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三號數據應用取得新突破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510所塵埃研究團隊最新成果「月球雨海嫦娥三號著陸區晨昏線之上月塵的原位測量」在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旗下地球物理領域頂級期刊《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發表。該論文是五院510所塵埃探測團隊最近兩年內發表的第三篇高水平論文,標誌著該所在塵埃探測領域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
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嫦娥三號80%是新技術新產品
中國青年網12月16日電 國新辦今日就探月工程嫦娥三號任務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請國防科工局新聞發言人吳志堅,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於登雲,探月工程二期測控系統副總設計師、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總工程師周建亮,中國科學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副主任鄒永廖介紹探月工程嫦娥三號任務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團隊梳理嫦娥四號的技術突破
而除了嫦娥五號發射這一激動人心的消息之外,科學家們也始終在探月曆程中不斷尋求新的突破並進行探月技術總結。不久前,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 第 10 期就發表了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的英文評述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and scientific progress of the Chang'e-4 mission」,文章中回顧了嫦娥 4 號工程的實施過程,梳理了嫦娥 4 號所取得的技術突破和探測成果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 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會上介紹,今天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任務獲得圓滿成功。習近平總書記親致賀電,高度肯定嫦娥五號任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這是對全體參研參試科技工作者的極大鼓舞和鞭策。 吳豔華介紹,嫦娥五號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三號:中國探月工程的"三級跳"
新華社西昌11月29日電(記者李宣良、王經國、餘曉潔)即將實施的嫦娥三號任務,將實現中國探測器首次在地外天體的軟著陸和巡視探測。從2007年到2013年,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三號,中國探月工程實現了「三級跳」。
-
嫦娥三號試驗取得重大進展 中國月球車指日可待
新聞背景據近日召開的2012年國防科技工業工作會透露,我國探月工程嫦娥工程二期中的嫦娥三號任務,目前已經圓滿完成月球著陸器的懸停避障及緩速下降試驗、月球巡視器的綜合測試及內、外場試驗等各項驗證性試驗,技術方案得到驗證,工程研製取得重大進展。
-
嫦娥五號任務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明後兩年完成空間站建設的11次發射任務,包括四艘載人飛船;我國計劃與國際合作論證建設月球科研站基本能力 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嫦娥四號將首次到達月球背面,帶你回顧人類探月徵程
其任務是分析月球稀薄大氣組成成分,研究月球表面塵埃作用,了解未來月球探測活動可能對月球環境造成的影響,以及月球環境可能會對未來前往探測的人員和探月計劃本身有何影響。它還進行了月地雷射通信傳輸試驗,通信速率達到以往方式的6倍。2014年4月18日,由於燃料耗盡,它按計劃高速撞擊了月球背面。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歷經23天,嫦娥五號闖過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收官:「胖五」送「嫦娥」奔月,再從月球...
這意味著,中國科學家未來將能夠研究自己從月球帶回的樣本,也標誌著中國的探月工程,即「嫦娥工程」,規劃的環繞探測、落月探測和採樣返回探測(簡稱「繞、落、回」)的「三步走」發展戰略圓滿收官。與此同時,探月四期工程已開始實施,其第一個探測器嫦娥四號目前正在月面工作,這一期工程的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也在計劃中。中國為何要探月?中國探月工程如何誕生?未來將如何走?
-
國務院新聞辦就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今天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月球樣品在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一是在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三是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四是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此次任務的成功實施,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中裡程碑式的新跨越,標誌著我國具備了地月往返的能力,實現了「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為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
-
羅瑾 ‖ 嫦娥奔月的地方——《迪山日記》研究之三⑦:探月
嫦娥奔月的地方——《迪山日記》研究之三⑦:探月這是時任中國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李本正眼裡的「玉兔」。玉兔」(圖片來自網絡)「玉兔」不僅在月球表面完成自己的科研任務,在社交媒體上,一個名為「月球車玉兔」的帳號受到熱捧。2013年12月1日,在嫦娥三號探測器發射前4小時,這個帳號發出了第一條消息「Hi,有人在嗎?」。三年過去了,有網友在下面回復「兔子,今天我們發射了第一顆火星探測器,第一次走向深空哎!」。
-
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探月任務,中國航天贏得世界同行讚嘆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習近平主席發來賀電,讚揚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世界多國航天機構和專家都為中國航天成就點讚,並期待與中國合作。
-
嫦娥四號今年探月分兩步走 我國未來或建「月球基地」
今年是我國的航天發射大年,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趙小津日前接受央視記者專訪時透露,嫦娥四號探月任務將在今年分兩次發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將抵達人類探測器未曾觸及的月球背面。航天科技集團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趙小津:嫦娥四號我們計劃2018年下半年來發射,這是人類首次實現對月球背面的探測。
-
嫦娥四號發射成功,人類探月事業的又一裡程碑
嫦娥四號正在飛向月球背面!2018年12月8日凌晨2點23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帶著全人類的好奇心將嫦娥四號送到了月球背面。嫦娥四號即將完成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和巡視勘察。月球背面究竟有什麼神秘的阻力,致使人類即便在完成載人航天的情況下,依舊需要研究半個多世紀,才能完成月背著陸的任務呢?
-
探月工程有關負責人:嫦娥三號計劃12月發射
新華網北京9月25日電(記者 韓元俊)探月工程有關負責人25日在嫦娥三號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啟動儀式上說,嫦娥三號任務計劃於今年12月實施,和嫦娥一號、二號任務不同,嫦娥三號任務將實現我國太空飛行器第一次在地外天體軟著陸和巡視探測。
-
嫦娥三號:中國航天迄今最難任務
綜合新華社電 經「嫦娥三號」任務發射場區指揮部研究決定,「嫦娥三號」探測器將於12月2日1時30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實施發射。 「嫦娥三號」將成為中國深空探測的又一新起點。那麼,「嫦娥三號」承擔什麼樣的新使命?會遇到哪些新挑戰?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新看點?
-
嫦娥5號探月,細品氦-3未來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30分,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地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到了預定軌道,開啟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之旅。中國航天人經過幾十年的潛心努力,從定位探月項目開始,已經經歷了繞、落兩個階段。這次嫦娥五號再次探月,計劃帶回2千克月壤。從而實現繞、落、回三步走發展戰略任務。
-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開啟中國探月新篇章
11月24日凌晨,在中國人民酣睡進入夢想的時刻,中國的航天航空歷史再進一步,取得了又一次重大突破!根據央視新聞報導,這項航天任務的採樣返回過程持續長達23天,而其中涉及到4項技術首次突破,此次航天任務共有11個重大飛行階段,23次重大軌道控制,6次重大分離控制等複雜環節,還有太空飛行器月面降落、月面起飛以及月球軌道上「無人交會對接」等高風險環節。發射起飛只是萬裡長徵第一步。中國探月工程是我國第一個探月工程,起始於2004年1月23日。
-
嫦娥5號探月,全球競爭新賽道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30分,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地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到了預定軌道,開啟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之旅。中國航天人經過幾十年的潛心努力,從定位探月項目開始,已經經歷了繞、落兩個階段。這次嫦娥五號再次探月,計劃帶回2千克月壤。從而實現繞、落、回三步走發展戰略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