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咖啡——一顆咖啡豆的進化史》策劃編輯張韻
您擁有多年留學經驗,可否簡單介紹下您所在國度的咖啡文化?
Angela Zhang:在加拿大留學8年,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上學途中你會看見每個人手裡都有一杯咖啡,而且是那種Jumbo size的超級大杯。在國外,咖啡基本成為了人們的每日必備飲品,是延續一天好精神的"最佳伴侶"。
是否還記得印象中第一杯咖啡的香氣與味道,它給您今後的飲品習慣帶來何影響?
Angela Zhang:像中藥一樣非常苦!但是我在啜飲咖啡前後的嗅覺體驗大相逕庭,回味在嘴裡的香氣異常美妙。很多人都愛喝拿鐵,卡布奇諾甚至摩卡,加入牛奶或巧克力醬可以減少味道的苦澀。而我只喜歡美式咖啡和濃縮,因為只有品嘗咖啡本身的味道,才能夠真正地體會到咖啡的精髓。
喝了這麼多年的咖啡,感覺就像"品味"自己的人生一樣,雖然它苦澀無味但卻能把生活體現的淋漓盡致。如果你懷著囫圇吞棗的心態去品嘗它,只能嘗到咖啡的苦澀,唯有細細的去品味,方才能嘗到它無盡的香甜和一絲溫情。想想,人生不也是如此嗎?
作為本書的策劃編輯,您認為它所具備的跨文化吸引力的關鍵原因是?
Angela Zhang:首先,這本書是我社與義大利著名的白星出版社長期合作出版的一套生活類書集。圖片精美的程度超乎你的想像,內容也非常全面,比當前圖書市場同類產品的內容更加多元化。
大部分的咖啡書集只是講述了咖啡的歷史,烘培,製作等等,而我們的圖書講述了更多嶄新的內容。例如從咖啡的始源到如今的傳播過程,咖啡的海報以及宣傳頁等等;還有從古代到現代咖啡所使用的容器,以及如何從視覺、味覺以及嗅覺來品嘗咖啡,在書的最後還有用咖啡做的相關食譜等;讓讀者去全方位真正的了解有關咖啡的方方面面。
就《這才是咖啡》的封面設計以及裝幀工藝而言,您希望它擁有怎樣的氣質?
Angela Zhang:這是一本咖啡愛好者的必備收藏書,也是一本很棒的coffee table book,封面設計的靈感來源於一句名言:"咖啡一定是滾燙如地獄, 黝黑如惡魔,純潔如天使,甜蜜如愛情。" 滾燙黝黑的是那黑咖啡,純潔甜蜜的正如旁邊搭配的白砂糖。一杯咖啡最好的味道只有學會品嘗的人才能親自體會。
意式濃縮與牛奶攪拌可組成不同口味的咖啡,你是如何品鑑並滿足自己傲嬌的味蕾?
Angela Zhang:咖啡的種類千變萬化。因為咖啡豆的品種不同,每種咖啡的口味都會不同。每個人喜歡咖啡的味道也會根據當下的心情或是某個故事而發生變化,如果你還不知道自己喜歡那種口感的咖啡,那不妨來好好細細"品"讀這本書,它會讓你找到一款屬於自己心儀的那杯咖啡。
4. 咖啡界「老司機」練成手冊
你或許是喜歡接受一切新鮮事物的"小萌新",是迷戀咖啡香味與香氣的"進階達人";或許是靠咖啡續命,並有一定消費習慣的"老司機"。雖然,處於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們手捧同一杯咖啡,所得出的人生感悟也大相逕庭。但是,只要你愛上它就對了!
咖啡,不只為儀式而生,今天,我們就要讓它"C位出道"!今天要重點推薦的這本《這才是咖啡——一顆咖啡豆的進化史》,跟隨本書來一場難忘的千年西方飲品之旅吧!
就是這麼一顆「渺小」的咖啡豆,一杯香氣濃鬱的咖啡,背後卻高度濃縮了西方人長達七個世紀循環漸進、不斷創新的栽培技術與烘焙實踐。咖啡從非洲傳至歐美,迄今仍風靡全球。
翻開本書,既可以了解原始的西方咖啡文化,又能滿足你傲嬌的味蕾;既能尋找老司機與小萌新共通的感官記憶,也能瀏覽到漲姿勢的咖啡品鑑藝術;既是讓你進階為達人的「現代咖啡生存圖鑑」,也能為你構建全面、科學、系統的咖啡知識體系。
有的小夥伴會擔心看不懂咖啡的"冷知識"以及繁複雜瑣的製作流程。別急,有了這本書還想看不懂那真是太難了!
每一顆「精通十八般武藝」的咖啡豆,將那些不為人知的"小秘密"公布於大眾面前,向世人展示了一個古老神秘的咖啡國度以及其完整的傳播歷程。無法割捨咖啡的你,既可於書中「品」韻味無窮的香氣,也可「觸摸」咖啡的歷史溫度,更可以在浪漫的小資情調裡感知西方咖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