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文化,品的是上海街景風情的豐富味道

2021-01-19 網易

  

  「因為咖啡」店面選在一面臨河的小街上,緊靠居民區,讓咖啡香浸潤日常生活。

  編者按:上海交通大學與美國南加州大學聯合團隊日前公布《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顯示在全球50個國際文化大都市中,上海的咖啡館和茶館總數排名第一。

  永康路上的「熊爪」咖啡店,在凜冽冬日遞上暖心愛意;陸家嘴金融城國際咖啡文化節吸引近10萬擁躉;咖啡館甚至被搬到「外灘大會」主論壇上,金融界大咖們喝著盧安達咖啡,暢談全球貿易平臺和區塊鏈技術……在小小一杯咖啡中,可以品出申城「手作人」的創意和匠心,感受城市的溫度與暖意,搭準全球貿易以及數字經濟的脈動。

  有人說,一座國際化城市的商業、文化、消費概況,看咖啡館數量就能略知一二。2020年下半年,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各種咖啡館在上海街頭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亦是經濟強勁復甦的信號。如今在大眾點評網搜索上海地區的「咖啡」二字,出現了近萬個結果。據統計,上海的咖啡館和茶館總量已位居全球第一。去年秋天,上海地區第800家星巴克門店在智慧灣科創園開業,這是中國大陸第一家貨櫃門店……

  近年來,中國在世界咖啡消費市場的佔比越來越高,年複合增長率達15%以上,其中上海的市場銷量約佔50%。「滲透在上海咖啡產業各個環節的創新元素並不是孤立的,而是日益形成一個完整的咖啡文化生態圈。」在陸家嘴金融城國際咖啡文化節主辦方負責人陳敗眼中,具有咖啡文化基因、擁有優越營商環境、正全面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的上海,不僅是國際咖啡品牌搶佔中國市場的「橋頭堡」,也是本土品牌進軍全球的發源地。

  到2025年,中國咖啡市場消費預計將達1萬億元;未來十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咖啡消費市場。到那時,在上海這座不斷創造奇蹟的國際化大都市,咖啡會是怎樣一幅圖景?一切皆有可能。

  從「貝多芬咖啡」到董其昌「拉花」,咖啡文創催生更多元城市文化潮流

  2020年適逢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藝術家們在歲末演出檔紛紛上演紀念音樂會。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大堂中的COFFEE CUBE,適時推出了哥斯大黎加貝多芬咖啡豆的手衝特飲——「舌尖上的貝多芬」,同時滿足樂迷聽覺與味蕾的雙重享受。類似COFFEE CUBE這樣開在劇場、美術館等文化設施內的咖啡館,也成了城市「慢生活」的註腳。

  咖啡與文藝有著天然的默契,巴黎左岸的咖啡館便是「文藝社交」場所,烙下了獨特的文化印記。上海也有類似基因:19世紀便擁有了咖啡館,1935年德勝咖啡行在靜安寺路創立,1958年上海牌鐵罐咖啡誕生——上世紀60年代,幾乎全國各地的咖啡都來自這裡。歷久彌香的咖啡和城市記憶融於一體,成為海派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如今,作為「舶來品」的咖啡早已融入東方城市的肌理,與時尚文化、藝術設計結合,擁抱著各種可能性。在徐家匯美羅城,此前已營業18年的星巴克在去年4月煥發新姿。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用「白科技」給連鎖咖啡店增添了一抹亮色。「好的空間,好的文化地標,正是上海開放的標誌。」同濟大學教授周洪濤認為,當商業遇到創意文化,最普通的場地都能被激活。

  相比GDP數據,都市咖啡文化更像是一種帶著「煙火氣」的指標。調查顯示,如果城市經濟繁榮、職場氛圍濃厚、服務業發達到一定程度,那麼咖啡館需求量便會激增。在「第三空間」的構建過程中,人們對品質生活的追求受到城市精神氣質的影響,往往會締造出獨有的咖啡文化。譬如僅看咖啡單品的豐富度,就能體現這座城市海納百川的包容度——全世界流行咖啡的玩法匯聚上海,再結合本地茶元素和奶元素,不斷碰撞交融、推陳出新。得益於進博會賦能,上海進口咖啡豆的來源地日趨多元化,為獨立咖啡館「一店一格、百店百味」打下堅實基礎。

  更何況在上海這座「靈感之城」,哪怕是一杯飲品都能拓展「文化+」的創意思路。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在上海博物館舉辦時,觀眾除了觀展賞畫,還能喝一杯根據董其昌畫風拉花的「山水」咖啡,品一碟「玄賞」米糕;「寶曆風物——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展」期間,上博又推出了「黑石號」拼配咖啡,在細膩的奶泡上呈現展覽的專屬拉花,咖啡混搭藝術,催生更多元城市文化潮流,變化出無窮可能。

  從衡復街區到陸家嘴金融城,城市溫度在一杯杯愛心咖啡中持續傳導

  在「熊爪」咖啡店出現前,不足200米的永康路東段,集結了20餘家飲品店,是上海「網紅咖啡」最密集的區域之一,毗鄰的南昌路則聚集了30餘家咖啡館,平均每50米就有一處能喝到咖啡的地方。這裡鮮少見到連鎖咖啡店,每一家咖啡館都有獨特調性。據悉,一個街區性的「咖啡聯盟」正在孵化編織中,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將把劇目片段演出、劇場衍生品、線下購票等服務帶到咖啡館,做強「咖啡+文化」的品牌;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上海中心和科學會堂則著力營造「咖啡+科學」的獨特氛圍……這批保留了最地道「上海腔調」的文化地標、人文街區,在咖啡的穿針引線下,激發出前所未有的聚合效應。

  如果說衡山路—復興路歷史文化風貌區的咖啡暖手暖心,那麼陸家嘴金融城的咖啡一定達到了滾燙「沸點」。去年10月,在陸家嘴中心綠地的草坪上,國際咖啡文化節聚攏了162家咖啡及美食生活品牌,與咖啡愛好者一起探討生活美學。在氤氳的咖啡香氣中,機器人咖啡、公路咖啡車等潮流玩法,與復古派對、博物館集市、草坪音樂會等藝術形態共同打造出多元的城市咖啡文化嘉年華。

  陸家嘴金融城區域內共有285幢商辦樓宇,一棟樓就是一個「垂直社區」,聚集了超過50萬白領員工,公共活動空間相對匱乏。「創辦咖啡文化節最初的構想,是希望打破樓宇和樓層的『壁壘』,用咖啡香暖化這片鋼筋水泥森林。」陳敗介紹,陸家嘴金融城國際咖啡文化節2016年從南濱江起步,2017年起移師陸家嘴中心綠地,經過幾年的品牌建設與打造,參展品牌數量及遊覽人數每年成倍增長,吸引眾多業界大咖現場助力,成為上海乃至全國咖啡領域標誌性的文化活動。

  事實上,幾乎所有國際咖啡品牌進入中國的首選地都是上海,近年來落地申城的「首店」「首秀」更是源源不斷。20多年前進駐上海的星巴克已開設了800家門店,「日本最美咖啡館」%Arabica、美國「實力派」Peet's、加拿大「國民咖啡」 Tim Hortons紛紛搶灘上海。與此同時,Manner、Seesaw、Mellower等本土品牌也從上海出發,進軍全國乃至全球市場。

  作者:宣晶

  攝影:袁婧

  編輯:蘇展

  來源:文匯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咖啡館成為新街景 喝咖啡變成新剛需「鄭中心」氤氳都市新感覺
    紅牆根,梧桐下,舉杯咖啡打個卡——消費者的熱情愣是把面積不足20平方米、裝修簡單的「粉·綠」咖啡館推上抖音飲品熱門榜鄭州區域第一名。從哥倫比亞、衣索比亞到印度尼西亞,世界咖啡主產區的咖啡豆都能在這裡找到擁躉。「碰到生意好,一天能賣400杯。」1月1日,主理人小雪說。不只「粉·綠」。從2020年6月開始,「半年時間已有近30家精品咖啡館出現在鄭州街頭巷尾」。
  • 咖啡主題遊 給上海文旅業加溫
    新冠肺炎疫情可控後,上海最早恢復生氣的門面當仁不讓的就是咖啡店。在文旅人看來,這種人氣對復甦中的上海文旅業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展示都市文化坐落在楊浦濱江的白七咖啡館由上海制皂廠老廠房改造而成,咖啡館的名字取自「皂」,當家產品是「上海制皂」小蛋糕。
  • 那些看著奇奇怪怪的便利店咖啡,味道究竟如何?
    晚上說著「月亮不睡我不睡」,白天第一件事是衝進便利店買咖啡。從美式到拿鐵再到摩卡,食之無味、如灌白開水。 所以你需要一些或是包裝、或是氣味、或是味道能吸引到你的咖啡飲料。我找來了以下這些特立獨行的咖啡單品,從抹茶到櫻花梅子,從白桃到焦糖芝士,在便利店隨處可買到,看似普通、喝起來卻不普通。哪款是真的好喝?哪款能讓人清醒度過白天?
  • 日本咖啡品牌NO COFFEE首家海外門店落戶上海
    根據日本咖啡協會的數據統計,日本人平均每天喝咖啡1.6杯,日本咖啡的消費量排在世界前五;而中國人年均喝咖啡不到6杯,儘管從2008年—2018年,中國的咖啡銷量已經從30萬袋增長了快13倍。   日本作為一個咖啡文化繁榮的國家,咖啡文化早已自成一派,而福岡這個城市也具有濃厚的咖啡文化氛圍。
  • 喝了那麼多年的咖啡,才知道原來最好的小粒咖啡竟然在中國
    ,咖啡文化節還安排了極具民族特色的長街宴、當地特有的民族文化展演等特色項目,讓參與者徜徉在咖啡天堂之餘,充分感受保山的民族風情和魅力。清淡的茉莉、柑菊和桂花香味,配以輕柔到剛剛好的苦感,高黎貢山東麓的小粒咖啡給予飲用者以清新淡雅的香味體驗和入口難忘的美妙感受,味覺體驗極為豐富,可與世界一流咖啡品種媲美。
  • 迪士尼看城堡煙花,盤點上海最具有代表性景點,看老上海風情
    逛完累了附近找一個清吧小酌一杯其他上海必打卡點田子坊田子坊由上海最具特色的石庫門裡弄演變而來,位於浦西,堪稱很小資的地點之一。名字是畫家黃永玉起的雅號,個性、文藝的年輕人初到上海一定奔向此地,感受田子坊與眾不同的個性。
  • 五五購物節|首批21家上海消費體驗館公布,你去過幾家
    老字號專業街陝西北路老字號專業街被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老字號工作委員會授予「中華老字號上海第一街」稱號,街景設計以經典的石庫門建築融合歐式落地櫥窗,展現了新式的海派風格,吸引眾多國內外遊客和上海市民前來體驗海派格調、重溫上海記憶。
  • 上海的咖啡文化產業 折射海派時尚產業屬性的流變
    上海,特別鍾情於咖啡的一座城市。小小一杯咖啡,在這裡已撬動起一個千億元級市場。特別近五年,滬上咖啡館快速增長,隨著個性化需求潛入城市角角落落,門店總數已過萬家。上海的咖啡文化產業,折射出海派時尚產業屬性的流變。
  • 「有文化的咖啡」如何飄香?用文化的「香味」引人駐足
    原標題:「有文化的咖啡」如何飄香?(新評彈)   去年年底,杭州西湖人氣最旺的斷橋景點對面,市級文物保護點、蔣經國舊居那「民國範」的老房子裡,相繼開出星巴克、麥當勞兩家分店。   走進「有故事的老房子」,來一杯「有文化的咖啡」,當初開店之前是這麼對外吆喝的。
  • 考考你,世界六大知名單品咖啡,你都知道幾種?
    今天小歐選取了世界範圍內知名度較高的六種單品咖啡,來跟小夥伴們一起聊聊。快來看看吧。世界六大知名單品咖啡藍山咖啡(產地:牙買加)藍山咖啡是咖啡中的珍品。它因出產於牙買加的藍山而得名。國際上公認的是,只有種植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牙買加藍山咖啡才是真正的藍山咖啡,而出產於海拔1800以下的都叫做高山咖啡。因為牙買加出產的藍山咖啡產量非常少,每年針對全球僅出產4萬餘袋,所以價格非常昂貴,一般人很難喝到真正的藍山咖啡。絕大多數咖啡館裡所售賣的藍山咖啡都是由味道近似的咖啡調製而成,但是儘管這樣,這些調製咖啡的價格也仍然要比一般咖啡貴。
  • 咖啡杯顏色能影響咖啡味道?科學家:沒錯,白杯子讓咖啡更苦
    ,最近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顯示,同樣的咖啡,裝在不同顏色的咖啡杯中,會讓人喝出不同的味道。請用藍色咖啡杯       除了奶油、糖、奶,你知道還有什麼能改變咖啡的味道嗎?答案是:咖啡杯的顏色。聽上去不科學,但這確實是有科學依據的,發表於2014年11月《味道》(Flavour)期刊上的一篇文章證實了這點。
  • 世界咖啡地圖 咖啡豆種植基地分布圖 全球產區咖啡味道描述
    但前街咖啡並不會直接讓客人看餐牌點咖啡,客人來店消費一杯咖啡並不是前街咖啡的初衷,前街咖啡陳列這麼款咖啡豆,而且每到新的產季都會更換符合當季潮流的咖啡豆,在咖啡豆品種上下功夫,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讓客人能夠更多地了解不同產區的咖啡豆,更希望客人能與我們交流咖啡文化,這是一種相互成長的過程,喝咖啡的人能不斷豐富自己的咖啡風味認知系統,而前街咖啡也在同步進步當中,不斷去挖掘更多產區的咖啡豆,展現給更多人。
  • 全球咖啡日 | 咖啡,怎么喝才不會low
    《這才是咖啡——一顆咖啡豆的進化史》策劃編輯張韻您擁有多年留學經驗,可否簡單介紹下您所在國度的咖啡文化?Angela Zhang:在加拿大留學8年,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上學途中你會看見每個人手裡都有一杯咖啡,而且是那種Jumbo size的超級大杯。
  • 如何評價咖啡的味道
    當你看到咖啡時,你會想到「苦」這是一種啟迪,當你品嘗咖啡,品嘗「酸」,這就是認知,當你了解了咖啡的味道,知道中間有「甜」,這就是真正評價一杯咖啡的開始。我們的味覺系統不僅僅依賴張嘴環遊世界,事實上他是3D包圍的,如果你閉著呼吸喝一杯咖啡,在正常呼吸狀態下喝一杯咖啡,味道就不一樣了。
  • 日本排名第一的咖啡品牌Doutor將在上海開出中國首店
    ,位於上海吳江路茂名北路路口,目前已處於裝修階段,裝修外牆海報上寫著「儂好,上海」,以「為世界帶來一杯美味的咖啡」為初心,保留日本原始的風格口味,正式開啟中國市場。   Doutor以「為人們的輕鬆與活力」的經營理念,加上「價格便宜」、「服務迅速」,「味道不亞於全程服務店」等特點,發展成日本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創始人鳥羽博道曾表示,「想要給消費者提供價格上沒有負擔而又好喝的咖啡」。   1.全面推行低價策略      Doutor創立之初,一杯咖啡售價僅150日元,甚至低於其他同等咖啡店的1/2價格。
  • 「2017一帶一路名品展」將於12月8至10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
    ,領略二十六國異域風情。 一系列異域風情的吃喝玩樂和各類浸入式體驗將讓觀眾邂逅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方式,帶來的驚喜與碰撞。 14:20-14:35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駐上海總領事館 Siti Nugraha Mauludiah 寧喬恩總領事    印尼優選產品:從咖啡到燕窩 14:35-15:10 柏裡尼咖啡
  • 上海暖男為女友來渝創業 開咖啡館試味喝過50000杯咖啡
    在眾多的衝調方式中,吳非尤其鍾愛手衝咖啡,他將來自世界各地的咖啡豆以手衝的方式還原最本真最純粹的原始味道,這也正如他多年來對咖啡的喜愛與執著,咖啡人生,暖光前行。一開始吳非也想讓曉曉到上海生活,可發現曉曉實在不習慣上海。「既然你不喜歡上海,那我到重慶就好了。」沒有多餘的話,2008年,吳非決定放棄上海的工作和生活來重慶,用行動去守護這段感情,江南男子的溫婉和重慶妹子的火辣,看似兩種水火不容的性格,卻異常互補。剛到重慶,吳非原本還是想做咖啡相關的行業,可現實卻不經意間潑了他一盆涼水。
  • 「禮」性消費加碼「消費促進月」 首屆「上海味道·環球好禮節...
    為順應消費復甦趨勢,圍繞促消費目標,抓住下半年上海節慶消費新機遇,與上海旅遊節、購物節、夜生活節、全國消費促進月持續聯動,上海商情信息中心聯手凱德、上海市糖制食品協會、進口商專委會9月12日至13日在LUONE凱德晶萃廣場推出首屆「上海味道·環球好禮節」活動,吸引了麒麟啤酒、拉麵說、好樂門、隅田川、紫燕、禾煜、博泰汽車、勤儉茶葉等國內外好禮品牌,及杏花樓、冠生園、元祖、西區老大房、德林坊、龍華、老香齋
  • 2020上海非遺親子節月末閃耀全城
    >非遺親子遊樂路線 聯動超過50家親子地標打卡點 攜手超過200家商戶推出活動優惠套餐 召集10萬家親子家庭加入非遺守護計劃 創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
  • 咖啡加糖
    這些看一直喜歡中國的茶道,咖啡只是我有時候選擇一種飲料。今晚又是一個寂靜的夜,一個人一杯咖啡,一首歌,靜靜敲打鍵盤,細細品這一杯加了糖的苦咖啡。如果你第一次喝,有著一股淳香,帶點苦的感覺,這也是我第一次對它的印象。可多次你喝上它時,你會慢慢喜歡上這種淳香與苦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