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雷院士《時變隨機系統:穩定性與自適應理論》第二版出版

2020-07-11 科學出版社


郭雷院士《時變隨機系統:穩定性與自適應理論》第二版出版

郭雷院士的《時變隨機系統》第一版於1993 年由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1995年,該書榮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一等獎

郭雷院士《時變隨機系統:穩定性與自適應理論》第二版出版

時變隨機系統廣泛存在於客觀世界中。顧名思義,這類系統的特徵是「時變」與「隨機」。「時變」 是指系統的動態特性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而「隨機」 則是指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受到各種隨機因素的幹擾和(或) 對系統的輸入及輸出量測時存在著隨機誤差。

這類例子在航空、航天、航海、工業過程、社會、經濟、生物、生態等領域中比比皆是。例如,空間飛行器的動態特性依賴於空氣動力學參數,而這些參數既會隨著飛行高度、飛行速度及大氣中隨機因素的變化而變化,也會隨著飛行器燃料的逐漸消耗而改變。又如,水上船舶的動態特性可由航向、速度和牽引力等的特性來描述,它們不但隨水域狀況(如深淺) 而改變,而且還會受到波浪、風和氣流等隨機因素的幹擾。再如,化學反應過程的參數隨環境溫度、溼度和其他隨機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其反應速度也隨催化劑活性的衰減而變慢……這些均可看作是時變隨機系統。

描述時變隨機系統的數學模型可能是非線性的,也可能是無窮維的,系統的動態可能隨時間連續地變化,也可能只在離散時間變化。我們主要討論離散時間系統,這主要基於下列考慮:(i) 一般來講,通過適當選取採樣周期,可將連續時間系統化為離散時間系統;(ii) 在社會、經濟、工程及生態等領域中有大量動態系統用離散時間模型來描述更為自然和合理;(iii) 無論什麼系統,在對它們施加控制時,一般都採用計算機技術,因此,以離散形式描述的結果更便於實際應用。

郭雷院士《時變隨機系統:穩定性與自適應理論》第二版出版

郭雷研究員對定常隨機系統辨識和適應控制做過一系列有影響的工作,並在美國出版專著,國際上對他的工作有高度評價。現在,他又在幾年鑽研的基礎上,寫出這本《時變隨機系統:穩定性、估計與控制》專著,用統一的觀點研究了幾個不同領域共同關心的問題,必將產生廣泛影響。

這本專著,不僅概述了一系列重要的經典結果,同時也包括了郭雷近年來的研究成果,有些是首次發表。本書有下列四個特點:一、對時變參數系統的穩定性給出扼要但深入的敘述,還包括作者對非負定系統的研究結果;二、對時變隨機系統給出非平穩情形下的穩定性分析,特別引人注目;三、對實際中常用的各種典型時變參數估計算法,給出了統一適用的隨機穩定性條件,是一組適用範圍廣、獨創性強的工作;四、在實際應用中,算法中遺忘因子的選取通常有很大的盲目性,而作者給出了一般條件下遺忘因子的選取辦法,有充分的理論依據,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綜觀全書,作者用高超的數學技巧,對時變隨機系統給出了很有特色的分析。本書寫作嚴謹,文字流暢,結果深刻,適用範圍廣,有關領域的廣大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必將得益於這本專著。

陳翰馥

1992年12月

(第一版 序)

轉瞬,27年過去。

自《時變隨機系統》1993年出版以來,控制科學領域發生了很多變化,特別是在動態網絡和多個體系統等諸多方面都湧現出一批新成果。由於新的研究發展往往離不開已有的基礎,本書所討論的基本問題和基本算法在今天仍不失其意義。事實上,由於學習和研究工作的需要,近年來有不少青年學者和同行專家都希望本書能夠再版。

郭雷院士《時變隨機系統:穩定性與自適應理論》第二版出版

《時變隨機系統》

(第二版)

2020年6月,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在保留原來內容的基礎上,第二版進行了一些必要修訂。特別地,進一步豐富了第1 章和第2 章的內容,並且增加了第7 章和第8 章兩章新內容

  • 將書的副標題修改為「穩定性與自適應理論」,其中自適應理論包括自適應估計與自適應控制兩部分。
  • 第7 章討論Markov 跳變線性隨機系統的自適應控制問題,給出了這類系統可被自適應反饋鎮定的充分必要條件。該條件與非自適應情形下的相應條件並不相等,這揭示了當系統的跳變參數未知時,不確定性對反饋機制能力的本質影響。
  • 第8 章討論一般切換線性系統的鎮定性問題,通過證明一個加強的Squashing 引理,分別研究了切換規律已知和未知情形下的反饋鎮定性。

很高興能見到本書再版,相信廣大讀者的心情和我是一樣的!這是一本非常好的著作,有許多基本而深刻的成果、思想和方法,充滿了精妙的分析技巧和論證技巧!我曾多次閱讀本書,獲益匪淺!該書第一版已經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第二版排版精美又增加了更多精彩內容,因此我強烈推薦!

張紀峰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系統所

2020年7月

郭雷院士《時變隨機系統:穩定性與自適應理論》第二版出版

本文摘編自《時變隨機系統:穩定性與自適應理論》(郭雷著. 2 版. 北京:科學出版社,2020. 6)一書「第二版前言」「第一版前言」「第一版序」,有刪減,標題為編者所加。

ISBN 978-7-03-065157-0

責任編輯:王麗平 孫翠勤

編輯推薦

放眼世界,科技強國,而系統控制是具有普適性、基礎性和關鍵性的科技領域之一,對推動自動化和智能化起著關鍵作用。經過市場調研,本書是該領域經典著作,出版近三十年,得到業內同行、師生好評,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書和教科書。這也是我和郭老師約稿的初衷。新版的修訂結合了多年來廣大讀者的反饋意見,加入了相關內容的最新科研進展。本書有以下三個主要特點:

  • 獨特性:該書的主體內容是作者針對系統控制領域若干基礎而又困難的關鍵科學問題取得的研究成果,具有突出的創新性、系統性和嚴謹性,國內外類似專著十分罕見。
  • 實用性:本書包含了諸多基本研究方法,特別是關於一般非平穩非獨立數據或信號情形的分析研究方法,為自適應估計、自適應濾波和自適應控制等方面基礎性算法穩定性理論的建立和優化分析奠定了必要基礎,並且提供了主要結論的詳細推導證明,便於讀者學習查閱和相關領域學者應用。
  • 普適性:該書讀者群廣泛,適用於自動控制、系統科學、應用數學、信號處理、機器學習、概率統計、時間序列、運籌優化及相關科技和工程領域的科研人員、工程師、教師和研究生參考。

本書的出版會為系統控制領域的科學研究提供理論支持,對加快我國自動化和智能化的進程做出重要的貢獻。

(本文編輯:劉四旦)

相關焦點

  • 郭雷:以反饋控制「對付」智能時代不確定性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郭雷表示。  前不久,在法國召開的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決策與控制大會上,郭雷榮獲國際自動控制領域頗具聲望和影響力的學術榮譽之一「波德獎」。他也是首位獲得該獎項的華人科學家。他在會議期間作了唯一的大會報告「波德講座」。近日,他在回國後分享了題為《反饋與不確定性》的報告內容。
  • 郭雷:讓反饋控制「對付」智能時代不確定性—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郭雷表示。   前不久,在法國召開的IEEE決策與控制大會上,郭雷榮獲國際自動控制領域最具聲望和影響的學術榮譽之一「波德獎」,他也是首位獲得該獎項的華人科學家。他在會議期間作了唯一的大會報告「波德講座」。近日,他回國後分享了題為《反饋與不確定性》的報告內容。
  • 探尋系統之美 發揮控制之妙—新聞—科學網
    作為改革開放後第一批走向世界的科研工作者,陳翰馥先後到加拿大、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法國、荷蘭、奧地利等地進行合作研究,他大力推動國內控制理論的發展,積極爭取和提高中國在國際自動控制界的發言權和影響力。1999年,IFAC世界大會在北京成功召開,他擔任國際程序委員會(IPC)主席,中國自動控制研究獲得了國際學術界的認可和高度評價。
  • 姜文漢院士:我國自適應光學技術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姜文漢院士使用望遠鏡特別是大型望遠鏡時,提到這個「過程」,姜院士說道:「我一生中有過三次重大轉行,大學學習的是鑄造工藝和設備專業,第一次轉行為精密機械,第二次轉行為光電工程,第三次轉行為自適應光學。每次轉行都是努力適應國家需要和社會發展的過程,每次轉行都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同時享受著開闢新領域帶來的成就感和樂趣。」
  • 彭實戈院士: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在金融決策中的應用
    但人們逐漸認識到,世界本質上是隨機的,處處充滿著不確定性。 日本數學家伊藤清(Ito)在1942年開創的隨機微積分和隨機微分方程理論是對隨機現象進行定量分析和研究的最重要的數學工具。這個理論被譽為「隨機王國中的牛頓定律」。
  • 基於變下垂係數調節的直流母線電壓穩定性控制
    所述控制策略在隨機功率波動較小時,採用恆壓控制方法來調節直流母線電壓,保證直流母線電壓的穩定;當隨機仿真功率波動較大時,則採用虛擬慣性下垂控制方法來減小直流母線電壓的波動。最後,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改進型下垂控制策略模型並驗證了該控制策略對提高直流母線電壓質量的可行性。
  • 論文推薦 | 鄺英才,呂志平,王方超,李林陽,楊凱淳:GNSS/聲學聯合定位的自適應濾波算法
    在水下需顧及聲速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與海底應答器間通過聲學信號往返傳播建立聯繫,如圖 1所示。水深設為1500 m,水下聲學測量間隔為每秒15次,並顧及聲學測距誤差和隨機噪聲。其中聲學測距誤差由文獻[25]中的經驗公式得到,隨機噪聲服從均值為零,方差為5 cm的正態分布。由於測量船處於航向調整或不規則航行時,無法保證平穩運動狀態,解算結果會受到載體擾動影響。
  • 汪品先院士《地球系統與演變》出版面世—新聞—科學網
    據第五屆地球系統科學大會消息,汪品先院士等所著的《地球系統與演變》一書日前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6月底已面向全國發行。
  • 論文推薦| 郝雨時:噪聲協方差自適應控制下的雙天線GNSS/INS初始對準方法
    文獻[8-11]提出將自適應濾波理論應用到GNSS/INS組合導航系統數據處理中,從不同角度對Kalman濾波進行了改進,取得了明顯效果。關於異常控制方面的方法可以提高模型穩定性,並不意味著能完全提高姿態參數的絕對精度,絕對精度主要受觀測值精度影響,需要相關觀測噪聲優化方法,以弱化低質量觀測值對參數解算的影響。
  • 動物所在隨機環境中演化博弈的進化穩定性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然而,在隨機波動環境中,演化博弈動態的隨機動力學性質始終沒有被清晰地認識,並且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理論問題。  最近,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陶毅研究組分析了一個具有隨機支付矩陣的兩表現型演化博弈動態的隨機局部穩定性,並以此結果為基礎首次建立了演化博弈動態的隨機進化穩定性(stochastic evolutionary stability)和隨機收斂穩定性(stochastic convergence stability)的概念。
  • 自適應濾波器的作用、原理以及相關應用
    自適應濾波器是指根據環境的改變,使用自適應算法來改變濾波器的參數和結構的濾波器。一般情況下,不改變自適應濾波器的結構。而自適應濾波器的係數是由自適應算法更新的時變係數。即其係數自動連續地適應於給定信號,以獲得期望響應。自適應濾波器的最重要的特徵就在於它能夠在未知環境中有效工作,並能夠跟蹤輸入信號的時變特徵。
  • 超800名兩院院士參與!武漢這位男神教授喜提大獎,獲騰訊基金會300萬獎勵!
    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黃永安教授憑藉"變體飛行器的'隨機智變'超級皮膚"相關研究榮獲"先進位造領域"的獎項,成為本年度學校唯一一位獲獎者。這也是繼2019年高亮教授獲得首屆"科學探索獎"之後,機械學院第二次榮獲該獎項。
  • 【中國科學報】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20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樂說。  「這裡是數學的樂園,它有著輝煌的歷史、驕人的地位,目前正處於蓬勃發展的時期。」中國科學院院士席南華說。  「數學與交叉科學研究意義深遠、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促進數學與系統科學為國家服務,責任所在、力所能及。」中國科學院院士郭雷說。
  • 數據挖掘圖書:應用隨機過程:概率模型導論(第10版) [平裝]
    主要內容有隨機變量、條件期望、馬爾可夫鏈、指數分布、泊松過程、平穩過程、更新理論及排隊論等;也包括了隨機過程在物理、生物、運籌、網絡、遺傳、經濟、保險、金融及可靠性中的應用。特別是有關隨機模擬的內容,給隨機系統運行的模擬計算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版還增加了不帶左跳的隨機徘徊和生滅排隊模型等內容。《應用隨機過程:概率模型導論(第10版)》約有700道習題,其中帶星號的習題還提供了解答。
  • 《解碼生命》(第二版)新書發布 17位院士近200位專家「解碼」生命...
    人民網上海12月30日電(葛俊俊) 12月30日,《解碼生命:從多視角看生命》(第二版)新書發布會暨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二十周年慶典在徐匯校區舉行。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解碼生命》(第二版)主編、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院長賀林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韓斌教授,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一級巡視員季曉燁,民盟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楊德妹,上海市婦幼保健中心主任朱麗萍,上海市長寧區衛生局局長葛敏出席。上海市副市長陳群,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韓啟德院士,出版方科學出版社生物分社社長王靜通過視頻向新書發布表示祝賀。
  • 自適應濾波算法理解與應用
    框圖的理論基礎是可變濾波器能夠得到所要信號的估計。該系統輸入的延遲構成自適應濾波器的期望響應。在某些應用中,該系統輸入不加延遲地用做期望響應。   3) 預測:在這類應用中,自適應濾波器的作用是對隨機信號的當前值提供某種意義上的一個最好預測。於是,信號的當前值用作自適應濾波器的期望響應。信號的過去值加到濾波器的輸入端。取決於感興趣的應用,自適應濾波器的輸出或估計誤差均可作為系統的輸出。
  • 《熱分析與量熱儀及其應用(第二版)》出版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長春應化所劉振海研究員和徐國華、張洪林等編著的《熱分析與量熱儀及其應用(第二版)》一書,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系統介紹了各類熱分析與量熱儀的原理、基本結構、元件和單元;各類熱分析與量熱儀及標誌儀器性能的各項指標,表徵實驗數據質量的各項參數;影響實驗結果的各種因素和各項標準實驗方法;資料庫的建立、維護與查詢,以及計算機病毒的一般性常識;並以聚合物、藥物和礦物為例,列舉了典型應用,以及微量量熱技術在諸多方面的應用;儀器的常見故障處理等。
  • 系統自適應靜壓變頻控制方法為總風量閥位控制方法,根據總送風量與...
    變風量空調系統自適應靜壓變頻控制方法為總風量閥位控制方法,根據總送風量與總需求風量的偏差,以及風閥全開的個數來優化靜壓設定值。  3)當-η≤ΔV≤η時,如果風閥全開末端個數n≥nset,說明送風量滿足空調負荷需要,且大部分末端的風閥開度在最佳位置,應保持送風靜壓設定值不變;當ΔV>η且n   4)如果AHU仍在運行中,BMS將送風靜壓設定值發送至該AHU的控制器上,完成靜壓自適應設定,並開始下一循環(每5 min一個循環)的靜壓自適應設定;如果AHU停止運行,控制算法程序自動終止靜壓自適應設定,
  • 伊藤隨機過程:一個更好的新能源電力系統控制隨機模型
    如何在電力系統控制中,考慮新能源的隨機波動性,一直以來是電力系統理論研究的關注焦點和理論難點。現有的一般做法有兩類,一是採用魯棒優化的方式,其缺點是忽略隨機波動的概率分布信息,優化控制的結果常常較為保守;二是採用場景集抽樣的方式,其缺點是控制問題的規模和場景數量成正比,在線優化的收斂性和速度均難以保證。
  • 自動駕駛的ACC自適應巡航系統的組成及原理
    比如自適應巡航系統,幾乎成了豪華車的標配。但什麼是自適應?雷達有什麼用?巡航控制控制啥? 其實巡航控制很早就有了,18世紀時誕生了最早版本的巡航控制,它的作用是為了阻止蒸汽機的運轉過快。後來,巡航控制系統被連接到速度表以及驅動軸上,用來計算行車速度,然後利用電腦控制油門來維持司機預先設定的速度。如今,這一切動作都被整合到一個小黑盒中——E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