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是中國歷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朝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了中國近4000多年的世襲王位制。夏朝共傳位十四代,17後(夏朝統治者稱`後』,死後稱"帝」)延續471年最後為商所滅。
可是對於夏朝的歷史,西方些學者並不承認夏朝的存在,他們認為憑藉《史記》中記載的華夏文明不足以證明中國5000年文明,因為迄今為止中國還沒有5000年的考古文獻,按照西方人的考古邏輯,必須挖掘祖墳以獲得大量的考古文獻來證明中華5000年文明。而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是孝悌忠信,怎麼會幹挖祖墳的事呢?
後來殷墟發現的甲骨文記載,西方人才把華夏文明確認在3600年內。直到1952年二里頭遺址裡發現的歷史年代剛好在公元前175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間,剛好是夏朝存在的年代。經過專家學者的研究對比,寫了一份《商周年表》學術報告,可是卻遭到前斯塔福大學前任教授倪德衛傲慢答覆:「國際學術界應該把這份報告撕成碎片"。
就算這份報告有不科學的地方,西方學術界也不至於如此發怒,他們的動怒正說明這份報告的真實性。說明中國上下5000年的文明是真真實實的存在。怎麼可能商以前的夏朝不存呢?對於夏朝是否真實存在,貴州民族大學一位叫王長城的老教授認為,即使夏朝存在,它也不在中國,而是哈拉帕文明。這個說法只要是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覺得這純屬無稽之談。
即然老教授也承認夏朝確實存在,它究竟是在中國還是外國呢?夏朝之前的大禹治水是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三皇五帝時洪水泛濫,堯,舜二帝命禹帶領崇伯和夏伯負責治水,大禹一改之前堵水為疏通引導的治水新法,每當到一個地方需要疏通時,他都親自參加治理,致使他治水時3過家門而沒有時間進家門。
當他把水引到一個叫龍門山的地方時,由於山勢太高,水在龍門堵住了,他只好開了一個80步的口子,由於龍門太高了,許多逆水而上的魚兒就遊不過去了,據說跳過去的便成了龍飛走了,這才有了「鯉魚跳龍門"的典故。禹治水成功後,洪災沒有了,農田變成了米糧倉,人民過上了幸福富足的生活。
禹老後按禪讓把帝位傳給伯益,可是老百姓卻只認禹的兒子啟。後來伯益就把帝位傳給啟,這便有了中國近4000多年的王位世襲制。啟建立的朝代稱夏,夏的統治者傳到太康時,太康不理朝政經常出去田獵,一去就是幾個月。東夷有窮氏首領后羿乘機奪取政權,不讓太康回國,立仲康為帝,自己把握實權,為了更好地掌握朝政,趕走了仲康兒子相。自己稱帝。
后羿當政後,也沉迷田獵之中。大權都掌握在寒浞手中,寒浞追殺了仲康的兒子相,相的妻子逃回了娘家有仍氏,生下了相的遺腹子少康,少康從小聰明,當他從母親口中知道了自己的身份,為了躲避追殺,他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支持,不僅把二女嫁給他,還給他肥沃的土地(方圓十裡,有眾一旅(500人)。
為了奪回政權,他聯繫到太康遺臣伯靡的支持。少康採取先除他羽翼,後擊其首領,一舉奪回原本屬於少康的政權,恢復夏都城陽翟(今河南禹州)。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少康復國」。如果夏朝不存在,少康復國定都陽翟怎麼解釋呢。再有西方學者既然承認商的存在,那麼商是天上掉下來的嗎?不,他是商滅夏朝桀而被3000諸侯大會推舉為帝,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鎮西南)。國號商。商滅夏而建立商這一事實西方學者是承認的,那麼商以前的夏存在就不容置疑了,至於老教授說夏朝存在,但在國外根本不可能,所以華夏文明上下五千年千真萬確。