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論佛法:科學定律都逃不出邏輯規律的範疇

2020-12-04 無畏樂園

數學是邏輯思維的符號表示。

八卦也是演算符號,這是另一種形式的數學。

哲學思考數學化就是科學。

科學公式是死板的,只有賦予哲學解釋才具有靈魂。

宗教和科學不應該對立。凡是正確的都是科學,心法也是科學。

牛頓力學三定律,第一定律:所有物體在不受外力的情況下,都會保持靜止狀態,或者沿著一條直線做勻速運動。

第二定律:所有物體在受到力(合外力)的作用後,都會產生加速度。

第三定律:物體之間如果產生了力,那麼必定會有反作用力,它們性質相同、大小相等,但是方向相反。

我們看到,三個定律的表述形式是純邏輯思維形式,它來源於現實經驗及邏輯分析,完全是哲學思考的總結。這裡沒有數值,沒有數學公式。這個例子說明,科學與哲學思考是等價的。事實上,牛頓的物理學著作名字就叫《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我們看兩個牛頓力學裡關於力的計算公式:

力=慣性質量乘加速度

力=引力質量乘引力場強度

力是什麼?力是一個觀念,人們把某種現象上升到概念形式,給它賦予了力的名稱。那麼力是什麼現象的反映呢?它是一種施加於一個物體上,物體慣性質量越大、形成加速度越大的東西。從我們語言邏輯的陳述中看到,這就是一句廢話,是我們自己在思想中這樣規定、這樣定義,所以在我們的思維裡等式必然成立。所謂乘號表明兩邊東西關係是這樣的涵義:兩者都是和等號那邊的東西同比例增長。用公式寫成就是上述樣子,若換成字母或阿拉伯數字,那麼就是一副完全的數學公式面孔了。

另外一個公式也是同樣的涵義。

我們從相對論知道,慣性質量等於引力質量,而引力並不存在,引力質量是假的,則慣性質量也是假的;所謂的引力場強度和加速度是同樣的東西,都僅僅是一種觀念而已。

人類製造了許多概念,都不過是觀念的層層細化,科學研究也逃不出這個苑囿。所謂的數學公式,僅僅是我們對不同概念的邏輯關係的符號反映,而那個邏輯關係其實是我們在思維裡事先設定好了的。

科學定律都逃不出邏輯規律的範疇,這是一切唯心的另一種佐證。

相關焦點

  • 辯證法基本範疇,很多事物發展規律,都逃不出它「手掌心」
    毛主席說,哲學就是認識論。而哲學範疇,是人們思維對客觀事物最普遍的本質的反映和概括,是人們從不同側面對世界的根本看法,也是人們從不同維度反映事物發展的辯證方法。簡單地講,任何事物的運動發展規律,都逃不出唯物辯證法各基本範疇的「手掌心」。
  • 聲音|佛法沒必要跟科學一致 也不可能一致
    在課堂上,智慧課堂導師明賢法師對青年學子十分關心的佛法與科學的關係做了精彩回答,以下為現場文字實錄: 佛法沒必要跟科學一致也不可能一致(圖片來源末學只想問如何把佛教與科學的稜角進行消磨的問題。眾所周知,佛教發源於古印度,而且受古印度影響很大。這樣的話,使佛教跟科學會有一定矛盾的,比如地水火風四大種性,比如因果輪迴,那些東西到現在科學都沒有辦法證明。然後,末學認為《起世經》裡的四大部洲,以及裡面說人類的壽命現在是在不斷縮短的。 另外,這些東西末學都覺得很有問題。
  • 論科學革命
    論科學革命蘇鍾麟有網友提出科學革命的創舉,想來,科學革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確實已經具備。一「科學」已經不太是科學長期以來,什麼是科學?權威理論就是科學,不然為什麼會成為權威理論?但是這不科學,亞里斯多德的自由落體運動定律,伽利略經過嚴密的邏輯推理,發現有邏輯缺陷,於是他跑到比薩斜塔做了個著名實驗,糾正了亞里斯多德的自由落體定律;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的最偉大理論相對論,起因於麥可遜
  • 進化論是科學,而科學的特徵就是可以「證偽」!
    最後說到大眾認知的普世進化論,遺憾的是普世進化論並非科學技術論,而是社會哲學論,也就是我們滿口大叫的那套「弱肉強食」了,雖說,這也是達爾文進化論中提出的一部分,但在普世進化論中這個部分更加主要,邏輯也很簡單,就是單純的指弱小的生命只能被更強的生命所吞噬,不想死的話就變強吧!證據也很簡單,尖牙利齒,更高,更快,更強。
  • 科學定律與科學理論有什麼區別?
    「定律」。科學理論的核心就是感應信息共識,頂級的科學理論的核心是高度概括的群體經驗。一般的,近現代早期科學和哲學還處於同一個「稱呼」的時代,如牛頓時代,往往建立理論就像建立歐式幾何那樣,無論哲學理論還是科學理論,數學理論,先提出理論的「定律」,這些定律其實就是經驗,或者說經驗的概括。如歐式幾何中幾大定律,無一不是經驗的,也是沒有理由的,既沒有理由說對也沒有理由反駁。
  • UFO視牛頓定律如無物,我們該不該反思,科學從根本上錯了呢?
    UFO視科學定律如無物,使得很多朋友都從根本上開始懷疑這個世界的定律,是不是只對我們人類有效,難道UFO就無效?或者說這些定律本來就是錯的?牛頓時代以來的經典力學都錯了嗎?科學是從伽利略時代萌芽,牛頓時代正式開始的,在這之前叫做自然哲學!所以說牛頓是科學的鼻祖並不為過,因為他定義了從理論到驗證的一系列標準範式,他提出的萬有引力定律和三大運動定律成了此後三百年物理世界發展的基石,科學革命是從牛頓時代開始的,一直到現代仍然沒有結束!
  • 近代科學最偉大的三大理論:進化論、量子論和計算論
    不記得是哪位大科學家所說了,近代科學最偉大的三大理論分別是:進化論、量子論和計算論;這麼說不是因為其他的科學理論不偉大,而是因為與其他科學理論相比這三大科學成就要更偉大,因為它們不但觸及到了世界的本質和真相,而且會塑造這個世界未來的格局。
  • 「後論推翻前論」是科學發展的常規模式嗎|唐韌
    此推論粗疏簡單得讓人難以相信出自大學教授之手,即如「科學」這概念,先指某時段的科學,後指科學整體,前後滑動,不作一點兒辨析,兒戲一般就把全部科學給「既然……所以」成了迷信。如果哲學家真都這麼說話,自然就都愚蠢,但網上搜田松著作,未找到這番話,不可借「轉引」冤枉人。倒是查到大國學家南懷瑾的類似說法:「凡是科學,都沒有絕對定論的。
  • 科學使人類往哪裡逃?
    「我往哪裡逃躲避禰的面?」 ——詩139:7現代航天移民計劃「我往哪裡逃?躲避禰(神)的面……」,「雖然爬上天去,我(神)必拿下他們來……」(詩139:7,摩9:2-4)。至高的神清楚知道,世上有人在這末後不肯向祂真誠悔改迴轉,要想許多辦法,逃避祂的審判刑罰。
  • 科學實在論與宗教的合理性——比較與反思
    他相信人的心理上有傾向在大自然中看出規律,所以「歸納法」的出現是可以理解的,然而這不表示歸納法在理性上是可證立或可靠的。或然率的計算也沒有幫助,就讓我們考慮一條普遍定律(general law)的或然率。任何普遍性的宣稱會涵蘊無限個觀察語句,但每個觀察語句成立的或然率都小於一,所以任何普遍定律的先前或然率(prior probability)會趨向零!
  • 唯物辯證法是規律和範疇的科學體系,基本規律和範疇的關係是?
    唯物辯證法通過一系列的普遍規律和範疇,從各方面來揭示事物的聯繫和發展。對立統一規律主要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質量互變規律主要揭示了事物發展的過程和狀態;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方向和趨勢。這三大基本規律所擔負的任務和回答的問題都是不一樣的。
  • 什麼是科學:科學的目的及方法
    至於這個宇宙為什麼是有邏輯規律的,這並不屬於科學的範疇。我們存在於這樣一個宇宙之中,這是一個基本的經驗事實[2]。這個經驗事實也意味著邏輯推理的有效性是一個近乎於先驗的基本事實。就象宇宙間所有的其他存在一樣,科學的存在也是有因果的,科學存在的具體形式是和它所要達到的目的緊密相聯的。
  • 上 | 完整解釋 Monad -- 程式設計師範疇論入門
    然後你崩潰了……再假設你不知道函數式編程,但你足夠聰明,你可能會發明出一個函數來滿足這個奇葩的要求。這個函數如此強大,你可能會叫它超級函數,但其實它無可避免就是一個 Monad。接下來我們就來一步步推演出這個超級函數吧。函數組合大家都應該非常熟悉。
  • 逃不掉的「真香定律」?
    何謂「真香」定律 大言不慚立下flag 隨後用實際行動否決自己之前的想法 「真香」與「打臉」 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 很多人都逃不過「真香定律」
  • 論當代科學哲學動態先驗論路徑的實用主義闡釋及其超越的可能性
    (cf.Tsou,pp.576-578)    但實際上,以奎因為代表的自然主義才是科學哲學歷史發展的現實軌跡,這源自於對「語言框架」的另一種解讀,「正是卡爾納普的語言框架哲學形成了奎因認識論整體論的反對形式的背景,按照這一觀點,在先驗知識和後驗知識、邏輯和事實、分析和綜合之間不存在二分」。
  • 科學研究和科學應用,這兩個領域的「科學」的概念是有差別的
    空集和超越集和都可以研究,幹嘛不讓我研究?對於宇宙著一個大的信息系統而言,根本不遵守任何守恆定律,守恆定律是慣性的宏觀表現,都只能有條件有限度守恆,對於起源的時空之下,就沒有任何守恆,而且直接影響時空之上。拿著守恆定律,去研究本源,肯定研究不到。微觀和宏觀,時空之上和時空之下,都有嚴重的差別,不統一在信息系統上去研究,就根本不可跨越這些障礙。
  • 宇宙結構及與心性的關係:談佛法修煉的生命科學本質
    佛法修煉就是生命科學,通過修煉心性調節生命場頻率,使生命升華,進入高層空間。決定生命場頻率的關鍵因素是執著心。執著心多,則生命場頻率快,這樣的人往往表現為躁動不安、智慧低、福德小、定力弱、能力差,相應的還會伴隨體質羸弱、容顏醜陋、性格缺陷等一系列問題。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不,科學的源頭才是神學
    又比如,摒棄了上帝造人理論學說之後,所謂科學觀點的的宇宙大爆炸學說,說宇宙是一個奇點產生的,那麼這個奇點又是怎麼來的呢?好吧,可以用各種理論無限再往前推,但最終卻發現,逃不出人所創造的各種概念,最終還是導向了抽象和虛無。
  • 網友:為何近百年來科學上沒有重大發現,還能出一個愛因斯坦嗎?
    每一次物理學的巨變都不是偶然,而是前人把科學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因為量變引起的質變,自愛因斯坦以來,雖然部分物理學家在他的領域取得重大成就,但是都沒有達到牛頓和愛因斯坦時期的那樣巨變,或許我們這個時代的科學理論,還沒有達到質變的時候。
  • 青年的疑惑:佛法的世界觀與當代科學一致嗎?
    對青年學子十分關心的佛法與科學的關係,明賢法師也做了精彩回答,以下為現場文字實錄:現場觀眾提問(圖片來源:有一位是在高校生命科學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的同學,平常研究工作經常遇到一個問題——幾乎每天都要殺小白鼠做實驗。他本人是非常親近佛法的,對這個問題感到很矛盾,希望得到一些開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