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課程簡介
本課程主要立足於當前人類所面臨的全球環境危機,對反思環境問題之根源的各種環境倫理思潮和流派進行系統的梳理和評析。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的環境問題和我國目前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之路,探尋未來的「生態人」所應具備的環境美德,以更好地保護自然,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對該課程的學習,可使當代大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當前的環境問題,培養和提升大學生的環境美德素養。
(三)課程大綱
第一節
1.主題:環境倫理學概覽
2.參考書目:餘謀昌《環境倫理學》;戴斯 J.R. :《環境倫理學:環境哲學導論》
3.討論問題:1)環境倫理學是應用倫理學嗎?2)如何將中國傳統文化和環境問題相銜接?
第二節
1.主題:環境倫理學概覽
2.參考書目:大衛·梭羅《環境倫理學》;蕾切爾·卡遜《寂靜的春天 》
3.討論問題:1)環境倫理學可從西方汲取哪些思想資源?2)環境倫理學可從東方汲取哪些思想資源?
第三節
1.主題:環境問題的流變及根源
2.參考書目:海德格爾《技術的追問》;林官民《環境倫理學概論 》
3.討論問題:1)環境問題的根源是什麼?2)如何看待技術與環境的關係?
第四節
1.主題:「人類中心主義」之是與非
2.參考書目:餘謀昌《環境倫理學》;雷毅《環境倫理學 》
3.討論問題:1) 非人類中心主義為何執著於內在價值?2)人類中心主義是否應被拒斥?
第五節
1.主題:動物解放/權利流派
2.參考書目:彼得·辛格《動物解放》
3.討論問題:1)辛格動物解放論的理論基礎是什麼?2)應如何處理人與動物的矛盾和衝突?
第六節
1.主題:動物解放/權利流派
2.參考書目:湯姆·雷根《動物權利研究》
3.討論問題:1)辛格動物解放論和雷根動物權利論的異同點是什麼?2)如何看待「狗肉節」?
第七節
1.主題:生物中心主義
2.參考書目:史懷澤《敬畏生命》、史懷澤《文化哲學》
3.討論問題:1)史懷澤敬畏生命的倫理學對人的環境美德提出了什麼要求?2)「敬畏生命」與我國傳統儒家倫理有無契合之處?
第八節
1.主題:生物中心主義
2.參考書目:保羅·泰勒《尊重自然:一種環境倫理學理論》
3.討論問題:1)生物中心論的積極意義?2)生物中心論的缺陷?
第九節
1.主題:深生態學
2.參考書目:戴斯 J.R.《環境倫理學:環境哲學導論》;雷毅《深層生態學:評論與闡釋》、;雷毅《深層生態學思想研究》
3.討論問題:1)深生態學是否比淺生態學更深?2)深生態學與中國哲學有無契合性?
第十節
1.主題:大地倫理學
2.參考書目:利奧波德《沙鄉年鑑》
3.討論問題:1)大地倫理學的意義?2)大地倫理學的是生態法西斯嗎?
第十一節
1.主題:自然價值論
2.參考書目:羅爾斯頓《環境倫理學》; 羅爾斯頓《哲學走向荒野》
3.討論問題:1)自然價值論的意義?2)非人類生物能否擁有內在價值?
第十二節
1.主題:生態女性主義
2.參考書目:卡洛琳·麥茜特《自然之死—婦女、生態和科學革命》;普魯姆德《生態女性主義與對自然的主宰》
3.討論問題:1)婦女問題和環境問題有無必然聯繫?2)應如何看待婦女、環境與發展的關係?
第十三節
1.主題:生態馬克思主義
2.參考書目:約翰·貝拉米·福斯特《生態危機與資本主義》;詹姆斯·奧康納《自然的理由》;王雨辰《生態馬克思主義與生態文明研究 》等
3.討論問題:1)生態馬克思主義是從哪些角度展開對資本主義的生態批判的?2)生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對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有何啟示?
第十四節
1.主題:社會生態學
2.參考書目:默裡·布克欽《自由生態學:等級制的出現和消解》
3.討論問題:如何看待布克欽將生態危機歸於等級制的思想?
第十五節
1.主題:生態文明
2.參考書目:鄧純東《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研究》等
3.討論問題:1)從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再到生態文明的演進歷程?2)與工業文明相比,生態文明的特色主要體現在何處?
第十六節
1.主題:中國生態文明建設之路
2.參考書目:王雲霞《環境問題的社會批判研究》等
3.討論問題:1)我國環境問題的根源有哪些?2)我國生態文明提出的背景是什麼?
第十七節
1.主題:環境倫理學與我國生態文明建設
2.參考書目:胡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路徑研究》
3.討論問題:環境倫理學可為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何種借鑑和啟示?
第十八節
1.主題:如何做一位生態公民?
2.參考書目:納什《大自然的權利》
3.討論問題:個體能在環境保護中發揮何種作用?
(四)參考書目
1.戴斯 J.R. :《環境倫理學:環境哲學導論》
2.餘謀昌:《環境倫理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