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談鮑毓明案 應查清兩人角色地位和相處模式 稱女方重度抑鬱

2021-01-09 中國網
律師談鮑毓明案 應查清兩人角色地位和相處模式 稱女方重度抑鬱

2020-04-17 11:03:15

來源:大河報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

A+

A-

【律師談鮑毓明案】鮑毓明涉嫌性侵「養女」小芳(化名)一案持續受到關注。目前,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已派出聯合督導組赴山東,對該案辦理工作進行督導。

煙臺市公安局芝罘區分局4月9日通報,2019年10月對該案再次立案後,進行了大量調查取證工作,偵查仍在進行中。至發稿前,警方尚未通報最新進展。

該案當事雙方都通過媒體發聲,說法不同,而輿論關於此案的討論一直未停止,法律人士也對該案涉及的相關問題展開討論。

京衡律師上海事務所副主任、高級合伙人鄧學平4月13日撰文指出,鮑毓明有否利用其特殊身份對小芳實施洗腦式精神控制,需要警方重點調查。對該問題的調查和認定,或許是本案法律適用的核心關鍵。

4月13日晚,為小芳(化名)的代理北京市千千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千千律所)發在該所微信公號上發布文章《女孩的權益,該怎麼關心和保護?》,也討論了相關問題。文章還稱,小芳的精神狀態很差,亟需各方面的救助。

女方律師:應全面查清兩人的角色地位和相處模式

澎湃新聞此前報導,小芳(化名)稱,從2016年起,當時剛滿14歲的她被「養父」鮑毓明性侵,後被對方長期控制在山東煙臺某公寓裡,又遭多次性侵,並嘗試自殺。報警後,警方撤案後又立案,但一直沒有進展。

日前,鮑毓明的身邊人向澎湃新聞發來書面回應,並附帶9段手機錄屏。這些錄屏記錄了鮑從2016年至2017年兩年多時間,疑似與「養女」小芳(化名)聊天記錄。其中,「小芳」多次提到「親愛的」、「結婚」等親密內容,「小芳」還提到讓鮑毓明等她兩年,二人還約定去拍婚紗照。不過該聊天記錄真實性尚待確認,且書面回應迴避了兩人是否發生過性關係以及被指強迫小芳看「戀童癖視頻」一事。

小芳則向澎湃新聞表示,不管鮑毓明如何辯解,都無法改變性侵她的事實。她使用的QQ號是鮑毓明用他的身份信息註冊的,他知道密碼,不排除鮑毓明「自己跟自己對話」。她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配合警方完成調查,儘快讓不法分子接受法律的制裁。

煙臺市公安局芝罘區分局4月9日通報,2019年10月對該案再次立案後,進行了大量調查取證工作,偵查仍在進行中。

千千律所發布的文章認為,只有全面考慮事發時小芳的年齡、認知水平和身體狀況、成長的經歷,鮑毓明的身體狀況、身份背景、鮑毓明與小芳所處的角色地位、相處模式等因素,才能更準確地去理解和認知被害人的是否自願問題。

「這就涉及被害未成年人案發時是否有能力正確認知自己言行的法律意義和後果,又是否有能力在完全不受外在因素影響下具有選擇表達不同意的意思自由?」文章提出。

鮑毓明是否屬於「負有特殊職責的人員」?

對於鮑毓明和小芳的相識,小芳的母親虹麗(化名)稱,孩子從小磕磕碰碰一直不順,為「衝災」認養父母。她在網上看到關於收養女寶寶的帖子,通過QQ跟一網站的一名中間人取得聯繫。2015年9月,她通過中間人和鮑毓明約定見面,談妥將女兒小芳「送養」給鮑毓明,鮑毓明以「養父」的身份帶走了小芳。

鮑毓明的書面回復與小芳母親的說法並不一致。鮑毓明稱,2015年9月,小芳的母親看到了他發布的收養孩子(男女不限)的帖子,便加了他的QQ。此後,鮑毓明通過QQ與孩子的母親溝通收養事宜。

鮑毓明稱,他是在2015年10月在南京第一次見到小芳母女倆。那時,小芳的身高已接近1米7。「我和她媽說覺得這麼大了不好相處,她媽說那你就有空帶她出去玩或是到你家看看,試試能不能相處。她自己也說一看我就面熟,像失散多年的親人。我就帶小芳出去了兩三次,她很開心,也訴苦說自己從小被遺棄,親情是最大的遺憾,每次和我分手都哭著說『叔叔我不想讓你走』,那時我真的很感動,也覺得應該幫幫她。」

鮑毓明並不符合收養小芳的條件。《收養法》規定,無配偶男性收養女性,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的年齡應當相差四十周歲以上。而鮑毓明與小芳的年齡差為29歲。

但儘管這樣,小芳還是被送到了時年43歲、單身的鮑毓明身邊。有不少網友質疑小芳的母親未盡到監護義務,也應當承擔一定的責任。

小芳和鮑毓明是如何相處的?小芳稱,多年裡她被鮑毓明長期控制,受到嚴格監控。鮑毓明則否認監禁小芳。

南風窗的報導稱,據鮑毓明說,他在煙臺家裡裝了監控,生活狀態一清二楚。這個被李星星理解為監禁工具的設備,在鮑毓明看來,反而是有利的證據之一。

此外,在鮑毓明給澎湃新聞的書面回應中,他將小芳定義為「未來的妻子」。據南風窗報導,在警方的促使之下,鮑毓明曾給小芳寫了一封保證書。保證書中寫道:「給我現在的女兒,和未來的妻子。」

鮑毓明稱,他有此想法還要追溯到2015年與小芳母女初識的時候:「因為我是單身,無法辦收養手續,小芳媽媽就說那就等她到了年齡辦結婚手續,反正都是一起生活。小芳自己也說愛我願意這樣陪我一輩子。我想反正我是單身,如果將來感情真能發展到那一步,也不是不可以。」

千千律所認為,鮑毓明應可認定屬於對小芳負有特殊職責的人員。基於小芳母親的委託,鮑毓明對小芳負有監護義務,應當維護小芳的各項合法權利,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而性權利是人身權利中非常重要的一項。辦案機關可以進一步詳細調查核實清楚鮑毓明生活住所的相關情況,比如鮑毓明是如何安排小芳的日常生活的,為小芳買了哪些東西,小芳有沒有單獨的臥室,雙方在家是否一起用餐,平日雙方是如何度過的等等。

京衡律師上海事務所副主任、高級合伙人鄧學平4月13日撰文指出,鮑毓明答應供養小芳後,儘管這不是法律上的收養,也未必構成法律上的監護,但認定其屬於「負有特殊職責的人員」應該沒有太大問題。關鍵是,鮑毓明有無「利用其優勢地位或者被害人孤立無援的境地,迫使未成年被害人就範」。特別是鮑毓明有否利用其特殊身份對小芳實施洗腦式精神控制,需要警方重點調查。

法學專家羅翔此前撰文指出,兩高兩部《關於依法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見》則明確指出:「對已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女性負有特殊職責的人員,利用其優勢地位或者被害人孤立無援的境地,迫使未成年被害人就範,而與其發生性關係的,以強姦罪定罪處罰。」該意見也明確了負有特殊職責人員的範圍,也即對未成年人負有監護、教育、訓練、救助、看護、醫療等特殊職責的人員。

值得注意的是,司法意見認為特殊職責人員與未成年人發生性行為構成強姦罪仍然限定為「利用其優勢地位或者被害人孤立無援的境地,迫使」就範。也就是說必須在被害人不同意的情況下,性行為才構成犯罪。

律師稱小芳重度抑鬱,需要救助

千千律所的文章稱,小芳現患有重度抑鬱、重度焦慮和重度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身心受創嚴重,狀況堪憂,亟需各方面的救助。

公益律師李瑩2019年曾幫小芳聯繫醫院和心理醫生,勸她接受治療。據南風窗報導,李瑩說,「那時李星星多次報警、多次自殺,她有嚴重的抑鬱焦慮,是很明顯的PTSD的反應。」

李瑩告訴澎湃新聞,多年來她在經辦類似性侵害案件時發現,許多受害人在被侵犯後會產生嚴重的罪感和恥感,在自我消化的過程中,往往會合理化對方的性侵行為,例如:將其想像成處於一段戀愛關係中,以此來說服自己,但這也為後續的舉證埋下隱患,「在現行的法律框架下,這對被侵害一方都是很不利的。」

因此,李瑩建議應由了解未成年人心理的專家團隊對被害人描述的相處模式和關係發生時的心理狀態做出評估。

千千律所的文章認為,無論案件有多複雜,小芳都是受害者。不少人都在質疑被害人小芳的母親在小芳成長過程中陪伴角色的缺位,當前是沒有事實證據支持的,不宜妄加猜測。即使有證據證明其母未盡到相應保護職責,甚至涉及其他問題,也不應當影響被害人小芳對鮑毓明的性侵指控,這是兩個不同的法律關係。

責任編輯:李海嘯

相關焦點

  • 鮑毓明性侵案背後,若隱若現的現代版「揚州瘦馬」:令人不寒而慄
    極其精通法律的鮑毓明曾撰文指出,我國對幼女性侵打擊力度不足,為此他呼籲採取有效可行的立法和司法舉措,切實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儘量避免給有特權的人可乘之機。隨便幾個頭銜:具有中國律師資格、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出庭律師資格,曾獲全國十佳總法律顧問、教育部認證高層次海外留學人才、國家外國專家局認證的外國專家、紐約長島商學院講師、西南政法大學兼職研究員、中國行為法學會客座教授。隨便一個,都令人望而生畏、肅然起敬。至於職務,就不說了,錢自然是不缺的。巧的是,在被害女孩剛滿14歲那年,其母親就被「網友」介紹給了鮑毓明,當時他43歲,單身。
  • 當鮑毓明遇上「諾貝爾替代獎」得主郭建梅
    據南風窗報導,女孩自述,從2016年起她和「養父」鮑某某一起生活,3年時間裡遭到多次性侵。女孩說,「第一次被性侵時剛滿14周歲」,而這位鮑毓明1996年就開始當律師,還深諳中美兩國的法律,個人履歷光鮮亮麗:名校碩士,中美兩國律師,國內某上市公司高管。
  • 經濟學人:鮑毓明一案或將影響中國的性同意年齡立法
    【歐洲時報實習記者蔡蕊編譯報導】4月9日,上市公司副總裁兼首席法務官鮑毓明被指涉嫌長期性侵「養女」。此案一出,立即在中國引爆輿論場。據中國媒體報導,鮑毓明在當事人剛滿十四周歲時對其實施了性侵,因此十四歲定為性同意年齡是否合理成為了討論的焦點之一。
  • 鮑毓明的「完美布局」,讓人不寒而慄
    近日,「上市公司高管被指性侵養女」案持續發酵,而作為整個事件當事人的鮑毓明,更是被釘上了「禽獸不如」的標籤,遭到眾人唾罵。可事到如今,鮑毓明不但不認罪伏法,反而想盡一切方法為自己開脫。4月11日,鮑毓明再度回復性侵養女案,表示「控訴內容存在不實,將適度做一些維權工作。」
  • 鮑毓明案牽扯出一條令人髮指的黑色產業鏈:男嬰10萬,女嬰8萬
    藏匿在鮑毓明案背後的黑色產業鏈這幾天,全網都被上市公司高管鮑毓明性侵案刷屏了。鮑毓明,一家跨國公司高管,中美兩國註冊律師,多項名譽加身,就是這樣一位看起來無限風光的「霸道總裁」,性侵14歲的「養女」長達四年之久。
  • 鮑毓明的可怕:功成名就的高智商豺狼,無情撕碎了她人的童話
    同時,我們還有法律明確:對已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女性負有特殊職責的人員,利用其優勢地位或者被害人孤立無援的境地,迫使未成年被害人就範,而與其發生性關係的,以強姦罪定罪處罰。1972年出生的鮑毓明,2015年是43歲,孩子即將年滿14歲,不是法律上的收養,鮑毓明心知肚明。這也是鮑毓明為什麼有要和孩子媽媽「組成家庭」的說法,但從未實施的一個原因。
  • 鮑毓明竟然談維權!沒有羞恥感的精明,如何掩飾得了醜陋的靈魂?
    鮑毓明在一開始就顯得異乎常人的淡定。這或許是一個律師的專業態度,或許是一種早已有所準備的冷靜。其次,否認最關鍵最核心的內容。鮑在公開的第一次回應中稱,與指控他的女孩不是「養父女」關係。既然不是養父女,一般男女之間的關係,如果出現了什麼男女授受不親的事情,就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其所背負的道德壓力就小得多。
  • 研究稱Psilocybin療法用於治療重度抑鬱症時效果比抗抑鬱藥好4倍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一項新研究調查了賽洛西賓(psilocybin,又名裸蓋菇素)輔助療法對重度抑鬱症的影響。 這項隨機臨床試驗發現,psilocybin輔助療法可有效地對重度抑鬱症患者產生大的,快速的和持續的抗抑鬱作用。
  • 夫妻相處的最佳模式:親密有間
    有太多原本恩愛的夫妻,最後都在半路上走散了,而緣由,無外乎他們夫妻倆的相處模式出了問題。前段時間,我採訪了一些夫妻,發現:其實,恩愛有加的夫妻兩人,他們的相處模式並不只是膩膩歪歪,而是「親密有間」。事實就是如此,再親密的兩個人,也應該給彼此留下一段時間和空間的距離,親密但有間,尊重對方的一切喜好和習慣,不強求對方改變,這才是夫妻相處的最佳模式。袁琴,32歲,結婚四年,她說:他可以有自己的個人空間,我不幹涉。袁琴和她的丈夫是朋友圈裡關係最融洽的一對,讓人特別羨慕。
  • 「中國同性婚姻第一案」判決書來了
    綜上所述,孫文麟、胡明亮的訴訟請求無法律依據,依法不應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判決駁回孫文麟、胡明亮的訴訟請求。上訴人孫文麟、胡明亮上訴稱:行政行為在執法人數、資格、審查核實申請材料、告知理由和結果、陳述申辯權、以及送達書面的不予受理通知單等程序上沒有依照湖南省的相關行政程序性規章。一審法院沒有採信民政局的證據,故行政行為沒有證據。
  • 南京副教授聚眾淫亂案今開審 律師稱其未犯罪
    圖/記者曾鳴「聚眾淫亂」 沒有權威司法解釋4月7日,一起「聚眾淫亂案」將在南京市秦淮區法院開審,該案牽涉到22人,為首的馬堯海為南京工業大學副教授,之前已經以「王教授」、「馬堯春」等化名蜚聲網絡。參加庭審的22人面臨最高5年有期徒刑的指控,如果領刑,他們將成為20年來第一批因為「聚眾淫亂罪」獲實刑的人。
  • 強姦案件女方陳述常見的100個邏輯錯誤和矛盾
    強姦案件女方陳述常見的100個邏輯錯誤和矛盾丁風 、黃豔(靖霖廣州律師事務所)強姦案件,可以說是最簡單的,同時又是最複雜的一類案件。說它簡單,因為你略懂風月;說它複雜,因為你不懂別人的風月。一些案件中,女方對細節的陳述存在明顯邏輯錯誤,如何去審查,還原事實真相?強姦案和邏輯有什麼關係?
  • 精英律師:網上匿名攻擊藍紅竟然是她,她們之間有什麼恩怨
    電視劇《精英律師》正在熱播,藍紅老公孫浩翰去世,小叔子孫超越繼承家產,藍紅為爭奪家產奔波,關鍵時期遭遇網上匿名攻擊,這個人會是誰呢?原來是羅檳的姐姐羅琦,兩人曾經差點成為姑嫂,藍紅如今遭遇低谷,同為女人,她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 武漢大學法學女博士稱確實被PUA了,什麼是PUA?
    但也正是這份依賴,讓陳優麗在與沈某的相處過程中,幾乎毫無保留地給予信任,「我把他當作救命恩人,他也一直給我灌輸患難見真情的思想,所以他找我借錢、要錢,我都同意了。」陳優麗說,沈某在跟她聊天的過程中,反覆強調他在英國時對她和小貝的照顧,讓她一度認為,自己和孩子都離不開沈某。但同時,只要她對沈某與張某有所懷疑時,沈某又會對她非罵即打,「要我跪下來,用腳去踩我的臉,很變態。」
  • 聽見你的聲音,超能美少年和精明毒舌女的奇妙愛情
    當時只有8歲的修夏許諾一定要守護彗星,此後兩人就再也沒有見過面,但修夏一直追尋著彗星的下落。十年之後,張彗星成為國選律師,但她一直為當年做出的那個選擇感到後悔。而長大後的樸修夏,一直在尋找當年那個勇敢作證的姐姐,並發誓要好好守護她。隨後學校裡發生了一樁學生墜樓事件,樸修夏因此重遇張慧星,他卻發現她與自己想像中的那個正義善良的律師形象大相逕庭。
  • 人工授他人精子成功受孕,男方反悔不留遺產,女方告上法庭
    手術後不久,女方果然懷了上孩子,但男方卻反悔了。不幸的是,孩子尚未出生,吳大祥卻患上了癌症。彌留之際,吳大祥寫下了自書遺囑,內容為:1、通過人工授精(不是本人精子),孩子我堅決不要;2、坐落在南京市秦淮區XX6號房產,系祖上私房拆遷後所分,當時由母親出資壹萬伍按房改政策以我的名義購買的房子,全部贈予父母吳祖祥和姜某。存款約60萬元,一半30萬元由母親繼承。
  • 哈爾濱漫展事件女方稱和男方是CP關係,COS圈中的CP究竟是什麼?
    沒多久,不雅事件的女方在網上進行道歉,還發布視頻解釋整起的事件。在視頻中,女方雖然多次強調自己已經道歉,並表示自己是剛入圈的新人不知道COS圈的眾多規矩,但從她的態度來看,她優越感十足,似乎別人抨擊她都是在嫉妒她,酸她。另外,在這個視頻中,女方曾經表示,自己和男COSER是CP,言語中似乎有一種他們做那些大尺度動作是很正常的事的感覺。
  • 律師充當腐敗掮客 透視當前司法腐敗案三特點
    本周的《瞭望》新聞周刊分析指出,該案折射出當前司法腐敗的三個特點,即律師充當「腐敗掮客」的法官受賄模式,法官濫用「自由裁量權」現象和犯罪手段的「超隱蔽性」。  律師充當「腐敗掮客」  參與吳振漢案公訴的北京市人民檢察院二分院檢察官王偉指出,一般官員的受賄案件往往發生在當事人(行賄人)和權力人(受賄人)之間,是雙方的權錢交易。
  • 蕭山死緩案 二審律師:當時未做指紋比對
    昨日,曾擔任田偉冬二審辯護的律師辛本峰提供書面材料,披露當年案件審理中存在的諸多疑點。1995年3月20日和8月12日,在浙江蕭山發生兩起搶劫計程車司機事件,司機徐彩華和陳金江遇害,田偉冬、陳建陽等5人被鎖定為涉案人員。據相關當事人當年的上訴狀和申訴狀指控,蕭山警方當年在偵辦案件過程中,存在刑訊逼供情節,其中一當事人甚至曾咬斷舌頭縫五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