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破譯基因密碼 解密古人類性愛(圖)

2020-12-04 東方網

原標題:科學家破譯基因密碼 解密古人類性愛(圖)

  遺傳的歷史就書寫在現代非洲人的DNA中,但還需要一些調查工作來對其進行注釋。在即將出現在8月3號《細胞》(Cell)雜誌封面上的一篇報導中,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遺傳學家們和他們的同事對分屬三個不同狩獵者(hunter-gatherer)群體的15個非洲人的完全測序基因組進行了分析,並破解了一些必定涉及人類多樣性和進化的遺傳密碼的信息。

  Tishkoff說:「我們的研究強調了基因組非編碼區域的重要性,特別是調控基因的表達。它對於從事生物醫學研究的人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如果他們只是關注編碼區域,他們就會缺失對正常人類變異和疾病易感性極其重要的信息。」

  研究人員也利用基因組研究了古人類的交配。

  採用一種統計方法,研究小組檢測了所有三個群體的部分序列,它們似乎已經來源於不同於人類的古人類。儘管近期的研究已經發現了現代人與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交配的證據,這些新研究表明非洲現代人類的祖先與來自另一古人類譜系的個體發生了交配。這一古老的譜系似乎是在幾十萬年前從現代人類譜系分離出來,而大約同一時間尼安德塔人也從智人(Homo sapiens)分離了出來。

  Akey說:「化石在非洲快速降解,因此我們沒有這一祖先譜系的參考基因組。但是有一件我們正在考慮的事情就是它有可能是尼安德塔人的親緣物種。」

  與古代譜系交配(稱之為漸滲雜交)的證據被發現存在於所有三個測試的種群中。

  Vernot說:「鑑於漸滲雜交存在於這些非常不同的群體中。我認為我們現在可以說這似乎是人類歷史一個非常普遍的方面。」

  在另一項分析中,研究人員尋找了三個種群基因組中的主要差異,表明種群進化各不相同適應了他們特異的環境。在這些變異中突現是與免疫系統功能、嗅覺和味覺相關的基因。這些研究結果表明對當地疾病和食物的適應在種群如何進化中的重要性。

  最後,基於來自Tishkoff和同事們以往的研究試圖解釋了俾格米人都很矮的原因。研究人員尋找了只常見於喀麥隆俾格米人的變異。他們發現了定位在這些突變附近的幾個基因對腦垂體起作用。腦垂體是對代謝、生長、性發育和免疫負責的「一個主要調控子」。

  Lachance說:「我們從未發現過這些身材矮小的強有力候選基因。如果我們沒有看到來自這些孤立群體的多個基因組序列。它暗示了當你抽取多個基因組樣本,在群體範圍內對它們進行比較時,你可以做些什麼的能力。」

  Tishkoff'的研究小組計劃測序來自更多非洲人的基因組以增加他們的樣本量。隨著基因組數據的增多,科學家們將更好地了解在過去幾十萬年進化是如何對人類起作用的,甚至某些突變如何可能造成了某些人易患疾病。

  「我們的研究強調了新一代基因組測序對闡明人類正常變異性狀及鑑別人類疾病風險遺傳基礎極其重要的作用,」Tishkoff說。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破譯最後一個染色體 人體生命被完全解密
    最後一個染色體成功破譯  人類完全解密「生命之書」   美國和英國科學家18日在英國《自然》雜誌網絡版上發表了人類最後一個染色體———1號染色體的基因測序,解讀人體基因密碼的「生命之書」宣告完成。科學家們認為,成功破譯1號染色體將為研究和治療癌症、帕金森氏症和老年痴呆症等350餘種疾病提供指引。  一個染色體測序十年功  在人體全部22對常染色體中,1號染色體包含基因數量最多,塊頭最大。其基因數目多達3141個,是平均水平的兩倍,共有超過2.23億個鹼基對,破譯難度也最大。
  • 遺傳密碼的破譯史
    再通過上面的多聚核苷酸實驗確定的胺基酸密碼子的範圍,科學家們驗證了這個方法是可靠的。這樣編碼胺基酸密碼子都被破譯了,那個GGG的密碼自然也就被破譯了。但是,科學家們只破譯出了61種密碼子,三聯體密碼應該有64種,還有三種找不到對應的胺基酸。現在,我們當然知道那三種是終止密碼,但是,當時科學家們並不知道,那麼終止密碼是如何破譯的呢?
  • 遺傳密碼的破譯
    早期有關基因功能的研究工作,如「一個基因一個酶」的假說,明確了基因的鹼基順序,規定了其蛋白質產物的胺基酸數目與排列順序。
  • 【領跑者】付巧妹:破譯遠古DNA密碼 給世界以驚奇
    【領跑者】付巧妹:破譯遠古DNA密碼 給世界以驚奇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科研路上,中國的科學家們也在各自的研究領域「攀登」,向著科研的高地進發。
  • 英國科學家破譯了人類第6號染色體的遺傳密碼
    英國科學家破譯了人類第6號染色體的遺傳密碼,他們經過8年努力後,破譯了人類第6號染色體的遺傳密碼,其中包含的基因對人體免疫系統至關重要。  蒙戈爾說,6號染色體是迄今為止科學家破譯的最大、包含基因最多的染色體。研究人員對超過1.66億個鹼基對進行了測序和分析,現已發現2190個基因結構,其中1557個為功能基因,約佔人類基因總數的6%,從中還識別出約130個可導致人類某些疾病的基因。英國科學家的報告發表在23日提前出版的《自然》雜誌上。6號染色體上包括了導致遺傳性血色素沉著病、帕金森氏症、癲癇等疾病的基因。
  • 二戰時圖靈機破譯的Enigma密碼,現在AI僅需13分鐘便可破譯
    在密碼學史中,恩尼格瑪密碼機(德語:Enigma,又譯啞謎機,或「謎」式密碼機)是一種用於加密與解密文件的密碼機。確切地說,恩尼格瑪是對二戰時期納粹德國使用的一系列相似的轉子機械加解密機器的統稱,它包括了許多不同的型號,為密碼學對稱加密算法的流加密。
  • 古人類基因密碼破譯者付巧妹——她的腳步,向著時光深處(傳承...
    原標題:古人類基因密碼破譯者付巧妹——她的腳步,向著時光深處(傳承·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古DNA研究,我們沒有落在後面。  ——付巧妹  圖為付巧妹。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供圖從古基因組學的門外漢到站在該學科前沿,過去10多年,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付巧妹一直在迎接挑戰,其中3道難關的跨越尤為關鍵。2008年,通過碩士導師的一個國際合作項目,付巧妹爭取到有可能去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類研究所讀博士的機會。
  • 生命密碼的破譯者——劉倩
    生命密碼的破譯者——劉倩 劉倩,碩士研究生,2012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腫瘤細胞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她戴著眼鏡,一副斯斯文文的模樣,看似和人民警察這一職業風馬牛不相及,現在卻就職於衢州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DNA室,從事著神秘的DNA
  • 什麼才是成功的人生:是破譯密碼的容金珍還是平庸而長壽的嚴實
    麥家的小說《解密》,今天才有緣一讀芳容,可一讀就欲罷不能。一口氣讀完,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人生何其脆弱,命運如此多舛。701,密碼破譯,這種神秘而又神聖的事業,有著無限的吸引力,讓任何一個人都不能拒絕。數學天才容金珍就被投入到了這樣一種事業。
  • 《基因傳》 破譯人類的遺傳密碼
    在探究常態、身份、變異與遺傳奧秘的過程中,《基因傳》誕生了。1 破譯人類遺傳法則的研究穆克吉將人類研究基因的歷史,在《基因傳》裡作了全景式的描述。他的寫作時間軸,從1865年起的「遺傳科學曇花一現」,一直到2015年後的「人類後基因時代」。
  • 我科學家破譯黃種人生命密碼(圖)
    昨天,作為第九屆高交會最重大的科技成果之一,全球第一個黃種人基因圖譜在深圳正式發布。這張在深圳梧桐山麓華大基因研究院完成的全球第一個高質量的中國人標準基因組序列圖,也是全球20億黃種人的第一個個人基因序列圖。作為「炎黃計劃」的第一部分,它被稱為「炎黃一號」。
  • 破譯遺傳密碼 掌握生命秘密
    如果這些遺傳密碼得到破譯,人們就會從遺傳的層次上對生命的秘密有了根本的了解,也會知道哪個地方突變可以導致什麼樣的疾病,這對治療腫瘤、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疾病有著重要的意義。        陳潤生認為,測量人類的遺傳密碼已經變得可行且越來越便宜,每個人都可以測量出自己的遺傳密碼是一個可望而可及的事。
  • 華東師大科學家破譯「大腦記憶密碼」(圖)
    本報訊據上海青年報15日消息戴上一頂非常精密的「儀器帽」,就能在電腦顯示屏上清楚地「讀」出你在想什麼———這種科幻片中常常出現的情景,昨天就在華東師範大學腦功能基因組學研究所上演。不過,戴「帽子」的是灰色小老鼠。
  • 國寶晶晶身上採血 破譯大熊貓基因密碼(圖)
    世界上首例大熊貓基因組的框架圖有望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出爐。這是世界上專門測定遺傳信息以保護瀕危物種的第一個項目,今年3月初由中國科學家發起。人類基因組序列圖繪製成功花費了十幾年,而大熊貓基因組框架圖為什麼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能完成?成都的科學家在這個龐大的項目中承擔了哪些工作?
  • 解密中國古人類演化
    《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正在熱賣中點擊了解更多即可購買我國是人類起源的地區之一,地下埋藏的古人類化石相當豐富。在地大物博的中國大地上,科學家們發現重要的古人類化石有:武都森林古猿、祿豐古猿、元謀人、藍田人、鄖縣人、北京人、湯山人、大荔人、長陽人、丁村人、馬壩人、河套人、柳江人
  • 1999年12月1日 科學家完整破譯第22對人體染色體遺傳密碼
    1999年12月1日 科學家完整破譯第22對人體染色體遺傳密碼 1999年12月1日,由英、美、日、中等國216位科學家組成的人體基因組計劃聯合研究小組正式宣布,他們已經完整地破譯出人體第22對染色體的遺傳密碼,確定出該對染色體上所有蛋白質編碼基因所含的3340萬個鹼基對的確切位置。
  • 法國科學家破譯草履蟲基因組
    新華社電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日前宣布,法國科學家成功破譯了草履蟲的基因組,這一成果對研究生物進化將會有所幫助。 法國科學家的研究顯示,草履蟲基因組含有約4萬個基因,遠遠多於人類基因組的25萬個基因。科學家分析說,草履蟲基因組之所以擁有如此眾多的基因,原因在於整個基因組經過了至少3次複製。
  • 1999年12月1日 第22對人體染色體遺傳密碼破譯
    1999年12月1日 科學家完整破譯第22對人體染色體遺傳密碼  1999年12月1日,由英、美、日、中等國216位科學家組成的人體基因組計劃聯合研究小組正式宣布,他們已經完整地破譯出人體第22對染色體的遺傳密碼,確定出該對染色體上所有蛋白質編碼基因所含的3340萬個鹼基對的確切位置
  • 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破譯油菜基因組密碼 構建油菜基因轉錄資料庫
    湖北日報訊(記者孟靜、通訊員童超波、劉勝毅)8月28日,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獲悉,近日油料所油料作物基因組學與抗病性改良創新團隊成功破譯了油菜基因組的全轉錄信息密碼,構建了油菜10萬餘個基因的轉錄全景圖,使得油菜基因功能研究第一次有了相對標準的可參考的基因轉錄資料庫
  • 破譯人體密碼——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意義及其對生物學研究的影響
    在對多餘的基因序列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他突然發現:人類基因組計劃破譯的 DNA鹼基字母數量早就在今年3月9日突破了20億大關。為了確定人類基因組中最初10億個鹼基字母的順序,科學家花了4年時間,但是迎來舒勒所說的「下一個裡程碑式的時刻」卻只花了4個月時間。事實上,第20億個鹼基字母是 T(胸腺嘧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