當時要求,乙烯裝置、PTA成套技術裝備和天然氣長輸管線設備國產化率不低於75%。

在此背景下,中國決定在天津、鎮海、撫順各投資200億元建設3個百萬噸級乙烯項目,並給沈鼓集團下達了配套「三機組」任務。

2008年,百萬噸級乙烯裝置關鍵設備進入實質製造階段。

但國產化關鍵設備之路並不容易。立項之初,也並非所有人都理解國家和沈鼓集團的決心。

蘇永強在百萬噸乙烯壓縮機項目論證會上曾舌戰群儒,「專家不放心,認為風險太大,很難說服他們。」

中國石化原總裁王基銘一錘定音:「我用黨員幹部的烏紗帽和我全部家產作抵押,你們相信了吧?」

「輸了國家就把你『翻牌』了,輸就再也不能國產化了,我們輸不起。」蘇永強說。

本來,姜妍沒覺得接手百萬噸級乙烯壓縮機有多大難處。某日,當時的沈鼓集團總工程師王學軍對她說:「對沈鼓來說只有一次機會,如果做不好,可能沈鼓在乙烯壓縮機國產化的路上就終結了。」

一直心態坦然的她開始失眠,開始有了白頭髮。

為了25微米,不敢睜開眼睛

同在2006年,姜妍主持設計成功中國第一臺乙烯壓縮機,成為乙烯裝備製造業的一個轉折點。

這臺45噸級的裝備為後來更大型的乙烯壓縮機積累了寶貴經驗。但它在通入乙烯介質後發生了主軸彎曲。客戶給姜妍20天進行改造,一般情況下,這個時間只夠確認問題所在。姜妍確信是主軸材質出了問題,她和同事在上千種材質中一一對比,找到了適合低溫運行的材質。最終,「國產第一臺」順利交付。

在設計乙烯壓縮機時,它要求在旋轉過程中的震動振幅不超過25微米——頭髮絲的四分之一。

姜妍說,在試車現場,她一直盯著顯示數據的屏幕,振幅數據往上漲,心裡就一哆嗦。「隨著壓縮機轉速上升,最後甚至我都不太敢睜開眼睛看了。」

在沈鼓集團透平設計院副院長汪創華眼中,用東北話說,姜妍就是「橫活兒」。

而她說,最終百萬噸級乙烯裝置的成功,乃是前人積累的結果。在2011年百萬噸級乙烯壓縮機成功前,中國第一個大型國產化「三機」機組中的天津石化裂解氣壓縮機組,就是由汪創華主導設計的。

百萬噸級的規模引發了一系列挑戰。比如,「國內的設計院對我們的製造工藝不信任,他們把壓縮機的能力控制得很小,餘量留得很大,導致性能下降,但會比較可靠。」汪創華和姜妍等人最終通過精確控制系統解決了這個問題,使整個裝置的功率可以保持在百萬噸級規模。

事實上,百萬噸級乙烯壓縮機在運行中確實發生過停車,導致幾百萬元損失。

姜妍聽到議論。一方面是用戶要求立即解決問題,另一方面是來自各方的質疑。

好在,團隊協力,最終解決了問題,經驗缺失帶來的壓力,並沒有導致整個工程重蹈70年代的覆轍。

如今,在瀋陽,姜妍已經成為城市「形象大使」,屢屢出現在電視屏幕和都市報上。而她自己,最自豪的是每次下車間。

她很驕傲地走過那些大傢伙——它們正在為圖紙上的設計賦形。比如,五坐標加工中心臺上正用三元整體銑制技術雕刻乙烯壓縮機的核心部件葉輪,就是在一個約一立方米大的透明盒子裡,把鐵塊雕琢成精美的葉片。

還有身邊隆隆工作的15米龍門銑,頭頂上緩慢移動的吊軌……

她也會接到世界五百強挖牆腳的電話,但她喜愛這座城市和這座工廠:「我是東北人,喜歡在瀋陽呆著。」

相關焦點

  • 從「門外漢」到高級工程師,她讓乙烯工業有了「中國心」!
    我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設計了中國第一臺乙烯壓縮機;我也是我國第一臺百萬噸級乙烯壓縮機的設計者,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具有百萬噸級乙烯「三機」設計製造能力的國家,終結了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  我認為,做設計就像當母親,從設計圖紙到車間生產、試車、安裝運行,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一點點長大。
  • 國產乙烯製冷壓縮機(低溫段)鑑證推介會成功舉行:中國高端製造業又...
    國產乙烯製冷壓縮機(低溫段)鑑證推介會成功舉行 中國工業製造業又一首創之舉獲專家充分肯定【環球網報導】由瀋陽斯特透平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斯特公司」)和浙江信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信匯「
  • 中國科研人員攻關成功,不再依賴進口
    讓如此龐大的工程正常運轉起來,全靠著一個核心設備——乙烯壓縮機,乙烯壓縮機曾被業內人士譽為人體心臟,主要用來輸送空氣各種工業氣體或混合氣體,並提高管道壓力,提升氣體運輸效率。2006年中國決定在天津、鎮海、撫順分別建設三個百萬噸乙烯壓縮機項目,並聯合眾多科研人員一起攻關
  • 中國離心壓縮機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5版)
    近幾年我國離心壓縮機行業產量情況如下表所示:  **-**年中國離心壓縮機行業產量情況(單位:臺)  《中國離心壓縮機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5版)》在多年離心壓縮機行業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離心壓縮機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離心壓縮機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離心壓縮機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查研究
  • 創下多項世界之最!中國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誕生記!
    2006年11月由中國能建華東院設計的我國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發電機組工程華能浙江玉環電廠成功投產運行實現了我國燃煤發電技術新跨越圖 / 「十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相關項目文件中國能建華東院原總工程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陳仁傑回憶說:「玉環電廠的設計面臨前所未有的高度和難度。」
  • 首臺24MW級6000r/min管線壓縮機防爆無刷勵磁同步電動機研製成功
    7月20日,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組織召的國內首臺「24MW級6000r/min管線壓縮機防爆無刷勵磁同步電動機」產品鑑定會在東方電氣(600875)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東方電機自主研製的國內首臺「24MW級6000r/min管線壓縮機防爆無刷勵磁同步電動機」在20餘位行業專家的見證下,通過了工廠試驗。鑑定委員會由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清華大學、中石油西氣東輸管道分公司、西部管道分公司、中油工程西南分公司、西安陝鼓動力(601369)股份有限公司、瀋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家防爆電氣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能科股份等單位的專家組成。
  • 中國首臺3000噸級漿態床加氫反應器震撼問世
    中國一重這幾年的發展一直都是挺不錯的,這次他們又有了好消息,那就是遼寧大連核電石化有限公司承制的全球首臺3000噸級漿態床浙江石化鍛焊加氫反應器問世了,該設備的刷新了製造紀錄,堪稱是世界之最,他們完美的提升了什麼叫做「中國製造」,什麼是「中國設計」他們表現出來的就是製造業的最高水平
  • 格力雙級變容積比壓縮機技術獲「國際領先」認定
    人民網訊 9月24日,由中國製冷學會牽頭組織的格力電器「雙級變容積比壓縮機技術的研究及應用」項目鑑定會在珠海進行。經過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該技術屬國際首創,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格力雙級變容積比壓縮技術是在第一代雙級增焓壓縮機技術的基礎上創新升級而來,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
  • 沈鼓兩大核心產品通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初評
    這兩大項目為——4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成套技術創新開發及產業化複雜原料百萬噸級乙烯成套技術研發及工業應用沈鼓設計、製造的十萬空分壓縮機組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範項目是「
  • 全球首臺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空冷機組建成投產
    新華社銀川12月28日電(記者艾福梅、鄭曉奕)28日6時,由中國華電集團公司投資建設的華電寧夏靈武發電有限公司二期工程3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這標誌著全球首臺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空冷機組在寧夏正式投產,將徹底改寫我國空冷機組技術設備依賴進口的歷史。
  • 《鍛造「中國芯」》英文版向國外宣傳遼寧工業
    著名作家商國華長篇報告文學《鍛造「中國芯」——瀋陽鼓風機集團振興發展紀實》英文版日前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以紀實手法記錄了瀋陽鼓風機集團追隨共和國發展腳步的歷程,生動地呈現了沈鼓集團堅持研發升級,自主研發製造了世界上頂尖的百萬噸乙烯壓縮機、長輸管線壓縮機和世界上少有的十萬空分壓縮機,為祖國增光添彩的故事
  • 乙烯行業深度報告:發展趨勢分析級前景展望
    以石腦油為原料的乙烯生產為例,100萬噸乙烯通常需要330萬噸石腦油,同時副產50萬噸丙烯、18萬噸丁二烯、25萬噸純苯等產品。以乙烷、丙烯、丁烷為原料的裂解裝置中,副產的丙烯、丁二烯、純苯的量較少。  根據我們統計,目前全球乙烯裝置約300套,合計產能約1.7億噸,對應總需求約1.5億噸/年。
  • 問鼎世界之最!全球首臺3000噸級漿態床加氫反應器震撼問世
    石化裝備極限自主研製能力領跑世界中國一重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明忠在發運現場感慨介紹,中國一重深耕超大型石化裝備領域40餘載,中國一重「雙超」鍛焊加氫反應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最初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的400噸級加氫反應器,到今天震撼面世的3000噸級漿態床鍛焊加氫反應器,凝結了幾代一重人和我國石化人的心血與汗水
  • 艾利特曹宇男:五年內協作機器人將達百萬臺級體量!
    在智能製造2025的國家戰略中,機器人行業近可謂乘風破浪,雖然最近幾年行業整體景氣度下行,工業機器人全球銷量有所下滑,但對於協作機器人來說,市場增速在行業中一直處於領跑地位,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應用領域也不斷在延伸和擴展。
  • 工程熱物理所兆瓦級超臨界二氧化碳壓縮機測試取得進展
    實驗臺建成後,先後完成了控制系統調試、系統聯調聯試,開展了二氧化碳充裝和超臨界二氧化碳狀態調製、高速轉子空載和輕載測試等一系列實驗,驗證了實驗系統工藝流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獲得了一系列珍貴的實驗數據,改變了超臨界二氧化碳離心式壓縮機數值分析缺少可靠實驗數據的現狀。  近日,團隊完成了國內首臺兆瓦級超臨界二氧化碳壓縮機樣機的測試。
  • 經驗:國產BOG壓縮機質量如何把控?專家分析的頭頭是道!
    本壓縮機的技術參數: 本壓縮機共3級壓縮:低溫工況 氮氣:28.016% 甲烷:16.7379% 甲烷:16.042% 一級壓縮機參數 進口最大壓力 21KPa.G 進口溫度:-157.9℃ 出口溫度:-31℃ 出口壓力:500KPa 流量:4600 kg/h。
  • 高大上的壓縮機!用在兆瓦級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機組上
    近日,由中國船舶集團所屬重慶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國內首臺6兆瓦超臨界二氧化碳透平壓縮發電機組完成機械運轉試驗,機組運行情況良好,達到設計要求,順利出廠交付用戶,標誌著江增重工核心技術成功應用於又一全新領域。
  • 中國在建白鶴灘水電站有多牛?百萬千瓦級水輪機讓世界驚嘆
    白鶴灘水電站效果圖 圖源:工業設計 白鶴灘水電站作為世界級超級工程,在多個領域都步入了世界技術無人區,主要特性指標均居世界前列,這座水電站有哪些獨特之處呢?
  • 中國核燃料產量達世界前列 年產800噸金屬鈾
    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核電事業,核燃料因此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去年來中國已在國際上購買多個鈾礦,以確保核燃料來源。中核集團宣布,中國今年核燃料產量達800噸,可滿足現階段和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的需要。核反應堆使用的燃料與普通化學燃料不同,是一組含有濃縮鈾材料的金屬棒,這種燃料棒的加工、生產技術難度極高,在國際上能夠自行設計、生產這種燃料棒的國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