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王炸」!降低癌症復發和死亡風險50%,中國首款抗體偶聯藥來了

2020-11-24 騰訊網

人生就像打撲克,總會抓到幾張爛牌。癌症患者,可能就是在人生的牌局中,抓到了幾張爛牌。但有些「神藥」的出現,扭轉了癌症患者的運勢,可謂是抓到了王炸組合,立馬將癌細胞逼得丟車棄甲,潰不成軍。

今天出場的「狠角色」是中國首個抗體偶聯藥物(英文名叫Antibody-drug Conjugate,縮寫為ADC)!它是千萬癌症患者的福音,也是醫藥史上裡程碑式的「神藥」!

2020年初,國家藥監局批准了靶向新藥赫賽萊(通用名:恩美曲妥珠單抗)上市了!它在3期臨床試驗中,效果非常好,讓癌症患者疾病進展或死亡的風險下降了50%!

藥劑名:Kadcyla 赫賽萊

通用名:Ado-trastuzumab Emtansine (T-DM1)曲妥珠單抗-美坦新偶聯物

製藥商:Roche/羅氏製藥

規格1:100mg-1瓶/盒 凍乾粉

規格2:160mg-1瓶/盒 凍乾粉

王炸組合!抗體偶聯藥物功效堪比飛彈!

抗體偶聯藥物(ADC),特別像精準的核飛彈。它有兩個核心的功能組成部分:第一是抗體(飛彈體),第二是強化療藥(核彈頭)。這兩者通過特殊的連接物結合到一起,兼具了抗體藥物的靶向性和化療藥的強大殺傷力,達到1+1>2的效果。

就如核飛彈可以通過導航系統,精準地把核彈頭投放到目標引爆,抗體偶聯藥物進入體內後,通過抗體部分來識別癌細胞表面的特殊蛋白,從而把強化療藥定向地投放到腫瘤部位,這樣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可以儘量避免藥物傷害正常細胞。

赫賽萊與赫賽汀什麼關係?

赫賽萊這名字,早就表明了它和赫賽汀是「姐妹花」。簡單而言,赫賽萊就是額外裝載了化療藥的赫賽汀。看名字,很多患者已能摸清了一部分門道。

赫賽萊的中文全名叫恩美曲妥珠單抗,英文全名叫Trastuzumab Emtansine,縮寫是T-DM1。其中的Trastuzumab(曲妥珠單抗)就是抗體部分,而Emtansine(恩美)則是化療藥部分。對藥物熟悉的讀者可能知道,赫賽萊的抗體部分,曲妥珠單抗(商品名:赫賽汀)本身就是治療HER2陽性腫瘤的靶向藥。

就跟iphone11上市,終將取代iphone10一般,「江山代有才人出」,赫賽萊代替赫賽汀恐怕指日可待!

助力哪類癌症患者走向治癒之路?

在乳腺癌家族眾多亞型中,HER2陽性乳腺癌因預後較差、生存期較短等特點,往往讓人談HER2色變。有研究顯示近80%的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是由早期乳腺癌復發所致,由此可見,儘早接受有效、系統的治療可為早期乳腺癌患者提供治癒機會,將乳腺癌扼殺於搖籃。

在2019年發表的《中國乳腺癌新輔助治療專家共識》中,有63%的專家認為對患者採用預期病理學完全緩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率高的新輔助治療方案可能改善患者的預後。

pCR是早期乳腺癌治療的重要裡程碑,也是長期療效的早期指標,那麼現實中又有多少患者可以達到pCR呢?我們從眾多新輔助研究中看到pCR率從40%到70%不等,也就是說仍有30-60%的患者被評估為non-pCR。在這些患者的乳腺原發灶中,仍然殘留著頑固的癌細胞。non-pCR的出現意味著患者對當前新輔助方案的藥物敏感性並不樂觀,這是她們的未愈之痛。有研究顯示,non-pCR的10年無事件生存率

振奮人心的是,赫賽萊的橫空出世,石破天驚地解決了non-pCR患者的未愈之痛。T-DM1單藥用於HER2陽性I期乳腺癌輔助治療顯示出良好的效果,ATEMPT研究初步報告顯示:

□ 3年無疾病生存率為97.7%

(曲妥珠單抗聯合紫杉醇組為92.8%)

□ 3年無復發間期率為99.1%。

在代號為KATHERINE的大型3期臨床試驗中,赫賽萊讓她們復發或死亡風險下降了50%!由於療效突出,研究結果2018年底發表在頂尖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後來非常快就順利在各個國家獲批上市了。2020年初,赫賽萊也成為首個在中國獲批的抗體偶聯藥物(ADC)。

赫賽萊的獲批,給一些容易復發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有效降低復發風險,使其重燃治癒希望,走向治癒之路。希望新藥價格能更親民,讓更多患者獲益。

寫在最後

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的人生該如何逆襲?赫賽萊已指出明路!王炸在手,跟還是不跟?

參考文獻

[1] Birrer M J, Moore K N, Betella I, et al. Antibody-drug conjugate-based therapeutics: State of the Science. J Natl Cancer Inst. 2019,111(6):538-549.

[2]抗體偶聯藥物質量控制和臨床前評價專家共識.中國藥事, 2018, 32(7): 991-1004.

[3] Trastuzumab Emtansine for Residual Invasive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 N Engl J Med 2019; 380:617-628

相關焦點

  • Her護升級丨死亡風險降低24%,「進階版赫賽汀」治療乳腺癌獲批
    新藥頻出:HER2陽性乳腺癌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全球癌症負擔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乳腺癌已超過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的癌症。乳腺癌佔女性新發癌症病例的1/4,癌症死亡的1/6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是存在於某些癌細胞表面的一種蛋白質,可促進癌細胞生長,並與侵襲性疾病和不良預後有關。HER2在乳腺癌、胃食管癌和其他實體瘤中均有表達。
  • 顯著降低復發風險 羅氏IL-6抗體上市申請獲FDA/EMA接受
    患者主要症狀為視神經和脊髓出現炎症性病變。NMOSD患者經常會出現疾病復發,免疫系統對自身組織的反覆攻擊會導致神經損傷逐步積累和殘疾。患者會出現視力、運動功能和生活質量的下降,嚴重NMOSD發作可以導致死亡。目前,還沒有治療這種疾病的獲批療法。雖然NMOSD被認為是由於靶向AQP4的自身免疫抗體進入CNS導致的疾病,但是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體內沒有靶向AQP4的自身免疫抗體。
  • 乳腺癌新藥「帕捷特」在中國獲批上市 可降低復發和死亡風險!
    最近,乳腺癌新藥帕捷特獲得批准,將把HER2陽性乳腺癌高復發風險患者的復發或死亡風險降低25%左右。   江蘇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乳腺癌專家張莉莉主任告訴記者說,醫院於2013曾參與帕捷特的臨床研究,該藥國內獲批上市,將給HER2+乳腺癌患者帶來重大利好,能幫助患者獲得更好的治療和預後。
  • 術前內分泌治療和檢測可簡便預測乳腺癌復發風險
    其中2/3患者進入試驗組,在手術前後的2周裡都額外接受了一種內分泌治療(來曲唑或阿那曲唑,均為芳香化酶抑制劑)。試驗組和對照組所有患者術後的輔助治療均根據當地治療標準而進行,通常,所有患者術後需接受內分泌治療至少5年,以降低復發風險。與此同時,通過確診時以及術前內分泌治療2周時的腫瘤組織樣本,研究團隊還在患者中檢測了細胞增殖指數Ki67的變化。
  • 癌症切除並不一定安全!超過50%患者復發轉移,預防復發很關鍵
    癌症治療有兩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點,那就是復發和轉移!很多人認為只要手術將腫瘤全部切除就可以萬事大吉,徹底治癒,但實際上手術切除後的患者也往往沒有想像中的效果,復發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會引爆,而一旦復發治療將更加困難!
  • 羅氏抗炎症新藥3期臨床再獲佳績 復發風險降低55%
    作為單藥療法,satralizumab將疾病復發風險降低55%。在去年的ECTRIMS上,羅氏曾宣布satralizumab的第一項關鍵性3期試驗SAkuraSky的研究結果。去年12月,美國FDA授予該療法突破性療法認定。
  • 預測乳腺癌復發風險更簡便!新研究支持術前內分泌治療和檢測
    其中2/3患者進入試驗組,在手術前後的2周裡都額外接受了一種內分泌治療(來曲唑或阿那曲唑,均為芳香化酶抑制劑)。試驗組和對照組所有患者術後的輔助治療均根據當地治療標準而進行,通常,所有患者術後需接受內分泌治療至少5年,以降低復發風險。與此同時,通過確診時以及術前內分泌治療2周時的腫瘤組織樣本,研究團隊還在患者中檢測了細胞增殖指數Ki67的變化。
  • 癌症治好後,過了多久就不會再復發了?想降低復發率,要怎麼做?
    癌症這種大病跟其他小毛病一樣,也可能會再次捲土重來。對於癌症患者來說,除了問醫生能不能治好,癌症治好後過多久就不會再復發了,也是很多患者和家屬會問的一個問題。畢竟如果癌症捲土重來,又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很可能家裡已經沒有繼續再繼續治療了。癌症治好後,過了多久就不會再復發了?
  • ...第一個降低HR+/HER2-高危早期乳腺癌復發風險的CDK4/6抑制劑!
    Verzenio是第一個被證明在HR+/HER2-高危早期乳腺癌患者中將癌症復發風險在統計學上顯著降低的CDK4/6抑制劑,這標誌著一個重要的裡程碑,有潛力改變早期乳腺癌治療的模式,同時也是CDK4/6抑制劑類的第一個裡程碑。
  • 早期乳腺癌患者過分擔憂轉移復發風險會降低生活質量
    2016年3月9日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項研究表明,許多進行了早期乳腺癌治療的女性都高估了癌細胞向其他器官遷移的可能性,這樣的恐懼會降低她們的生活質量。該研究對超過1000名新診斷為早期乳腺癌(原位導管腺癌或低風險癌)的女性進行了調查,這些女性發生遠端復發(癌症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導致癌症復發)的風險都非常低。據領導該項研究的密西根大學醫學院教授Sarah Hawley表示超過三分之一的原位導管腺癌患者和超過四分之一的低風險癌患者都過高地估計了發生遠端復發的風險。
  • 攝入紅辣椒或與長壽、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的風險降低直接相關
    在即將召開的2020年美國心臟病學學會科學會議上,來自克利夫蘭診所的科學家們提交的一份報告指出,攝入紅辣椒(chili pepper)的人群或許會更加長壽,而且其死於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風險也會大大降低。
  • 赴美就醫:死亡風險降低70%!首個TIGIT單抗有望改變肺癌免疫治療...
    知名跨境醫療平臺好醫友表示,由於TIGIT和PD-L1蛋白均具有抑制免疫系統的作用。因此,TIGIT抗體和PD-L1抗體聯用,可以通過增強機體對癌細胞的免疫應答而提高抗腫瘤活性,從而起到免疫放大作用。而且,像這種以多種免疫通路為方向的免疫聯合療法,未來還有望擴展到癌症的早期階段,為早期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值得赴美就醫患者期待。03、臨床試驗數據喜人!
  • 抗體偶聯藥聯合Keytruda治療HER2陽性癌症
    DS-8201是第一三共製藥旗下的在研抗體藥物偶聯製劑(ADC)。ADC是一種針對癌症的藥物,它通過連接到單克隆抗體上的連接物將細胞毒性化療藥物傳遞到癌細胞上,而單克隆抗體會與在癌細胞上表達的特定目標結合在一起。
  • ADC研發管線大爆發 非癌症適應症將成為下一片「藍海」?
    近兩周來,葛蘭素史克(GSK)公司開發的靶向B細胞成熟抗原(BCMA)的抗體偶聯藥物(ADC)belantamab mafodotin接連獲得美國FDA腫瘤學藥物諮詢委員會(ODAC)的12:0投票支持,和歐盟EMA人用藥品委員會(CHMP)的支持,治療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
  • 癌症為什麼會復發?
    癌症的治療,一直是醫學界亟待攻克的難題。癌症之所以難以治療,關鍵原因是癌症存在轉移或復發的風險。大多數患者在經過手術、化療、放療等規範化治療後,癌症還會捲土重來。
  • 從婦科「癌王」到慢性病…
    卵巢癌風險因素包括:卵巢癌家族史、BRCA基因異常、高齡(約一半的卵巢癌患者為63歲以上女性)、子宮內膜異位症、未育以及懷孕困難等。 卵巢癌可通過經陰道超聲及CA-125檢測來診斷,最終要通過手術或超聲/CT引導下穿刺進行病理活檢來確診。
  • 為什麼癌症治好了,還會復發?癌症復發的原因是什麼?
    癌症復發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沒有進行鞏固治療。很多患者總是以為治好了就可以了,後續不需要再管了。但實際上癌症雖然得到了控制,但還是很容易再生的,若是沒有鞏固治療,癌症就很可能會復發。還有一些人看到病情好轉之後,就停止了治療,但體內的癌細胞並沒有完全的被殺死,這種情況下,復發的概率也是非常高的。
  • 肥胖顯著增加多種癌症的風險
    2002-2010年,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比例從25%上升到38.5%,城市居民佔多數。據了解,目前我國18歲以下肥胖人口已達到1.2億。全球每年因肥胖造成的直接和間接死亡達340萬,成為僅次於吸菸的第二個可預防的致死性危險因素。有專家預測,肥胖可能成為21世紀的頭號殺手,給人們招來一身病。肥胖也是致癌的!而且致癌的給力程度,未必會輸給酒精!
  • 自然子刊重磅:調節性T細胞新作用,預測癌症3-5年復發風險
    當前有一些多基因檢測的方法,可以為乳腺癌患者的預測預後、復發、轉移乃至指導治療提供信息。 這些檢測更多的是通過乳腺癌患者新鮮或石蠟包埋(FFPE)的組織進行風險分層。而在液體活檢日趨火熱的今天,尚未有任何成熟的技術可以僅憑血液生物標誌物,就能夠預測癌症的復發風險。
  • 「兒童癌王」神經母細胞瘤新藥獲批,無進展生存期達2年
    此前,Naxitamab已獲得了FDA的優先審查、孤兒藥資格、突破性療法稱號和罕見兒科疾病療法資格。▌兒童「癌王」:高危神經母細胞瘤近些年來,高危神經母細胞瘤的療效在不斷進步。從最初的化療到如今的自體幹細胞移植方案,患者的生存率不斷提高。但整體生存率仍不高,亟需新的診療方案。▌靶向抗體藥:NaxitamabNaxitamab是一種靶向神經節苷脂GD2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GD2抗原在各種神經外胚層腫瘤和肉瘤中高度表達,包括神經母細胞瘤、黑色素瘤和骨肉瘤等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