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晶晶身上採血 破譯大熊貓基因密碼(圖)

2020-12-05 搜狐網

  世界上首例大熊貓基因組的框架圖有望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出爐。這是世界上專門測定遺傳信息以保護瀕危物種的第一個項目,今年3月初由中國科學家發起。人類基因組序列圖繪製成功花費了十幾年,而大熊貓基因組框架圖為什麼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能完成?成都的科學家在這個龐大的項目中承擔了哪些工作?昨日,記者走進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探訪了四川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100毫升血液

  建立一個大熊貓基因組框架圖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3歲大熊貓「晶晶」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原型之一。

今年1月,身體健康、譜系清楚的「晶晶」榮幸地成為 「大熊貓基因組研究」項目的首個測序對象。別看項目龐大,四川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只從「晶晶」身上採集了100毫升血液,從裡面的血液白細胞中提取的DNA就足夠建立一個完整的框架圖。

  大熊貓從生下來就要頂著一雙黑眼圈,為什麼只有大熊貓有這樣獨特的外貌?能否讓大熊貓不再偏食竹子?遺傳研究室的主管沈富軍說:「這些問題我們幾十年來一直在研究,但以往只能通過觀察行為或者分析少量的基因片斷研究,和現在的基因組框架圖項目相比,就像是一個手工小作坊。這個項目就好比建立一個最權威的大熊貓圖書館,我們把它的每一個基因序列標上號,在『圖書館』裡整齊地擺放。這是一個資源共享的『圖書館』,一旦建成,大熊貓的行為方式、獨特食性、進化過程等諸多秘密,都有望在這個平臺上一步步揭開。比如如果有人想研究大熊貓為什麼只有黑白色,就可以直接從『圖書館』裡找到控制毛色的基因拿去研究。」

  人類基因組計劃從1990年在美國正式啟動,到全部破譯完成一共花費了15年時間,而據相關專家透露,大熊貓基因框架圖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就能完成。為何區別這麼大呢?沈富軍笑著說:「人有23對染色體,大熊貓有21對,包含的鹼基對數量基本相當,測序的工作量沒有很大的差別。時間的大大縮短得益於新一代基因組測序技術。」拜分子信息學和計算機學的高速發展所賜,現在只要把大熊貓的基因片段放進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的大型計算機內,它就會很快地對一段基因片段進行測序,並且通過最新計算機技術拼接基因組序列。

  -196℃液氮保存活細胞

  給瀕危動物留個種

  西方傳說中有「諾亞方舟」,在大洪水泛濫中讓動物倖存。而這家實驗室也建有一個「諾亞方舟」——瀕危動物基因資源庫,沈富軍介紹他們的基因資源庫保存有大熊貓、小熊貓、金絲猴、華南虎、斑鱉、朱䴉等我國特有的極危物種的精子、卵子和活的組織細胞,並且正在逐步完善中,假如有一天它們真的滅絕了,也可以讓它們重現世間。在一間儲藏室裡,記者看到地上擺放了大大小小十幾個液氮罐,極為珍貴的基因資源就保存在這裡。沈富軍打開罐蓋,用手握著靠在罐子邊上的金屬架子把手,把浸泡在液氮中的架子提了起來,瞬間一股白汽從罐子裡不斷向外湧出,四周的空氣溫度驟然下降,腳面立即感到絲絲涼意。

  架子的底部有兩個小抽屜,上面有兩個標著「華南虎」「東北虎」的標籤。沈富軍介紹說:「液氮的溫度是-196℃。當溫度很低時,細胞裡含有的水分會結成冰晶,從而撐破細胞壁,凍傷就是這樣造成的。但是如果溫度降低到-196℃時,細胞就會玻璃化,不會結成冰晶,精子、卵子以及活的組織細胞就會一直保持活性。」

  據介紹,實驗室一共收集了49個物種477個個體樣品,樣品種類包括血液、肌肉、活皮膚組織塊、組織臟器、糞便、毛髮等。沈富軍說:「等到將來克隆等生物技術成熟後,即便這些物種已經消失,依靠這個冷凍庫裡的活的組織細胞我們也可以讓它們重現世間。」

  ○實驗室背景連結

  四川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是我省唯一的研究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的重點實驗室,也是部省共建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研究領域包括繁殖、營養、獸醫及行為學等,他們首次利用冷凍精液繁殖成功大熊貓,也首次進行了大熊貓親仔鑑定。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最早只有6大熊貓,到去年底已有67隻,建立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熊貓人工種群。有人可能有這樣的疑問:這裡的大熊貓是不是近親生育?沈富軍解釋說,遺傳多樣性對種群的生存繁衍至關重要,當年熊貓基地的科學家們就非常注重把基地的熊貓和外地的熊貓交換生仔,種群繁衍得很好。熊貓是一妻多夫制,所以每隻小熊貓生下來都採用微衛星技術進行親仔鑑定,找出它的親生爸爸是誰,以便建立譜系。

(責任編輯:塔立那)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破譯基因密碼 解密古人類性愛(圖)
    原標題:科學家破譯基因密碼 解密古人類性愛(圖)   遺傳的歷史就書寫在現代非洲人的DNA中,但還需要一些調查工作來對其進行注釋。在即將出現在8月3號《細胞》(Cell)雜誌封面上的一篇報導中,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遺傳學家們和他們的同事對分屬三個不同狩獵者(hunter-gatherer)群體的15個非洲人的完全測序基因組進行了分析,並破解了一些必定涉及人類多樣性和進化的遺傳密碼的信息。
  • 遺傳密碼的破譯史
    ,並證實了密碼子的簡併性→⑧通過特定的三核苷酸能促進特定的氨醯-tRNA與核糖體結合的重大發現而破譯了61種編碼胺基酸的密碼子→⑨通過對琥珀和赭石突變的回覆突變實驗,破譯了UAG和UAA這兩個終止密碼→⑩通過已經破譯的63種遺傳密碼發現了遺傳密碼的規律,間接證明了UGA是第三個終止密碼子,稱為蛋白石密碼子。
  • (三年級)思維導圖整合信息,如何完成《國寶大熊貓》的資料搜集
    一、啟發談話,引出課題:同學們,有誰見過真的大熊貓嗎?在哪見過?你對它有哪些了解?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我們沒見過的人應該有很多,那就先從圖片上認識一下它吧。《國寶大熊貓》學習這一課,主要是為了完成如下的教學目標:1.搜集國寶大熊貓的相關資料信息。2.初步學習整合信息,運用思維導圖展示資料。3.同學們要藉助思維導圖,從不同方面介紹國寶大熊貓。
  • 遺傳密碼的破譯
    早期有關基因功能的研究工作,如「一個基因一個酶」的假說,明確了基因的鹼基順序,規定了其蛋白質產物的胺基酸數目與排列順序。
  • 《國寶大熊貓》病尉遲-協助拍攝
    國寶大熊貓【第1幅圖】此作品由銀川攝影愛好者桓先生在著名的嶽陽地區拍攝國寶大熊貓【第2幅圖】此作品由青海攝影愛好者景先生在著名的江西地區拍攝國寶大熊貓【第4幅圖】此作品由哈爾濱攝影愛好者索先生在著名的南昌地區拍攝國寶大熊貓【第5幅圖】
  • 《國寶大熊貓》沒面目-協助拍攝
    國寶大熊貓【第1幅圖】此作品由佛山攝影愛好者竺先生在著名的海南地區拍攝國寶大熊貓【第2幅圖】此作品由福建攝影愛好者甄先生在著名的常州地區拍攝國寶大熊貓【第4幅圖】此作品由佛山攝影愛好者袁先生在著名的衡陽地區拍攝國寶大熊貓【第5幅圖】
  • 秦嶺大熊貓 國寶中的「美人」
    提起「最中國」的動物,人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國寶大熊貓:黑白相間、圓圓滾滾、憨態可掬、招人喜愛。作為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曾與劍刺虎、恐龍等物種同時生存在地球上。在大自然的嚴苛選擇下,恐龍、劍刺虎早已消失,「活化石」大熊貓卻以悠然的姿態謎一般地生存到了現在。陝西秦嶺是我國大熊貓的主要分布區。
  • 《大熊貓的春天》:關於胖達你知道多少?
    2016年,國寶大熊貓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瀕危物種」降為「易危物種」。從一百多年前因為法國傳教士將熊貓介紹給西方國家,得到世界的矚目的同時,也給這種僅生活在中國的川、陝、甘地區的深山密林的動物帶來諸多困擾,而後更是因為獵殺和環境破壞,導致在20世紀70年代的統計中,全球大熊貓數量僅不到兩千隻。
  • 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破譯油菜基因組密碼 構建油菜基因轉錄資料庫
    湖北日報訊(記者孟靜、通訊員童超波、劉勝毅)8月28日,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獲悉,近日油料所油料作物基因組學與抗病性改良創新團隊成功破譯了油菜基因組的全轉錄信息密碼,構建了油菜10萬餘個基因的轉錄全景圖,使得油菜基因功能研究第一次有了相對標準的可參考的基因轉錄資料庫
  • 破譯遺傳密碼 掌握生命秘密
    甚至,你還可以選擇通過修改致病的基因來保障健康,讓自己遠離疾病的折磨。        這些神奇的場景可不是某個科幻作家的想像,而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信息學家陳潤生基於科學依據對未來作出的推斷。近日,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在南京舉辦的首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上對陳潤生進行了專訪。        這些人類對抗疾病的新辦法,源於對遺傳密碼的研究取得的突破。
  • 大熊貓主動往身上抹馬糞,這行為引起科學院關注
    我們都知道,大熊貓雖然作為「國寶」,很多都被人類精心飼養,但是在我國一些地方,仍然有野生大熊貓的存在,比方說我國秦嶺地區,就有著野生大熊貓的身影。 早在10多年前,研究者就發現,野生大熊貓在發現馬糞後,會非常開心地去馬糞中打滾,讓自己從頭到腳都被厚厚的馬糞覆蓋,看起來非常埋汰又讓人不可思議。
  • 《基因傳》 破譯人類的遺傳密碼
    在探究常態、身份、變異與遺傳奧秘的過程中,《基因傳》誕生了。1 破譯人類遺傳法則的研究穆克吉將人類研究基因的歷史,在《基因傳》裡作了全景式的描述。他的寫作時間軸,從1865年起的「遺傳科學曇花一現」,一直到2015年後的「人類後基因時代」。
  • 三年級下第七單元《國寶大熊貓》習作題目及例文
    眾所周知,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你對它又了解多少呢?查找資料,圍繞大熊貓寫一篇作文,向大家介紹我們可愛的國寶吧!國寶大熊貓我國的國寶大熊貓非常討人喜歡,它全身毛茸茸的。走起來一搖一擺的,好像馬戲團的小丑一樣。大熊貓的四肢是黑的,尾巴短短的,肚子白白的好像小孩子的口水帕掛在那裡。
  • 作為澳大利亞的國寶考拉,為什麼沒有我國的國寶大熊貓有名?
    雖然都是國寶,但是國寶也是等級不同的。可不是每一個動物都像大熊貓一樣,當成掌上明珠一樣來飼養的。那這大熊貓在世界上是有多出名呢?,我們可以看一看各國爭先恐後地向我們租借這大熊貓的報導。關於樹袋熊的事,大家估計知道的也不多。所以,在澳大利亞大火中,樹袋熊也跟隨火勢而高調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 我科學家破譯黃種人生命密碼(圖)
    昨天,作為第九屆高交會最重大的科技成果之一,全球第一個黃種人基因圖譜在深圳正式發布。這張在深圳梧桐山麓華大基因研究院完成的全球第一個高質量的中國人標準基因組序列圖,也是全球20億黃種人的第一個個人基因序列圖。作為「炎黃計劃」的第一部分,它被稱為「炎黃一號」。
  • 破譯人體密碼——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意義及其對生物學研究的影響
    在對多餘的基因序列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他突然發現:人類基因組計劃破譯的 DNA鹼基字母數量早就在今年3月9日突破了20億大關。為了確定人類基因組中最初10億個鹼基字母的順序,科學家花了4年時間,但是迎來舒勒所說的「下一個裡程碑式的時刻」卻只花了4個月時間。事實上,第20億個鹼基字母是 T(胸腺嘧啶)。
  • 初中語文教案:七年級《國寶—大熊貓》
    初中語文教案:七年級《國寶—大熊貓》 http://www.hteacher.net2013-02-19 10:04教師網[您的教師考試網]
  • 國寶大熊貓,為什麼在日本的那麼乾淨,國內的就特別髒呢?
    國寶大熊貓,為什麼在日本的那麼乾淨,國內的就特別髒呢?要說什麼動物在中國最受歡迎相信很多人一定都會說出熊貓的名字,熊貓作為我們國家的國寶也是受到了國人的喜愛,它們有著特別的長相,黑色和白色兩種配色交織在一起再加上時而慵懶時而活潑的樣子更是收穫了一大批人的芳心。當然了要知道大熊貓的護理也是有一定要求和難度的,國寶大熊貓,為什麼在日本的那麼乾淨,國內的就特別髒呢?
  • 為什麼大熊貓最終勝出成為中國國寶?
    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大家都很清楚。大熊貓的軟萌的性格、討喜的外貌。不僅國人很喜歡它,外國人也很喜愛大熊貓。因此,中國大熊貓也被稱為「中國的可愛軟實力」。大熊貓幼崽中國地大物博、動物種類豐富,如果大熊貓僅僅因為外貌和性格。那是不足以擠掉諸多競爭對手,成為國寶的。
  • 英國科學家破譯了人類第6號染色體的遺傳密碼
    英國科學家破譯了人類第6號染色體的遺傳密碼6號染色體的遺傳密碼,其中包含的基因對人體免疫系統至關重要。  蒙戈爾說,6號染色體是迄今為止科學家破譯的最大、包含基因最多的染色體。研究人員對超過1.66億個鹼基對進行了測序和分析,現已發現2190個基因結構,其中1557個為功能基因,約佔人類基因總數的6%,從中還識別出約130個可導致人類某些疾病的基因。英國科學家的報告發表在23日提前出版的《自然》雜誌上。6號染色體上包括了導致遺傳性血色素沉著病、帕金森氏症、癲癇等疾病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