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北京匡時春拍17.5億元收槌

2020-12-04 海南日報數字報
  據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記者嶽瑞芳)北京匡時2014年春拍會6日收槌,總成交突破17.5億元。其中,「澄道」書畫夜場作為匡時品牌專場,以3.06億元成交額領銜。此外,匡時首次推出的「暢懷」———中國書法夜場也順利斬獲1.14億元。

  據悉,匡時此次推出的「暢懷」書法夜場集300年來國內名家墨寶於一堂,首次推出即獲上億元成交。其中,王鐸《草書自作詩三首》以500萬元起拍,一路爬升,最終以1322.5萬元奪得專場頭籌。郭沫若《毛主席詩詞三十七首》以782萬元成交。當代草聖林散之為棲霞寺大殿所書十一言長聯拍得644萬元。

  匡時持續打造的品牌專場———「澄道」再次顯示了它的號召力,50餘件名家扛鼎作品總成交3.06億元。其中,吳冠中《牆上秋色》650萬元起拍,叫價迅速突破千萬大關,最終以1380萬元成交;黃賓虹《無聲詩思》以680萬元起拍,場內後區買家將競價帶到700萬元,3位買家展開激烈爭奪,最終以1322.5萬元由現場買家競得;傅抱石大尺幅畫作《西陵峽煙雲圖》1265萬元成交;張大千《杜甫詩意圖卷》920萬元成交。

  此外,此次匡時春拍推出的革新、百年遺墨、海派書畫作品等以藝術史序列為核心的專場均有不俗表現。「革新———關良、林風眠、劉海粟作品專場」49件拍品悉數成交,成交額4085萬元;「百年遺墨———二十世紀名家書法專場」匯聚上世紀百年中叱吒風雲的政治家、文人騷客的200餘件翰墨遺蹟,共成交3846.41萬元,其中新加坡著名學者鄭子瑜舊藏,以周作人致鄭子瑜的84通信札為主體的一批學人手札,在拍場全部成交,共拍得758.43萬元。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春來蛇橋浮水面
    文\海南日報記者 葉媛媛  圖\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特約記者 龍泉  它是一座古橋,卻如同一位隱匿於深閨的姑娘,每年只有短短兩三個月願意露出「嬌容」;它的芳名聽起來不那麼溫柔,名曰蛇橋;它靜靜地佇立在海口龍塘鎮國倉村,因其獨特性漸漸吸引了不少關注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大山藏萬物之靈
    ■ 海南日報全媒體中心記者 劉麥  中國人喜山,也喜歡靠山而居,因為大山藏萬物之靈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自貿區FT帳戶業務漸入佳境
    本報海口4月18日訊(記者王培琳 通訊員任爵一 鄧昕)海南日報記者4月18日從中國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獲悉
  • 海南日報數字報-家鄉的海棠樹
    它不像婀娜多姿的椰子樹和昂貴得以斤論價的海南黃花梨那麼聞名遐邇,然而,離家多年,我對它卻一直懷有一種強烈的情思。  海棠樹是一種常綠喬木。大齡的海棠樹幾乎每年都結很多果子。海棠果如小的雞蛋般大,圓形,不能吃,只用其籽實來榨油。榨出的油棕綠色,未經提煉,也不作食用。小時候,村裡人多不捨得買煤油點燈,就靠揀海棠果榨油照明。
  • 海南日報數字報-「溼地明星」紫水雞
    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實習生 王靚婷  編者按  紫水雞,一種罕見的水鳥,由於過去遭到大量捕食,一度被誤以為已然滅絕,而未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對象。
  • 海南日報數字報-杓鷸雖小「地位」卻高
    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5月5日,海南觀鳥會「鳥友」dima(網名)在海口市秀英區長流鎮昌明村附近的一處瓜菜地裡拍攝到小杓鷸的視頻。這是海口首次發現小杓鷸記錄。  小杓鷸屬於鴴形目鷸科的涉禽,體長30釐米左右,是體型最小的杓鷸。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尊重自然規律呵護海南溼地
    (2月3日《海南日報》)  2月2日是「世界溼地日」,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有「地球之腎」之稱。溼地具有多種獨特功能,它不僅為人類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資源,而且在維持生態平衡、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珍稀物種資源以及涵養水源、降解汙染、調節氣候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 海南日報數字報-謝華安
    近50年來,謝華安多次赴海南從事水稻育種工作。他領銜研製的「汕優63」,從1986年起,連續16年創下了雜交水稻推廣速度、年種植面積、累計種植面積、增產稻穀總量四個全國之最。  回放  「我年輕時經常吃了上頓缺下頓,現在好了,水稻等農作物穩產高產,中國人不會餓肚子了!」今年8月,謝華安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植物的「彩色戶口簿」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實習生 卓慧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華南植物園編著、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海南植物志》,一直以來是世人了解海南植物的重要工具書。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草植物的種子庫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人類為了作物生產,常常會建立自己的作物種子庫。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科技創新後勁足
    ■ 本報記者 王玉潔  利用5年時間建成國內獨特的深海技術戰略力量和研發基地,佔據國際深海科技制高點
  • 莫言書法拍30萬 源於夢見毛主席到家裡吃魚
    莫言書法作品,鬥方,作於2011年,尺寸68.5釐米×68.5釐米  北京傳是2013春季拍賣會於6月16日晚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收槌,傳是昨天公布拍賣總成績,歷時兩天的拍賣、共1900餘件拍品收穫1.61億元的成交總額。其中,莫言一幅書法作品以高於起拍價近11倍的價格成交。
  • 張大千工筆仕女畫《紅拂女》拍出7130萬(圖)
    26.48億元,近日,中國嘉德2013春拍圓滿收槌。 成交價超過千萬的拍品達到39件,其中3件拍品超過5000萬元。吳作人博物館級珍作《戰地黃花分外香》以8050萬元的高價,創出今春拍賣市場油畫板塊首個高價,也創出藝術家作品紀錄。
  • 海南日報數字報-熱島昆蟲:神奇而充滿未知的世界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春發夏生,秋收冬藏,大自然的規律何其美妙。
  • 海南日報數字報-美國大片《不懼風暴》上映
    本報海口9月13日訊 (記者衛小林)繼8月29日上映《猩球崛起:黎明之戰》(簡稱《猩球崛起2》)、9月1日上映《敢死隊3》兩部美國大片並且截至今日兩片全國票房已經超過9億元之後  海南中視院線負責人告訴記者,截至今天,目前仍在上映的《敢死隊3》全國票房已經達到3.5億元,《猩球崛起2》全國票房已經達到5.92億元,成為暑期檔國產電影保護月之後票房表現最搶眼的兩部影片。  據介紹,昨天上映的《不懼風暴》是一部災難驚悚片,類型雖然算不上新穎,但也屬於並不常見的片種。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不一樣的玩法 一樣的童真快樂
    海南日報記者 王凱 攝5月30日,儋州市新州鎮英均村的陳傳喜歡玩彈弓,也喜歡自製彈弓,雖然現在保護鳥類不提倡打鳥,但是有時候跟小夥伴們比比射程,也是一大樂趣。海南日報記者 王凱 攝
  • 海南日報數字報-「旗艦動物」儒艮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有一種海洋動物,讓全世界的水手從古至今都深深懷念,衍生出了無數動人的童話故事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辦學國際化 高校更「洋氣」
    ■ 本報記者 陳卓斌  單人單座、小班雙語教學、全觸屏黑板……近日,海南日報記者在海南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聯合國際旅遊學院(以下簡稱國際旅遊學院)採訪時發現,這裡的授課方式和教學設備與國內普通高等院校不太一樣。
  • 海南日報數字報
    海富實業是一家製藥企業,在新藥研發過程中,經常要做動物實驗,其中就會用到食蟹猴。食蟹猴又名長尾猴或爪哇猴,在動物分類學上屬於靈長目、類人猿亞目、猴科、獼猴屬,食蟹猴種,因為它的遺傳物質與人具有高達98.5%的同源性,其組織結構、生理和代謝功能等方面與人類相似,因而在人類生命科學以及其他相關科學研究中佔有其他實驗動物無法替代的重要位置,被譽為活的最精密的實驗儀器。
  • 羅芙奧 2019 秋季拍賣會圓滿收槌
    193件精品佳作拍出卓越佳績,金額成交率高達112.61%,件數成交率達78.24成交金額逾新臺幣7億元。〈以下皆為臺幣〉 常玉|紅桌上的瓶菊 以1.7 億元起拍歷經激烈爭奪終以2.93 億元覓得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