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毓明的可怕:功成名就的高智商豺狼,無情撕碎了她人的童話

2021-01-13 鏘鏘一言堂

這兩天,大家都在集中火力罵一個人:鮑毓明。

關於具體原因,媒體都挖掘的差不多了,簡單說就是一個斯文敗類成功男,費盡心思找了一個剛滿14歲女孩「認作養女」,為了滿足自己變態的獸慾而放棄人性的悲慘故事。

很多人都在口誅筆伐鮑毓明,怒斥當地警方不作為,痛心孩子媽媽的愚昧和無知。

但你應該知道,壞人是不怕挨罵的。這一個案件,本就是一個高智商壞人精心布局的巧案,不管是孩子還是母親,都是他的獵物而已;甚至連警方,可能也被他玩弄於股掌之間。

我們隨便聊聊。

他只尋找即將年滿14歲的獵物

根據媒體報導,鮑毓明是在2015年4月認識這對母女的。媽媽單身,孩子即將年滿14歲。

圈重點:即將年滿14歲。很重要。

我國法律規定的很明確:14歲以下,不管是否自願,一旦發生性關係就得重判,嚴重的可以判處死刑。

作為法律界的資深人士,鮑毓明不可能不清楚這個老百姓都知道的常識。但他巧妙地避開了:14歲以上,就有很大的彈性空間,人嘴兩張皮,就看我怎麼說了。

這個「獵物」的年齡,是他刻意挑選的結果。

他的專業法律知識,成為了他的犯罪利器。

他從來沒承認過自己是養父

鮑毓明接觸小女孩的藉口,是說「自己一直都想有個孩子」。

雖功成名就,但親情缺失,現在想要彌補人生缺憾,這樣的善良藉口很能打動人,特別是窮人。

所以,這可能是其中一個原因,孩子媽媽妥協了。

不過,孩子媽媽可能從來就不清楚,我國《收養法》明確規定:無配偶的男性收養女性的,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的年齡應當相差四十周歲以上。

同時,我們還有法律明確:對已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女性負有特殊職責的人員,利用其優勢地位或者被害人孤立無援的境地,迫使未成年被害人就範,而與其發生性關係的,以強姦罪定罪處罰。

1972年出生的鮑毓明,2015年是43歲,孩子即將年滿14歲,不是法律上的收養,鮑毓明心知肚明。

這也是鮑毓明為什麼有要和孩子媽媽「組成家庭」的說法,但從未實施的一個原因。

所以,鮑毓明說:「此事說來話長,我和她從來沒有以養父女關係相處。」

不是法律上的繼父,也不是法律上的養父,我就說說,你奈我何?

這就是最悲慘的結論:兩人根本不是養父女關係,可能只算男女同居關係。

他的地位決定了他的人脈利器

鮑毓明,光環身份一大堆:

「高層次海外留學人才、認證外國專家、全國十佳總法律顧問兼紐約長島商學院講師、西南政法大學研究員、中國行為法學會客座教授、中國律師資格與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出庭律師資格、曾任美國思科和美國新聞集團等跨國企業資深法律顧問、中興通訊獨立非執行董事、傑瑞集團副總裁兼首席法務官……」

如此顯赫身份和地位,沒有幾個認識的人是不符合常規的。

也正因為有如此顯赫身份和地位,即便有點反常之舉,別人也不會相信。

危機來臨,打個招呼,查無實據,撤案和解,不是順理成章的事麼?

他用他的地位和才華,把很多人都綁上了戰車,他還當了司機。

他太洞悉人性了,對手沒有反抗餘地

高智商高學歷的鮑毓明早就把人性琢磨透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拿捏住了弱點就能牢牢控制住這個人。

從他的「獵物」這對母女身上就可見一斑。

初次見面的孩子媽媽「發現對方年過四十而未婚,有些動搖」,但鮑毓明「只花了半年時間,就徹底取得了媽媽的信任」,放手將孩子交給了他,招數無非兩個:單身的母親基本都缺錢,缺愛。

而對於孩子,鮑毓明則選擇了精神上的洗腦和身體上的控制:

「大家都是這麼做的,國外也是這麼做的。」「你不能把我們的秘密說出去,說出去你就不乾淨了,所有人都會討厭你。」「這個世界上,只有我是對你最好的人,別人都是壞人,都想害你。」「不準說被爸爸按在床上,要說你喜歡爸爸,爸爸也喜歡你。」

同時,沒收手機,限制發朋友圈,微信只能添加他……

恩威並舉,對什麼人施什麼法,他沒有對手,只有奴隸。

我來編個故事吧

請允許我胡亂猜想並瞎編一下:

一個單身媽媽帶著一個即將年滿14歲的孩子,日子過得孤獨又清苦。

一個成功男,雖功成名就但心理畸形,為了滿足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不斷尋找著自己的獵物:單親家庭,經濟條件很一般,孩子快要14歲,並且長相不錯。

她憧憬著改變,他布下了陷阱。

機緣巧合,造化弄人,噓寒問暖、出手大方的他讓母女二人沒有絲毫的抵抗力。

成功人士和孩子母親達成了交易:我給你一筆錢,你把孩子交給我。

孩子媽媽有了錢,可以更好的生活;孩子有了良好的環境,也可以更好的成長。至少單純的媽媽和單純的孩子會這麼想。

在這樣一個雙贏結果的誘惑下,大家都很開心,但是,悲劇也開始了……

但更悲劇的是,我們只能這麼想想,卻拿不出證據。

縱觀整個事件,這對平凡至極的母女在高智商的鮑毓明面前,敗得一塌塗地,根本沒有思考和還手的餘地。

我們可以痛罵鮑毓明,但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就像我們以前看HK影視劇,壞人可以肆無忌憚地做任何的壞事,但總是可以逍遙法外,因為警察找不到他的證據。

目前的種種跡象都不利於這對母女,甚至會被鮑毓明反咬一口,法律裡面沒有同情。

但我也相信,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再狡猾的狐狸總能留下蛛絲馬跡,希望警察叔叔沉下心來,群策群力,找到他的破綻,將他繩之以法。

最後,不管結局如何,我都想對這個將法律和理性變成作案工具的高智商人Z說一句:壞人必遭天譴!

相關焦點

  • 懂法律的禽獸究竟有多可怕?鮑毓明的「完美布局」,讓人不寒而慄
    而到了2015年,鮑毓明開始在網上發帖收養孩子,吸引了李星星母親的注意。當兩人取得聯繫後,鮑毓明對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迅速取得了母女倆的信任,而母親也放心地將自己的女兒交給了鮑毓明,讓他帶去北京「接受更好的教育」,而此時的李星星,還不到14歲。
  • 俗話說「寧遇豺狼,不碰山魈」,山魈是什麼,為何如此讓人忌憚
    文/仗劍走天涯俗話說「寧遇豺狼,不碰山魈」,山魈是什麼,為何如此讓人忌憚地球上有很多的生物都是非常兇猛的,甚至有一些群居的動物讓人類都感到非常的害怕有句古話說得好,寧遇豺狼,不碰山魈,山魈是什麼呢?為什麼這些俗話當中,所闡述的是讓人類敬而遠之,忌憚害怕呢?其實所謂的山魈只是猴類的一種,猴類的分支。以魈為名,就很明顯的能夠感受它的不一般,魈在中國古代當中的意義,並不是特別的美好,甚至一度多指鬼怪。而山魈之名也知道,此種猴類並不是好惹的。
  • 當鮑毓明遇上「諾貝爾替代獎」得主郭建梅
    中興通訊其獨立非執行董事鮑毓明性侵養女事件被媒體曝光後,輿論一直持續發酵。4月8日,有媒體報導,小蘭自2016年,即她14歲起,被養父鮑某某長期控制在山東煙臺某公寓,遭多次性侵。兩個人的身份分別是:高高在上的總裁鮑毓明,養父;未成年少女,養女。
  • 鮑毓明性侵案背後,若隱若現的現代版「揚州瘦馬」:令人不寒而慄
    極其精通法律的鮑毓明曾撰文指出,我國對幼女性侵打擊力度不足,為此他呼籲採取有效可行的立法和司法舉措,切實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儘量避免給有特權的人可乘之機。巧的是,在被害女孩剛滿14歲那年,其母親就被「網友」介紹給了鮑毓明,當時他43歲,單身。過了半年,他就把女孩從其母親身邊帶走,先後輾轉北京、煙臺。用鮑毓明在寫給她《保證書》中的話——「給我現在的女兒,未來的妻子」。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 律師談鮑毓明案 應查清兩人角色地位和相處模式 稱女方重度抑鬱
    女方律師:應全面查清兩人的角色地位和相處模式澎湃新聞此前報導,小芳(化名)稱,從2016年起,當時剛滿14歲的她被「養父」鮑毓明性侵,後被對方長期控制在山東煙臺某公寓裡,又遭多次性侵,並嘗試自殺。報警後,警方撤案後又立案,但一直沒有進展。日前,鮑毓明的身邊人向澎湃新聞發來書面回應,並附帶9段手機錄屏。
  • 鮑毓明案牽扯出一條令人髮指的黑色產業鏈:男嬰10萬,女嬰8萬
    藏匿在鮑毓明案背後的黑色產業鏈這幾天,全網都被上市公司高管鮑毓明性侵案刷屏了。鮑毓明,一家跨國公司高管,中美兩國註冊律師,多項名譽加身,就是這樣一位看起來無限風光的「霸道總裁」,性侵14歲的「養女」長達四年之久。
  • 寧遇豺狼不遇山魈,被稱作是鬼狒狒的它太可怕,一旦遇到只能認命
    寧遇豺狼不遇山魈,被稱作是鬼狒狒的它太可怕,一旦遇到只能認命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大自然中存在著數以萬計的生物,它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有人說山魈是世界上最兇殘的猴子,它們的兇悍程度令人難以想像,更有傳言稱寧遇豺狼不遇山魈,有著鬼狒狒之稱的山魈太可怕,一旦遇到它們只能認命
  • 經濟學人:鮑毓明一案或將影響中國的性同意年齡立法
    【歐洲時報實習記者蔡蕊編譯報導】4月9日,上市公司副總裁兼首席法務官鮑毓明被指涉嫌長期性侵「養女」。此案一出,立即在中國引爆輿論場。據中國媒體報導,鮑毓明在當事人剛滿十四周歲時對其實施了性侵,因此十四歲定為性同意年齡是否合理成為了討論的焦點之一。
  • 柯潔評鮑毓明事件:戀童癖biss嗷 建議物理閹割
    網易體育4月13日報導:對於日前傳得沸沸揚揚的鮑毓明涉嫌性侵養女事件
  • 寧遇豺狼不遇山魈,被稱作是鬼狒狒的它太可怕,一旦遇到只能認命!
    寧遇豺狼不遇山魈,被稱作是鬼狒狒的它太可怕,一旦遇到只能認命! 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動物都長得千奇百怪,才組成了這個絢麗多彩的世界。像狒狒,猴子這種動物相信小夥伴們已經見到非常多了,也有所了解,那麼大家有沒有親眼見到過有一種叫做山魈的動物呢。
  • 俗話說「寧遇豺狼不碰山魈」,山魈到底是什麼,有什麼可怕之處?
    其中有一句"寧遇豺狼,不碰山魈",很多人卻不知道山魈是什麼物種。實際上,山魈是目前世界上所發現的最大,也是最兇猛的一種猴類。還記得動畫片《獅子王》中,舉起小獅子辛巴的巫師拉菲奇嗎?它就是山魈。然而,老祖宗留下的這句"寧遇豺狼,不碰山魈"有何道理呢?就算再兇猛,也是猴類,難道比豺狼還要可怕嗎?山魈的第一標籤就是兇殘,極度兇殘。
  • 俗話說「寧遇豺狼,不碰山魈」,山魈是什麼,為何使人感到懼怕
    山野之地有句老話,叫做「寧遇豺狼,不碰山魈!」。很多人認為山魈是猩猩或是狒狒,其實不是,山魈是目前世界上所發現的最大,也是最兇猛的一種猴類,在動畫片《獅子王》中,舉起小獅子辛巴的巫師拉菲奇其實就是山魈。
  • 童話裡不都是騙人的——《夏洛的網》書評(下)
    在威爾伯功成名就之後,坦普爾頓發出這樣的怨言並不為過。是它一次次上垃圾場找到卡片,是它收藏的壞鵝蛋在機緣巧合下救了夏洛,也是它在比賽頒獎環節中咬醒了威爾伯。事實上它對於威爾伯的幫助僅次於夏洛。那就是,現實生活中唯利是圖的小人,或許目光短淺、冷漠無情,但只要嗅到了「利」,就能立刻開動腦筋,活躍起來。馬克思在《資本論》中也早就指出了這樣的現象。「如果有10%的利潤...」
  • 鮑毓明竟然談維權!沒有羞恥感的精明,如何掩飾得了醜陋的靈魂?
    #高管涉性侵養女案還有多少疑點#近日,一上市公司高管性侵養女的新聞讓許多人義憤填膺。讓許多人憤怒的不僅只是媒體所曝光的驚人細節:一個14歲女孩被一公司高管當作養女,可這位高管在四年時間內長期侵犯她,更讓人氣憤的是這位高管似乎對這一切指控並不擔心,並無羞愧,他的應對顯得很「專業」。關於性侵養女的回應,他沒有正面否認。
  • 英語閱讀系列之:The Jackal and The War Drum 豺狼和戰鼓
    今天我們要閱讀的這篇文章是The Jackal and The War Drum 豺狼和戰鼓這兩個不相干的物種,在一起又能夠幹什麼呢,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呢?我們快點一起來看一看吧!Once in a forest there lived a jackal named Gomaya.
  • 研究表明:高智商的人往往不願與人交往
    這些人獨處時會感到愉悅。 某種程度上說,人的行為是他心理的映射,智商較高的人通過與自我對話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因此,平常人眼中能夠帶來快樂的社交活動在他們眼中是喧鬧又沒必要的行為,從這一點來看,高智商的人的確不喜歡多餘的社交。
  • 高智商的人,往往都具備這些特點
    導語:高智商的人,往往都具備這些特點。每個人都想要擁有一顆高智商的頭腦,但是許多人卻只知道想而忽略了腳踏實地的去做。人在出生的時候,大多數人的智商都相差不多,後天的努力顯得十分的重要。人類的智商可以通過訓練進而提高,你會發現有一些人的智商通過訓練之後會變得越來越高。這是否告訴了我們,通過不懈的努力智商是完全可以提高的。大多數高智商的人,幾乎都是厚積薄發。
  • 《隱秘的角落》還有第3個童話!原著裡人性的原罪,竟是無聲吶喊
    書中的普普已經12歲,她在7歲時就已經有過殺人嫌疑,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而嚴良則大大咧咧,只愛打電腦遊戲,多數時候被普普指揮著做所有事情。三個小孩子湊到了一起,又偶然拍下了張東升殺人的鏡頭,普普決定向張老師敲詐一筆錢,以保障今後的生活。於是,一場又一場的謀殺隨之而來。
  • 高智商的人有什麼面相特徵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這句話想必大家都有耳聞,同樣,時間上更不可能有兩個面相一模一樣的人,哪怕是雙胞胎都會看出不同,所以我們才會從面相去看一個人的命運,下面小編就來和你說說高智商的人都長什麼樣。
  • 高智商的人,更容易變態嗎?
    於是,許多小夥伴問我:是不是高智商的人特別容易變態、犯罪呢?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許多人羨慕足球運動員、演員,因為他們動輒數千萬上億的工資片酬著實讓人眼紅。可是,我們所看到的僅僅是聚光燈下那些最頂尖的明星們,成千上萬默默無聞的運動員和演員,其實生活的並不那麼光鮮。5高智商的人更容易變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