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來自中國的科研團隊宣布,發現了四種全新的昆蟲物種。該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分類學期刊Zookeys上。
這項研究由石探記科學團隊成員,來自北京林業大學的史宏亮博士,本科生朱平舟和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梁紅斌副研究員共同完成。該研究描述了中國劫步甲屬Lesticus的四個新種,提出了一個新的同物異名,提供了中國該屬所有種類的名錄和檢索表。此次新發現的4種步甲新種體型較大,具有顯著的金屬光澤,對解釋東洋區低海拔山區昆蟲多樣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劫步甲屬由著名昆蟲學家dejean於1828年建立,屬於步甲科通緣步甲族短角步甲亞族,可以依據頦強烈縮短、觸角第一節不延長、雄性下唇須末節三角形等特徵與其他步甲快速區分。通常體型較大,15-30mm,有些種類通體黑色,另一些則具有顯著的金屬光澤。該屬主要分布於東洋區的低海拔山區,目前我國已記錄18種,在南方具有較高的多樣性,尤以雲南、廣西、廣東、福建等為最,在北方則種類較為單一。
以下為本研究描述的四個新種:
lesticus auripennis金鞘劫步甲
鑑別特徵:頭部及前胸背板黑色,鞘翅金屬紫色或金屬綠色。前胸側緣在后角之前微彎,基凹光潔,幾乎無刻點。後胸前側片長寬近等。
分布:廣東南嶺。
詞源:aur-是金色的,pennis是翅膀,指代該種金屬色的鞘翅。
lestichus bii畢氏劫步甲
鑑別特徵:體黑色。前胸側緣具缺齒,基凹深,後胸前側片長寬近等。鞘翅行距隆起,奇數行寬於偶數行,第三行距無毛穴。陽莖端片強烈截形,不呈鉤狀。
分布:西藏墨脫。
詞源:以正模標本採集者畢文烜命名。
lestichus violaceous紫光劫步甲
鑑別特徵:頭部及前胸背板藍紫色,鞘翅紫色。前胸側緣在后角之前微彎,基凹光潔,幾乎無刻點。後胸前側片長顯著大於寬。
分布:雲南盈江。
詞源:violaceous表示該種強烈的紫色光澤。
lestichus xiaodongi曉東劫步甲
鑑別特徵:頭部及前胸背板藍綠色,鞘翅暗金屬藍色。前胸側緣在后角之前強烈彎曲,基凹較深,略具刻點和皺紋,后角略向外突出,後胸前側片長大於寬。
分布:雲南盈江。
詞源:以正模標本採集者楊曉東命名。
這篇文章的一大亮點在於對步甲雄性外生殖器內囊的研究。陽莖是步甲的雄性外生殖器,其形態一般是判定種類的重要依據。但在劫步甲屬中,陽莖形態差異較小,有時甚至難以區分,因此,本文深入研究了陽莖內囊的形態。在陽莖端部具有端孔,端孔處連接一個柔軟膜質的內囊,平時縮入骨化的陽莖中,交配時在雌性受精囊內膨脹,內囊端部具一射精孔,精包由此排出,進入雌性生殖道中。在研究中發現內囊整體的形態走向、各個囊的大小位置形態等特徵在種內穩定而種間變化極大,具有重要的分類學價值,既能作為種類鑑定的依據,也能據此推斷種間關係,構建系統發育樹。
根據已有標本,本文研究了中國劫步甲屬已知18種中14種的內囊。再加上法國學者Roux等人2016年出版的《Les Trigonotomi. Révision》中提供的19種外國劫步甲內囊圖片,本文主要依據內囊的走向和偏轉角度,將其劃分為4種基本類型。I型(圖8、12、22、25、27)是最常見的類型,特點為內囊整體走向向前延伸,有時向背面彎曲,其他類型都可以解釋為由I型變化而來。II型(圖4、13)的特點是內囊整體向左彎曲;III型(圖26)的特點是內囊基部出現一個額外的巨大的囊(basal lobe);IV型(圖28)的特點是內囊整體強烈螺旋扭曲。
該課題研究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來源: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